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02100000002

第2章 白手起家的创业精英(2)

1968年,美国陷入一场政治动荡中,而股票的交易却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大屏幕”的一日平均成交量达到了1.300万股,比1967年的纪录还要多30%。巴菲特注意到有个基金的管理人员宣称,单从每周每小时股价做出研究是不够的,“证券必须以分钟间隔来进行研究”。巴菲特评论道:“这种人使我觉得出去取一听百事可乐都有负罪感。”巴菲特的合伙人企业在1968年锁住了4.000万美元的赢利,也就是赢利率59%,他的资产增加到1.04亿美元,巴菲特身价2.500万美元。他击败了道·琼斯指数整整50个百分点。他说,这结果应视为一种反常现象。

这时,牛市正断断续续发出死亡前的呻吟,许多股票的市盈率达到了40~46倍之高,有的甚至达到了100倍,尽管如此,基金经理们仍乐观地认为人们在特定的时刻认为某种股票价值多少,股票就值多少。巴菲特对寻找股票彻底失望了。1969年5月,巴菲特宣布隐退。有关他开始清算巴菲特合伙人企业的消息震惊了他的合伙人:当市场正在牛市的高潮中时,他却准备退出了。在华尔街,人们绝不会关闭企业,将资金偿还出资人——不会在鼎盛时期,也不会在他们业绩最佳的年份。然而巴菲特却那样做了。其实他可以有许多种选择,他可以只售出他的股票,将其换成现金,然后等待机会。但是每个合伙人都渴望他来运作,他总是感到一种无法推卸的责任。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如果我要参与到公众中去,我就身不由己地要去竞争。我明白,我并不想毕生都在忙于超越那只投资的兔子,要让我放慢脚步,唯一的办法就是停下来。”

就在1969年的6月份,巴菲特隐退的决定开始被认为是英明的了。道·琼斯指数下降到900点以下,一个个高空飞行者坠落,而这只是一个下降的开端——到1970年5月,股票交易所的每一种股票都比1969年年初下降了50%。巴菲特在1969年竭力维持了7%的收益水平,这是合伙人企业最后一次运作,尽管这是结束的一年,它还是超过道·琼斯指数18个百分点。

伯克希尔的出现

随着1970年巴菲特合伙人企业的解体,巴菲特个人拥有29%的伯克希尔股票(474.948股,平均持股成本15美元/股),是最大的股东。1965年5月10日巴菲特的合伙公司控股伯克希尔·哈撒韦,并任命巴菲特为董事会主席。在控股两家保险公司后,伯克希尔又并购了《奥马哈太阳报》公司以及规模更大的伊利诺斯国民银行和信托公司,购并资金来源于保险公司。

1970年,伯克希尔控股公司来自于纺织业的利润只有45万美元,但是,它从保险业赚了210万美元,从银行业赚了260万美元,而这两个行业在年初的时候,动用的资金量和纺织品业是大体相等的。

20世纪70年代早期到中期,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之中,恶化的经济形式使投资者陷入极度恐慌之中,一度热衷于以80倍市盈率买下“漂亮的50种股票”的基金管理者们,此时竟害怕买下哪怕只有5倍市盈率的股票。巴菲特的反应却很独特,“当别人害怕时,你要变得贪婪。”他说。

1973年,巴菲特在一个月内买下了9%的《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卖给他股票的人们把他们价值4亿美元的资产以8.000万美元卖给了巴菲特,他们之所以愿意如此,是因为电讯业股票已在下跌,投资者们都抛之唯恐不及。与此同时,巴菲特的股票一跌再跌,到1973年年底,伯克希尔公司曾花费5.200万美元的组合市值跌到只有4.000万美元,到了1974年,账面损失更加严重了,用伯克希尔股票价格来衡量的净价值跌了一半多,然而这些事实对他却没有形成任何打击。他自信光明即将到来。他在给伯克希尔公司股东的信中写道:“我们觉得手中持有的证券具备在未来显著升值的潜能,因此我们对股票投资组合很满意。”对巴菲特而言,“未来永远是模糊的”,他从不靠对未来的预测去购买股票,他所关心的是某种证券可以比资产额小许多的价格获得。

最大胆最大规模的一次投资

由于在以色列国内,恐怖袭击时有发生,一般商人都不敢轻易投资到以色列。而巴菲特却以他的独特眼光看问题,2006年做出他人生动用资金最多的一次投资行动。他以40亿美元购买以色列伊斯卡尔金属制品公司80%的股份,这是巴菲特在美国以外进行的最大一笔投资交易,也是以色列历史上来自海外的最大一笔投资。

