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70000000099

第99章 权作后记(1)

1980年12月

《人民日报》刊出穆青、郭超人、陆拂为三先生的长文《历史的审判》,文中一段文字,未点名地涉及到林昭--“……司马迁身受腐刑还能公开地著述历史,哥白尼虽遭迫害尚可自由地观察星辰,可是,在全国专政下的中国广大知识分子,却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地下活动!这真是使人毛骨悚然的天下奇闻,在中世纪被判火刑烧死的犯人无需交付柴火费,在现代资产阶级国家用电椅处死的犯人也未交过电费,唯有在林、江法西斯统治下,人们竟要为自己的死刑付费……”

1981年1月

1980年8月22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以“沪高刑复字435号判决书”宣告林昭无罪,结论为“这是一次冤杀无辜”。但对她的遗体的下落不作交代。林昭留下了大量的诗文稿、日记、血书等书面材料,这些材料记录了她的思想轨迹及狱中生活受难的真相,这些材料也如她的遗体一样,也是下落不明,不予交还。

林昭先后就读过的苏南新闻专科学校、北京大学、人民大学部分师生,于上年末为林昭举行了悼念会之后,于本月以悼念筹备组的名义,向未能出席悼念会的林昭生前的老师、同学、好友、亲属,发出了一封信,内称:一九六八年四月二十九日,我们的同学林昭在上海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杀害了。事过十二年之后,冤案终于获得了平反昭雪。一九八○年十二月十一日,林昭生前的老师和同学在北京举行了悼念会。

悼念会场庄严肃穆。林昭同志的遗像簇拥在由菊花和翠柏编织的花圈之中。像片下抄录了林昭在狱中用血写的诗:“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灵台。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他日红花发,认取血痕斑。媲学嫣红花,从知渲染难。”

由于林昭殉难后家属无法得到骨灰,桌上的白塑料盆内,存放着她生前留下的一束头发……

会场四周陈列、悬挂着鲜花和挽联,以及题为《她曾经和我们在一起》的一组学生时代的照片。

上午十时,在《光荣的牺牲》的乐曲声中,全体肃立,向林昭的英魂致哀……苏南新闻专科学校、北京大学的部分师生,还集资为林昭母女在苏州灵岩山麓西侧的安息公墓里建墓。林昭被枪杀后,尸体由上海的慈善机构送火葬场焚化,骨灰自然不会保存,此墓只是一座衣冠冢--只有林昭的一缕长发,一套旧衣,一张照片。墓碑后刻着的便是上面这首五言律诗。

1996年9月-11月9月20日,先父胡正谒,在走下家里房门前的台阶时不慎摔倒,导致左股骨错位,卧床不起,先送医院又回家中,再送医院。因褥疮严重而渐至脏器功能全面衰竭,于11月9日下午2时42分大归,享年79岁。

父亲1940年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先后在北京大学、东北大学、厦门大学、江西师范学院、江西大学任教。28岁上,晋升副教授,34岁上,建国后高校第一次评定职称时升为教授。

因“法律”一说,在五十年代便日暮途穷了,父亲按组织安排,自己也决意要跟上新时代的步子,在1957年前开过《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课程,并被任命为院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63年后上过《中国古典文学》、《马恩列斯与毛主席论文艺》,又一人重开了《逻辑》。直到1982年后,才像一名几十年都在客串的演员,终于回到自己的本行来。在担任江西大学法律系主任的同时,也在江西的高教史上第一次讲授《刑法》、《刑事诉讼法》。

1957年反右运动中,父亲在鸣放已近结束、省委召集的最后一次高级知识分子座谈会上发言。拿他的发言与傅鹰先生比,后者真是真刀真枪干了,他不过是像小孩使着喷水的玩具手枪,从枪管里下那么一点点毛毛雨……

