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洛克菲勒坐收渔利的做法就引起了公共舆论的普遍抨击和其他石油公司的强烈反对。不过,对于标准石油公司来说,既可靠又实惠的铁路运输是事业兴旺的重要保障,因此再大的压力也能顶住。非常幸运的是,虽然反对意见颇多,“折扣制度”并没有被取缔,而是一直延续着,从而为洛克菲勒称霸世界石油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为了进一步削减成本,同时尽量减少对外部卖主的依赖程度,洛克菲勒包下了铁路的货仓,购置了自己的货车,同时在纽约港买下了专门的货栈。
在此后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雄心勃勃的洛克菲勒一气儿收购了23家石油公司,使地基稳固的标准石油公司一举成为同等规模企业中的霸主。不过,这仅仅是他统治世界石油界的第一步。紧接着,他又开始将势力伸向纽约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石油产业。为了逐渐减少对铁路运输方式的过分依赖,洛克菲勒又开始转而争夺石油管道运输的控制权。19世纪70年代末期,从纽约州到宾夕法尼亚州,洛克菲勒已经拥有了75家主要的炼油厂,从而垄断了这里的石油冶炼业。1880年,他更控制了美国95%的炼油生意。
随着美国工业革命的如火如荼,市场对石油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进一步巩固在美国石油市场的根基,1882年,洛克菲勒成立了石油垄断集团——标准石油托拉斯。当时,这家托拉斯所掌握的权力大得惊人,不仅包括美国80%的炼油生意,连90%的石油管道运输也被它牢牢地握在手里。正因为具有如此非凡的影响力,标准石油托拉斯的总部——纽约百老汇26号一带,成为了全世界最负盛名的商业区。在垄断集团的庇护下,标准石油公司的发展更是势不可挡,1885年,公司每年的产油能力已达到2150万桶,每加仑石油的利润就达到1美分。
虽然犹太商人们讲究节)俭,但他们也深知要想致富,省钱绝不是有效的办法。犹太民间有句俗语叫:“人两脚,钱四脚。”意思是钱有四只脚,人只有两只脚,钱追钱,比人追钱快多了。为此,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积累财富,因而在不断的实践中创造出了不少财富增值的神奇公式。
以下是犹太商人常给我们演示的公示:假定有一位年轻人,从现在开始能够定期每年存下1.4万美元,如此持续40年;如果他每年存下的钱都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并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报酬率,那么40年后,他能积累多少财富?一般人所猜的金额,多落在200万美元至800万美元之间,顶多猜到1000万美元。然而正确的答案却是:1.0281亿美元,一个令众人惊讶的数字。
这个神奇的数字说明,一个25岁的上班族,如果依照这种方式投资到65岁退休时,就能成为亿万富翁了。由此可见,投资理财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最重要的是观念,观念正确就会赢,每一个理财致富的人,只不过养成了一般人不喜欢。且无法做到的习惯而已。许多有产之家所以能家资过亿、富足一方,关键在于他们的理财能力强。可以这么说:理财知识 的差距,是造成穷富悬殊的主要原因。
卡内基在创业中,经过不断地扩张、吞并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钢铁王国。当别人问他创业的秘诀是什么时,他毫不犹豫地说:“那就是不断地实现自我价值,追逐生意上利润的多少则是其次的。”这种价值的取向对管理者来说十分重要。盈亏的涨落对于股市行情的报道评价是必要的,但对于某个项目来说并非至关重要。尤其对私人公司来说,更是如此。钱多并不能真正说明什么。
着名的美国通用汽车制造公司的高级专家赫特曾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在私人公司里,追求利润并不是主要目的,重要的是把手中的钱如何用活。”