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在获知巴菲特的投资消息后高兴地表示:“他(巴菲特)此举告诉外界,他支持以色列经济,并认为其非常稳定。”巴菲特的投资消息对奥尔默特政府而言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因为以色列政府将会从这笔交易中获得近10亿美元的税金,相当于以色列年平均税收的2.5%。

在一些投资商看来,以色列是一个高风险投资国家。巴菲特此举表明他对以色列的经济充满信心,足以打消部分投资商对以色列投资风险因素的担忧。

“没有人情味”的慈善家

巴菲特在钱的问题上对子女非常没有人情味:女儿需要20美元在机场停车时要给他带回发票,当巴菲特给孩子们贷款时,他们要订协议。除了改善生活外,巴菲特认为孩子们无权大把花钱。那样他们的财力会太多,而他认为这是社会的财富。“这些钱必须回到社会中去。”他说,“我想给子女的,是足以让他们能够一展抱负,而不是多到让他们最后一事无成。”这段话后来被《CSI犯罪现场》电视系列剧所引用。

2006年6月25日,巴菲特宣布,他将捐出总价达370亿美元的私人财富投向慈善事业。这笔巨额善款将分别进入全球首富榜第三、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创立的慈善基金会以及巴菲特家族的基金会。巴菲特捐出的370亿美元是美国迄今为止出现的最大一笔私人慈善捐赠。

盖茨基金会发表声明说:“我们对我们的朋友沃伦·巴菲特的决定受宠若惊。他选择了向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捐出他的大部分财富,来解决这个世界最具挑战性的不平等问题。”

此外,巴菲特将向为已故妻子创立的慈善基金捐出100万股股票,同时向他三个孩子的慈善基金分别捐赠35万股的股票。

巴菲特被美国人称为“除了父亲之外最值得尊敬的男人”。

传媒帝王默多克

在传媒世界里有一个超级媒体大亨,他就是鲁珀特·默多克。他的新闻集团已经影响到地球上最偏远的角落。他的公司声称是世界上报纸发行量最大的发行商。默多克的传媒王国价值130亿美元,涉及新闻、出版发行、卫星电视和电影。

默多克是个典型的投机者。多年来,他冒着巨大的经济风险,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赌博,而结果是他赢了。他创造了一个全球性的媒体王国,控制着世界范围内的大众传播媒体。

默多克是一位残忍、好斗、肆无忌惮的企业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他认为自己无力与陈规陋习相抗争,但他通过他的精神产品赢得了胜利。他的企业不靠色情,也不靠轰动效应和掩盖事实真相来赚钱。他对财富的渴望是他成功的动力。

爱好报纸的“叛逆少年”

在地球的另一端,这位传媒大亨曾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在澳大利亚的吉朗精英寄宿学校,这位报界名人的儿子受到了来自特权阶层的排挤,这种经历在默多克心中播下了蔑视权贵的种子。那时他一点儿也不快乐,充满了叛逆精神。他很少交朋友,因为那些出身“高贵”的孩子们觉得,从报纸堆里钻出来的默多克不配和他们交往。

默多克的父亲是一名成功的新闻记者,后来又成功地创立了他的报业王国,包括《公报》和《每周时报》。作为澳大利亚势力最强的传媒组织,他着力拓展他的“默多克传媒王朝”。

然而,小默多克却似乎缺乏守业精神。十几岁时,他喜欢偷偷地跑到赛马场。他属于那种“边缘少年”,是一个反传统的人,还有些桀骜不驯。

默多克学生时代的另一个爱好是报纸。从某种程度上说,报纸几乎成了他的主修课。他对报纸的如醉如痴,不是一般读者所能达到的。在学校里,他曾出版了一本名为《复兴》的校园杂志。他会很果断地说,这一版不错,版面设计很好,这一版不行。小默多克对报纸的兴趣很让父亲愉悦。

1950年,默多克进入牛津大学。在那里,他再次感到自己的格格不入。他只是一个卑微的澳大利亚人。面对这种冷漠,他做出了强烈的反应,开始萌生“反英情绪”。然而,默多克在牛津的日子却突然中断了。1952年10月,他的父亲去世了,他匆匆赶回墨尔本。遗憾的是,他没能赶上父亲的葬礼。父亲在遗嘱中说,他希望默多克能够将其平凡的一生致力于报纸和广播事业。如果他同意,律师将为他提供相应的资助。