他被打成右派,与父亲同在师院工作的母亲,习惯了他努力跟党走,也被党欣赏的样子,接受不了他被党所唾弃的现实,宛如现在的股市一旦由牛转熊,解套便成了头等要务,趁次年春的干部上山下乡热潮,她急着申请去了下面县里的垦殖场。接着父亲被下放监督改造,一个家,顿时像一块布哗啦一下撕成了各奔东西的布条。

1961年端午节前,日头毒得厉害,母亲背着大包小包自己省下来又通过关系买一点的食物,匆匆奔走于五个孩子和父亲所在的县市之间。赶回所在单位,先进办公室,喝了一口凉水,人就昏厥在地上……死得突然,身边又没有一个亲人,便草草埋在了附近一戴姓的祖坟山下。

父亲原想等几年尸身都化为了泥土,可以拣出骨头烧成灰后,再携回南昌重新安葬。岂料没有几年太平日子,便是让父亲自顾不暇、虽保住了一条命却塌了一层皮的“文革”,而且,“文革”后期,不但母亲的原单位似泥牛入海,那一带还建了一个玻璃厂,地形地貌变化很大,她的坟竟无处可寻了……

父亲的右派问题改正后,不久即被省委调到原江西大学(现与原江西工业大学合并为南昌大学)筹办法律系。他的忙碌,认真而又执着,俨然是党国要人,一如1957年前。只是到了1988年退休后,他才闲了下来。

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在书房兼卧室里像一尊菩萨一样端坐,任凭窗外射进的光线,在身上由一片明晰走到一片模糊。他沉湎于抽屉里的那些日记、材料和影集,有时超然得像靠着南墙晒太阳、“闲坐说玄宗”的白头宫女,在看别人的故事;有时,三十多年来一个鳏夫在生理与心理上的凄凉,在身上涌起一阵寒噤,这才回过神来,“此身虽在堪惊”,原来这布满箭镞与耻辱、蒺藜与忧伤的故事高原上,跋涉着的其实正是自己……

有一次,父亲晚上做梦,梦到了一包绿色的“红塔山”香烟,可此烟没有绿包装的。还梦见一张纸上,写了这几个字:“跑不脱,总躲得脱”,颇有些怪异。次日,他分析家里只有我老抽“红塔山”,一天三四次地叫我到他身边,要我说清楚这些日子发生了什么大事,而儿子在瞒着父亲。

我说:“没什么大事,一切很好,国家安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他说:“你不要跟我胡扯,我说的是什么事情,你一定知道!”

我说:“你就是将刀架在我的脖子上,我也讲不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的脸一下黑了下来:“好了,我不跟你讲了,你在封锁我,对我进行政治迫害……”

父亲的目光如雾,常常是空朦朦的,好像暗合着人生本质上什么大相无形的东西;又好像什么也没有留住,宛如一只小虫,吭哧、吭哧地使力,几乎要挤出比自己身子还要大的汗珠来,可还是一脚滑下上了发蜡的鬓发……

我总感觉,那里面有些酸楚的意味。

父亲弥留的最后几天,证实了我的感觉。

这时,他除了发出痛苦的呻吟声,幻象中的谵语声,诸如:“怎么还不通知我去上课?”“现在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了,要学习中央文件了”“你知道你是一个黑五类分子吧”……大抵已经不能讲话了。

倘若,他神态没有糊涂,我们总会握住他已经肿得似个面包的手,他也侧过脸来,久久地盯住坐在病榻一边的某个子女,好几次,我看到那被皱纹密密包裹的眼眶里,泪光泫然一闪……

父亲远行后,有几日我久久地坐在他坐过的旧藤椅上,打开书桌的抽屉,一一摩娑着似乎还留有他手温遗泽的东西。一个个牛皮纸的大信封里,装着他写于各个年代,几经动荡,终于得以保存下来的写在信纸上的部分日记,以及读书札记和唐诗摘抄。最让我注意的是,两个纸质已经发脆泛黄,廉价得像是中学生用的笔记本里,留下的是写于“文革”期间的若干“自我批判”、“请罪书”、“检查与交代”的底稿,每一份前均有编号,虽然没能全部保存下来,但现存的最大编号是(23)。

