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叫哈罗德的犹太青年,他开始是一个经营餐饮的商人,可是当他看到了麦当劳里面每天人潮如涌的场面,他就感叹那里面该有多么的巨大商业利润啊。于是他想如果自己可以代理经营麦当劳,那利润一定是极为可观的。他找了麦当劳的总部的负责人,说明自己想代理麦当劳的意图。这位负责人告诉他,这样的代理需要200万美元的资金才可以的。
听到这位负责人的话,哈罗德就决定每个月都给自己存1000美元。于是每到每个月的1号,他都把自己赚取的钱存入银行。为了害怕自己花掉手里的钱,他总是先把1000美元存入银行,再考虑自己的经营费用和日常的花消。而且给自己规定,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一直坚持这样做。
这样坚持不懈地过了整整的6年,由于每个月他都在1号把1000美元存入银行,银行里面的服务小姐都认识了他,他告诉她们他的计划,她们无不被他这种坚韧的精神感动。
他手里现在有了7.2万美元了,但是距离需要的200万美元还有不小的差距。于是他去找麦当劳总部的负责人威尔逊先生,他向威尔逊讲述了自己的困难,希望能把麦当劳代理给他做。威尔逊听了他的话,被他这种执着的精神感动了,不过他还是决定亲自去银行打听一下哈罗德的事情。他到了银行问是否认识一个叫哈罗德的人,她们就说:“哎呀,那个人真是不简单啊,他每个月的1号都是在中午的时间存上1000美元,6年了,他一直这样,这个人真有毅力。有一次,下了大雨,把他浑身都淋透了,他还是来了。”
威尔逊当即就决定把麦当劳的代理全部交给哈罗德,从此,哈罗德传奇色彩的发家史便传开了。
可见,如果哈罗德不是坚持为自己每个月存入1000美元,就不会有7.2万美元了。正是他为了让自己手里的种子发芽的他忍受了6年,终于感动了威尔逊,也开始了他富豪的生涯。
“请主降下磨难,考验我对主的信仰;请主降下苦痛,把我和普通人区分;请主给我以逆境,让我成功。”
——《塔木德》
(第三十一节) 在逆境中发财
什么是逆境?逆境无非就是人不顺利的时候,遭受了挫折或失败的时候。在人的一生中,这种境况大概谁都会碰到几次,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逆境。
灰心丧气、失望抱怨是最常见的一种态度,这也是人们最正常的一种反应;一蹶不振、就此撒手、沉沦颓废也是一种态度,很多人就是这样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了,我们再也听不到他们的消息;忍耐、等待又是一种态度,他们坚信事物是变化的,30年河东,30年河西,说不准哪一天时来运转,我就可以东山再起了;还有一种态度,把逆境视若寻常事,任凭你风吹浪打,我依然如闲庭信步,不为所动,这种人已经彻悟了人生,拥有了大智慧。有人把逆境看做是一种人生挑战,在外在的压力之下,他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对自己的潜力有了新的发现,自身的价值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还有一些人好像就是为逆境而生的,一帆风顺的时候,他也许会昏昏欲睡,而一遇逆境,有了压力,他反而精神抖擞,变成了一个新人。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100个人分成A、B两个组,A组的人所处环境舒适,可以打高尔夫球,有大轿车接送,打桥牌、吃西餐,总之,他们的一切需求和欲望都可以不费气力地得到满足。而B组却无论干什么都遇到了重重障碍。这样过了6个月,A组的人整天昏昏然,精神疲倦,而B组的人却精神抖擞,提出了许多新的设想。
逆境也许是社会的一种选择机制,看你能不能通过逆境的考验,从而实现优胜劣汰,优秀人才就此脱颖而出,走向事业和人生成功的坦途。因此,逆境常常成为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有的人就此销声匿迹,有的人从逆境中崛起,其人生和事业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呈现出全新的局面。
通往成功的路上荆棘密布,要相信自己能有麻醉剂般的力量去消融受挫的苦痛。
犹太人杜克·鲁德曼被学校开除后,他跑到得克萨斯油田找到了一份工作。随着经验的丰富,他憧憬着涉足野外钻探业,当一名独立的石油勘探商。
