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郭君(齐国威王少子田婴的封号)准备在薛筑城,谋士们大都劝阻。靖郭君对通报的下人说:“不要为那些人通报。”
齐国有个请求拜见的人说:“在下请求就说三个字。多一个字,在下就甘愿受烹煮之刑。”靖郭于是见了他。
那人快步进来说:“海大鱼!”于是回头就走。
君说:“你且留下!”
那人说:“在下不敢把死当儿戏!”
君说:“没有那事了,接着说!”
回答说:“您没听说大鱼吗:网抓它不住,钩钓它不到,它震动身体却离开了水,那么蝼蚁得意了。现在的齐国,也就是您的水啊,您一直受着齐国的庇荫,还要在筑薛城干什么呢?(有)齐国,就算将薛的城墙建得天一样高,又有什么益处呢。”君说:“好!”(便)放弃了在薛建城(的计划)。
3、对相关准则的故意违反。答非所问,说不着边际的话,“王顾左右而言他”。
(49)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语出《晋书嵇康传》
(50)老师:“大雄,老师给你90元,你再去跟胖虎借10元,这样你总共有多少钱?”大雄:“0元。”老师:“你根本不懂数学!”大雄:“你根本不懂胖虎!”
(51)有个向导,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他陪伴一位法官打猎回来时,有人问他:法官今日收获如何?
法官枪法高明,他回答,只是上帝今日对于飞鸟特别仁慈。
(52)朴:(向下人)跟太太说,叫账房给鲁贵同四凤多算两个月的工钱,叫他们今天就走。去吧。
萍:爸爸,不过四凤同鲁贵在家里都很好,很忠诚的。
朴:嗯,(呵欠)我很累了。我预备到书房歇一下。你叫他们送一碗浓一点的普洱茶来。
——曹禺《雷雨》
(53)一同学想去清华找老乡,到清华附近迷路了,他看见一个文质彬彬的中年人,就问:
老师,去清华怎么走?
努力,不停的努力,才能走到清华去。那老师看来他一眼,干脆的回答道。
表面上是答的很切题,但实际上答非所问。问句是现实生活中的问路,老师答的是指考上清华大学。
(54)有一个四十岁的女生长的还不错,有一份工作,收入稳定,有一天小明就问她∶你条件这么好,怎么还没结婚啊·那女生回答∶我小时候是田径队的,有一次受伤,脚底留了一个疤。小明就问∶脚底有一个疤,跟你有没有结婚有什么关系呢·那女生回答∶对啊!那我结不结婚关你什么事·
(55)老师问:为什么人死后身体是冷的?没人回答。老师又问:没人知道吗?这时,有个同学站起来说:那是因为心静自然凉。
(56)老师:“今天我们来学减法,比方说,你哥哥有5个苹果你从他那儿拿走3个,结果怎样。”汤姆:“结果嘛,结果他肯定会揍我一顿。”
(57)(背景;姚玉卿,女,电影演员,因角色需要,她拜方之秋为师学戏,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在喝咖啡时的对话)
方:姚小姐,学戏和拍电影哪个更累?
姚:和你学戏不累,不过就这样坐这儿喝咖啡更好,最好永远这样。
方:对不起。
姚:是不是你已经结婚了?
方:不,不,不。是我已经订婚了,是我师傅的外孙女……
姚:你爱她,对不对?
方:我师父对我很好。(例子引自《语言学纲要》申小龙主编)
对姚小姐的问话都不做正面回答,答句与问句不一致。可以看出方的矛盾心理,甚至是卑劣心理,想和姚好,又不想负责任。
4对方式准则的故意违反,为了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故意绕弯子说话,或故意说歧义句。
(58)有个小伙子,骑驴赶庙会,迷了路,遇上了宋丑子,就在驴背上吆喝道:“哎!赶会往哪儿走?”
宋丑子见他一不称呼,二不下驴,便假装没听见。小伙子又嚷“你耳朵聋啦?”
宋丑子停下来说:“别见怪,我有急事哩——我的驴下了头牛。”“驴下了头牛?它为什么不下驴?”
