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48000000393

第393章 不世奇才

燕王府的大殿中,敖烈端坐在王位上,看着眼前貌不惊人的中年文士,眼神中满是欣喜之意。

这个人,就是让敖烈苦苦寻找了近两年,却一直没能找到音讯的刘巴。在历史上,刘巴的名字并不是特别的出众,只有一些资深的三国迷才会知道刘巴的真正价值。刘巴其人,不会武功,自然也就不能带兵打仗;不擅治政,也就谈不上是内政高手了;而且他性格极其孤傲,眼高于顶,寻常人根本就不会被他看在眼中,甚至是汉中王刘备,刘巴都不会稍假颜色。甚至还有过三避刘备的传说流传于后世,相传,刘巴相当看不起刘备,认为刘备难脱小市民的本质,不是一个成就大业的明主,因此分别在零陵、襄阳和交趾三个地方,逃离刘备的麾下,对刘备的应征充耳不闻,视若无睹,可惜的是,最终还是命运弄人,刘巴最终没能逃脱刘备的魔爪,在刘备的麾下出仕,当起了主管经济的大官。

这样得一个人,敖烈为何还要苦苦寻找他的下落呢?因为敖烈知道,刘巴其他各方面虽然都不出众,但是有一点,他却具有这个世界无人能够比拟的才华,那就是治理经济。史书记载,在刘备进攻成都之前,曾和麾下的将士们约定,只要攻下成都,府库中的钱财,任凭将士们拿取。这本来只是刘备激励士气的一种手段,可没想到当成都真的被攻克之后,将士们都纷纷丢下武器,跑到府库去随意拿取钱财,直接导致了刘备的军用不足,这让刘备非常的担心,这个时候,刘巴向刘备献上了他的计策,他建议刘备铸造面值百钱的铜板,作为通行的货币,并统一货价,实行公卖制度,刘备在采纳了刘巴的这个建议之后,短短数月,就让府库重新充实了起来,再也不用为军备的问题担忧了,由此可见,刘巴对经济领域的间接和管理,实在是不世出的奇才。

现在刘巴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迫不得已投效刘备,而是在刘备夺下成都的第一时间,就逃离了成都,辗转来到了燕京,并且到燕王府中和敖烈见面,这就说明,刘巴有心在北汉出仕,这怎么能不让敖烈欣喜若狂呢?

“子初先生,今日得见先生,当真是欢喜得很,可惜,某不日就要带兵出征,恐不能和先生长久相聚了,不过,若是先生肯留下来,咱们日后相见的时候还有很多。”敖烈试探性的对刘巴说道,他想看看刘巴到底是不是来投效自己的。

刘巴笑了一下,开口说道:“摄政王既然已经知道巴的来意,又何必再出言相试?巴只想知道,摄政王准备授予巴何职?”

果然是傲气十足,开口便询问敖烈要封他什么官!如果是其他人,说不定敖烈直接就让血杀军精锐拖出去了,但是现在开口要官的人是刘巴,那就另当别论了。

敖烈想了一下,斟字酌句的回答着刘巴:“现有的官职都已饱和,暂时不缺人手,而且旧有的官职,也不能发挥出子初先生的特长。所以,某打算新设一府,名为法商府,主管全国经济走向,并规整国内大小商行、商户,引导他们在法商府的宏观调控之下,进行正规的、合法的经商。至于法商府的首席长官,就称作法商府丞,暂列二品官职,某有意想请子初先生担任此职,未知子初先生可还满意否?”

随着敖烈话中意思的明朗化,刘巴的双眼中逐渐放出了两道精光,目不转睛的看着敖烈。能在刚见面的时候,就封出去个二品大员,并且还是主管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员,这样的君主不是昏庸至极,就是英明卓绝,显然,敖烈属于后者,否则,他也不可能在大汉残破的基础上,一手建立起北汉这个强大的政权。