父亲从不提及自己写于1957年前的那些为配合形势与各种学习任务而写的文章。八十年代后,他在《法学研究》、《争鸣》、《江西社会科学》和本校学报上,发表了十余篇有关法学方面的论文,它们加起来,可能还编不了一本书。我将它们与前面一类文字作了比较,两者的数量可能不相上下,但后者多停留于单篇每个学术观点的阐述,似乎缺乏总体结构的空间感与相应的深度开掘,这自然是行外话。

可看前者,几乎谁来谁都不会看走眼,他拼尽气力,将自己打倒在耻辱的泥淖里,为的是强调某种反动立场的自然延续。他蓬头垢面,在自己的心房里穷追猛打,掘地三尺,为的是表明自己世界观的全面、深刻的嬗变。他用一种扭曲了的真诚,首先蒙蔽自己,似乎自己真的罪孽深重,生下地来血就是黑的;再用它蒙蔽走马灯似的专案组、监管小组、军宣队、工宣队和革委会,仿佛在一个红太阳高悬,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的伟大时代里,他就是一个被改造好了的“奇迹”……(参阅附件二)

同类推荐
  • 小橘灯

    小橘灯

    本书结集了冰心多部优秀作品,有的深情回忆自己快乐和悲伤的童年,与父亲骑马观海的日子,团圆的春节,以及许多的往事;有的歌颂新社会里让人敬爱的人;有的探讨良好的学习方法,鼓励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有的通过小事情讲述大道理。读冰心的作品,无时无刻不在感动。
  • 秋天的背影

    秋天的背影

    本书收集了作者1984年至2000年间的部分诗作。包括“四十不惑”、“黄昏意象”、“晨曲”、“聆听远方”、“忘掉孤独”等。
  • 诗词那么美,爱情那么伤

    诗词那么美,爱情那么伤

    本书评述了古典爱情诗歌,包括项羽与虞姬、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王献之与桃叶、元稹与红拂、崔郊与女婢、李煜与小周后等。
  • 给青年诗人的信(小经典系列)

    给青年诗人的信(小经典系列)

    《给青年诗人的信》,辑录里尔克在一九〇三至一九〇八年间写给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这些信是里尔克对创作的思考,更是对艰难、寂寞、爱等人生问题的解答,是给予青年人的真正的精神指导。
  • 可爱的共和国人

    可爱的共和国人

    本书为建国七十周年献礼之作。总书记说“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本书的主人公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们中有港珠澳大桥的功臣林鸣总工程师,有《战狼2》电影的原型人物——我国年轻的外交官们,有总书记为其让坐的“山神”黄大发,有原子弹、氢弹主要研制者王淦昌,有被称为“农民伟人”的华西村老支书吴仁宝、有冒着生命危险去非洲援助抗击埃博拉的院士高福,有几十年蹬三轮车挣钱捐助大学贫困生的白芳礼老人,有一生致力让大庆油田几十年高产的“新时代铁人”王启民,有“义乌市场”的缔造者谢高华、还有依然在远山参与时代大决战的青年扶贫队……在他们身上有一种热爱祖国和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与无私及大智大仁,从这些平民英雄身上可以看到,无私与善良就在我们身边,无畏与勇敢就在自己身边,平凡和伟大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把本职工作做好、把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何建明,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何建明是当代中国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其作品具有宏大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善于站在比较高的层面审视社会、历史和时代,挖掘和记录社会发展过程中与人民群众生活和命运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代表作有《浦东史诗》《大桥》《那山,那水》《爆炸现场》《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国家》《忠诚与背叛》《部长与国家》等。30余年来出版40余部文学著作,改编成电影电视8部,作品被翻译到十几个国家。
热门推荐
  • 无畏过去

