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13800000010

第10章 后新时期小说走向刍议(1)

不管人们怎样着急上火,80年代后期以来的小说创作都未能接续“新时期”小说创作那高歌猛进又汪洋姿肆的势头,而是以不即不离、不卑不亢、不愠不火、不急不躁的神态径自走着自己的路。

显而易见,进入“后新时期”之后,小说创作在看取世相、主体意向和表现形式、艺术功能诸方面,都与新时期小说明显不同了。

在看取世相上,“新时期”的小说,或热情描绘新的生活事象(如“改革小说”),或猛烈批判旧的文化残余(如“寻根小说”),都带有浪漫主义的不少遗风,而“后新时期”小说既直面现实,又认同现实,把“理解”生活放在第一位,置身于有局限、有缺憾的生活之中反映生活,更具清醒而严谨的现实主义之神韵。

在主体意向上,“新时期”小说高度重视主体的凸现与高扬,并不惜以主题意念的突出与强化造成作品内蕴上的独特性和艺术上的个性化,而“后新时期”小说则普遍注意藏主体于客体、隐理性于感性,有意使主体与客体保持距离甚至避免主观外露和主体介入,追求描写生活的浑朴原生与温和宁静。

在表现形式上,“新时期”小说以“探索小说”为先导,以审美历险为时尚,哪怕读者越来越少也要在结构上、叙述上、语言上花样翻新;而“后新时期”小说并不刻意追求艺术形式上的新异与怪橘,相反普遍回到故事,回到人物,并随着读者大众的审美趣味相应地调整自己,力求使作品得到更多读者的理解与认同。

在艺术功能上,“新时期”的小说追求教育性、认识性和审美性的三位一体,作家普遍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作品具有浓厚的干预意识和救世意识,小说创作与公众生活的主流联系直接而密切;而“后新时期”的小说,审美性上升为第一性的东西,作家们的使命意识和干预意识或更见含蓄或明显淡化,作品更注重寓乐于美,寓教于乐,“儿女情”与“风云气”得到了同样的重视,小说创作更多地带入了个人的生活经验和个体的生命体验。

以上种种新变迹象,在“后新时期”渐成气候的几种小说倾向中表现得更为具体和鲜明。它们分别是新写实小说、新市井小说、新历史小说和新改革小说。

新写实小说

发钿于1987年间的新写实小说这几年迭以名家新作引人注目(以方方的《风景》、池莉的《烦恼人生》为代表父它的基本阵营有湖北的两位女将--方方和池莉,有北京的“三刘”一一一刘震云、刘恒、刘庆邦;其他一些作家也间或有作品靠近或参与“新写实”,这使得“新实写”的强劲势头一直持续不衰。

从新写实小说的骨干作家和骨干作品来看,他们多以平民的视角看取平民的生活,以平民的心态述说平民的行状,“平实”的人生图景中常常溢渗着对生活的庸碌性、复杂性、严峻性的深切体味,似乎刻意要为篷门筚户里的平头百姓鸣苦诉难。当然,无论是方方的《风景》、《挑花灿烂》、《无处遁逃》,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白云苍狗谣》,还是刘震云的《单位》、《一地鸡毛》、《官场》、《官人》,刘恒的《黑的雪》、《白涡》,刘庆邦的《家属房》、《宣传队》,一家有一家的个性,一作有一作的风貌,但在艺术态度和小说手法上,确有其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方面。比如,以世俗而真诚的艺术目光透视生活之芜杂、之浑沌,以冷竣、细切的感觉还原复现普通百姓之烦恼、之无奈,而且把主观融化在客观之中,把故事消解在常态之中,把生活与艺术水乳交融地一古脑儿端给人们。看似纪实,又实为艺术虚构,看似小说,又酷似生活本身。

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写实小说提出批评,比较重要的意见是新写实小说把人写成了生存环境的“被动体”,失落了“激励人生、引导人生的理想之光”。且不说这种意见抱定现实主义的传统观念来衡量“新写实”如何地文不对题,即就对新写实小说的理解来看,也还有一些未中肯綮之处。

