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一带哈尼族中青年男子上山劳动,常喜欢携带一支明火枪,作猎取野物或护身用。过去,凡出门办事、探亲访友或赶街时,几乎每个中青年男子都要挎一个细蔑编织的“批思”,以盛小件物品。其工艺别致而古朴,状如现代挎包,但现在“批思”已不多,仅限于“贝玛”(即祭师)使用。妇女外出办事,一般手提竹篮,携带蓝布挎包或肩挎一只细篾特制的六角眼小型花背篓,称做“哈八”,内装各种小件物品;上山劳动则背负一只巨型蔑箩,有眼者称“哈卡”,无眼者谓之“比抽”,以便背运重物。
哈尼族山区因山高坡陡,道路坎坷崎岖,男女皆不善肩挑,运送物件全用背背负。妇女是背运粮食、柴火、山地作物、树疙瘩、肥料、建房土基、石块等重物的主要承担者。她们背运重物多使用背架。背架系扁形木制品,长50厘米,宽20余厘米,中部一侧凹如弧状,两端上下方均系着双股棕绳背带,上方背带稍宽而柔软,用以套头,下方背带却专系物件,不论任何物件(包括竹筒背水)都用下方背带系紧。背上的物品重量可以通过背架及其背带,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各部。背运重物时,在背上垫一件蓑衣,以免压破背部。有时男子也参与背运重物,但他们不使用背架,而是用双股棕绳背运。背架实际成了妇女专用的运输工具。建房用的木料一般都由两名男子合抬或一人直接肩扛的办法运输。两人或多人合抬的巨型重物,一般都要以抬杠和绳索相配合,并运用杠杆原理,系以重物,诸如大石板、巨木等,运送猎获之野物甚至死人的灵柩等。这种运输方法,在哈尼族山区也比较普遍。
长途运输主要靠马帮,大多组成一个集体,并选出一个“马哥头”率领,互相关照;一般一人可以管理四匹马,出发时带上锣锅、大米、腊肉、食盐、水烟筒和足够的马料;记好途中的伙食开支账目,回家以后平摊。马帮出门要选择吉日良辰,走到村口岔路处要磕破一个鸡蛋,以示辟邪;村口附近忌讳与成年妇女相遇,村边途中忌讳蛇、麂子、虎、豹等野兽截路而过,否则为不祥之兆,要立即返回。马帮出门,远近以站计算,每站平均相距30公里,为马帮一日的行程,其住宿点称做马站,实际多半是稍微背风的山野河畔。
为保持山路长期平整,在红河南岸哈尼族民间承袭着一种村民同修山路的传统习俗,谓之“戛轰汤”。每当秋收前夕,各村分别约定日期,分段负责;各户派出一名劳力,合力修整山路,砍开拦路的刺槐,搬走障路淤泥和石头,填平坑凹,架设断桥,把一条条崎岖山路从村边一直修到田边,便于人们之间相互往来。近30多年来,随着哈尼族地区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偏僻山区修筑公路,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公路交通运输网,机动车辆遍布城乡,往返不绝。然而,在未通公路的偏僻山村,仍然依靠人力和畜力作为交通运输工具。
第六节风物特产
一、特色饮食
哈尼族的特色饮食较多,主要有:建水草芽、石屏豆腐、蒙自年糕、蒙自过桥米线、开远甜藠头、开远小卷粉。
其中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就是蒙自过桥米线。蒙自是过桥米线的发祥地。过桥米线最讲究的就是汤,上等的过桥米线是用猪肉、猪骨和鸡鸭等混合在一起煨出的,而且煨汤的火候尤其讲究。开始用旺火,继而是中火,然后再用文火。除汤之外,入汤的鸡脯、猪肉、猪肝片、鲜鱼片等不仅要新鲜,而且要薄,再配以各种蔬菜,真可谓是色香味俱全。在蒙自过桥米线中最上品的是“菊花过桥米线”。
二、风物特产
建水紫陶工艺品:建水紫陶有坛、罐、壶、瓶、盆、茶具、文房四宝、气锅等数百种工艺品,采用建水县城郊瓦窑村周围优质紫陶土和独特的制陶工艺,选用红、黄、青、紫等五色陶土配制成坯,经过绘画、雕刻、烧炼、磨光等多道工序加工精制而成。
个旧锡制工艺品:个旧锡制工艺品采用高纯度精锡,经过多道工序加工精制而成。由于锡的化学物理性能,这些工艺品具有耐碱、耐酸、无毒、无味、不上锈、不腐蚀等特点。工艺品有酒具、茶具、灯具、浮雕、锡画等近百种。
