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74100000021

第21章 论教育

(《礼记·学记》)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语译]

发愿为善,只能让人小有声望,尚不足感动群众。与贤能者结交,欢迎远方的来人,虽能感动群众,但还不能化育人民。君子若要化育人民,培养良好风俗,一定要从教育入手吧!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语译]

玉不加磨琢,不会成为美术品;人若不学习,亦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君王建国为政,总是以教育为先。《尚书·兑命篇》说:“永远要念念不忘教育。”正是此意。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语译]

虽然有好菜,不去吃,就不能知道味道美。虽然有好学说,不去学,就不知道好在何处。所以,研究学问之后,才知道自己所知不足。教导别人,才知道困难何在。知道自己所知不足,才能反省有自知之明。知道有困难,才能努力进修。所以说,教学相长。《兑命篇》上说,“教为学之一半”,正是此意。

[原文]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语译]

古时教学的处所,二十五家的一村里有一个塾,五百家的一镇有一个庠,二千五百家的郡有序,国的首都有学,每年有新生入学,隔一年考试一次。入学一年考经文句读,辨别志向;三年考查学生的读书习惯与团体生活情形。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博学敬师;七年考查学生在学术上的见解,及对朋友的选择,这叫小成;九年而通晓各科,临事不惑,坚定不移,这叫大成。这时,才能化育百姓,改变风俗,近处的人心悦诚服,远方的人都来归附,这是大学教育的道理。古书上说“蚂蚁时时学习不息”,正是此意。

[原文]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语译]

大学开学时,士子穿礼服,用素菜祭祀,表示敬学之意;练习唱《小雅》上三首诗歌,是为了学做官的初步。先击鼓召集学生,然后打开书箧,使学生敬业;夏楚两物用以鞭策学生,使之敦品励行。夏天禘祭以前,无人到学校视察,是使学生自行发展;教师只观察学生,必要时才加以训教,是使学生自己思维。年幼的学生,听讲而不发问,则因学习有一定程序。这七项是教学的主要方法。古书上说:“凡学习做官,先学管事,要做学者,先立定志向。”正是此意。

[原文]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语译]

大学按时序施教,有正常学科,下课及休假时,有课外研究。学习的方法,如果不学“操”“缦”这些小曲调,指法不熟,弹琴弹不好;不学举譬喻,诗作不好;不学洒扫应对,行礼也行不好;不喜爱这些小技艺,就无法对学习有兴趣。所以君子学习时,内藏于心,而发于外,休息或游乐时,都念念不忘。能如此,才能专心学习,亲爱师长,与同学相处融洽深信真理。虽离开了师长同学,也不会违背道义。《尚书·兑命篇》说:“恭敬谦顺,努力不懈,进修便可成功。”正是此意。

[原文]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语译]

今之教师,胡言乱语,用陈腐的问题困扰学生,呶呶不休。只想了解学生的性向,学生只好假装用功,也不想教学生发挥其所长。所教的课业先错,所希望于学生者自然也错。这样,学生昧于学习,憎恶师长,只觉学习困难,不知道有什么益处。虽然学完一科,也就很快忘光。教育之不能成功,正是由于此种原因。

[原文]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语译]

大学教育方法,在恶念发生前用礼约束禁止,叫做准备;在适宜教导时才教导,这叫合乎时宜;根据学生的能力,不跨越程度教导,叫做顺序;使学者互相观摩而收到益处,叫做切磋。这四种就是使教育发展的方法。

[原文]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语译]

恶念已经发生才加以禁止,因坚不可入,教育也难有作用。过了适当的学习时期才学习,纵然努力,也难有成就。不按着进度学习,只使脑筋混乱而不成功。独自学习,不与同学研究,必然浅陋而见闻不广。结交损友,会违背师长的教训;有不良的习惯,会荒误学业。这六项,是教育失败的原因。

[原文]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语译]

君子既然知道了教育兴起的原因,又知道了教育衰落的原因,然后可以为人师。君子的教育方法是晓喻别人,以引导而不强迫别人服从;对学生刚严,并不抑制其个性发展;启发学生,而不将结论道破无余。引导而不强迫,使学者易于亲近。教师刚严而不抑制,学生才能自由发展。启发而不必说个净尽,学生才能思考。使学者亲近而又能自由思考,才是善于晓喻。

[原文]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语译]

学习的人会犯四种过错,教导的人必须要知道。人在学习时,有的贪多而不求甚解;有的囿于一隅,而所知太少;有见异思迁而学不专一;有的故步自封,不求进步。这四种心理各自不同,先明白这些心理,才能补救那些毛病。教育之目的,是在培养良善挽救过失的。

[原文]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语译]

善于唱歌的人,能引人随同他歌唱;善于教学的人,能使人继续他的思想。教师的言语简而达,含蓄而精当,少用譬喻也容易了解,这样才能使人继续其理想。

[原文]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语译]

