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57900000023

第23章 妙趣横生谈书画轶闻(2)

罗振玉是近代“文人无行”的一个标本;他所获得的肮脏钱很多,而又嗜好收藏,张大干兜售假画的首选对象就是这种人。张辗转卖给罗的假造石涛作品有两种:一种是斗方,北方俗名“坑头画”。张大干之所以售假得逞,是因其善于利用对方的心理弱点——罗振玉万没有想到有人会“笨”到伪造卖不起价的“坑头画”的程度,又贪图其“价廉物美”,就买了许多来送给日本人。另一种是迎合罗振玉的收藏欲望的作品:罗收藏了八大山人的八幅行书屏条,总想搜求石涛的八幅画屏作配,却一直未能如愿。有一次张大千到罗振玉家看画,张对其中一幅石涛作品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罗居然指着张的鼻子,大骂他“无知狂妄”。

三个月后,从上海传出一个轰动画坛的消息:在某没落世家的故宅中,发现见于著录的石涛的八幅山水巨构。罗振玉闻讯后,立即让画商打电报到上海,通知对方送原件来看。几天后,送来了一幅;罗振玉一看,惊喜莫名,原来其尺寸与自己所藏八大山人的字屏完全相同。罗振玉认为这是天赐的一段“翰墨姻缘”,不由分说,就把这一幅留了下来,要求把其余七幅尽快送来。这下当然要讲价钱了,经过一个月的往返侃价,以5000个大洋成交。

罗振玉得了这八幅石涛巨构,踌躇满志,得意非凡。重新装裱后,特设盛宴款客赏画,张大干亦在被邀之列。当主人夸耀、客人艳羡时,张只是埋头大嚼,待到酒阑人散,他留在最后,开口说话了:“这八幅石涛画么,有点靠不住!”罗振玉大声咆哮:“什么!你说什么?”“罗老师息怒!这八幅画稿和图章都带来了,请你老鉴定。”张大干从容不迫地打开随身携带的“书帕”,画稿图章,赫然俱在;罗振玉汗流浃背,面如死灰……

十一、沈尹默寻访《空山听雨图》

清代乾隆时期的女道士清微道人擅长绘画。她所作的《空山听雨图》久负盛名,曾有数百位名流为其题咏。后来图册不慎遗失,清微道人由此而怏怏不乐,旋即上吊自戕。

著名书法家、鉴赏家沈尹默的伯父曾于光绪初年在北东搜求到《空山听雨图》册,亲自为之补图题词;并摹写了清微道人像,详跋其生平事迹;广泛征求文人墨客的题咏。这段艺坛佳话和藏界盛事给幼年时的沈尹默留下了深刻印象。沈的伯父去世后,这本图册也随之散失。沈尹默长大后,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数十年间,一有机会就探访寻找这本图册,却一直未能找到。沈寓居上海时,一度听说《空山听雨图》册已由徐积余收藏,曾当面向徐询问,徐回答说自己的确曾经收藏过,但现在已归别人。沈也就未便深问,但这本珍贵图册的影子仍时常晃动在他的脑海中。

20世纪60年代初,沈尹默的朋友陶心华幸运地收集到了《空山听雨图》册,准备捐献给无锡市博物馆。因为知道这本图册和沈家有渊源,特意将册页的摄影照片寄给沈尹默,请他作一段题记。这使他在相隔80年之后又重睹了先人手泽,因此,十分欣慰地题写了跋文。

据说,(空山听雨图)册从沈家流出后,即被长期在广东当官的王雪澄所收藏。后又由徐积余用450两纹银购得。50年代徐死后,才从其家中流出,辗转流传到了陶心华手中。由此可见:在私人收藏的情况下,文物名迹的流传往往有其偶然性。当然,这也给有志收藏者留下了很大的回旋余地与机遇空间。

