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如是说:“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撬起整个地球”,那么,我会说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改变自己的人生,这支点便是——鼓励。已为人师的我,已为管理者的我更知道怎样给别人一个坚实的支点去改变他们的人生。
把心安顿好
新的一学期来临了,各方面的工作纷涌而至。虽然自己又搞教学,又做学校管理,加之培训班主任工作,真的是忙得不亦乐乎。不过在忙碌中感到一种充实,只是没时间管儿子的学习,希望孩子能像他老子一样在磨练中成长。
事实上,难免有岁月不饶人的感觉,但我得坚持,用课改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既然我们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今晚稍有空闲,我大可在这雨夜细细回味暑假的幸福生活。第一是学习,在这暑假我看了七八本书,《麦田里的守望者》、《仓央嘉措诗传》、《陌上花开》等,其实真是一种享受,心也渐渐地静了下来。另外就是被选派参加教育部班主任骨干教师培训,听了几位专家名师的讲课,心情开朗多了,或许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该打开自己的心门,让自己快乐起来。第二是参加文化作文课题的文化考察,文化在哪里,在路途中,在耳闻目睹中,一件件小事,一个个场景,让人难以忘怀,因外那确实是令人激动和兴奋的一次游历。第三是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平时很忙,假期也很少在家。抽了几天时间回到老家,和爸爸聊天,一起到田间地头看庄稼,一起收稻谷,等等一切把我带到了美丽的童年。再忙,也要回家看看。
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心安顿好,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有人在深爱着我!
家乡的教育
新宁大地所以能铸就“文化县”的辉煌,其中教育事业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由于种种原因,近十年来的教育质量一直处于迷惑与困境中。令人鼓舞的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教育,吹响了提高教育质量、振兴开江教育的集结号。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本汇集开江教育大讨论的《振兴开江教育大讨论文集》面世了,这是开江教育人和热心人士辛勤劳动的结晶,势必在我县教育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竹杖芒鞋,筚路蓝缕,记叙了探索者的艰辛;雁过留声,雪泥鸿爪,印证着实践者的足迹。这本论文集主要选录了振兴开江教育研讨会交流的论文、发言材料,是他们探索总结中的吉光片羽。这部文集有着部门领导的高瞻远瞩,有着退休专家的谆谆告诫,有着教育工作者的经验总结,有着一线教师的热情执着。文章内容涉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方面面:是对教育现状的理性反思,是对师资建设的真知灼见,是对教育管理的深入探讨,是对特色办学的积极摸索。透过文集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开江教育人对教育低谷的深刻反思,对工作创新的无限追求,展示了他们求真务实、不懈努力、奋进创新的感人风采。尤其要感谢的是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对开江教育提出的宝贵建议。涓涓细流汇成了浩瀚大海,点点星火燃起了开江教育的希望,开江人民的希望。因为我们坚信观念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命运的改变远远不只是个人命运的改变,也将是开江教育命运的改变。
一本文集是一座耀眼的灯塔,为走出困境指引迷津;一本文集是一次异彩纷呈的碰撞,迸射出教育振兴的光芒。以大讨论促进大发展的探索轨迹与路线,无疑为开江教育人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当然,我们也希望就其中尚觉稚嫩的观点、思之未深的问题求教于大方之家,以获得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
是以为序,讴歌我眼中的家乡教育。
乡教何处?
习惯性地打开QQ,远方一朋友发来信息:“哥,我在监考”,迅速回复叫她认真点,她漫不经心地说:“只有6个人考试耶!”这就是传说中的乡村教育——城挤、乡弱、村空。曾几何时,我也轻声地问自己:“我弱弱地为这一片天空撑起一把同样飘摇的伞,随时都会飞落。我的精神世界里,谁为我撑一把伞?”