君子知道求学上的深浅难易、个人品性上的优劣,然后能广举晓谕,如此才有能力为人师。能为人师,始能做官长,能做官长,才能做君主。所以学为人师,就是学做君主。所以择师不可不慎。古书说:“虞、夏、殷、周四代,择师都很慎重。”正是此意。

[原文]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语译]

求学时最难做到的就是尊师。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才受到重视;真理受到重视,然后人民才知道重视学术。所以,君主不以臣事君之礼要求他的臣子,有两种情形:一种就是在祭祀中,臣子代表死者魂灵之时;另一种就是臣子做君主老师之时。在大学里的礼法中,对天子讲课时,臣下不必面北居臣位,这就是表示尊师。

[原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答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语译]

学生善于学习,老师很轻松,而教育效果加倍,更得到学生的尊敬;学生不善于学习,老师督促严厉,而效果低到一半,学生怨恨老师过于严格。善发问的人,像砍坚硬的木头,先从软的部位开始,再及于硬节,久了,木头自然脱落;不善发问的人刚好相反。善于答问的人,有如撞钟,轻敲,钟声小,重敲,钟声大,从容不迫地敲,钟声会余韵悠扬;不善答问的人刚好相反。这都是教与学的方法。

[原文]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语译]

只记忆材料以备回答别人发问的人,不够资格做别人的老师。好老师一定会注意学生的见解。学生已经尽力而不得要领时,老师再予以指导;老师指导,学生仍然不明白,只暂时搁置。

[原文]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语译]

好铁匠的儿子,自然也能补缀皮袍。好弓匠的儿子,自然也能做畚箕。初学驾车的小马都先系在车子后面,而车就在面前。君子现察这三件事,就可学得教学的正当方法。

[原文]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语译]

古代学者比较事物的异同而归成类别。鼓的声音并不同于五音之任何一种,但是五音不得鼓的调节就不谐和。水的颜色并不同于五色中任何一色,然而五色没有水调匀就不鲜明。学者并不等于政府任何官员,然而任何官员没经过教育就不会办事。老师不是人伦中的任何一种,但五伦没有老师的教诲就也不懂得人伦了。

[原文]

君子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语译]

君子伟大的德性,不专任一种职务。伟大的道理,不局限于一事一物。最大的信用,不必见于盟誓立约。恒久的天时,也不专属暑天或冬天。了解了这四种情形,就能立志学做大事了。

[原文]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语译]

夏、商、周三代王者祭祀河川时,都是先祭河而后祭海。源委由此即可分明了。知道此一分别,就知道什么是要点了。

同类推荐
  • 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

    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

    本书是著名旅日工程师、作家萨苏在2011年的最新力作。作者用中国人独有的乐天情怀和京味调侃,爆料自己初到日本的各种笑话,与妻子上演的国际文化“冷幽默”,以及自己经历过的各种趣事。用真实细腻的笔触,描述草根的动人生活情境,让日本再也没有隐私,展现日本从未有过的阳光面。
  • 人在草木间:人民日报2018年散文精选

    人在草木间:人民日报2018年散文精选

    本书是人民日报副刊2018年年度散文精选。书稿遴选了2018年大地副刊上的优秀散文名篇,按题材内容编排成册,以飨读者。这其中,不乏大家名家的经典散文作品,也有文坛新秀的成名作。他们锦绣文章,风流文采,代表着一个年度甚至一个时期的人文标杆。
  •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将来不负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将来不负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将来不负》出自艺术大师李叔同之手,他是著名音乐教育家、美术教育家、书画家、戏剧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造诣于一身,堪称全才。他的文字是美的代表。书中李叔同先生的诗文词赋、人生领悟,犹如洗涤心灵的净化剂,帮助我们洗去浮世铅华,释放生命本真。《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将来不负》是一本文学作品集,收录了李叔同先生在封建时期、民国时期及抗战时期的不同作品以及李叔同先生本人对绘画、书法、篆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学习方法。
  • 为了心中的梦想

    为了心中的梦想

    作者高文瑞用心灵感受生活,抒发真挚的情感;用神经觉触及社会,体察纷繁的生活;用身心走出家门,接受大千世界的雨露阳光。笔者深入到社会的各层面,《为了心中的梦想》讴歌了生活中的真善美,于平凡中见伟大,于真情中体会社会,品味艺术人生。《为了心中的梦想》是“中国新实力作家精选”系列之一。
  • 回澜之诗

    回澜之诗

    《回澜之诗》是成都作家书系其中一本,为著名诗人杨然的诗集。诗集共收录了杨然历年来创作的百余首诗歌代表作,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诗集兼具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全面展现了诗人的创作风貌。杨然的文本立足于现实生活,将个人的经历,以及对历史、社会和时代的情感体验融入到诗歌中去,并多以大诗、长诗为主,最终得以达到拷问灵魂,还原生活的真实目的。
热门推荐
  • 快穿之男主又精分了