十二、《平复帖》回到了人民手中

民国时期的著名收藏家溥心畲有两件“主打”藏品——晋代陆机的《平复帖》和唐代韩干的《照夜白图》。后来,溥心畲在北京将《照夜白图》卖与上海商人叶某。张伯驹闻讯后,立即致函当时主管北京政务的宋哲元将军,申述此图有重要文献价值,请宋干预,不要任其出境。待宋哲元查询时,《照夜白图》已被叶某带走,并转卖给了英国人。张伯驹为此痛心不已,特别请人向溥心畲致意:千万不要再使《平复帖》流出国境;如果愿意出让,张愿出钱购买。得到的答复是:“心畲现在不需要钱,如要买,需付价款20万元。”对此“天价”,张伯驹当然既无力,也不愿承受。

第二年,叶遐庵举办“上海文献展览会”,特挽请张大千先生出面向溥心畲“说项”,愿以6万元求购《平复帖》。殊不料溥仍咬定要价20万元不松口。

1934年岁末,张伯驹从天津回北京度春节,在火车上巧遇傅增湘先生,谈及溥心畲遭遇母丧,正急需用款。张表示如果用《平复帖》作抵押,则自己愿借钱给溥办理丧事。傅增湘先生是个古道热肠的人,很自觉而诚恳地为双方居间说合;第二天就告诉张伯驹:溥家现只要价4万元,不如直接买断更为简便。张伯驹在“头寸”很紧的情况下多方筹措,分三次付清了全款,溥心畲才将《平复帖》交给傅增湘。傅先生又慎重其事地加跋后,将此帖亲自送到了张伯驹手中。其时,早已有人觊觎着《平复帖》,想趁机将它弄到手再转卖给日本人,则20万元垂手可得。幸亏傅增湘先生办事迅速而热心,才避免了这种不幸的后果。

北京沦陷后,张伯驹在家里蛰居了整整四年,直至后来携家带眷到陕西避难,始终都把《平复帖》藏在衣被中,一刻也不敢让它离身。这幅晋代陆机的著名手迹,书法奇古,从唐、宋、元、明流传到清代,后由雍正皇后、乾隆生母孝圣宪皇后遗赐给成亲王永理。又辗转由成王府归属恭王府,直到由张伯驹珍藏。1956年,张先生决定将这幅国宝捐献给国家,使人民之物回到人民手中。他十分欣慰地说:“在昔欲阻《照夜白图》出国而未能,此则终了宿愿,亦吾生之一大事。”

十三、蔡君谟自书诗册的神龙首尾

宋代蔡君谟的书法曾被欧阳修、苏东坡誉为“当世第一”;与苏、黄、米并称“宋四大家”。张伯驹先生收藏了一本蔡君谟的自书诗册:淡黄色纸本,洁净如新,乌丝格,核桃字;行楷兼备,姿态翩跹,是蔡的书法精品。这本诗册共书写了他本人创作的13首诗,共计884个季;”册后及“隔水”上钤盖有贾似道的三颗印章;后面有蔡伸、蒋璨、胡粹等多人题跋。

说起来,这本诗册的流传还有一连串的故事:这本蔡君谟的自书诗册原为毕秋帆的藏品,曾被刻人他的《经训堂帖》。后来被“籍没入内府”,曾刊载在《宝芨三编》上,因未经乾隆皇帝过目,所以上面未盖乾隆御玺。在清废帝溥仪未被逐出故宫时,被太监偷出盗卖。收藏家朱翼庵在北京地安门的古玩书画店中花5000元购得。后来不慎失窃,朱翼庵到处搜寻,终于又在海王村的文玩店中用重金将其赎回。朱去世后,他的后嗣仍把这本诗册视为“传家宝”,不肯转让。直到朱翼庵的元配夫人逝世,朱家为筹措营葬费用才打算将其出售。当时,汪伪政权的南京市市长梁鸿志已出价4万元意欲收买。由“惠古斋”的柳春农作中介,大收藏家张伯驹按朱家的索价,付出45000元将其购得。

1956年,张伯驹先生将蔡君谟自书诗册连同陆机的《平复帖》等,一并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