冥冥之中,也总有一种巧合让你觉得这地球仅仅是为自己而运转的。当思维的芦苇在远去的时光中飘摇时,一学生打来电话,请我一起吃饭,那是我的第一届学生。酒桌之上,回味着件件往事,我是记忆力特强的人,总会清晰地记起那些与我相关,又愿意记起的往事,我那群孩子很多都是从那几近荒芜的大山深处走来的。当我刚到那所学校的时候,就只有一个想法:师傅,我走先!虽说自己籍贯属于开江,但我心中的乡关却在第二故乡——大巴山下的万源。我只想做巴山下那依山而淌的流水,明亮清澈,随性奔流,既可仰天而唱,亦可入洞而息,顺山环绕,俯仰进退。第一个周末便是登山而望,这是我的爱好,人与山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人在山上,便就成了仙;人在谷中,便就成了俗,当时也知道自己全然在绝情谷底。路上遇见一个背柴的孩子,问他读书没有?他说辍学了,一提“原因”二字,他泪水滚了出来,我也无语,就做了一个选择,暂且把此处作为我的乡关。
不能成为梦想中的流水,就慢慢变成山峰,孤绝屹立,把每一方岩石都变成黑土去孕育郁郁葱葱。在那里从教的岁月里,我感觉到了大山孩子的淳朴可爱,执着坚强。虽然付出很多很多,但收获却是成倍而来。每一个要求,都是不折不扣地完成;每一次谈话,都是水到渠成地领会。让人感动和难堪的是,每每把自己教的班转手给别的教师,学生都会闹得学校不宁静,弄得老师难下台。其实,我又何尝不难受,无疑是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值得高兴的事,谈笑中知道乡村走出的孩子混得还算不错,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了。时光辗转,诚如谷子里酒广告一样:“乡亲们都进城了,我也要搬家了!”乡村的从教生涯可谓是疲惫漫天卷来,几无尽头,我也带着几分不舍离开了那所学校。
它留给我最宝贵的财富是和那群可爱的孩子在一起,是从始至终都是自己,需要山峰一样坚强的信念。人生用不着一路狂奔,累了,就歇一歇,想一想,换一种姿态行进。
过程之美
学校一教师委屈地说:“我不上那个班的课了,现在的学生真是太没想头了!”听她一细说才知道,原来该班的一个学生上课来迟到了,老师询问其原因,却遭到这位学生的恶语反驳。大家都知道这位老师工作是位十分敬业的好教师,在场的其他老师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老师辛辛苦苦教学生,究竟得到了什么呢?
这件事却引起了我的思索,如今的教师究竟能得到什么呢?物质上、精神上匮乏都是不可否认的现实。以前也听说过“付出若只是为了回报,我将是多么的渺小”这诗一般的语言,但它毕竟给人以太远、太飘渺的感觉。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教育,只需珍惜过程之美。从事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除了希望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还希望得到学生的尊重(这无疑是正常人在精神层面上的本能需要),也就是所谓的“想头”。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很多学生表现出来的却是不太尊重教师。于是,教师就陷于一种精神的苦闷之中。我们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去享受教育过程之美。作为教师,你是否会因为学生听懂了一个问题而感到收获的快乐,你是否会因为与学生一次不设防的交流而感到心灵的释放……曾经在一篇文章上看到西方人并不希望孩子养老送终,那不是因为经济发达,而是一个意识问题。根源在于他们总觉得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获得了人生中最大的乐趣,这就是一种过程之美。
与三尺讲台为伴的教师同样需要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尽情欣赏从教途中的每一处美景——透过上帝给我们开的那扇窗户。
兴趣的故事
根据学校工作需要,我被安排到政教处担任主任一职,负责全校的德育工作。虽说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高完中,但学生的不良习惯、违纪行为却是层出不穷。我每天都要忙于处理这类事件,怎样才能搞好德育工作成了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一天,我刚到办公室。一个姓李的同学被他父亲带了进来。仔细一看,这位同学的双手是被捆绑起来的,脸上青一块、紫一块,显然是被“教训”了的。一了解才知道,前一天上午,他父亲把他从网吧抓出来痛打了一顿,并进行了深刻的教育,他也保证再也不进网吧了,可当天晚上他又溜进了网吧,玩了一个通宵。我让家长先回去,学生由我们校方来教育。我把他的绳子解了,让他先反思一下。我便开始填学生的安全通识卡。“老师,我帮你贴照片吧”,他主动向我提出要求,我默许了。此时,我发现他做得非常细致,把照片修剪得好好的然后贴上去。我不由得称赞起他的手巧,他告诉我他很喜欢画画和搞小制作。刚好学校要选学生参加一个由市上主办的青少年小制作大赛,我让他下去准备参加比赛,他很乐意地答应了。我居然忘了处理他上网吧这事。过了两周,他的作品获得了二等奖,而这段时间他再也没去过网吧。
这件事倒引起我这个政教主任的反思。我们的思想教育、法纪教育是天天讲、时时讲,家长对学生处处在敲警钟,乃至实施“家规”,为什么学生依旧去上网吧、吸烟呢?我从李同学的身上醒悟到,关键是他们的兴趣指向问题。我对德育工作做了一番改革。从政教处到班主任减少单纯的德育教育工作,取而代之的是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篮球比赛、文明班级创建活动、小编辑站等。学生的兴趣转移到这些活动中去了,不良行为习惯基本上消失了。我也清静了不少,看来德育工作的关键还是在于良好兴趣的培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谁动了我的教案
根据学校的安排,我将在本班上一堂示范课。届时,有其它同行来听,受课改长期熏陶的学生们听了这一消息十分高兴。我则对示范课做着精心准备。上课之前,我习惯性地翻开教案本浏览一下,以便理清思路。令我吃惊的是教案的一些地方被人改动了。
“是谁动了的教案?”我急了,关键时刻怎么能出现这种事情!经验告诉我必须冷静下来。我仔细一看,那字迹是学生的,字不怎么好,但非常工整。在我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有的地方写着“老师,上的这里时候让我们读一下吧?”有的地方补上一句“如果在这里让我们讨论了一下就好了”……我自认为完美无缺的教案被改动了,但他们的提法确实有道理。不过,为了示范课的稳妥起见,我决定还是按原方案执行。
待我进教室的时候,一位同学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彭老师,这是我们研究小组的建议,希望你一定要采纳!谢谢。”我看看班上的同学,他们的眼神中都充满了希望和自信。我只好冒险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调整了我的教学过程。没想到的是45分钟的示范课充满了自主、合作、参与,这是多么成功的一课呀!课后,听课老师对我的教学给了高度评价,殊不知成功的背后有学生的功劳。
一堂示范课结束了,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往往深挖教材,巧妙引导学生,然而这一切都是教师个人的创造;课程改革提到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也不过是教师一手设计;真正的课改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课改。真正的教案是有学生参与的教案。感谢你们,动了我教案的学生!
