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23700000008

第8章 以史为鉴知兴替(6)

邓小平提出政治体制改革,要解决权力集中、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问题。中共十二大和1982年宪法确立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最高地位和行为准则,规定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宪法于1988、1993、1999和2004年四次修改。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法治和人权写入宪法,是共产党治国理念和方略的重大转变,反映了对人类文明制度和普世价值的认同。

1980年代末的司法体制改革,使审判、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权力,法官队伍职业化。法院工作人员从1979年的5.9万发展到2007年的30万(法官19万)。2002年实行统一司法考试,律师职业发生根本转变,由拿工资的国家干部,变成社会法律工作者,再变成“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完全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

1979年颁布第一部《刑法》、《刑事诉讼法》,结束乱抓人、乱用刑的历史。公民权利有了刑事司法和程序的保障,案犯审判前称“犯罪嫌疑人”而非“人犯”、“嫌疑犯”,拘传持续时间不超过12小时。民商法方面,以1979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1986年《民法通则》为起点,构建自成特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并为外国投资提供全方位法律保护体系。观念的变革更为重要,保护私有财产、人格尊严、经济自由等观念体现在法律中。建立了《专利法》、《商标法》、《着作权法》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保护,并在加入WTO后现实国际化。现代环境法从无到有,是30年来发展最快的法律部门之一。建立了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劳动者权利保护法律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司法救助法律制度、特殊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法律制度和民间参与机制的法律制度。对弱者权利保护的法律制度对实现社会正义起到重要作用。这些都是显着的成绩。

当然,目前法制建设还面临问题。法律权威的薄弱和执法不力、制度弊端产生的权力滥用与利益驱动、人情社会和腐败现象、司法判决执行难等。中国走向法治仍任重而道远。

外交:自信、开放和合作

当中国反日热潮从大规模游行发展到打砸抢时,当2012年我们与周边邻国关系全面紧张时,当领土争夺导致中国换发新的护照时,“外交”这个词不再居庙堂之高遥不可及,而是以活生生的姿态进入人们的生活。确实,外交分“广义外交”与“狭义外交”。狭义外交专指外交部的外事工作,广义外交则包括工青妇组织和民间团体(外交学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海外研究者称为中国特色的“NGO”)的工作。《中国对外关系转型30年》关注的是广义外交。讨论中国与邻国、非洲、美国、联合国的关系,国防现代化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应对,中央政府的对外援助和各地区的国际化进程,全球化观念在中国的植根进程以及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等,是中国学界第一部总结当代中国外交历史性进步的理论作品。

在新的国家领导人上台之前,国民一般感觉中国的外交是“过去比较硬,现在比较软”,这本书的主编、北京大学王逸舟却认为,所谓的“软”是理性和进步。强调“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军事力量的使用更慎重,更看重全球市场和贸易等经济因素;强调“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理念,与国内强调民生相一致,注意对中国公民海外权益的保护;强调“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重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协调过程,积极介入各种国际组织和法律的制订和执行过程;强调“国际关系民主化”,更注重外交学习与制度创新,在国内推进外交决策民主化(特别是大众参与的进程)。中国外交的转型对未来中国与世界均有重大意义。

30年来中国对外关系的转型,首先表现为对国际安全环境的认知越来越积极乐观。早期外交向老大哥苏联“一边倒”,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战争与革命”、反霸的弦始终绷得很紧。邓小平指出“世界大战有可能避免”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观察世界大势的出发点,与当代多数国家的追求及认同逐渐接近。焦虑心理和造反意识被自信、开放与合作的态度所替代。

其次,近年来中国更乐意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作为国际成员的意识明显增强。1990年以来,中国参加16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军事人员5915人次,2000年以来向7个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893人次。