思茅木雕:思茅木雕艺术风格独特、新颖,融合了剑川木雕和浙江东阳木雕的精华。思茅木雕的主要原材料为花梨木、香柏木、红梅嘎等20多种优质木材,主要木雕产品有中国古典家具、各类装饰工艺品以及各类大型园林、壁画、寺院的木雕、屏风、格子门、旅游纪念品等几十大类3500多个花色品种。思茅木雕深受人们喜爱,产品畅销国内外。
第七节历史遗迹
一、南湖
南湖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蒙自县城南,总面积41万平方米,平均水深1.5米。因为湖位于城南,所以叫做南湖。最初这里是雨水汇合成的小泽,泽中杂草丛生,满目荒凉,所以又叫做“草湖”或“草海”。据说明代时当地知府钱邦称带领民众,将湖中杂草烂泥取出,分别以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命名垒成三座小山,并从县城十几里外引来法果泉、酒鸡泉等四泉之水灌入湖中。南湖中有连接在一起的大小两个湖泊,分别称为大南湖和小南湖。南湖公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碑,还有俱乐部、溜冰场、游泳池、阅览室等文化娱乐设施和供人们游玩、小憩的宽大草坪。近年来,南湖之中又模仿苏杭式园林的建筑风格,新建了一些新颖别致的亭台,使南湖景色更加秀丽。
南湖公园内碧水悠悠,岸柳依依,竹秀林幽,鸟语花香,一个个精巧雅致的亭台楼阁隐于翠绿丛中,景致有如仙境。从前,当地的文人学士常常喜欢到这里吟诗作赋,发奋苦读,所以又称其为“学海”。更值得一提的是,享誉全国的“云南过桥米线”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如今,南湖中还保留着记载“云南过桥米线”故事的石头。
二、南湖瀛州亭
南湖瀛州亭位于蒙自县城南门外南湖公园内。瀛州亭始建于1690年,1858年毁于兵燹,1888年重修,更名瀛州亭,此亭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亭通高22米,边长6.6米,为木结构六角攒尖顶三重檐亭阁。因亭有六角,民间又习惯称六角亭。亭顶上的琉璃瓦交错构成菱形、喜字形等各种图案;檐角上挂着的铜玲,在微风中叮当作响,清脆悦耳;雕梁画栋的亭台,斗拱飞檐,金碧辉煌,造型挺秀,矗立于碧水绿树之间。瀛州亭是云南省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缘狮洞
缘狮洞位于蒙自县城东36公里处的鸣鹫乡鸣鹫村静灵山的悬崖峭壁间,因山岩如狮,故美其名曰“缘狮洞”,俗称观音洞。1879年,曹廷镛倡议开辟静灵山,创修寺院。历经二十余年集资修建,主庙初具规模,民国年间又有续建。
主要有山门、灵宫殿、归真祠、两庑三义宫、火神殿、三清殿等。从山脚到洞口有100多级石阶。缘狮洞口有坊式门3间,上悬匾联,洞口高12.5米,宽4米,洞内长17.3米,宽9.9米。洞内有石刻观音、十八罗汉、金童玉女等清初石窟造像22座。造型神态丰腴,和蔼自若。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佛、道、儒三教相融一洞,具有地方特色,过去曾有“滇南第一洞天”之美誉。
四、阿庐古洞
云南省着名的“阿庐古洞”风景区地处滇东南距昆明160多公里的泸西县境内,距世界奇观“石林”仅82公里,离泸西县城2.5公里。阿庐古洞是宋元时云南三十七蛮部之一“阿庐部”的穴居点,又是一个规模宏大、景观卓异、有着九峰十八洞的古老神奇的地下洞府。