    快穿之男主又精分了

    花式撩神法“玖儿,既然招惹了我,以后就不能离开我了,我们要在一起一辈子,不要想着离开我,否则,就算绑我也要把你绑回来。嗯,懂?”“傻瓜,我不会离开你的,除非,你红杏出墙了,我就离得远远的。”
  • 世界如此浮躁你要内心淡定

    世界如此浮躁你要内心淡定

    浮躁之气喧嚣尘上,人们的内心变得烦躁不安,但我们也会发现,即便如此,有的人还是活得幸福、从容,而有的人却总是疲惫、痛苦、情绪低落、心态不佳,活的很累。最根本的原因是你是否有成熟的心智,内心是否淡定。心智成熟,内心淡定的旅程相当漫长,但你不必担心,《世界如此浮躁你要内心淡定》由胡锋编著,对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关照、治疗、启发和激励的巨大力量,帮助每一个人探索爱的本质,帮助每一个人学会爱、学会独立,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认识自我和人生,文字就像令人镇静货振奋的安慰剂,能帮助你度过难关,能抚慰受伤的心灵,能给你最细腻的心智启迪。引导每一个人过上宁静、幸福的生活。
  • 郎不在多

    郎不在多

    投生在一个以学为本,学霸横生的女尊国度,女主表示很苦逼;为了过上好日子,只能一路考考考往上爬。什么妖孽美男、清纯正太通通不要扑上来,郎多肉少,女主表示压力很大!还是紧紧抱住小竹马,郎不在多,有你就好!
  • EXO之曾经的你我

    EXO之曾经的你我

    “呵!夏倩曦,敢情你是活腻歪了。”吴世勋。“吴世勋,你们这么讨厌我,为什么不直接把我掐死呢。”夏倩曦。“呵!”吴世勋一巴掌扇过去。
  • 五鼠闹长沙

    五鼠闹长沙

    【电视剧《五鼠闹东京》续集】白玉堂,恃才高傲,风度翩翩,犹如一个白衣王子。丁月华,机灵有武,嫉恶如仇,犹如一朵盛开的牡丹。“五爷,不论与你出生入死多长时间,哪怕是飞檐走壁,万劫不复,我也愿追随到底。”亚兰深情叹道。“展昭他现在亦正亦邪,我只有杀了他,才可以圆其中的缺陷,挽救死局!”岳华毅然决然地说,心如刀绞,泪水夺眶而出。小说群号577720660欢迎各位大大加入
  • 全民向武

    全民向武

    新书《我能分析万物》求支持曾几何时,你是否也幻想过世界大变或是重新洗牌,神话觉醒?是否渴望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在灵气复苏时代中大干一场?是否想过告别这无聊的人生,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而当一切幻想终成为了现实,千万年以后,我们就是神话!
  • 混混倾国妃

    混混倾国妃

    他,新世纪腹黑小混,好色又花心,被女友“追杀”过程中,有幸穿到古代,成了倾城妃。他,很MAN很有型的皇上,撞上无耻小妞,偏偏小妞气煞人也贪好女色,当小混闯进美人窝,过上米虫生活,当小混遇到妖媚腹黑的王爷,当花心遇上真爱.,丫丫滴,有人悲催有人喜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莫扎特

    莫扎特

    莫扎特是一位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他从3岁时就涉足乐坛,年仅六岁的“神童”就被带进维也纳的美泉宫,为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演奏钢琴。莫扎特小小的年纪,就随父亲跑遍了欧洲。后来莫扎特就在萨尔茨堡主教的手下担任乐师,期间他多次造访意大利。意大利之行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莫扎特为什么那样受到人们的酷爱,是因为莫扎特像萧伯纳所说他的文雅犹如路易十四宫廷这文雅呢,还是因为莫扎特像贝多芬所说,是大师中的大师,是一个为作曲家所欣赏的作曲家,而远远不是流行的作曲家?关于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本书正以故事的形式奉献到读者的面前。
  • 江湖冷月浣溪沙

    江湖冷月浣溪沙

    乱世之中,江湖恩怨不休,朝堂纷争不止。他是皇子,曾是一片青天;她是庶民,曾是一方江湖;他为人所知源于华丽出场,她为人所知源于狼狈出现。她出现在他最艰难的时刻,更是雪上添霜。他的初心不改,她的博学多才不仅逆转了结局,更改变了人生。共助一位落魄不屈的皇子破解一场案中案。引出一系列浸在大人物阴谋中的小人物沧桑悲凉的悲欢离合。徐柚颜以为有人在暗中作梗,她想到的那个人正是萧泽昱在重伤将亡之际想到的那场阴谋之战的策划者……
  • 我提前看了剧本

    我提前看了剧本

    原本只是书摊小贩的张宽,偶然得到了一本神秘书籍。这本神秘书籍中所记录的故事,竟是他所经历的现实。他就这样成为了故事的主角,甚至还拿着故事的原著。这是一本主角要和读者一起等更新的小说;这还是一本主角与作者互相消费的小说;这甚至是一本,作者会整蛊主角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