第三,社会和公民个人日益成为国家外事服务的中心目标。以前的外交看重大国关系(先是苏联、后是美国),强调军事斗争优先性(“文革”时的流行动员口号是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以“解放占全球人口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为目标,要求所有人(无论军民)有义无反顾为之献身的思想准备,不太讲个人,尤其很少把公民个体的需要放到重心和焦点位置;对外经济和其它援助,如对阿尔巴尼亚、越南和非洲国家的援建项目,基本上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不考虑投入回收和等价交换问题,更不评估其对中国国计民生的潜在消极影响。改革后“言利”成了正当的权益表达,成为国内建设和对外交往的重要考量标准,注重百姓的实际利益和需要,更看重“黄油”而非“大炮”,学会招商引资、带动国人和货物“走出去”,同时加大领事保护力度,关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国外交部网站上,“领事保护”、“领事知识”、“侨务工作”、“公民出国注意事项”及“特别提醒”占据了相当大空间,揭示出一个和平崛起的经济大国的动态。

中国外交转型最重要内涵之一,是社会的参与增多,外交决策过程更民主科学。从军人大使到职业外交家,从革命的“英雄年代”到和平的“平民年代”,从“苏联模式”到“国际接轨”,外交制度加快学习创新,外交活力得到更多机制激励和保障。

当然,还有不足和盲区。对外部世界的敏感度虽有进步,但相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大国来说仍然太高。又如邻国关系问题。中国是邻国最多的国家(近30个)之一,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冲突,危及自身建设和周边稳定。2005年各大城市乃至港澳发生反日游行,政府受到严重压力。时至今日,反日情绪高涨,有日本右翼挑衅和少数日本人在华行为不轨的原因,也应看到对日外交效果有限给民众的负面感受,国家内部民族主义思潮涌动的坏影响,主权问题(钓鱼岛归属和东海划界)的敏感性以及现有外交机制内预警功能和危机处理功能的缺失,已经在近期有了突出的显露。或许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外交是妥协和坚持的艺术,这个艺术还将没完没了地演绎下去。

民间组织:走向公民社会

清华大学的王名坚信,中国走向公民社会的趋势不可逆转。在此过程中,社会组织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就是他主编的《中国民间组织30年》一书总的结论。这本书研究由民间组织发展引起的社会变革,从不同的视角测度、把握和总结民间组织的发展。这些视角包括:历史进程、公民权利、制度变迁、治理结构、民间组织与政府、社会、政治改革的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总体变迁等。

国家、市场和社会是三个相互结合又独立的体系。所谓“民间组织”是公民自发成立的组织和网络形态,国家体系的政府、市场体系的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社会性三大属性,类似于西方语系中的“公民社会组织”(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或“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中国民间组织主要包括三类:基金会,学会、协会、商会、同学会等会员制组织以及公益服务实体的非会员制组织,福利单位如老人院、孤儿院,民办学校、医疗组织,民办文化服务组织如博物馆等。

历史上看,1958年前民间组织还很多,后逐渐减少,“文革”基本归零。1977年11月中国科协的5家学会恢复工作,被王名定为社会组织恢复发展的历史起点。从那时到1987年,民间组织多由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发起成立,依存于党政部门,甚至出现党政、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混于一体的局面,国家不登记、不立法、不审批。

1980年代末,政府开始颁布法规,实现登记管理。1998年后修订法规,形成成熟的制度框架。民间组织开始广泛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的公共治理,成为与国家体系、市场体系相对独立、共同发展的公民社会部门、“第二政府”。

30年来,中国民间组织由平民化到精英,从非主流到主流,从边缘到核心的发展趋势明显。越来越走向社会核心,推动公权力的转型。早期民间组织的构成主体是农民、知识分子等体制外的人,不掌握权力和社会资源,现在有更多的知识精英、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加入。改革以来的4次“下海”高峰,很多人并没真正下到商海,而是下到社会组织。所以相对而言,王名喜欢更中性和正面的“社会组织”概念,甚于“民间组织”。

有充分的理由对中国的民间组织给予高度评价,虽然它们的成长和存在都充满艰辛。从反对怒江建坝、圆明园湖底铺膜到地震救灾、防治艾滋病,社会组织在实现基层民主、推动公民社会的形成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国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一样,最终会过渡到公民社会。尽管在中国,过渡之路是漫长和曲折的,但前行的方向不会改变,因为只有公民社会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公民社会中,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共同点,都是提供公共事务的服务。我们提倡服务性政府,实现从管理单位到服务部门的转型,就是政治民主和公民社会在持续推进。目前政府职能的转变腾出部分资源,为民间组织参公共管理和服务提供机会。政府采购公共服务,通过招投标委托给民间组织,有健全的评估和追惩机制,这是政府和民间组织合作的创新模式。