“啊!小伙子,没想到你还知道下驴。”小伙子这才醒悟是自己的过错。
“我的驴下了头牛”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故意这样说错话,就是借机教育不知礼的小伙子。
(59)据说,马克吐温说了一句话:有些国会议员是狗婊子养的。结果,被告上法庭,马克吐温被判诽谤,公开道歉。马克吐温在道歉时说,我说错了,我说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这话是不对的,其实,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
(60)半夜三更子时归
关门闭户掩柴扉
妇人妻子堂客问
汝乃何人你是谁
晦涩:故意说人不懂的话。
(61)民国时有某甲,非常羡慕做官,就终日里摆官架,装官样,走官步,说官话。一天早餐时候对家人道:“你到我的稀饭箱子里去取我的绿脑袋来。”家人不懂,瞪眼下视。
某甲大怒,喝道:“王八蛋!不能办事的东西!你不晓官话粥叫稀饭,竹与粥同音,竹箱子不是稀饭箱子吗?官话头喊脑袋,头与豆同音,我那箱中有绿豆一包,岂不是绿脑袋么?”
(62)笑笑:你老实告诉我,你今年到底多大了
秦:六一,六一的嘛。
笑笑:你都六十一啦!
秦:61年生的。
由于觉得了合作原则的不完美,语言学家们做了很多的补充,比较认可的是利奇的礼貌原则。礼貌原则体现的主要是认同。
认同性: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情人》)这段话在内容上和年老的女子的感情达到了共鸣,体现了言语表达的一致性。人们总希望被认可,不希望被否定,所以喜欢听到赞同的话语,不喜欢听到反对的声音。认同性减少了双方在立场和情感上的冲突,淡化了有差异的观点,避免话不投机半句多而影响交际。
(第三节) 语用失误
生活中的各种摩擦和冲突都起始于语言的误用和乱用。不管是乱用还是误用,都是语用的失误,语句用的不对,把不该说的话说了,或是说错了“可与人言不与人言,失人。不可与人言与人言,失言。”总之,说的不恰当都会导致交际失败。
这种现象也可以叫不虞之词,指出乎意料的话。
(1)有一次寝室里同学的老妈打电话过来。
我习惯说“他不在”,但是这一次我想说的的是“已经出去了。”
结果说出来是:“他已经…不在了。
不在了,在口语中有去世的意思。
(2)一位老人对街上一些年轻人的穿着很反感。他对身边站着的人大声说:“看那位,不知是男是女?”
“女的,那是我女儿。”
老人抱歉地说:“啊,对不起,我不知道你是她母亲。”
这人厉声喊道:“我是她的父亲!”
(3)一位白人到黑人区发表竞选演说,为了赢得黑人选民的支持,演说中他竟脱口而出:“虽然我的皮肤是白的,但心却和你们一样黑。
一般会把心黑理解成心肠很坏。和黑皮肤的黑是两个意思。为了拉选票讨好说的话反成了责骂人家。明显的语用失误。
(4)一次上语文课时讲什么环境危害,说到动情之处时,40多岁的语文老师愤怒地说:“你们人类呀!就不知道保护环境!全班石化。
(5)昨天下班途中,与同事闲聊,她说起她老公是属猪的,但是在年尾生的,算起来该算是猪尾巴,。。。马上头脑发热,一句让我悔恨终生的话,大声地,激动地,脱口而出了:我是猪头!。。。
(6)年轻的律师首次出庭,他当事人的24头猪被火车轧死了。为了强调损失,他激动地说:“先生们,想一想吧,24头猪呀!24头!是我们陪审团的两倍呀好像在强调陪审团的成员们是猪。
(7)舅舅来家里做客,小文却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去动物园看猴子”。妈妈立即怒骂道:“看什么猴子?你舅舅在这,你还去什么动物园?”
(8)文革时常开批斗会,一次某人老爸被抓上台批判。大会结束时有人要他高呼口号与其父决裂划清界线,只见他冲到台前振背高喊:“打倒我爹!打倒我爹!”这时众人也跟着齐呼:“打倒我爹!打倒我爹!”
