登陆注册
20123400000027

第27章 除夕及祭其书他

[台湾]高阳。

本刊主编打电话给我,问我有没有除夕与书籍有关的掌故?我说有一个“祭书”的故事。她一定要我谈一谈,定在除夕刊出,作为应时文章。岁尾栗碌,而且想趁春节难得五天休息的机会,到向往已久的澳门去度假,正在料理出国手续,实在没有工夫来谈。无奈情不可却,只好勉力而为。时日急促,唯有采取简便办法,排比资料,加以必要的笺注。

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卷五,黄丕烈绍甫条:

得书图共祭书时,但见咸宜绝妙词,翁不死时书不死,似魔似佞又如痴。

同治苏州府志:黄丕烈字绍武,乾隆戊申举人。喜藏书,购得宋刻本百余种,学士顾莼颜其室曰“百宋一廛”。

黄丕烈,苏州人,一字荛圃,生于乾隆二十八年,殁于道光五年,得年六十三。他的别号最多:荛夫、老荛、复翁、复初氏、复见心翁、廿止醒人、知非子、抱守老人、秋清逸叟;藏书印亦然,最著名的有三个:士礼居、百宋一廛、陶陶室。王芑孙《黄荛圃陶陶室记》:

同年黄荛圃得虞山毛氏藏北宋本陶诗;继又得南宋本汤氏注陶诗,不胜喜,名其居曰“陶陶室”,饮余酒,嘱余为记;余未及为也。后两年,又得南宋本施、顾两注东坡和陶诗,于是复饮荛圃家而卒为之记。

按:黄丕烈最初所得者,为常熟汲古阁毛子晋原藏《陶渊明集》,系北宋宣和六年刊本十卷,不仅为诗,中如《桃花源记》,北宋本与今本不同,此外尚多,足以诠释为什么书愈古愈有价值的道理。又此书题签系元人笔;见黄丕烈在《百宋一廛赋》所注。

藏书是雅事,但藏书者的人品,高下不同。巧取豪夺者,大有人在。至于藏书的动机,亦自各异;有的好名,附庸风雅,未必内行;有的为财,鉴别纵精,未必能读;有的好古,藏书只是他雅癖的一端,情非专属,而纯为兴趣。收书、藏书、读书,兴趣专注,且能公诸同好,嘉惠后学者,实不多见。清朝的藏书家,我最佩服的是两个人,一是吾乡丁丙;一是黄丕烈。《清稗类抄》“鉴赏类”有一条云:

荛圃初得一书,即加题跋,隔日出现,又为续之。尝有一本而积至四、五首者,甘苦自知,寸心如见。问题小诗,或以纪缘,或以写怀;盖其欢愉之思、悲愤之怀,无不寄之于露抄雪购、手校目诵之中也。

黄丕烈以书为性命;书的一切,是他生活的全部,因此在书上想出许多花样来丰富他的生活内容,是毫不足奇的事。自来文人好事,黄丕烈亦不例外。但他的好事,亦可谓“谨守法度”,不会超出书的范围以外。叶昌炽在《纪事诗》后记:

先生得一奇书,往往绘图征诗,有“得书图”、“续得书图”,今皆散逸。其名之可考者:曰“襄阳月夜图”,得宋刻孟浩然诗作也;曰“三径就是图”,得蒋篁亭所藏三谢诗作也;曰“畅卢松竹图”,得北山小集作也。余所见“玄机诗思图”,为得咸宜女郎诗而作。

在此诸图以外,又有前后“祭书图”。沈士元《祭书图说》:

黄君绍甫,家多藏书,自嘉庆辛酉至辛未,岁常祭书于“读未见书斋”,后颇止。丙子除夕,又祭于士礼居,前后皆为之图。夫祭之为典,钜且博矣,世传唐贾岛于岁终举一年所得诗祭之;未闻有祭书者,祭之自绍甫始。

按:嘉庆辛酉至辛未,为六年至十六年;丙子则二十一年。至于贾岛祭诗,如《唐才子传》卷五所记:

岛貌清意雅,谈玄抱佛,所交接尘外之人,况味萧条,生计穦緅。

自题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痛饮长谣而罢。

照此看来,贾岛不过是自我犒劳的“生祭”而已,与黄丕烈祭书不同。“祭书图”题咏甚多,不能尽录;录翟中溶所作《题在书第二图》三绝句如下:

祭书图作后先论,妙绘同进道子孙;叹我风尘沦落久,奇书空向箧中存。

浪仙嘉话古来无,周墨黄书接步趋;我有痴情同是癖,也思补画祭钱图。

烟云聚散本无常,只合流传在四方;但得主人真好古,校雠刊布似黄郎。

按:“祭书图”先后两幅,作者都姓吴,故云“道子孙”。贾岛字浪仙,祭诗以后有清初周亮工的祭墨;再下来便是黄丕烈的祭书,此为第二首起两句的由来。第三首自注云:“时荛夫藏书,已多转归他姓。”此必生计所迫,不能不割爱,是则在书之举,犹同生离死别了。

同类推荐
  • 夏娃的花环

    夏娃的花环

    该书是作者马季的第一部散文随笔集,所收录的文章曾陆续在高端文学报刊发表,其中有优美的文化散文,细致的作家研究,客观的网络文学现象分析,新颖的阅读心得,敏锐的社会观察和专业的艺术赏析等。是作者十多年散文、随笔写作的结晶,分为:京城文化、品尝生活、边走边读、作家现场、文化视野和社会万象等六个部分。作者本人从事文学编辑和文学创作多年,艺术经验与思想积累丰富厚重,文笔清新、流畅。作品的特点是从细节人手,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富有原创精神与鲜明的文学追求,可读性很强。
  • 欢喜的流光