关心民间组织和关心中国共产党党建问题,有可能是相辅相成的。社会组织是民众实现自身利益的诉求形式,这一点和代表公共利益的党一致。所以民间组织的发展将加强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形成党组织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相互依存,又相互监督、制衡的新型政治结构。中国共产党必须积极面对社会组织,善于与社会组织建立联系,将社会组织的资源整合到党的执政体系之中,并成为执政的资源。

毋庸讳言,我们现在对民间组织的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目前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有40万家,但王名估计实际上300万家。原因之一是现行管理体制过严。中国目前在联合国登记的民间组织共27家,如残联、妇联等,都有官方背景,不完全代表民意,在国际上发挥的作用不大。我们以前没有民间组织的管理和国际交流经验,政府不同部门的认识也有不同,在摸索中前进,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不管怎么说,小政府、大社会将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身份和贫富的社会变迁

中国改革以经济为起点,演变为全社会变革。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怎样总结?这就是《中国社会变迁30年》讨论的问题。这本书剖析社会及其政策的变化,涵盖城乡两个主要区域。从改革起点的农村社会开始,讲述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变化;农民向城市的转移(即民工潮);城市社区、管理和市民生活的变化;作为城市社会基础的“单位制”的变化。还从消费、技术发展的影响、性别(妇女地位)三个具体领域分析社会的变化。

事实上,从社会学角度看,改革最主要是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改革外在表现是经济发展、城乡面貌更新,30年盖的房子超过过去几百年总和,而意义更深远的内在变化是,人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生活目标、态度观念变了。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核心部分。我们的尴尬在于,打碎阶级体系后,明明已不存在经济意义上的阶级,却在社会政策上大搞“阶级斗争”;从身份分层向经济分层演变时期,最需要稳定发展,矛盾却又最易激化。这是中国社会分层的最大难题。

改革以前的社会分层结构经过重大革命冲击后形成,具有收入分配均等化,社会身份分层稳定的特征。改革导致社会群体及其关系发生结构变化。表现为身份制变迁、经济分层取代政治分层、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中心与边缘群体的关系变化和形成新的社会阶层等。

以身份制的变化和贫富差距两个问题为例。用一句话概括30年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是从以“社会身份指标”来区分社会地位向“非身份指标”转化。户籍制度有其历史背景,阶级和所有权体制被打碎,户籍制度成为维持社会秩序和资源分配秩序的基本制度。改革使“农民企业家”能突破户籍身份的限制,以2003年废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为标志,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城乡居民的身份平等成为户籍改革的最终目标。

以单位和干部级别为基础的分层机制也在变迁。收入多样化使官定的工资级别微不足道,控制在官员手中的经济指挥权削弱,官员要与市场分享权力。市场还直接改变官员等级身份。我国经营单位都有级别(科级、部级企业),但市场竞争中企业地位以产值利润来评价,不是上级预先可以封许的。

当然,官本位机制的变迁并非单向度的削弱,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财政税收大幅增加,官员级别、身份还有强化的现象。但资源转向市场,社会分层多元化而非“官本位”化,这一总趋势还是明显的。

过去那套特殊的档案管理制度也被突破,档案身份对城镇就业者的束缚松解,社会上出现保管档案的“人才交流中心”以衔接不同体制。传统的先天身份指标削弱,后天努力的文凭学历、技术证书等作为社会分层和筛选的功能突出。产权作用更突出,民间占有财产的份额增长明显。2007年《物权法》保护私有财产。可以预期,财产会逐渐成为显示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主要指标,财产所有权制度可能取代户籍制成为新的维持秩序的首要制度。

贫富差距是复杂的问题,并非越小越好。改革前的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基尼系数仅0.16,几乎是全世界最低的,却是“共同贫穷”,并非好事。改革之初让“部分人先富”,通过利益驱动刺激经济增长,有巨大的社会正功能。但现在,贫富分化的负功能开始显现,而利益失衡、社会结构紧张、矛盾激化等负功能显现的关键原因是“公正失衡”。比尔·盖茨凭自身能力获得巨额收入,没人认为不公正,何况他每年还拿出超过半数的收入做慈善事业。如果贫富分化是合理竞争的结果,不会引发社会冲突。只有与不公正、不合理、不公平相关联时,才激化矛盾。所以根本问题是“为什么贫穷或富裕”。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一直在追问,以后或许能得到合理的回答。