同时,敖烈的知人之明和随和的秉性,深深地触动了刘巴的内心,相比生性多疑的曹操和咸鱼翻身的刘备,敖烈无疑要更加出色得多,这样的一位君主,让刘巴大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收起脸上的傲气,刘巴心服口服的对敖烈拜道:“刘巴参见大王,愿为大王一统天下,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在距离出征益州不到十五天的时候,随着刘巴的到来,敖烈把全部心神都投入到了筹建法商府的工作中去,并责令留守在燕京的钟繇等人,在自己率军出征后,继续大力支持刘巴,帮助他尽快把法商府支撑起来,以期尽早让法商府正式投入工作,给北汉的经济带来正确的引导和指向。

经过数日的忙碌,等前期筹备法商府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之后,敖烈又把心神重新投到了即将开始的益州之战中,开始召集名单上随军出征,但却镇守在各地的文武大臣,比如诸葛亮。为了不让刘备和曹操提前嗅到风声,所以敖烈一直没有召回诸葛亮等人,他们都是镇守一方的重臣,若是他们离开自己的驻地,短时间内或许外人还发现不了什么,但若是时间久了,势必会引起刘备和曹操的注意,因此,直到现在,敖烈才将诸葛亮等人召集到燕京,为即将开始的大战做着最后的准备。

时间在一天天的倒数着,当距离出征的日子还有七天的时候,敖烈特意在紧张的备战中,抽出半天的时间,分别给曹操和孙策各自写了一封信。给曹操的,是敖烈发布的正式诏书,诏书中,敖烈首先以摄政王的身份,肯定了曹操魏王的爵位是真实有效的,之后隐晦的提到了刘备射杀先帝刘协之事,让曹操厉兵秣马,准备日后合力征讨益州,为含冤而死的刘协报仇雪恨。敖烈没有在诏书中规定具体的日子,他这样做,一来是安定曹操的心,承认他魏王的爵位,同时也在暗示曹操,你魏王的爵位,是我摄政王敖烈给你册封的,既然我有权册封你,那么便也有权收回对你的册封,前提是,只要你安分守己,你就可以稳稳当当的做你的魏王;

二来也可以迷惑曹操,让曹操误以为敖烈近期内不会动兵,等敖烈率军和刘备交上火之后,曹操即便是想趁机侵袭冀州等地,恐怕一时之间,也难以筹集到充足的粮草和兵马,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敖烈的后顾之忧。毕竟曹操手中,可没有暗影那样的千里眼、顺风耳,想要摸清敖烈这次极为隐蔽的军事动向,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而敖烈写给孙策的,却只是一封家信,在信中,敖烈提到了即将出兵益州征讨刘备的事情,希望孙策不要把这件事泄露出去,同时敖烈希望孙策可以暗助自己一臂之力,在防御好曹操的同时,派出一支奇兵,侵袭刘备的荆州,让刘备腹背受敌,顾此失彼。敖烈在心中嘱咐孙策,一切行动都要隐蔽,不要被曹操和刘备发觉,如果有什么决断不下的部署,可以向周瑜和孙权问计,整件事情,最多只能让他们二人知晓,决不可将范围扩大。

敖烈之所以用家书这样的形式,把这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告诉孙策,是因为敖烈相信孙策,孙策既是敖烈的首席大弟子,同时也是敖烈的大舅哥,更是和敖烈一起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过的兄弟,如果说敖烈和孙策同时出现在战场上,那孙策就是敖烈可以放心把后背交给他的人。

在收到敖烈的诏书和信件之后,曹操和孙策的反应迥然不同。曹操大会群臣,把敖烈的诏书拿出来,让大家观看,在看过敖烈的诏书之后,曹操笑着问向麾下的文武们:“都说说,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

一众武将以曹仁为首,全都向曹操表达了祝贺,认为敖烈是惧怕曹操手中的实力,不敢和曹操轻起战端,这才逼不得已正式下诏书,承认曹操称魏王这一既定事实。甚至就连一部分谋士们,也都怀着这种思想。

只有郭嘉等少数一些人,却没有任何的欣喜之色,脸上反而带着浓浓的担忧。戏志才率先开口说道:“大王,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个敖墨寒,绝非畏首畏尾之人,因此,忠断定这道诏书有诈!”