只要手头一有几千美元,鲁德曼就去租赁设备,钻井取油。两年多内,他打出了29口油井,可全都是枯井。他说:“那才真叫失败呢!”及至年近40,鲁德曼仍一无所获。为了提高成功率,他攻读了地质结构、油层模型以及其他方面的地质学知识。用理论武装了自己后,他又租来一块地皮进行第30次钻探,这一次,他的脚下冒出了巨大的油藏。
鲁德曼每打四口油井就有三口是枯井,现已年过花甲的他,自认为生意场上自己遭受的失败多过任何人。但他开采出的石油也源源不断地为他积累财富。据《福布斯》杂志匡算,其数额为2.2亿美元。
大部分的人有第一次骑脚踏车跌倒的经历;有些人也许是没有当选拉拉队队长或班代表,或是无法名列系主任赏识的学生名单,或是无法得到梦寐以求的职位,而感到沮丧;也许我们烘的第一个蛋糕吃来味同嚼蜡,虽然如此,毕竟我们跨越了起点,并继续朝着人生旅途前进。我们还是再跨上单车、努力钻研学问、欢欣地享受我们的第三块美味蛋糕。我们发现即使当不上拉拉队队长,当观众也很开心。
如果能学会“失败了没关系,重要的是从中学到什么”,我们就会变得更聪明。
人应该是成功而非是失败的。如果能确信这一点,我们必然充满信心,并且了解跌跤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而是迈向成功的另一个机会。重要的是能以勇气、决心和乐观的心境继续努力。经验教育我们:只要我们持续地用力敲门,它最后总会开的。
在2000多年漂泊流离的生活中,犹太人一直处在逆境之中,在这漫长的日子里,他们学会了忍耐和等待;学会了低调处事做人;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发展的智慧。
把这种智慧运用到商业操作中,就形成了犹太商人在逆境中发财的生意经。
犹太实业家路德维希·蒙德学生时代曾在海德堡大学同着名的化学家布恩森一起工作,发现了一种从废碱中提炼硫磺的方法。后来他移居英国,将这一方法带到英国,几经周折,才找到一家愿意同他合作开发的公司,结果证明他的这个专利是有经济价值的。蒙德由此萌发了自己开办化工企业的念头。
他买下了一种利用氨水的作用能使盐转化为碳酸氢钠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他一起参与发明的,当时还不很成熟。蒙德在柴郡的温宁顿买下一块地,建造厂房。同时,他继续实验,以完善这种方法。实验失败之后,蒙德干脆住进了实验室,昼夜不停地工作。经过反复而复杂的实验,他终于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
1874年厂房建成,起初生产情况并不理想,成本居高不下,连续几年,企业完全亏损。同时,当地居民由于担心大型化工企业会破坏生态平衡,拒绝与他合作。
犹太人在逆境中坚忍的性格帮助了蒙德,他不气馁,终于在建厂6年后的1880年取得了重大突破,产量增加了3倍,成本也降了下来,产品由原先每吨亏损5英镑,变为获利1英镑。当时的英国,工厂普遍实行12小时工作制,工人一周要工作84小时。蒙德作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将工人工作时间改变为每天8小时。但事实证明,工人每天8小时内完成的工作量与原来的12小时一样多,因为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涨。
这时,工厂周围居民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争着进他的工厂做工,因为蒙德的企业规定,在这里做工,可以获得终身保障,并且当父亲退休时,还可以把这份工作传给儿子。
后来,蒙德建立的这家企业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生产碱的化工企业。
事业不顺利的时候,要坚忍,但也不是一味地忍下去,究竟应忍耐到什么程度,应该什么时候放弃,也是身处逆境、败中求胜的智慧。
一旦决定在某项事业上投资,我们一定要制定投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三套计划。
短期计划投入后,即使发现实际情况与事前预测有相当的出入,我们也会毫不吃惊或动摇,仍积极按照计划投入资金实施下去。
经过短期计划的实施后,尽管效果不及预料的好,我们仍会推出第二套计划,继续追加投入,设法完成计划。
如果第二套计划深入进行后仍未达到预测的效果——与计划不相符,而又没有确切的事实和依据证明未来会发生好转,那么就应毅然决断放弃这宗买卖或投资。
一般人认为,放弃已实施了两套计划的事业,岂不是前功尽弃,亏掉了不少投入?