2008年12月21日

同类推荐
  • 千年回望神秘探索——跟踪外星人

    千年回望神秘探索——跟踪外星人

    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照耀着成功的彼岸。
  • 五官科学

    五官科学

    本书内容包括:眼的应用解剖及生理、眼科检查法、眼睑及泪器疾病、结膜病、角膜病、葡萄膜病、青光眼、晶状体病、玻璃体病、视网膜及视神经疾病等。
  • 影响世界的62部科学名著

    影响世界的62部科学名著

    这是一本一看就懂的科学地图,不可不知的经典名著。其价值在于“科学精神”,书中除了介绍62部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科学名著之外,重点宣讲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培养中国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激发学以致用的信心,培养理性的科学精神,价值不可估量。其功用在于“按图索骥”,有着无可替代的“导读”作用。本书导读含英咀华,相信一部分读者是先被“导读”所吸引,进而去找原作来读。它将为您了解名著,走近名家开启一扇窗。
  • 生态与环境

    生态与环境

    《生态与环境》介绍了关于自然生态和环境的常识,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环境。其内容包括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你知道多少世界环境纪念日、什么叫环境问题、什么是环境保护、什么是大气污染、著名的大气污染事件有哪些等。
  • 野人与怪兽

    野人与怪兽

    本书分为野人篇,怪兽篇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中国野人未解之谜;外国野人未解之谜;中国怪兽未解之谜,外国怪兽未解之谜。
热门推荐
  • 我用青丝换你衣袖飘飘

    我用青丝换你衣袖飘飘

    一夜间她青丝变成了白发,她却笑的比谁都灿烂,他要回来了。“姑娘,请问你找谁?”他用陌生的眼神看着她。“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也罢只要你能回来就好,其它的都不重要。只要他还活着。”从此墨府就多了一道风景线,无论墨情少爷到哪,总会有一个白衣女子跟在他身后。“姑娘为什么你每天都跟着我?”他很不奈烦地说道。“因为我答应过你,只要你能够回来我就一直将侍在你身边。”“什么?”(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凤亦悠

    凤亦悠

    一场大火毁去她似玉容颜,天可怜见,她以重生之躯一步步登上人生至巅。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人,既活一世,何不出尽法宝,笑傲红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念珠

    念珠

    昆仑山脉的偏南方,大顺帝国的一个普通小镇。迎仙镇。传说有神仙来过这里,所以这里才被命名为迎仙镇。可传说终究是传说,或许有一定的根据,但还是没有眼见为实的过瘾。陈不凡就是这个镇上一个孩子。
  • 命运轮回:呆萌公主杠上恶魔殿下

    命运轮回:呆萌公主杠上恶魔殿下

    众人:死白菜,写这么虐干嘛?好好的干嘛因为混血而分开!好好的干嘛来个黑洞!好好的干嘛来个诅咒?神经病啊!白夜:呵呵~~知情人士爆料:此人刚刚从蛇精病院出逃,目前还没有捉到,猪脚们,你们只能再虐一会儿了。众人:我靠,不带酱紫玩儿的!
  • 四魂祭司

    四魂祭司

    这是一个充满战争的世界,这是一片充满魔兽的森林。这里有狂暴的兽人,狡诈的人类,孤僻的矮人,高傲的精灵......在这传承了千万年的土地上,谱写起一曲新的战歌。
  • 时间规划局

    时间规划局

    时间?时间在我们这里是可以规划使用的,因为现在我将去工作的地方。
  • 从前有个忍者岛

    从前有个忍者岛

    姐妹两在六岁时分开,姐姐走上成名之路,妹妹走上忍者之路。谁也不知道,百年后的一天,魔王苏醒,地星面临着毁灭……
  • 高校艺术学学科竞争力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高校艺术学学科竞争力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竞争理论为切入点,建立了高校艺术学学科综合评价的总体框架。本书的研究成果,为提升高校艺术学科竞争力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思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