它的主洞体由泸源洞、碧玉洞、玉柱洞、玉笋河组成,三洞一河全长3000余米。洞景具有古、绝、奇的特点,洞外有水、洞内有天、洞中有洞、洞下有河的神奇更是独树一帜;各种石笋、石钟乳、石柱、石漫、石廉、石瀑、石花等千姿百态,变幻无穷;各种各样天然的“古龟望月”“古莲倒悬”“飞龙戏瀑”“雄狮怒吼”“三象驰原”“犀牛出海”“鳄鱼凌空”“魏王点兵”“天然壁画”“擎天玉柱”“阿细跳月”“九龙出海”等造型栩栩如生,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为罕见的是,在玉柱洞垂深15米处,有一条可供广大游客一饱眼福、长达800多米的玉笋河,水流缓慢,清澈见底,常年不枯。在这幽深的地下宫殿,“水中石笋”呈莲花状、锥状、片状、线状、笔状、华盖状、卷曲状,有的一簇簇,有的一片片,展现了“天公”这位艺术大师的杰作。被称做洞中一绝的“水中石笋”和珍稀鱼类枣透明鱼,更为玉笋河增添了神秘色彩。河水倒影重重,水上水下,处处是景;划船荡游,人在画中,如入人间仙境。
阿庐古洞自古以来便是旅游胜地,自元代以来就有文人墨客来洞观光。明代着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曾两次入洞考察,留下了“泸源之水涌于下穴,泸源之洞群于悬岩”的名句。20世纪50年代末,匈牙利的洞穴专家曾进洞游览,赞为奇观,称为亚洲最壮观的天然洞穴之一,博得了国际性的声誉。云南省省长和志强考察阿庐古洞后,把它誉为“滇中第一洞”“云南第一洞”。
五、河口南溪河风景区
河口县南溪河省级风景区位于国家级口岸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南端,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由南溪河、大米山、沙坝、桥头、瑶山、县城等中越边贸口岸六个片区组成,主要景点有中越大桥、河口镇、热带雨林和花鱼洞瀑布等。是进行中越跨国旅游,领略瑶族风情以及开展生物考察的好去处。
南溪河省级风景名胜区中有一座中越大桥,位于河口县城南侧的中越两国的界河南溪河上,全长76米,为滇越铁路的重要口岸,是连接河口与越南老街的桥梁。河口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边陲重镇,曾留下了河口县城的古炮台遗址、小南溪抗法英雄黑旗军遗址、四连山军事边关、南溪镇的芹菜塘边关、桥头镇的放马哨边关等历史遗迹,是发展红色旅游,培养爱国热情的绝佳选择。河口县南溪河省级风景名胜区中,越南商品一条街是旅游购物的最佳去处。南溪河的上游保留着完好的热带雨林,中游安家河一带望天树成林分布,具有十分完整的热带风光,令人流连忘返,是欣赏热带雨林、感受大自然的最佳去处。
南溪河省级风景名胜区境内,清澈的南溪河与红河交汇,一清一浊,形成泾渭分明、一水两色的景观。二河交汇处海拔76.4米,是全省海拔最低点。河口南溪河与越南一桥相通,山水相连的河口瑶族随着中越国际联运的重新开通,相互间来往交流更加频繁,河口也成为云南走向世界的一个口岸。
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建水
建水县属红河州辖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中游北岸,人口47.4万,面积约3764平方公里,辖5镇12乡,县政府驻临安镇。建水县年均气温19.3℃,年均降水量约830毫米,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建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曾被称为步头,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古已有“粮蔗之乡”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在东山坝发现石斧,在城东燕子洞发现距今35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出土砍砸器、刮削器、陶坠、陶弹丸等;在龙岔河发现战国-西汉时期的古墓葬,并出土铜斧、铜剑、铜锄、陶罐等;在青龙乡发现的青铜器,表明这一带曾有过发达的青铜器文化;碗窑村有元代以来的古窑址和陶瓷残片堆积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