众所周知,世界闻名的诺贝尔基金会每年发布奖项必须支付高达500万美元的奖金。我们不禁要问:诺贝尔基金会的基金到底有多少?事实上,诺贝尔基金会的成功,除了诺贝尔本人在一百年前捐献一笔庞大的基金外,更重要的是归功于诺贝尔基金会的理财有方。
诺贝尔基金会成立于1896年,由诺贝尔捐献980万美元。由于该基金会成立的目的是用于支付奖金,管理不允许出现任何的差错。因此,基金会成立初期,其章程中明白地确定基金的投资范围,应限制在安全且固定收益的项目上,如银行存款与公债。这种保本重于报酬率、安全至上的投资原则,的确是稳重的做法。但牺牲报酬率的结果是:随着每年奖金的发放与基金运作的开销,历经五十多年后,到1953年该基金会的资产只剩下300多万美元。
眼见基金的资产将消耗殆尽,诺贝尔基金会的理事们及时觉醒,意识到投资报酬率对财富积累的重要性,于是在1953年做出突破性的改变,更改基金管理章程,将原来只准存放银行与买公债,改变为以投资股票、房地产为主的理财观。资产管理观念改变后,就此扭转了基金的命运。1993年基金的总资产滚动至2亿多美元。
可见,一生能积累多少钱,不是取决于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你如何理财。致富关键在如何理财,并非开源节)流。许多人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便会缩手缩脚。当然求稳无可非议,但稳中求进才是上策,只有运动的钱才是活钱,才是发展的财富。
如今,有钱人越来越多,却因不善理财而经常变得经济拮据。消费经济学家称这种现象为“有钱的穷人”。究其原因之一,就是不懂消费之道。
多数人认为钱存在银行能赚取利息,能享受到复利,这样就算是对金钱有了妥善的安排,已经尽到理财的责任。事实上,利息在通贷膨胀的侵蚀下,实质报酬率接近于零,等于没有理财,因此,钱存在银行等于是没有理财。
每一个人最后能拥有多少财富,难以事先预测,惟一能确定的是,将钱存在银行而想致富,难如登天,试问:“你曾否听说有单靠银行存款而致富的人?”将所有积蓄都存在银行的人,到了年老时不但无法致富,常常连财务自主的水平都无法达到,这种例子时有所闻。选择以银行存款作为理财方式的人,其着眼点不外乎是为了安全,但“钱存在银行短期是最安全,但长期却是最危险的理财方式。”
贫穷人认为富人之所以致富,是因为富人运气好或者从事不正当或违法的行业。而正确的看法应当是将富人致富的原因,归于富人较我们努力或者较我们克勤克俭。但这些人怎么也想不到,真正造成他们财富不济的,是他们的理财习惯。穷人与富人的理财方式肯定不同,富人的财产以房地产、股票的方式存放,穷人的财产以储蓄为存放形式。
在犹太商人看来,要想跻身于理财致富之林,要能在思考模式上摆脱传统思考。
有一个成年人不知怎么骑脚踏车,他看到一位小孩骑,就羡慕地抱怨说小孩:“小孩子身手敏捷才会骑车。”没想到小孩子反驳道:“不一定要身手敏捷才会骑车。”于是小孩子便教会了成年人骑车。当成年人愉快地与这小孩道别后,又习惯性地推着车走路回家,这就是传统习惯的力量,这位成年人摆脱不了。
(第三十节) 轻松享受钱道
犹太商人的用钱观念一般很明确的,其中之一就是:“享受生活,享受挣钱”,这样不但能给自己减压,也能够为自己挣更多的钱。
他们懂得:“顾客回报”之道,他们敢于在一些关节)上大把大把地用钱。比如他们善行天下,赞助社会公益事业。其目的关键在于顾客能够回报利润。
犹太商人热心于公益事业,说穿了也是一种营销策略,在为企业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博取消费者的好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企业巩固已占有的市场及今后扩大市场占有率产生深远影响。纵观众多犹太巨商的成功历程,人们都可能注意到,他们有一个共同手法,即在发财致富的同时,慷慨解囊热心于各种善事和公益事业。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俄国银行家金兹保家族在1840年创立第一家银行,后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发展,在俄国开设了多家分行,并与西欧金融界发展广泛的业务关系,成为俄国最大的金融财团,其家族成员成为世界屈指可数一些大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