首先就新写实作家由作品里表现出来的清醒、求实的人生态度来看,那就同一个时期的社会思潮不无联系,而他们采取的实话实说的艺术方式,也旨在通过个体或群体的生活遭际直接引人进入人生的体验与反思。无庸讳言,人们经历了“十年浩劫”变得更为清醒了,人们经历了十数年改革生活变得更为成熟了,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关注社会生活的进步,也比任何时候都更讲求个人生活的质量。因此,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开始恢复它在诺大的社会生活中的应有地位,实在是时代演变中的一种进步现象,而作家们把目光投向普通人的家常生活和小人物的琐细烦恼,无疑是呼应这一历史潮流的审美选择,因为这些更常见的生活和更大量的人物,在反映生活的声息、社会的症结和人民的情绪上更具普遍性和现实性。然而新写实小说并不止于此,如果说它在起步之初还只限于在凡人琐事中揭悉人们的生存本相的话,那么,在刘震云、方方、池莉的近作里如《官场》、《官人》(刘震云)、《无处遁逃》(方方)、《白云苍狗谣》(池莉)等,题旨就明显地转向揭悉一定的社会体制、人际关系、文化习俗形成的环境和氛围对于“官人”们和平民们的无形支配和无情挤压,引动人们在无距离的感同身受中对人的环境及人自身进行深入的反思与反省。它们的确比较集中地写了人难以把握生活的“受动性”,但是这并非没有积极意义,恰恰相反,它使人更清醒、更现实地认识到社会总有局限、人生总有缺陷,因此生活的不完满、人生的不理想势所难免,人就是要在承受生活的磨难、接受生活的挑战之中学会驾驭自己的命运之船。这一切难道不更具清醒而严峻、诚挚而负责的现实主义精神么?

运用含而不露、不着斧迹的技巧,使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从而抹平艺术与生活的鸿沟,消解创作与阅读的隔膜,淡化严肃与通俗的界限,是新写实小说的作家们与他们的清醒而求实的人生态度相适应的美学追求,这使他们的作品以日常的人生经验和大众的艺术趣味,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广泛认同与共鸣,也使它们以旧艺术的“陌生化”和纯文学的大众化,在文坛树立了一种新的审美风范。

新市井小说

市井小说一直是新时期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创作倾向,因其名家云集、名作荟萃而蔚成风气。汪曾祺、林斤澜、陆文夫、刘心武、冯骥才、邓友梅等在市井小说中都有过上乘的表演。然而,近年来的一些更年轻的作家虽也同样专注于“市井”,却在创作意趣上别有所求:他们笔下的市井生活带有疏离正统意识形态的自足性,笔下的市民人物带有执着于自己的活法的独特性,作品带有刻意为正在形成中的当代民间社会代言扬声的意味。这些作家中,有河南的张宇、广东的刘西鸿、上海的王晓玉、江苏的范小青,其中尤以北京的王朔最具代表性。

王朔的创作从《空中小姐》开始,就表现出以市井的氛围、市井的语言为市井的“浪子”描形造影的倾向,这经由《顽主》、《橡皮人》、《一点正经没有》、《你千万别把我当人》等作品,渐次走向了极致。他以“一路是侃,一路是言情”的两手活儿,堂堂正正地去写那些在社会转型期涌现出来的市井“浪子”,写他们无所着落的际遇,写他们玩世不恭的生活,写他们无所不“嘲”的痛快,写他们自我失落的苦恼。一个个顽皮又真率、聪敏又狡黠的“浪子”经由王朔的代笔,理直气壮又栩栩如生地向人们走来,诉说着自己的苦乐,证明着自己的存在,让你感到既陌生又熟悉,既可畏又可亲。