十四、张大千不买豪宅买名画

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南唐顾闳中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是因后主李煜意图窥探韩熙载的私生活而产生的画幅,反映了李后主对从北方南迁人士的猜忌心理。《宣和画谱》记载:“中书舍人韩熙载以贵游世胄,多好声伎,专为夜饮,虽宾客揉杂,欢呼狂逸,不复拘制。李氏悟其才,置而不问。声传中外,颇闻其荒诞,然欲见樽俎灯炀间,觥筹交错之态度不可得,乃命闳中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以上之。”此图昔为年羹尧所藏,图上钤有年的收藏印。年羹尧获罪抄家后,《韩熙载夜宴图》归入清官,是清高宗所珍赏的名迹,图上留下了乾隆皇帝亲笔篆书的题签并钤盖了“太上皇帝”御玺。以后,历经嘉、道、咸、同、光、宣六朝,均为“大内”所珍藏。

抗战胜利后,伪“满洲国”覆灭;大批“御藏”文物流失在长春街头,在社会的大动荡中身价陡降,在长春当地是论袋计价——一麻袋文物多少钱?识货的人带人关内,一进入北京琉璃厂其价位就成千上万倍地飙升。当时的古董商人称这批货为“东北货”;很多人因经营“东北货”而大发其财。

1945年11月,张大干重返北京,打算买房定居。恰逢有一所前清王府要出售,索价黄金500两。张大干亲自去看了房子,觉得很称意,就用出买自己所作绘画“期货”的办法,凑足了这个数目,还向房主交了若干定金。几天后,他偶然在琉璃厂的“东北货”中发现了《韩熙载夜宴图》,不禁为之狂喜,觉得非买不可。可是,古董商要价奇昂——也是黄金500两。豪宅与名画既然不能兼得,张大干经过几天的反复考虑,终于决定舍弃豪宅而购买名画。后来,他曾向人解释自己当时的心态说:“因为那所大王府不一定立刻有主顾,而《韩熙载夜宴图》却可能一纵即失,永不再返。所以我把买房子的金条,完全移用来买画。”

1952年夏,旅居香港的张大干决定移居阿根廷,为筹措费用不得不出售藏画。他不愿祖国珍贵的古代名迹落在外国人之手,遂托可靠朋友将“大风堂”的“镇山之宝”《韩熙载夜宴图》以远远低于市价的价格卖给了国家文物局,实际上是将这卷故宫瑰宝返赠给了祖国。此事曾引起蒋介石对张大干的极大不快。

同类推荐
  • 中国艺术经典4

    中国艺术经典4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影视配音艺术

    影视配音艺术

    本书翔实介绍、分析了传播学中影视传播分支下的影视配音艺术的相关知识和创作技巧,深入浅出地引领读者走进缤纷而隽永的配音艺术世界。全书共分三篇。第一篇分析声音及其在电影中的艺术内涵和表现,回顾影视配音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第二篇通过精选十部优秀译制片,由原片及配音再创作,将影片背景、译制艺术特色评析、演员配音表演艺术分析等有机地融为一体,旨在让学习者和创造者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养分;第三篇详尽阐述了配音艺术的创作基础、创作环节和方法、技巧等。在写作中力求贴近实际,追求通俗与优雅、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 艺术趣味

    艺术趣味

    本书是丰子恺撰写的一本以中学生和广大青少年为对象的趣味性艺术读物,其中包括艺术趣味一书以及四篇选自艺术丛话的艺术文章。
  •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这本书以一种新手和支持者能够理解并付诸实践的方式,灵活地引用了影片公司主管们使用的各类“成功”片例(《特工佳丽》(Miss Congeniality)、《虎胆龙威》(Die Hnrd)、《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e)、《天兆》(Sign)等),揭开电影的神秘面纱,正面地作出解释(类型、情节、结构、市场、选演员等)。《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就像揭示好莱坞每个影片公司执行官和制片人秘密语言的指南书。一旦你学会了像带有支票本的执行官和制片人那样思考问题,你离成功就近了一步。
热门推荐
  • 焚天狂徒

