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是个跨境民族,分布于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越南、缅甸、老挝、泰国诸国。国外的哈尼族又称阿卡(Akha)。中国的哈尼族有163万人(2010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玉溪地区(现为玉溪市)、思茅地区(现为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
哈尼族有哈尼、豪尼、和尼、雅尼、碧约、卡多、哦怒等多种自称,其中以自称哈尼的人数最多。见于汉文史籍中的历史名称有和夷、和蛮、和泥、窝泥、阿泥、哈泥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称为哈尼族。
哈尼先民与古氐羌的某些支系存在渊源关系,与彝、纳西、傈僳、拉祜等民族同源于古代的氐羌族群。据汉文史籍记载,氐羌族群原游牧于青、甘、藏高原。公元前3世纪,秦国进行大规模征服邻近部落的战争。于是,氐羌部落群的一部分逐渐往南迁徙,散布在川西南、滇东北、滇西北广大地区。这部分氐羌族群,就是近代彝、哈尼、纳西、傈僳、拉祜等各民族的共同祖先。此时,史籍中出现了“和夷”的名称,这可能是哈尼族最早见于记载的先民。在公元前3世纪时,“和夷”居住在今大渡河以南、雅砻江所源出的连三海周围,或大渡河与金沙江相交汇的地区。后来“和夷”分两路往南迁徙:一条自川西南迁经昆明滇池一带,再往南迁至滇东南的六诏山地区;一条自滇西北迁经大理洱海一带,然后又分别南下到今哀牢山、无量山区的景东、景谷、镇沅、新平至石屏、建水、蒙自、开远,继而至元江、墨江、红河、元阳、绿春、江城及西双版纳等地。从民间传说来看,哈尼族人普遍传说其祖先是从遥远的北方一个名叫“努玛阿美”的地方来的,后逐渐向南迁徙时,曾一度居住在“谷哈”和“轰阿”(指滇池和洱海湖滨平原)的广大地区,然后才到今天所居住生活的地方。迁徙的年代,最晚为唐朝时期即南诏大力扩张势力时期。由于哈尼族与彝语支诸民族同源于古氐羌人,相互间关系密切,所以,哈尼语属于彝语支,与彝、傈僳、拉祜、纳西等民族语言很接近。
新中国成立前,哈尼族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分布在新平、镇沅、元江、墨江等靠近内地的哈尼族,由于受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比较大,自明清以来已陆续进入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阶段。分布在西双版纳、澜沧一带的哈尼族,在傣族封建领主的统治下,有些地方还残存着原始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的一些特点。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和江城等县的哈尼族,则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阶段。
哈尼族是山地民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畜牧业是主要副业。哈尼族善种梯田,在红河南岸,利用当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把一座座大山,开辟成层层叠叠的梯田,有不少高达数百级的水田,从河谷一直延伸到山顶,像一架连接天与地的天梯,直入云霄,形成了哀牢山区的一大奇景,蔚为壮观。“红河哈尼梯田”以其分布之广,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而享誉国内外,为世界罕见,已经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
在哀牢山地区,哈尼族大多居住在海拔1000~2000米的半山腰上,较少生活在河谷坝区或海拔高的山顶上。他们认为河坝海拔低,容易得瘴气病,加上旧时医疗条件差,人不宜居住在坝区;而山顶上海拔高,天气冷,耕作也不便;在半山腰上建立村寨较好。哈尼族村寨背后是郁郁葱葱的古树丛林,村头有寨神林,村边有专门的秋千场和磨秋房,寨脚有寨门,离村寨不远处都有清澈甘冽的泉水井。村寨四周喜欢种植棕榈、竹子、芭蕉和梨、李、桃、柿等果树以及花椒、靛青等。村前的层层梯田延伸到河谷箐底。森林、村寨、水井和梯田既是哈尼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又构成了哈尼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图景。哈尼族的住房形式,一般是土木结构的两层楼房,以石块垫基,用方木(或圆木)为支柱,土坯砌墙;房屋的外形为长方形,屋顶多为双斜面。完整的住房应包括大房、小房、耳房和牲畜厩、肥塘及“同勾”(屋前小平台,纳凉及祭祀之用)等。大房和耳房顶上盖茅草,有的地方屋顶的茅草盖成圆形,远看像一个一个蘑菇,被称为“蘑菇房”。