同类推荐
  • 杨宪益中译作品集:罗兰之歌·近代英国诗钞

    杨宪益中译作品集:罗兰之歌·近代英国诗钞

    《罗兰之歌·近代英国诗钞》不仅有中世纪武功歌的代表作品《罗兰之歌》,还有杨宪益先生亲自选译的49首英语近代诗歌,囊括了叶芝、艾略特、奥登等现代著名诗人的诗作,其中多数均由杨宪益首次译成中文,至今仍为独本。《罗兰之歌》是法兰西古老的英雄史诗,与英国的《贝奥武夫》、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并称为欧洲文学的三大英雄史诗。杨译本生动还原了史诗昂扬的战斗精神与爱国情怀,罗兰牺牲等诗节读来催人泪下。《近代英国诗钞》所选诗歌均创作于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而杨宪益先生选译这些作品的原因也正如他在序中所言,“过去中国和欧洲国家处境不同,但当时中国青年也同欧洲青年一样,经过迷惘失望和追求,对祖国和世界人类前途保持了美好的理想和希望。”《罗兰之歌》与《近代英国诗钞》两部作品合为一本,更是凸显了西方诗歌在主题和形式上的古今之变。
  • 心灵的印记

    心灵的印记

    回忆,真是很奇妙!久留心底的往事,可以在回忆里让其情景再现。消逝的故乡、远去的童年,甚至是自己至亲至爱的故人,都能在回忆中一一找回来。本书再现作者走过的、看到的、听到的,历经作者精心打磨,跃然纸上,读来温馨、雅趣,回味无穷。
  • 忘不了的小事

    忘不了的小事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陪着孩子走过高考

    陪着孩子走过高考

    该书是作者教育随笔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一个中学生父亲的教育手记》出版后,在国内引起过一定的反响,曾被几百家网站和十几家报刊选载、连载和推介。也曾被很多读者誉为2005年最热的帖子之一和父母必读之书。
  • 二十一世纪中国作家怀人散文:丁玲集

    二十一世纪中国作家怀人散文:丁玲集

    这是一部丁玲的散文集,书中收录有作者的《开会之于鲁迅》、《鲁迅先生于我》、《风雨中忆萧红》《悼雪峰》、《悼念刘芝明同志》、《胡也频》、《悼念茅盾同志》、《悼江丰》、《彭德怀速写》、《向警予同志留给我的影响》、《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元帅呵,我想念您》、回忆潘汉年同志》、《回忆宣侠父烈士》、《回忆邵力子先生》、《悼念伯钊同志》等多篇作品。
热门推荐
  • 会魔法的猫

    会魔法的猫

    “我的女友会魔法,是真的唉!”某天,袁野意外邂逅了一只生存万年之久的猫妖,从此之后,失落的异空间,神秘的异教徒,辉煌灿烂的古文明,未知的力量,绚丽神奇的魔法,共同在他的面前交织出一个异彩纷呈的奇幻世界。于是他如此感叹道。
  • 极道武天

    极道武天

    目睹了一个小镇的毁灭过程。君润首次感受到了绝望。而这场灾难无疑成为了他前进的一大动力。一切的故事,在他立下墓碑群的那一刻悄然开始---
  • 反派大佬求休战

    反派大佬求休战

    “万劫不复,挫骨扬灰。”男子语气漫不经心,眼里淬着寒冰。林沐不敢直视他,脖子上传来的窒息让她不得不抬起头来,心底却一片死灰。第一次穿越而来,他是反派她是女配,她助男主得道飞仙,亲手将反派推入万劫不复之地。第二次穿越而来,她要得他身剖他心,而如今任务还未开始便落入他之手……
  • 手握日月指摘星辰

    手握日月指摘星辰

    异大陆,万族争辉,凶兽遍布,辽阔不知边界。人族作为万族之尊,不仅能够通过修炼气来增强自身,更有少数幸运儿能够觉醒天赐异能。我们的故事从一个手指很灵活的孩子开始说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暖婚盛宠:萌妻乖乖就寝

