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75900000011

第11章 看电影流泪

因为我看电影常常会流泪,所以我总喜欢坐在我旁边的人默默地抽咽着他或她的鼻子,或脸上带着一道亮光光的泪痕离座而去。我总认为这样的人是一个比较好的人。现在我老实觉得看电影流泪是一点没有什么可耻的了。这对于人是有许多好处的。且听我说来。

“你流过泪吗?”当我们看过了嚣俄 的《孤星泪》的电影,从南京大戏院里出来的时候,我的妻子问我道。

“我当然流泪的咯。”我说道,“凡是看了那个打动我们全部情感的伟大小说而不流泪的便算不得是一个有充分人性的人,是吗?”

事实上,我是大大地受了感动的。那天晚上我感到头痛,一点事情也不能做。我玩了一会扑克,但也毫无兴趣,我输掉了四元二角半钱。

看一本好的小说,不论是电影或原书,而不应该流泪,这种无谓的话有什么意思呢?为了尊重起见,我且不妨引点亚里士多德与司马迁的话。亚里士多德说真正的悲剧精神是一种“泻剂”,是通利我们的情感的药剂。而我们的那位大史学家及文章家司马迁则说悲剧可以“平和血气”。如果一个大作家写了一部大作品,搬上了舞台,观众看了并不流泪,那么演员或观众一定是有点毛病了。大家都说流泪是可耻的,是没有丈夫气的。在某种程度上,在日常生活中这句话是不错的,如果一个人太容易哭或笑了,我们便要说他是一个弱者,一个在感性上与脾性上有所不平衡的家伙,或是一个稚气的白痴了--这些话也都是对的。但一个人难道没有应当深深地受了感动而流几滴眼泪的吗?在电影中,生活以一种更凝集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以一种日常生活所没有的力量感动着我们。如果它不能使我们感动得流泪--如果不能感动我们这些驯良的,有纪律的,传统化了的,且又以我们的传统性自傲的人们,那么还说什么悲剧的通利作用呢?

伊萨多拉·邓肯曾把一个女人比做一件乐器,并把一个只有一个爱人的女人比做一件只被一个音乐家玩弄过的乐器。每一个大情人对于同一个女人可以拿她当做一个各各不同的情人。正如每个音乐家可以从同一乐器中弹出不同的曲调。每一种艺术工作无非全是在艺术家与创作的资料或工具间的一种反应,有时又是艺术家与读者或观众间的反应。因此,同是一幅画面,可以使一个人激起热情,同时又使另一个人漠然无动。不论是电影上或绘画上的画面,都是如此。观赏者愈是敏感,他对于这艺术作品的反应也愈大,比起别一些较少感受性的人们来,他在这画面中所感受的也愈多。同样是一幅黄昏的风景,可以使一个人感动得流泪,而对于另一个人,也许只不过是一幅普通的落日图而已。老练商人每每因不受普通的落日图所动情而自得--难道他也没有流泪的时候吗?--为了他的股票每日涨价一倍而高兴得流泪,或为了银行界与他断绝往来而失望得流泪吗?既是如此,那么所谓流泪就算是没有丈夫气或不该流泪等等,这些无谓的话又算得什么呢?

在事实上,有的人比别人敏感一点,正如提琴之分优劣一样。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是需要一个敏感的人去吸取其所能享受的感受的。一匹名马需要一个好的骑手,一支好的乐曲也需要一个能了解的音乐家或乐队指挥,他要能够从休倍脱 (Schubert)的作品中领略到休之所以为休的全部柔和性,以及从勃拉姆斯与查考夫斯基的作品中领略到勃之所以为勃及查之所以为查的全部感伤性。在书与作家中,那情形亦然如此。每一个人对于一个优秀的作家领略,是绝对受着他的智力与感情的天赋所限制的。这一个人领略他这一点,那一个人又领略他的那一点,读者与作者之间有完全相同的反应这种情形我们极少看见,正如我们难得看见一支乐曲与一个天才乐队指挥的拟测之间有完全同情的反应一样。

不错,在这个人世间是委实有泪的,问题只是我们在什么事上流泪而已。世上有欢喜的泪,哀愁的泪,爱的泪,宽恕的泪,母子间离合的泪。有的人听了一个令人作呕的感伤故事会流泪,有的人则对于真正的美与仁慈流泪。但无论什么人,他感到要流泪的时候就尽管流他的泪吧,因为我们在未有理智之前本是动物,而流一点眼泪,不论是宽恕的泪,可怜的泪,或因真正的美而感到欢喜的泪,对于他总是有一点好处的。