程昱也赞同的说道:“说不定,这是敖烈的缓兵之计,想趁着我们麻痹大意之时,趁机来攻城略地,大王,我们还是应该做好万全的准备才是。”

看到手下第一智囊郭嘉一直没有说话,曹操问向郭嘉:“奉孝,你怎么看这件事?”因为现在是十月,即将进入严冬,一向身体不怎么好的郭嘉,便因一时不备,偶感了风寒,近几日都在家中静养,但病情却不见丝毫好转,今日得到曹操的召唤,郭嘉也是强打着精神起身前来,所以语气中就多了几分病态的虚弱:“禀大王,这件事……咳咳,绝非表面上这么简单,咳咳,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现在的大汉,已经出现了三位王侯了,咳咳,要是算上江东的孙策,那就是四分天下了,以敖烈的心性,是绝不容许这样的局面长久并存下去的,所以,咳咳,所以,这道诏书,就是敖烈要动兵的先兆了,只是,大王应该并非是他的第一目标,敖烈此次,咳咳……此次应该是要向刘备用兵了。”

说了这么多的话之后,郭嘉的脸色变得更差了,喘着粗气坐倒在了座位上,再也无力起身了。曹操解下身上的披风,走下王位来到郭嘉的身前,亲手将披风盖在了郭嘉的身上,关心的说道:“奉孝还是要多注意身体才是,孤今日不该召你前来。”

郭嘉摇了摇头,喘息着说道:“无妨,为大王分忧,乃是嘉分内之事,咳咳……”

曹操在郭嘉的肩膀上轻轻拍了两下,示意郭嘉稍后便可自行回府调养,不必等他的号令了。之后,曹操站起身来,向环侍在身周的文武们说道:“奉孝的分析很有道理,敖烈一定是有大动作了,咱们不能光看热闹,立刻把所有的探马都派出去,收集所有的情报,看看咱们能不能从中获取什么好处……”

与曹操阳奉阴违的态度不同,孙策在收到敖烈的书信之后,立刻叫来了孙权和周瑜,然后让侍卫退开五十步,严加防守,不许任何人靠近五十步之内。在看完了敖烈的书信之后,孙权讶然说道:“师父这是要准备一举剿灭刘备啊,壮哉!”

周瑜点着头道:“摄政王此举虽然看似莽撞,但刘备,乃是一只潜伏的猛虎,越是给他时间,他日后所能形成的危害也就越大,现在刘备还未能对益州进行完全的掌控,倒也是出兵征讨的好时机。”

见到周瑜和孙权都赞同敖烈出兵征讨刘备,孙策不由得露出会心一笑,低声说道:“其实某心中也是这么想的,现在,咱们该商量一下,如何才能给刘备制造一些麻烦,让他添点堵,无力全神去应对师父了……”

同类推荐
  • 青帝孙仲谋

    青帝孙仲谋

    天下英豪齐争霸,三国纷争乱不休。自古从来无新事,都是羊头卖狗肉。说仁行义真如此?怕是背后名利收。
  • 贞观公子哥

    贞观公子哥

    现代完美名门公子宁煜痕意外穿越回到贞观年间,一不小心成为了未来的唐高宗的老大,不小心统领了长安整个公子哥的圈子、不小心让各家的千金倾心但是宁煜痕就是喜欢吊着管你什么身份,一不小心成为大唐的首富了。宁煜痕说道“怪我吗?都是不小心。”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

    《春秋》在中国古代长期被尊为政治哲学的至高圣典,并被认为是唯一由孔子亲手编撰的儒家经典。但《春秋》以微言大义暗藏褒贬,是非常费解的,尤其是经过历代经学家的解读变得越来越芜杂。那么《春秋》以及相关经典是如何在两千年专制社会中发挥实际作用,甚至呼风唤雨的?一贯被当作中国精神的春秋大义,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熊逸从唐朝一桩谋杀案讲起,通过大量生动的历史案例,运用翔实考据和缜密逻辑,一层层揭示了上溯至春秋时代的中国经典文化,包括《春秋》“一经三传”、《论语》《老子》等,是如何在皇权政治下被扭曲成了权力的工具的。熊逸对数千年的史实和典籍信手拈来,并让帝王、圣贤、权贵、武将、文士等不同时代的人隔空对话,他也在其中嬉笑怒骂,行文充满真知灼见,文风轻松幽默。当读者沉浸在他的文字世界时,一根绵延两千多年的线索逐渐纤毫毕现。
  • 扬鞭战国时代