    无畏过去

    写关于自己的心路历程遇见未知的自己拥抱世界
  • 网游之霸皇修罗

    网游之霸皇修罗

    修罗,一个令人恐怖的职业,霸皇,一个让人心生崇敬的职业,如果两个职业叠加一起,又有何恐怖,何浩然如何在网游世界,寻找自己的挚爱,做一个令人羡慕的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新生之我是大雄

    新生之我是大雄

    还记得那个蓝蓝胖胖的机器猫吗?还有毛手毛脚而又善良温柔的大雄吗?我们的童年是否还在心中呢?在这里,有爱情,有友情,也有我们的童年。
  • 修末

    修末

    古元年间,天地灵气丰盈,修行之风盛行。宗派林立、家族繁多,朝野之间无不大兴修行之法、长生之术。可谁人曾想,在这太平盛世竟有如此诡事……
  • 大佬横行娱乐圈

    大佬横行娱乐圈

    【娱乐圈轻松爽文】【深藏不露无所不能的大佬女主vs假高冷真忠犬的傲娇男主】【这是一个大佬力挽狂澜、逆风翻盘,最后霸道横行娱乐圈的故事】***末世大佬重生成黑料满天的少女爱豆。眼看小人遍地,麻烦层出不穷,大佬叹气。她向来脾气好有原则,崇尚和平不轻易与人动手。——除非忍不住。于是。眼看流言塌了,眼看黑子破功了,眼看观众都真香了。从人人喊打,到全民追捧,大佬所经之处遍地都是迷弟迷妹。颜值舔狗:女神!女神!女神最美!小弟狗腿:棠爷!棠爷!棠爷最飒!还有某人:老婆!老婆!老婆爱我!江棠:乖。***【片段一】某剧组来了个女二,据说满身丑闻还是个花瓶。最初——观众&剧组:江棠滚出娱乐圈!然后——观众&剧组:真香。【片段二】某校高三转来个不学无术的辍学少女,据说是个女明星。最初——同学:这种辣鸡也有脸待下去?然后——同学:大佬给跪。******(背景架空,无原型,切勿对号入座)
  • BRIDE OF LAMMERMOOR

    BRIDE OF LAMMERMO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门斩妖录

    清门斩妖录

    我有一剑,可斩妖魔邪祟。我踏一步,可正人间浩气。
  • 几度春半几许秋凉

    几度春半几许秋凉

    这是一幅锦绣梨园的百年长卷:清末民初,相公堂子出身的丹凤与正经科班出来的飞云在汉口唱红了《清秋月》,两个翩翩美少年之间也开始了一段朦胧又执着的爱恋。多年后,他们的儿女碧君与子声又在北平唱红了《清秋月》,但是那美好的相遇犹如昙花一现,随着北平的沦陷和抗战的爆发,他们失散,他们重逢,他们别离,他们寻觅。围绕在他们周遭的那些曾无比鲜活的面容,都一一的化为尘土,没有人记得他们曾经来过,曾经哭过,曾经笑过,曾经奋力抗争过。人生的春天早已过去,只剩下漫天飞舞的黄叶在告诉人们秋天已然来临,你爱的,你恨的,你想见的,你不想见的,都已不复存在,惟叹一声:几度春半,几许秋凉。
  • 冷傲王爷的绝世宠妃

    冷傲王爷的绝世宠妃

    二十一世纪的豪门千金为了逃避商业婚姻纵然跳河,殊不知,这一跳却铸就了她传奇的一生。她是令人称奇的王妃,拥有卓越的能力和倾城的容貌,她的果断,她的计谋,她的妩媚,她的温顺,牢牢地吸引了那嗜血的王爷。可不仅是王爷,接连一串的男人都陷入她的魅力当中,展开你争我夺的抢美人之战。“我的神呐。”她无奈地叹口气,转身投入那让她想依恋一辈子的温暖怀抱,留下那男人“可怜”地看着她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