犹太商人不这样认为。生意虽然未尽人意,但没有为后来留下后患,不会为一个烂摊子而困扰未来的工作,长痛不如短痛,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在经营活动中,犹太人能忍耐的性子是闻名于世的。但是,犹太人的忍耐是基于合算和有发展前途,当发现不合算或没有发展前途时,不用说几年,哪怕是几个月,犹太人也不会等待下去。
英国犹太人詹姆士原来沾染了恶习,像个花花公子,把父亲给他的一笔财产花光了后,生活也难以为继,这时,他才觉醒要努力奋斗,决心从头做起。
他从哥哥那里借来一点钱,自己开办一间小药厂。他亲自在厂里组织生产和销售工作,从早到晚每天工作18个小时,把工厂赚到的一点钱积蓄下来扩大再生产。几年后,他的药厂办得有点规模了,每年有几十万美元盈利。
但灵敏的詹姆士经过市场调查和分析研究后,觉得当时药物市场发展前景不大,又了解到食品市场前途光明。世界有几十亿人口,每天要消耗大量的各式各样的食物。
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毅然出让了自己的药厂,再向银行贷得一些钱,买下“加云食品公司”的控股权。
这家公司是专门制造糖果、饼干及各种零食的,同时经营烟草,它的规模不大,但经营类别不少。詹姆士对该公司掌控后,在经营管理和行销策略上进行了一番改革。他首先将生产产品规格和式样进行扩展延伸,如把糖果延伸到巧克力、香口胶等多个品种;饼干除了增加品种,细分儿童、成人、老人饼干外,还向蛋糕、蛋卷等发展。这样,使公司的销售额迅速增长。接着,詹姆士在市场领域上下功夫,他除了在法国巴黎经营外,还在其他城市设分店,后来还在欧洲众多国家开设分店,形成广阔的连锁销售网。随着业务的增多,资金变得雄厚,詹姆士又随机应变,把英国、荷兰的一些食品公司收购,使其形成大集团,名声鹊起。
詹姆士的成功,正是得益于他当初对小药厂经营前途不佳的理智分析,及时舍弃,从而转向食品行业。可见,适时放弃也是商业经营中的一种高级智慧。
《塔木德》指出:所谓的成功是第99个失败后的那个幸运儿。优秀的商人是在失败的废墟上站起来的建设者。在犹太商人看来,在人生的游戏中,不尽人意的事常会发生,每个人都没有悲观的必要,失败乃是成功必经的过程,关键要有决心和忍耐。昨天或今日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最后的结局。善用失败与错误,是自我教育和提高的有效途径。最怕的是那些发现了错误或失败的人一蹶不振,因为如果没有了忍耐性,才是真正的失败者。对于一个经营者来说,只有经得起市场浪潮的起伏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第三十二节) 努力再试一次
逆境之中应该顽强,谁都有失败的时候,即使是在艰难中,也应该奋斗,如果不行动,只拥有赚钱的头脑有什么用?
有三只青蛙一同掉进一只装满鲜奶的桶中,第一只青蛙说:“这是神的旨意。”于是,它缩起后腿,一动也不动。
第二只青蛙说:“这只木桶太深了,我实在没有办法跳出去。”说完,也同样动也不动,不久,这两只青蛙就都被淹死了。
只有第三只青蛙没有放弃努力,他想:“只要我的后腿还有些力气,我就一定要把头伸到鲜奶上面。”它就这样慢慢地游啊,游啊。忽然,它觉得它的腿碰到了一些硬硬的东西,试试,居然能够站在上面。原来,它不停地游来游去,把鲜奶搅成了奶油。第三只青蛙站在奶油上面,一跃跳出了桶外。
每个人都可能有环境不好、遭遇坎坷、工作辛苦、事业失意的时候,说的重一点,几乎可以说,在我们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以前,就被注定了要背负起经历各种困难折磨的命运。既然是前生注定,今生的苦苦乐乐就是难以避免的。做生意顺利的时候,财源滚滚而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旦遇上风险逆境来临时,就又要过一段节衣缩食的日子。不够坚强的人当逆境来临时,就会匆匆结束这次旅行,提前承认自己的失败;而假如我们足够坚强,就该明白,我们就是为经历这些逆境而来。
面对逆境,能坦然面对的当推犹太商人。他们能在危险来临时,仍泰然自若地做生意;甚至把逆境看成是做生意的最好时机。下面有一则关于犹太人面对逆境的笑话:
不知从何时起犹太人有个不能在安息日工作的规矩。要求人们必须在家休息并勤做功课。但偏偏有人破坏这个规矩,在安息日却照常营业。一次布道时,拉比指责这个人亵渎了安息日。那个老板却送给拉比一大笔钱,拉比十分高兴。
待到第二个礼拜时,拉比对安息日营业的老板指责就不是那么严厉了,因为他指望着那个老板给的钱会更多一些。然而他一个子儿都没得到,拉比感到十分奇怪,便询问其中的原由。那位老板说:“事情十分简单,在你严厉谴责我的时候,我的竞争对手都害怕了,所以,安息日只有我一个人开店,生意兴隆。而你这次说话很客气。恐怕这样一来大家都会在安息日营业了。我的收入就少了,当然不会再给你钱了。”
犹太商人的这颗发现机遇的头脑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磨炼出来的。他们之所以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从事商业,他们首先知道自己的生意在哪里,对生意机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敏感,因为神父讲道时不准商店开业,而许多人害怕亵渎神灵,便纷纷歇业。犹太商人没有义务遵守基督教的教义,只要合法,他们只顾大赚特赚。遭遇经济不景气是经营企业难以避免的事,企业的版图重新划定,只有体质健全、具有远见及预先做好准备的人,才能存活。不景气且“体质欠佳”的企业提前退出市场,也使潜伏的金融弊端加速引爆。避免发生更大的风暴,对习于奢靡的人也能起节制作用。因此,从长远来看,不景气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以同行业而言:“不景气时有人赚钱,也有人赔钱。”只有在困境中追求突破、追求成长的,才是真正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