    扬鞭战国时代

    老天开了个玩笑,竟然被穿越了!更过分的是,穿越也就算了,竟然穿到了日本战国时代!堂堂华夏男儿穿越到了世敌之地,不做点什么岂不是对不起华夏这份血脉?从此,混乱的战国时代变得更加混乱了……“马鹿野郎!我要求武士待遇!”“我呸你一脸,只要你跳起来够得到门框,就给你武士待遇!”……
  • 三国仁德记

    三国仁德记

    仁德为主,万事皆仁,可平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我本不欲争天下,可天下为何要来与我画上因果!!!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时间!
热门推荐
  • 捉住于小白

    捉住于小白

    如果不是因为梁潇的帅脸,于小白是会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把他丢进河里喂鱼的。可是她殊不知,这张顶着帅脸的人,早就预备好要一步一步抓住她。
  • 寻人误娶妻

    寻人误娶妻

    路彬只想找个人,却找到了自己的老婆,焦楠楠只想找个对象,却找到了自己的身世,卫勤只想好好的找人谈个恋爱,却被告知有人插队,卫冰抱手旁观,表示贵圈真乱,我要找个小甜甜一起吃瓜看戏
  • 龙王传说之麒麟传

    龙王传说之麒麟传

    这是一只呆萌的麒麟在龙王传说中的故事。我,不是一只简单的麒麟!我立志要快乐!0/20咳咳,请自动删除上边一句啊~好无聊...先睡了......(突然好寂寞,建了一个书友群,快和我拉呱!快和我拉呱!拉呱!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群号:704409132)
  • 鬼怪详谈录

    鬼怪详谈录

    我想了很久,我也搞不清是悬疑文还是沙雕文。江鹤川:“一根筋,有漂亮姐姐。”丁砚南:“哪呢哪呢?”江鹤川笑了笑,指了指他身后。丁砚南僵硬的转过头看了看空无一人的身后,立马跳到江鹤川身上。江鹤川:“死猪你给我下来。”丁砚南:“她走了我在下来你快赶走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王在上:傻妃吃不消

    邪王在上:傻妃吃不消

    世人都说尚书家的三小姐又胖又傻,两位王爷却抢着要娶她,七王爷得胜。成亲第一天,夫君却连房也没回,还拿当她当下人使唤。堂堂王妃不止亲手泡茶,还要拿起扫帚做大扫除。喂喂喂,别欺人太甚啊……那个谁,你站住,种花也就罢了,恪守妇道、主动侍寝是个什么鬼?说好的有名无实的皇家婚姻呢?摔杯!
  • 快穿:女主我来救

    快穿:女主我来救

    快穿,不仅有女配逆袭。还有拯救女主系统。
  • 孽遇

    孽遇

    贪恋女色的房地产老总在满足了性欲之后,竟然发现女孩是自己与前妻离散多年的亲生女儿,始料不及的是女儿的干妈乃是自己当年婚外同居的女子美云。为了报复罗总的践踏摧残,复仇者孤注一掷地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灵魂被一个个严酷的现实所彻底击垮,伦理与道德在这个家庭里彻底落败。
  • 落英如海

    落英如海

    白落英,很简单,很纯真,有点任性。年少时,她执意要追随小小的梦想。然而,当时光逝去,最终陪在身边的,还是那个笨笨的,执着的,一如既往深爱自己的阿宝。终于,有一天当阿宝也离开世界,她才体会到失去挚爱的痛苦,变成鬼魂的落英遇到死神。“哪里可以找到我的夫君?”她问。死神很无奈,她有不能说的秘密。但是,她还是决定帮助她。地狱中遇到的神秘人物,是否会改写落英的命运?转换身份后的她,又能否和阿宝重聚?死神的前世今生,敬请期待!
  • 修罗——血神

    修罗——血神

    当下三千世界出现绝世传承—修罗传承。自称血神的男子获得修罗传承的修罗剑,却无缘消受留给自己的儿子。修罗剑的传承认可男子的儿子却使得血脉返祖……从此一段逆天改命就此开始……少年名为方煞,修罗威名再次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