在阿德莱德的胜利

为了获得实际办报经验,默多克返回英国,并在弗利特街开始工作。那里是英国报业竞争最激烈的地方,有12种全国性报纸各自拼占着自己的市场份额,竞争非常残酷。

默多克在《每日快报》找到了一份编辑工作。在这里,他知道了通栏标题、双页版面、人物特写和娱乐新闻等等。他开始相信报纸主要是为了娱乐,而不是教育。不久,他返回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去经营父亲留给他的那份小镇报纸,当时他年仅22岁。

面对缺乏经验的默多克,那些曾是他父亲竞争对手的同行们希望能乘机将他挤出报界。但是,默多克开始相信:商场即战场。他决心斗争,因为他别无选择。

经过两年的努力,默多克打赢了这场发行大战。两大报纸以默多克的名义合并。他的“新闻有限公司”获得了印刷权和经营权,并且获得了大部分利润。

默多克从阿德莱德获取了利润,并开始收购全澳大利亚的各类小报。他把那些经营不善、濒于倒闭的报社收购回来,通过科学管理,让它们起死回生,摆脱困境。他将这些报纸投入市场,并且大大提高了发行量。他和当时已在澳大利亚站稳脚跟的一些出版物同台竞争,但他显然更胜一筹,击败了对手。

总比别人抢先一步

20世纪50年代中期,电视悄然兴起,默多克又将目光转向了这一极具潜力的产业。

当时在悉尼以南64千米处的一座小城伍伦贡有一家小电视台。这家电视台正濒于倒闭,经过谈判,默多克接管了它。他的目标是将这个小电视台的发射器指向悉尼,直接对悉尼的电视经营者构成威胁。

为了击败那些势力强大的电视台,他不得不采取更有力的策略。默多克从美国各大电视公司手中,购买了可以播出一年的新节目,并又花了近300万美元,买下节目的澳大利亚版权。虽然周围的很多人认为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会因此而破产。默多克生性好赌,这种嗜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本加厉。

澳大利亚另外一些电视转播商也派出自己的人马,想购买美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版权,但他们比默多克晚下手两三个星期。当他们发现已无货可买时,便转而同默多克交涉,要求瓜分这个市场。默多克总能做出判断。他说:“你所付出的在当时来说可能有些得不偿失,但最终你会发现,只要你能比别人抢先一步,每次你总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让《太阳报》起死回生

虽然默多克在澳大利亚拥有了主要的报纸、电视和其他传媒机构,但在英国他还只是个小字辈。购买了英国销量最大的《世界新闻》之后,为他建立世界报业王国打下了坚实基础,但还有一个难题:《世界新闻》是一份周日报纸,而他需要的是一份每天都能见到的日报。

当入不敷出的《太阳报》挂牌出售时,默多克买下了它。有人想用卖给默多克的《太阳报》来拖垮他,让他背上巨额的债务。因为连弗利特街最精明的报界精英也没能成功,一个一无所知的澳大利亚人又怎能让这份报纸起死回生呢?

1969年11月17日,新版《太阳报》重新面世。默多克年轻的妻子安娜参与了首张报纸的印刷。默多克买下《太阳报》以后,对它进行了彻底的改版。默多克认为,报章杂志只是娱乐业的分支,人们购买报纸并不是为了聆听说教,受到启发,或是了解世界,而是为了放松自己。《太阳报》曾有一句动人的广告词:太阳报,展示太阳底下最动人的风景!他把它变成了一份快捷、激进而有活力的小报。

《太阳报》的销量从100万份很快猛增到了400多万份,成了全英国销量最大的通俗小报。而其他一些小报受到了极大威胁,发行量锐减。于是,它们纷纷效仿《太阳报》的做法,甚至包括《太阳报》第三版上的袒胸女郎。《太阳报》的成功,让默多克又开始了另一轮冒险。借着伦敦报纸给他带来的巨额利润,他将目光投向了一个新的世界。

20世纪70年代,可谓默多克报业的黄金时代。1976年年末,默多克又买下了《自由纽约邮报》,这是全美历史最悠久的日报。这份报纸在默克多的手中迅速变化着,报纸大字标题越来越鲜艳,图片越来越大,姑娘们也越来越漂亮了。一张美国通俗日报从未有过这样的业绩,当初40万份的发行量在一年半以后变成了100万份。