    暖婚盛宠:萌妻乖乖就寝

    叶倾苑一直以为富家公子哥都是高冷款or花心萝卜款。但是在遇见陆南徵以后,她的世界观、价值观、爱情观全部崩塌。陆南徵,A市首席CEO。有人说他杀伐果断;有人说他冷酷无情;有人说他性取向有问题……“NoNoNo!”婚后某夜,叶倾苑像一只小绵羊乖乖地躺在床上,鄙视着不明真相的众人:“什么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简直是瞎扯淡!”在她看来,陆南徵像葫芦小金刚一样,拥有综合的能力和……分裂的人格!“老婆......”男人的音线低沉有磁性,带着几分诱惑,朝叶倾苑渐渐逼近。“停!”她眉眼弯弯,眨了眨眼:“你是同性恋你父母知道咩?”话音未落,男人便一下扑倒了她:“老婆你忘得真快,看来有必要……”
  • 当以吾姓冠以汝名

    当以吾姓冠以汝名

    刚在一起时,他说:“歌若此生陪我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足矣。”她说:“仅此一人,上穷碧落下黄泉,我的阿谨。”后来,沐时歌大婚之日,身着霓裳,头戴凤冠。与同穿喜袍的时沐谨,携手走进冰花园,走进冰城堡,立于王座之上,互许余生。他说:“歌儿,我愿提笔画尽天下,许你永世繁华。”她说:“阿谨,此情应是长相守,你若无心我便休。”时沐谨一把将沐时歌拉入怀中。狠狠地吻了上去。喃喃道:“永生永世,你都不会有这机会…因为…我会痴缠你到永远!”沐时歌结婚最痛心的是莫染尘。莫染尘啊,莫染尘,便是希望他莫染红尘事。可终究逃不过沐时歌。在她大婚当日,莫染尘只对他说了一句话,他说:“众生无相,万物无常,缘来则聚,缘去则散。愿余生沐如诗歌。”从那以后,那五国的王啊!将它打拼的一切都赠与沐时歌,自嘲道:“呵,失了你,赢了天下又如何,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时沐谨大婚最痛心的莫过于时忘忧。忘忧,忘忧,但终究也未能忘的了忧,于她来说,时沐谨是救赎。可这救赎啊,只是于她而已…而已啊。当她说完那句:“是我配不上你。”时,便转身消失于人海中。1V1双强,宠文。
  • 回眸,笑

    回眸,笑

    她来了,渡那三生情劫,原来他也在,陪她三世缱绻,,,且看神落凡间,一切,拭目以待……回眸一笑,谁成了谁的劫……且看神覆天下,谈笑苍生……微瀾:“我端坐在时光的彼岸,用淡淡笔墨细数着,红尘的悲欢...”[本书仅为第一部,后续更加精彩]
  • 喂你知道一见钟情么

    喂你知道一见钟情么

    你有过一见钟情么?也许是下雨时你愁眉苦脸抱怨着忘记带伞,你一见钟情于为你撑伞的人;也许是个子太矮够不到书架上的书,你一见钟情于为你拿书的人。而我的一见钟情,是他在大巴车上下来的瞬间。他,似乎对我笑了呢!你有过一见钟情么?可能是某次不经意的撩发,可能是某次不经意的笑容。而我的一见钟情,两者都占了。
  • 樱花洲

    樱花洲

    《樱花洲》一共分三卷,第一卷《满窗梧桐雨》;第二卷《谁怜倦客心》;第三卷《莫负痴情人》。通过三组女性角色,白玲玲和施小燕、刘茗若和郑娇、张文欣和贺怡涓的生活际遇,描写了普通城市里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三部曲的跨度将近三十年。其中最主要的一条线索是刘茗若的故事。樱花洲是萱州的古称,也是江南的一座富庶的大城市。岁月沧桑,在时代的大潮下,这座城市的人们各自挣扎,尤其是女性,面对的困难和诱惑尤其多。随着时光的流转,有人步步向上,有人身陷泥潭,终究每个人都要书写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