(9)初中文艺晚会,抢答题环节。
女主持:“大家注意了,不要抢的太快。等我说完开始在举手”
然后开始念题目,说,“现在开。”
这时候,一个选手就抢答了。
主持人就说“这位同学太着急了一点。我‘始’(屎)还在口里,你怎么就抢了”
(10)新招了个MM业务员,貌美,但是刚大学毕业半年的,少不经事,今日,带她去拜访客户,在和客户交换名片的时候,客户说了句:这次印的名片很难看。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MM毫不迟疑地插了句:你是不是把头像印上名片去了?……
(11)一天上语文课的时候,我用水彩笔画了一只猪在纸上,然后轻轻地把那纸贴在了前排一个女生的背上,没想到贴上去没几分钟,她就发现了,她把纸撕下来,用她那带有杀气的眼神看着我说:“哼,下课再找你算帐.”
我很迷惑的问她:“你是怎么感觉到你的后面有一只猪呢?”
(12)同一位毒舌天后,某天见到本系毕业的一位30出头风韵犹存师兄,该师兄目前最在意的就是抓住青春的尾巴,毒舌天后这回倒是诚心诚意地想夸人,谁知一开口又是:好年轻的中年人。
(13)上次我们班两女生吵架,有一女生实在招架不住,便破口说道:小心我喷你满脸狗屎!全班笑晕。
(14)作文《我的家》小华在作文簿上写道:我的家有爸爸妈妈和我三个人,每天早上一出门,我们三人就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归。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上比手划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里招摇撞骗、来者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里目瞪口呆、充耳不闻。我的家三个成员臭气相投,家中一团和气。但我成绩不好的时候,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遍体鳞伤、五体投地,妈妈在一旁视若无睹或袖手旁观,从来不曾见义勇为,有时甚且助纣为虐。
利用不虞之词造成幽默
(15)父亲:“你这儿笨,真是个小猪猡!你知道小猪猡是什么吗?”
儿子:“知道,它是猪的儿子。
(16)最后上来一道菜是清炖王八。汤快吃完了,圆圆的小白球浮出:“小姐,这是什么?”
小姐忙答:“是王八蛋。”
于是领导唤小姐:“给大家分分!”
可小姐一直不动,领导生气地问:“怎么,这也分不清楚吗?”小姐为难地说:“七个人,六个王八蛋,您叫我怎么分啊?”
(17)人话与鸟语
宿舍里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如果都说家乡话必然有碍交流,于是大家把普通话称为“人话”,把方言称为“鸟语”。
一日,一同学正用“鸟语”给家里打电话,宿舍其他人都在一旁起哄:“讲人话,讲人话!”该同学终于不堪其扰,匆匆挂断电话,怒道:“你们捣什么乱呀!说人话我爸听不懂!”
(18)某日,我们高中数学老师跟我们讲函数周期表时,讲到“周期”二字时激动地走下讲台,对着全班同学说:“你们还不了解周期啊,真的是猪都比你们聪明些。”然后他指着第一排的一个女生说:“你知道什么是周期吗?你跟他们解释一下。”全班均晕倒。
(19)我们初中时候规定升国旗时候要穿校服,结果总有一些人没有穿校服或者是单只穿裤子或者是衣服。然后每次升旗之前校长都拿着一个扩音喇叭在那里说:“有的同学不穿衣服,有的同学不穿裤子,有的就干脆衣服裤子都不穿”。
以上几例都是不经意间说出来的,是无意造成的语言失误现象。
(第四节) 补救不虞之词
语用失误是可以补救的。索振羽先生称为修正原则。说错话后,会马上意识到,为了不影响交际,就得立刻补救,有补救成功的,也有补救失败的。
1补救成功的例子:
(1)杀鸡取卵
语文课上,老师讲完“缘木求鱼”这个成语后,请同学再想一个意思相近的成语。
小明答:“杀鸡取卵。”
老师纠正:“错了,缘木求鱼指的是方向、方法不对而达不到目的。”
小明坦然答道:“老师,我杀的是公鸡!
(2)在南方某大学,学生去食堂打饭,想吃包子,就跟师傅说:来四个包子。
师傅问:10个?