20世纪80年代是默多克的事业迈向巅峰的时期。他在垄断通俗小报市场的前提下,一举进入主流市场。默多克挽救了《星期日泰晤士报》,使它的发行量成倍增长,号召力丝毫不减当年。

雄心勃勃建立全球电视网

1985年,他兼并了一家好莱坞电影制片厂,成立了“福克斯”公司。这里的制片设备和影片资料库将成为他的娱乐王国的基石。

但福克斯的电视节目制作却起步维艰。节目一个一个陷入困境,他们经历了最艰难的两年半时间。最终,福克斯电视网起死回生。人们逐渐变得喜欢看福克斯电视网的节目了。它给大家带来了创造,成了一种在市场上被广泛接受的产品。

默多克还率先推出了通俗新闻杂志类节目。他认为,没有必要刻意地去设计,把深奥的电视知识当成教条。当然可以借鉴报纸出版方面的技巧,把它运用到节目当中。比如《突发事件》这个节目,默多克倾注了大量心血。有些故事会让你流泪,有些则会让你开怀大笑,有时,还会告诉你一些你从来都不知道的事情。《突发事件》显现了电视和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默多克雄心勃勃,他的庞大计划是要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电视网。1989年,他发射了一颗广播电视卫星,以便使他的电视节目覆盖欧洲。

“Sky”电视网在欧洲的成功对他有所启发,他意识到可以在地球的另一端,尤其是在迅速崛起的亚洲市场拓展业务。于是,他向世界上最具潜力的亚洲和中国市场进军。他买下了基地设在香港的“凤凰卫视”。“Star卫星”覆盖了54个亚洲国家,收视人口为38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在竞争中所向披靡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

    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

    刘殿学为青少年朋友撰写的古代科技故事,在生动的故事里再现了古代人民开拓创新精神,作者特别从数学、医学、地质学、机械学等各领域里选出代表性人物如祖冲之、孙思邈、郦道元等人物故事。
  • 休斯

    休斯

    在美国的亿万富豪中,霍华德·休斯是位奇才,也是一个怪人,他的一生充满神秘色彩。他出生在一个腰缠万贯的巨商家庭,却不像一般的纨袴子弟那样坐享其成,好逸恶劳;更不同许多败家子那样挥霍无度,吃喝嫖赌。他从小就对工程技术产生浓厚兴趣,认真钻研。他10岁时能够装配收音机,12岁时设计和试制电动自行车,14岁学习驾驶飞机。在青少年时代,他的大部分课余时间是在父亲创办的工具公司的车间里度过的,在那里他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学习机械零件的制造工艺。他19岁时继承了父亲的全部遗产,成为当时美国机械制造业屈指可数的大型企业——休斯工具公司的董事长。
  • 野心优雅——任志强回忆录

    野心优雅——任志强回忆录

    本书是任志强目前唯一一本自传体回忆录,区别于以往媒体或者著作的片面解读,该书由任志强亲自执笔,几易其稿,回忆了任志强60年的成长历程。任志强的故事充满励志色彩,又极富传奇。以贩卖兔皮的小商贩起家,蒙冤入狱,最后又在大时代下创立华远地产。几度沉浮传递出自强奋斗的正能量。此外,任志强也是改革开放30年的观察者,其成长又交织着历史变迁,描绘“文革”“上山下乡”以及改革开放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轨迹。从家世,到参军,贩卖兔皮起家!官与商,红与黑,坎坷六十年,50万字全部写尽!起诉政府,状告银行,被穷人扔鞋,被国家暗查,此书大曝内幕细节。退休后,任志强更是敢说,堪称厚重而真实的一部跌宕历史回忆录。
  • 自然之子达尔文

    自然之子达尔文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本套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人,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探知他们的人生追求,感悟他们的思想力量,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关键,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生命更有意义。
  • 一花盛开一世界一生相思为一人

    一花盛开一世界一生相思为一人

    她们有着倾国倾城的容颜,如陈圆圆,令大丈夫冲冠一怒为红颜;她们有着举世惊叹的文学华彩,如严蕊,令无数伟岸男子自愧弗如;她们亦有着侠骨柔肠,如红拂,巾帼不让须眉,可伴壮士戎马江湖……最最让人称道的是她们那浓得化不开的爱,是明知不可饮,不能饮,也要拼却一醉。
热门推荐
  • 母后快逃,父皇杀来了