    欢喜的流光

    本书为池州市文广新局、池州市文联、池州市昭明文学艺术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云下耕·首届昭明文学奖”的获奖作品集。全书分为“小说天空”“散文芳华”和“诗歌嘹亮”三辑,收录了《美丽青阳》《欢喜的流光》《乌林人物》《父亲的茶园母亲的歌》等作品,全面展现了获奖作品的风貌。
  •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

    空间和时间表示的都是事物间的位置关系,时间用以描述动作或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空间用以描述物体的位形。《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同属传统的情节小说,都遵循时间的自然持续和与情节要求相对应的空间转换,按主人公的先后经历,来安排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两部小说缺乏现当代小说时空交错的叙事特点,但都不乏相对同时代小说来说先时的叙事技巧。本书从时空这一研究主题入手,对比《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两书的结构及意象,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比较时间,下篇比较空间。上篇从线性时间比较研究和时间情态化比较研究两方面入手,下篇从地志空间和文本空间两方面入手。
  • 泥的嘴唇

    泥的嘴唇

    本书共三部分,分别是“从此处向彼岸”“匆匆而过的”和“黑色的吻”,每一部分均按主题分类,收录了诗人多米从1981年到2016年的代表诗作八十余首。多米的诗歌亲近泥土,亲近自然,热烈的情感以有节制的内在韵律出之,读来引人回味,又引人深思。诗歌就应该是这样,它虽是个体的抒发,却连接着人类的普遍情感和审美之弧。
  • 别样人间

    别样人间

    过去,家乡人说听戏,不说看戏。那时不象现在的舞台,有灯光、布景许多讲究。戏台上就是两把椅子一张桌,简单得很。而且上万人听戏,好大一片,哪看得清?只远远地见舞台上人影乱晃。便只能借助耳朵了。本书适合青少年阅读。
热门推荐
  • 天天酷跑之酷跑联盟

    天天酷跑之酷跑联盟

    少年沐云轩上了大学一个年少青年踏上了学校格斗之路为了在不被学校四大势力欺负用自己的力量抵抗和墨弦共同打造学校第五谷势力
  • 仙姿绝世

    仙姿绝世

    她,是一位父母长年离家独守空房的妙龄少女,因被渣男欺骗感情年纪轻轻便失去了对生命的渴望,不料机缘巧合之下竟转世投胎到了异世大陆,种种本只会在小说里的情节如今在她眼前一一展现,她本以为就可以这样舒舒服服的过完新奇的一生,结果噩耗传来,家族一夕之间惨遭全灭,让她不得不被迫而走上了颠沛流离之路,她发誓一定要修炼报仇,没想到却也因此而遇到了一生的挚爱……
  • 小妹,快跑

    小妹,快跑

    夏夏:"辰哥,我错了,再也不打架了“司空辰:“呵,这是这个月,我第三十一次去教导处保释你了,你觉得我会相信你啊,来,马步扎好,头别乱晃,不然浇个落汤鸡,我可不负责。”当冰山遇上热流,当冷漠寡言遇上无敌捣蛋,当习惯已成自然。“老爸,救我。”“我不是你爸,比你爸管的还多,来,叫老公”一句无意老爸,一个无意飞扑拥抱。他和她从此你闹,我在身后清扫。甜宠无虐,女主小捣蛋,男主小冰山,爱情来了!
  • 天堂无门

    天堂无门

    这是一个男人的故事,走在自己的路上,或许这只是一个梦而已
  • 林间一壶酒

    林间一壶酒

    我们的8090,我们的仗剑天涯。这里有我们的温暖,等你。
  • 总裁的弃妇新娘

    总裁的弃妇新娘

    冷雨夜,灰色的大厅,火热的激情,女人的娇媚合着男人的勇猛在她眼前活生生上演!那么丑陋,那么恶心!她从未想过她以为的幸福的婚姻会出现‘第三者’。而这个第三者不是别人,竟是她最亲最爱的妹妹。她亲眼看着她的亲妹妹和自己的老公纠缠。那放浪的声音,她心碎了一地。既然爱情没了,婚姻脏了,那么她卫婉便不要了。她要,就要全部,不要,亦全都抛掉。她永不会后悔!然后,她离婚了,成了弃妇!
  • 重生之风里杨花

    重生之风里杨花

    她现代普通小白领一个,一朝枉死,没想到还有重生的机会,有了一个新的生命。不就母亲是妾室,原身是带过来的拖油瓶么,地位低怎么了?只要还活着,那就活出自己的天地!不奢望穿过来还能赠送异能,空间灵泉什么的,但也不能是随随便便就给了她这样一个“本事”吧。什么,阴阳眼?能见鬼魂?这样不被别人当成怪物烧死,也会被吓死啊!
  • 怎当青春也难过

    怎当青春也难过

    爱在心头口难开,情缘已尽方知悔,单纯的我们享受着自由的爱情,小小的不经意让对彼此心动。默默地陪伴早已习以相依,怎想的会有分别时,三年的年华满满都是无限青春,在青春时光中蜕变,再遇之时,还是曾经的那片风光吗?
  • 英雄感

    英雄感

    一个英雄杀迷对英雄杀的见解及玩法心得,把英雄杀这游戏与真实人生糅合,建构出自己的人生观。同时希望众多的英雄迷支持,共绘一幅英雄迷的天空。
  • 金钟传

    金钟传

    《金仲传》是一部极力宣扬孝悌思想的所谓“劝善”、“醒世”的小说。作品以江南上元县举人李金华与历经磨难、以至沦落风尘的延安府贺旌之女贺淑媛的婚姻为基本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反映了当时天津、北京等地的社会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