答:不,是4个?
问:10个?
答:4个!是4个!
师傅问:Howmany?
答:four!
师傅:这不结了吗!
由于方言音而形成语用失误,后来用英语补救,避免语音上的听误。
(3)某翁家资巨富,一日为夫人祝寿而大摆宴席,并再三邀请解缙赴宴。解缙感到盛情难却,便前往祝贺。酒酣耳热之际,某翁请解缙题诗庆贺。解缙乘着酒兴,当即应之道——这个婆娘不是人,听到这句不恭之语,举座皆惊,某翁及其子更是怒气冲冲。
解缙不以为然,从容续道——九天仙女下凡尘。原来如此,众始莞然。及其转句,又听解缙念道——儿子个个都是贼,
众复愕然。只见解缙收句云——偷得蟠桃献母亲。
某翁之子顿时转怒为喜,众宾客交口称赞。
类似发生在解缙身上的还有:君王昨夜降金龙,化作嫦娥下九重。料是人间留不住,翻身跳入水晶宫。每一句的语义都是相反的。除了第一句外,其他都在做补救,补救的很成功。
(4)鸡冠本是胭脂染,今日为何淡淡妆?只因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却满头霜。
整首诗都是对语用失误的补救。
2补救失败:
(5)某君赴宴去迟了,匆匆忙忙找个座儿坐下来,看到桌上一盘烤乳猪,觉得万幸极了,脱口而出:“还好,坐在了乳猪的旁边。”话音未落,发现身旁一位胖女士怒目相视,急忙陪笑道:对不起,我是指那只烧好了的。
补救的语句包含了指示代词“那只”,这、那有对举义,因此语句包含了这只的意义,语义指向范围就包含了了傍边的胖女士。
(6)病人:“医生,你深信这就是肺炎吗?有时候,医生在治疗肺炎,病人却死于其他的病。”医生一本正经地说:“我在治疗肺炎时,病人就死于肺炎。”
(7)赵本山小品《钟点工》出现两次用语失误情况。
赵:这样吧,大妹子我给你讲个小笑话,我给你打开一下尴尬局面。这笑话老招笑了,我这半辈子就指这笑话活着。
说,有一只老虎,被蛇咬了一口,老虎急了,就想把这蛇踩死,追啊追追追,追到一个小河边,这蛇,日(rí),钻水里去了,老虎就在河岸上就这么等,小样的我就不信你不出来。不一会,从里面钻出来一只王八,老虎上去就把它按住了,“小样的你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宋穿着马甲)
赵:大妹子,我重讲,我讲错了啊。不对,是一个王八钻水里去了,完事出来一条蛇,老虎说了,“你把马甲脱了我照样认识你!”(宋脱掉马甲,但赵没注意)
大妹子,你看你,我给你讲笑话,你老整个马甲配合我干啥?
这是不顾及对方的现场情况造成了语用失误,及时的补救也没有补救成功,因为现场情况变化了,发话人没有注意到。
(8)赵:我稀里糊涂就跟了下场了,刚扭两步过来三个老头要揍我。
宋:为啥那?
赵:说我跟人那老太太飞眼了。
宋:你说你也不认识人家老太太你跟人飞啥眼呀?
赵:不可能,扭大秧歌那上来劲我就做俩动作,这算飞眼吗?
宋:这还不算飞眼?你眼睛再大点眼珠子都快飞出来了。
宋:你呀,你只定是瞅着人家老太太长得漂亮,是吧。
赵:拉倒吧,漂亮我挨顿揍还值,还漂亮——那老太太长的比你还难看呢;阿不是,我说她没有你难看;你呀,比她难看。
她长的比你还难看,她没有你难看,你比他难看。”接连补救接连失败,同义反复使用,只是在形式上略作变化。
文化背景形成的语用失误:
下面节选了广西合浦县廉州中学周怀慷《导致语用失误的常见下文化差异现象及教学对策》论文中的一部分来了解由于中西文化诧异形成的语用失误。此文把导致语用失误的常见文化差异现象分了六种:
(1)称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