    焚天狂徒

    来自公元4060的基因试验人魂穿异世临死之人沸腾体内变异基因,引天地之力,开启血脉突变之路挥手间,掌天地磁力,控虚无之风,融九天神雷自此踏平九幽十八界,屠灭千古强者,煌煌战威不可敌。妹子不服我,我攻陷之。壮汉不服我,我暴打之。苍天不服我,我就敢吞天。敢狂敢嚣张,这就是我,为自己代言!
  • 种仙成魔

    种仙成魔

    兄弟的背叛,推下悬崖,我不恨?我命不由天。拜师学艺因为一块玉简见到神界神王囚霸,在被告知整个仙界、修真界、神界会有一场滔天大祸。而自己就是那个救世主,为了拯救仙侠世界我毅然来到了玄幻世界“血脉大陆”,为了得到宇宙石,我只要一步一步在玄幻世界修行。这是一部关于仙侠和玄幻的小说。前面是铺垫仙侠,然后玄幻,最后返回仙侠。
  • 偃灵

    偃灵

    乾为天,坤为地,乾生九星,环星相扣。坤生九域,域劫地灭。九域之上,衍生偃灵,偃灵修成,灭世指间!我为天下三生伐,谁敢动我指间砂?木落雁南四海家,幽冥九拒苍灵煞。ps:新书求支持!求推荐!求吐槽!各种求!您的支持将是我码字的最大动力!
  • 奇门高手

    奇门高手

    佣兵之王唐寅回归都市,偶然得到一件古董,竟是梦回古代,习得绝世神功,从此笑傲都市……
  • 酒吧狂徒

    酒吧狂徒

    在这里,在自由小镇!没有怜悯!没有善良!有的是随心所欲!你的软弱只会给你带来死亡!你的忍让只会给你带来屈辱!这里!奉行四个字:强者为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家娘娘又不见了

    你家娘娘又不见了

    [惊!!!现代修真大师穿越到古代皇帝的后宫里面!!究竟是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凤予棠是现代极少数的修真者之一,在晋升元婴的天雷之下都嘛事没有,居然左脚踩右脚把自己摔死了,体验了一把穿越……在古代那个地方,凤予棠一度以为自己可以拥有甜甜的恋爱,后来,凤予棠给了自己一巴掌:让你多想。别人的恋爱是甜甜的,她费尽"千辛万苦"才有的恋爱,骚气冲天!!(简介无能,文笔一般。这是架空的,和历史有出入)双洁
  • 亘古武神

    亘古武神

    荒古大陆,无尽宗门,亿万皇朝,一个少年自偏僻小城中崛起,携九幽神珠,踏破诸天。......热血激烈的对决,顶级天才的碰撞。武学、神通,无穷无尽的新奇法宝,修道的法力争斗,人间的爱恨情仇,一切尽在‘九幽战神’。......求推荐、收藏!
  • 拂世若鸿

    拂世若鸿

    ''王爷。''蒙妍上来禀告。''什么事?''凤辰皱了皱眉毛。''属下查到,有人鬼鬼祟祟的打晕我们的士兵,换下了她的衣物,从我们的眼皮底下溜逃出去……凤辰和戊将军一前一后的回到余阳县的的书房门前,还没有进门就被临面泼来一盆水,凤辰脚步生花,巧妙的侧身转了两个圈,闪开了,水都去了戊将军的身上,某士兵的计划失败。
  • 只手遮天

    只手遮天

    见过能打的,就没见过这么能打的!别人都是一对十,小混混浩东一对一百面不改色心不跳!身负异能的他称霸校园,却因一桩冤案被逼北上打工!火车上遭遇邪恶小美女,非要缠着他,还说什么非他不嫁!“我爸爸是老大,你一定要保护我!”保护她?多容易!反正浩东早就想好,当保镖,跟老大,只等翻身那一天,看这野蛮妹子还闹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