组成哈尼族社会的基本单位为父权制的个体家庭。在每个个体家庭之上组成家族,按父系血统若干小家庭组成一个家族,家族有自己的姓氏和族长。父母无劳动能力由长子或幼子奉养。财产由男人继承。哈尼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男女青年在婚前都享有充分的社交自由,俗称“串姑娘”,婚姻较自主。严禁同一姓氏之间或姨表之间通婚。哈尼族丧葬曾有过火葬,后来受汉族影响改为木棺土葬。
哈尼族普遍实行父子连名制,经世代口耳相传,成为哈尼族社会文化的一个特征。父子连名制的形式是把父亲名字后面一个字或两个字作为儿子名字的起头,世世代代延续下来。如红河县思陀土司李呈祥的谱系:木实孔——孔欠莫——莫十书——书卜孩——孩木仰——仰资——资威……克举——举者(李呈祥)。但在各地哈尼族的父子连名系谱中,其世系数量不完全相等,一般在40~50代。父子连名制的存在,表明哈尼族经历了漫长的父权制阶段,这对研究哈尼族的社会历史、婚姻家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哈尼族大多信仰万物有灵的多神和祖先崇拜。“莫咪”是最大的天神。每个村寨的头上或边上都有“昂玛昂丛”(寨神林)。每年都要以全寨的形式进行祭祀天神、地神和寨神等。其中,祭寨神由“咪谷”(头人)主持,其他的祭祀活动均由“摩批”(贝玛)主持。在绿春县大兴区一带,每寨都有一位“咪谷”,一般是从本寨最早的老户中产生,父子相传,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摩批”是哈尼族的知识分子,由于哈尼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民族的发展历史、社会生活、传统文化以及丰富的民间文学,都是靠“摩批”一代一代口耳相传才得以流传下来,所以,“摩批”既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保存者,又是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者和传播者,深受哈尼族群众的信任和尊敬。哈尼语词汇中有大量反映宗教活动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能了解到哈尼族宗教生活的特点。
哈尼族服饰虽各地不同,但都喜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制作衣服。男子上穿有领对襟短衣或无领左大襟短衣,下穿扫褶宽口长裤。成年男人习惯包黑布包头巾。女子服饰丰富多彩,款式有几十甚至上百种,但各地差别较大。多数地区穿右襟圆领上衣,以银饰做纽扣,下穿长裤,系绣花围腰(盖住臀部),打绑腿,戴头巾。
哈尼族主食以大米为主,包谷和荞子等为辅,逢年过节吃糯米粑粑。喜欢吃酸、冷、辣等,善腌酸菜,注意调味。过年过节时,白旺、肉松是上等佳肴。哈尼族还善于用黄豆制作具有独特风味的豆豉,用作佐食和调料,被称为“哈尼豆豉”。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哈尼先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其中,文学主要是口头文学,有神话、传说、诗歌、故事、谚语和迁徙史诗等。这些文学形式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哈尼族的社会面貌、历史变迁和哈尼族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哈尼族民歌种类主要有歌或歌调如“哈巴”,山歌或情歌如“阿茨”,还有“哭嫁歌”“摇篮曲”等。其中,“哈巴”取材广泛,演唱内容极其丰富,从人类起源到族群历史,从生产知识到处世哲理,从习俗礼仪到宗教信仰,涉及到社会礼制、民俗生活、文化传统的方方面面,因而被认为是哈尼人的“百科全书”,多在节日、婚丧、祭祀及其他庄重的场合吟唱。“阿茨”即山歌或情歌,只能在山间田野或男女青年聚会的场合唱,歌唱爱情、歌唱幸福生活。哈尼族的故事,从内容上分,有人物故事、动物故事、植物故事、自然界故事、神话和鬼怪故事等。哈尼人能歌善舞。乐器有三弦、四弦、巴乌、笛子、牛角号、响蔑、木叶以及葫芦笙、铓、锣、牛皮鼓等。舞蹈有乐作舞、棕扇舞和铓鼓舞等,具有独特的哈尼族音乐舞蹈特色。
本书全面介绍了哈尼族的政治历史、经济法律、宗教哲学、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天文历法、风俗习惯、民族文化传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