何须名苑看春风
学校花园并不大,也无名花奇树,但她永远是师生心中一抹春色!麦冬,箭兰,丁香构成了她基本色调,含笑,韶菊,月桂,腊梅点缀其间渐次吐蕊,四季分明。或许乡里娃天性,我偏偏爱桃树赏桃花!
桃树,不太起眼的平常果木。农村院落,山野溪边寻常所见。不需培土无需理枝,鲜嫩果实化为美味后,她便叶落枝枯,任凭秋雨荡涤严霜浸袭!毫无“繁华散尽凝香尘”的娇柔,绝不“林花谢了春红”之怜媚!不亢不卑,执着等待,在她心里,亘古不变的情怀是:不属于我的季节,纵有千呼万唤,也撩拨不动我的心弦,但属于我的春风,哪怕一丝一缕,定要熏醉依人眼眸!
三月的校园,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报春海棠色如丹珠,艳丽似火;争春玉兰嫩若凝脂,雍容典雅。一夜和风细雨,一阵啾啾鸟鸣,刹那间桃花开了!那自信,那从容,宛若仙子直白群芳:白里透红,与众不同,我才是春天!带着谕旨昭告万物:浪漫季节、珍惜拥有!虽无醉人馨香,超脱嫩绿陪伴,却毫无羞涩尽情绽放!看吧瞧吧,白如素玉,粉若朝霞。单瓣清秀可人,明丽似少女;重瓣雅致丰韵,摄人心魄!蜜蜂亲吻,蝴蝶膜拜,她一如浣溪村姑,低颦浅笑,落落大方!花枝招展的小女生来了,朗朗笑声酡红笑颜,花明人醉,好一幅人面桃花!漫步小园,放飞心绪,身在花丛,人在画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谁言不消魂?花娇媚,人痴醉,何需名苑看春风,一枝桃花不负侬!微风轻抚,花伴蝶舞,暗香盈袖,好生感动,一时竟想学学黛玉荷锄葬花了!
阳春四月,花落叶茂,果实孕育,刻骨铭心的爱恋终于成永恒!花荣花谢当自然,但温暖记忆徜徉心中,时常被唤醒。春的浪漫,夏的深情,秋的成熟,冬的凝重,天可老情依旧,桃花年年谢春风,此为慰籍吾心不熄之烛照!
为何厘清?
前段时间听一讲座,某教授说到:管理,管是一种才能,理是一种智慧。当你摊上一堆子事儿,才会真正明白厘清是人生不可缺失的一种智慧。
一位编辑向我索篇稿子,居然忙了整整两天时间也没找到,从这个书柜找到那个书柜,从这台电脑找到那台电脑,从c盘找到f盘,最终以失败告终。当时光从滑动鼠标的指间溜走,才认识到自己是个没收拾的人。也许是受了时间就是效率这句话的影响,只顾着高效完成手中的事情,而忽略了整理归类。当真正需要一些东西时,漫无目的的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有时间了,一定将自己的东西好好归一下类,或许能整理成基本集子出版。
最近安排了老师们的读书活动,自己也迅速将《做卓越的教师》这本书囫囵吞枣式的读了,可记住的并不多。快到世界读书日了,回头一想,自己每年读的书也近百本,可消化的太少,理解的太少。有时就有一种功利主义想法,需要什么读什么,这样可能将自己从书海中解脱出来。而多读书毕竟是好事,哪位成功人事不是博览群书,说话旁征博引的。其实,这同样需要一种厘清,看一看目录,看一看笔记,或许就能回忆起一些东西,或许就能升华一些东西。
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善于厘清的人,这样才能举重若轻,这样才能学习收获两相宜!
知行路上,收获感动
有幸被县教育局和进修校选派参加教育部“2011知行中国初中班主任”骨干班培训,也担当了省特聘教师和我县100名学员的指导任务。时光飞逝,在短短的二十天里,我学到了更多班主任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和学员一道感受学习的艰辛和喜悦,还有那一份份撩拨心间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