同类推荐
  •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巨擘,一位“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他的学生汪曾祺也以独具特色的作品,在当代作家中享有盛名,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汪曾祺自少年时代起就开始关注沈从文及其作品,1939年他选择考入西南联大,与沈从文在联大任教有很重要的关系。沈在创作、生活上对汪处处关照,两人的师生情谊维持了近半个世纪。汪曾祺的散文总有一种温和,不矫情不做作,质朴浅淡,却含蕴悠长,耐人寻味。老师沈从文曾评价学生汪曾祺:“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 逆流(译文经典)

    逆流(译文经典)

    德塞森特厌倦了巴黎的虚伪和浮夸,转而避居于丰特奈小镇,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他依据个人审美和品味布置住所,沉浸在自己一手缔建的精神和物质世界中,对抗世俗的潮流。每个章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涉及绘画、宝石、花卉、文学等。于斯曼借这位反英雄的主人公之口诠释了他的颓废美学,斩断了和自然主义文学的联系,奠定了19世纪邪典之作的地位。王尔德称《逆流》是一部“毒液四溢的书”。
  • 《读者》·卷首语

    《读者》·卷首语

    读者卷首语》是《读者》杂志十年典藏丛书之一。“卷首语”是《读者》杂志的知名栏目,在编辑看来,每期都是钻石之于珠宝;在读者看来,“卷首语”则是精华之于精品。将这些卷首语收集起来,再加以精选,成为一本短文精品集。
  • 不愿说谢谢的人

    不愿说谢谢的人

    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中国青年来说,成长或许并没有什么不同,在学校里整齐划一的“被”接受同一种安排,继而在走上社会之后分道扬镳,开始了种种苦闷和挫折。一个思想丰富、内心滚烫的中国青年王老板,在社会威严的震慑下,那颗格格不入的心,开始了自己与自己的交谈。在妄想中意淫,在围观中发泄,在混沌中自省——有时很拧巴,没事瞎琢磨,偶尔也文艺,经常特愤怒,总是爱回忆,最爱胡扯淡。他的玩世不恭,他的阴阳怪气,他的嬉笑怒骂,却总会着调地出现那么几个片段,勾起你内心最真实的呐喊,让你痛,让你过瘾。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1)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1)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热门推荐
  • 损友们,嗨起来

    损友们,嗨起来

    人生在世难免遇见几个损友。损友们的搞笑日常,当然也有爱情的小甜饼。
  • 清风云淡的江湖

    清风云淡的江湖

    他叫杨清风,山里野小子,一步登天得王爷赏识,但他并不开心……她叫云淡希,哥哥是大将军,过着千金小姐的生活,她也不开心……
  • 若惜之初起风云

    若惜之初起风云

    她没有十项全能,但她却是一个特别执着的女孩,只要她认定的事,认定的人,她一定会坚持到底,哪怕是死胡同,她也决不放弃,'有人笑她傻,但她只是笑看人生……本来她出生在一个虽然不富裕,但很温馨的家庭,被受呵护她不知伤痛,但往往幸福是短暂的,那个狠心的人夺走了她所拥有一切,从那一刻开始,她开始改变……并在一次意外情况下,穿越到那个不知名的时代开始她的绚丽人生……
  • 四人组

    四人组

    异能无所不能?真理?答案?现实?无缘?一切?
  • 孤独的森林

    孤独的森林

    经历一系列变故后,她回到家乡,过着与世隔绝的安静的生活。本文慢热,关于成长与自我救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揭墨

    揭墨

    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赶上这股穿越的热潮。只不过这穿越的世界有些怪异啊!还有为什么我的妻子变成了男人?还是那个恶魔。(本文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简介无能我尽力了。)
  • 杀手紫影不太冷

    杀手紫影不太冷

    前世杀手,今生为魔。便是魔,她也要魔出一方天地来!**初见时,他白衣血眸,容貌撩人,却有着一股浪荡的气息;她紫衣染血,分外妖异,却是有一股似有若无的清冷。后来,他一身红衣张扬,宣告天下:“你注定是我的王妃。”她,没有拒绝。再后来呢?她跌落悬崖,他没有去救她;她重见天日时,他身边却早已有了佳人。她好恨啊。却始终恨的都是自己。哪怕是站在她眼前,她都下不了决心去杀他。杀手本性孤冷,而她,一而再,再而三的选择压制本性。现在,她不想再压制下去了。既然这个世界如此对我,那我,便不再对这个世界,抱有敬意........
  • 李尔王

    李尔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成为杀手传奇之再无杀手

    成为杀手传奇之再无杀手

    我像一只乳臭未干的狼崽,不想活在他的背影里,坚持自己的道路,追赶他,一直在追赶,最终,超越那只狼,最终,扑杀他,扼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