    母后快逃,父皇杀来了

    俗话说,有仇不报,非君子!她这名小女子,五年后,带着儿子来寻仇!“妈!你这是做什么?”一一不解望着他妈咪手上动作。“妈见你父皇,夜夜流连女人怀抱,怕他早晚会挂掉!所以他好生休息些时日!”夜晚降临,某妃子房中,传来一男子怒吼:“该死的女人!你给本王等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夫人她又黑化了

    夫人她又黑化了

    “小侯爷,我出钱助你夺权,你帮我复仇,我们公平交易,可好?”男人勾唇笑言:“可以。”父母冤死,家产被抢,一碗毒药断余生,这就是陆诗瑶前世嫁给渣男的下场。重活一世,她咬着小手帕,暗搓搓地盯上了渣男的死对头。复仇成功后,陆诗瑶看着身穿红衣来强娶她的男人,忍不住拍案怒言:“臭流氓,可以你大爷,本姑娘只卖钱,不卖人!”
  • 比神剧更狗血的是生活

    比神剧更狗血的是生活

    80后女孩舒然家境贫寒,却成长得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大学刚毕业就挑起高家庭重担。在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中,历尽艰辛仍坚持努力,最后终于收获了全世界。
  • 莫望雪

    莫望雪

    ,是一个好命的女人,在人生最好的年纪遇到了三个良人,许她一段最是人间好年华。此人尴尬挠挠头,瞥眼望了一眼天空,呃……或许是吧……她,也是一个最为苦命的女人,同时正当好年纪便背负上深重的苦难,沉痛的情劫。年幼时失家,年少时失去最亲的良人,年华正好时失去最爱她的良人,算是真正丢掉这生最难解的一剂情毒。此人眼望着败落的宫院,无言叹了叹气,背手离去。身为邪宫之主,受江湖口诛笔伐刀剑来诛。灭宫,失亲,逼上复仇深渊,最终来,不过是上一辈人的大阴谋,大玩笑而已。于此,眼媚一抖,只想表示摊手,赠一句:“这都什么玩意儿,弄啥嘞?”
  • 月倾心:冰王的宠妃

    月倾心:冰王的宠妃

    天才少女穿越成一个孤女,月倾心被舅舅抢夺家产净身出户,遇上冷面冰王当上了她的贴身暗卫,女子一心只想着报仇完全忽略主子的情意,她在冰王的羽翼下成长,一个爱她如命之人,她却浑然不知,冰雪世界,火海,两人的追逐之路不断蔓延,直到……
  • 神帝大人,别过来!

    神帝大人,别过来!

    【正文已完结】【强势推荐完结女强文《妃常可口,王爷么么哒!》最新连载玄幻爽文《神帝夫君,别羞羞!》】她前世是小偷,却天性爱美男,死于美男之手,一朝穿越成土匪,打家劫舍又抢美男,压寨不成反被压?爆笑简芷析的爆笑泡夫记。他只不过无聊巡视了一般,却被人绑架,扬言要睡他?看到底谁睡谁~~【史上最霸道女主加最深情男主】
  • 帝子无情

    帝子无情

    她是一代江湖女侠。而他,即将一夕为皇。两人互相羁绊,却又互相伤害最是无情帝王家他们深爱彼此相生相克,相爱相杀爱情的最终结果,也不过是死亡人生只是一个漫长的苦痛的轮回今生今世,请你忘了我只愿来生,别将我错过
  • 诛仙求魔

    诛仙求魔

    光怪陆离的仙侠世界,热血似火山喷发,激情若瀚海汹涌,欲望如深渊无止境!颠覆这世界的所有规则吧,让我们遵循着恶魔的轨迹!
  • 总裁的甜心:丫头是否还记得我

    总裁的甜心:丫头是否还记得我

    出生豪门世家,她是千亿宠儿,从出生就受万人追捧,却在年幼芳心暗许,将那份美好埋藏在心中,直至十年后的重逢。“这是你的吗?”沫馨儿问道前面穿着白色衬衫的少年,少年缓缓回眸,看着那笑容灿烂的女孩,一双细长的丹凤眼,黑色的瞳孔,高挺小巧的鼻子,樱桃般的嘴巴,精致的瓜子脸,一头及肩黑色短发,粉色的泡泡裙,目光向上看到她手上的那条项链,目光骤然变冷,冷声说道“拿来”,沫馨儿看着眼前几步走来的少年,看着那琥珀色眸子中释放出的冷气,不经打了一个寒颤,将项链弱弱的放回少年的手中,转身向回走去,夏末的邂逅是甜美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