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53900000030

第30章 权倾天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2)

等到了细柳营,只见军吏士卒都手拿利刀、身披铠甲,机弩上也搭着箭枝。天子的先行官来到营门,立刻被军士挡住,无法进去,便对守营门的军吏说:‘天子即将驾到了!’守卫营门的都尉却说:‘军营中只听将军的号令,不闻有天子的诏命,将军曾经严肃告诫过。’过了一会儿,天子的车驾到了,但军吏仍不开门。文帝无法,只好派人拿着天子的符节去见周亚夫说:‘天子要亲自劳军。’周亚夫这才传命打开营门。守门的军吏又对天子的随从说:‘将军有规定,军营中任何人的车马都不能奔驰,违命者斩。’于是,天子只得让人拉着马缰绳慢慢地前行。等到了营内,周亚夫也并未跪拜迎接,他身穿盔甲,对文帝长揖道:‘臣甲胄在身,不能下拜,请以军中之礼相见。’汉文帝终于被周亚夫的这种精神所感动,他起身扶着车前的横木,改变了原来严肃的面容,并派人向周亚夫称谢说:‘皇帝恭敬地慰劳将军。’慰劳完毕,天子的车马就离开了。随行的大臣看到这种情景,都为周亚夫捏了一把汗。因为周亚夫虽是为国治军,为汉室江山治军,且并无越轨之处,但毕竟对皇帝显得有点傲慢无礼,不如其他的军营显得隆重恭敬。谁知汉文帝在看完了周亚夫的细柳营后,却十分感慨地说:‘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灞上的驻军和棘门的驻军,与周亚夫的细柳营一比,真如儿戏一般。那两位将军,是很容易被袭破而俘虏的,至于周亚夫将军,谁能打败他呢!’大臣们听到文帝这样称赞周亚夫,才放下了心。”

多亏汉文帝是一代明君,他虽对周亚夫有隐隐的不快之感,但因他能克制自己,能从国家大事考虑,还不至于表现出来,甚至在临死的时候对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说道:“如果将来国家发生了急难,特别是有人叛乱时,周亚夫可以委以重任。”

果然,汉景帝初年,晁错建议削藩,使早就图谋不轨的吴、楚等七国联合叛乱。危急之时,汉景帝忽然想起了文帝临死前说的话,在站列两边的群臣中找出周亚夫,授他太尉之职,要他指挥军队前去平叛。周亚夫既未推辞,又未谦让,只是接受任务,更无其他言语。汉景帝虽然找到了一位愿意前去平叛的将军,觉得高兴,但同时又觉得周亚夫有些傲慢,可能有点不大尊重或是看不起自己这个年轻的皇帝。周亚夫也确实不负景帝之望,出兵之后,屡破敌计,屡设奇谋,仅三个月,吴王刘濞被杀,吴、楚叛乱被平定。吴、楚是叛军主力,他们失败后,其余五国也在汉将的进击之下节节败退,没用多久,作乱藩王或是自杀,或是伏诛,七国叛乱很快就平定了。

只知谋国,不知谋身

平定七国叛乱,周亚夫功劳很大,赢得了人们的一致称誉,汉景帝也重用了他。景帝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周亚夫被擢升为丞相。丞相为文官之长,帮助天子处理各项事务,职位是十分显要的,但弄不好也极容易把自己陷进去,像周亚夫这种性格,绝对干不长久。

首先找周亚夫麻烦的人就是梁王刘武。刘武与景帝同为窦太后所生,是一奶同胞的兄弟,而且只有这兄弟两人。窦太后十分宠爱小儿子刘武,对他“赏赐不可胜道”,刘武自己也往往“入则侍景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却偏偏恨上了周亚夫,这恐怕就埋下了祸根。

梁王刘武之所以恨周亚夫,还是因为公事。当时,周亚夫主持平叛,率领军队开到了河南一带,吴、楚联军正全力攻梁,周亚夫等人分析了形势,认为吴、楚联军锐气正盛,汉军难与其争锋,决定把梁交给吴、楚联军,任由他们攻打。梁王向汉景帝求救,景帝也命周亚夫援梁,但周亚夫给他来了个“不奉诏”,而是派骑兵截断了吴、楚联军的粮道。吴、楚联军久攻不下,锐气尽失,又断粮草,被迫找汉军主力决战,周亚夫则深沟壁垒,养精蓄锐,一举打败了吴、楚联军。虽然平叛胜利了,但却与梁王结怨。

周亚夫只知谋国,不知谋身,终使梁王怨恨。因此,梁王每逢入朝,经常与母亲窦太后说起周亚夫,极尽中伤诬陷之能事。时间一长,假话也成真话,何况梁王所说并非假话,只是对事实的理解不合实际而已。窦太后听信了梁王的谗毁,经常向景帝说周亚夫的坏话。

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立长子刘荣为皇太子,但因其母栗姬逐渐失宠,景帝就想废掉太子,另立王皇后之子刘彻为太子。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立太子是大事,因为将来国家社稷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都握在他一个人的手里,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巨大的灾难,况且废长立幼一般是不允许的。周亚夫初登相位,认为太子并无过失,随意废立,会引起混乱。周亚夫秉性直爽,不懂劝谏艺术,对景帝“固争之”,与景帝发生了争执。后来景帝说废立太子是家事,不需外人插手,周亚夫这才无奈罢休。周亚夫的劝谏不仅未能说服景帝,反而使景帝觉得他太过张狂,太蔑视皇帝,因而深为愤怒。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47年),窦太后要景帝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王皇后为人十分乖巧,专会讨好窦太后,因而博得了窦太后的欢心,稳住了地位。至于封外戚为侯,并非没有先例,但景帝估计周亚夫不会同意,就先去找他做工作。果然,周亚夫断然否决,他说:“高祖皇帝曾经与诸大臣歃血盟誓:非刘氏而王,非有功而侯,天下共击之。”周亚夫搬出高祖的话压人,倒还罢了,还直言不讳地说:“王信虽是皇后的哥哥,但却并无功劳,如果把他封了侯,那就是违犯了高祖的规约。”这自然使景帝十分恼怒,只是周亚夫持之有故,言辞确凿,无懈可击,景帝才不好发火,只能“默然而沮”。

周亚夫阻止了王信封侯,但从此加深了与景帝之间的矛盾,更得罪了王信。梁王与王信过从甚密,又都恨极周亚夫,于是,两人联手,内外夹攻,一起陷害周亚夫。

这件事发生不久,匈奴部酋六人来降,景帝非常高兴,并想把他们都封为列侯。其中有一人,是以前汉朝投降匈奴的将领卢绾的孙子,名叫它人。卢绾曾伺机南归,但终不得志,终于郁郁而死。卢绾的儿子也曾潜行入汉,病死在汉朝。卢它人乘隙南归,才有这六人来降。周亚夫认为不能封卢它人为侯,便对景帝说:“他的先人背弃了汉朝而投降了匈奴,现在又背叛匈奴而投降了汉朝,陛下如果封这样的人做侯,那么又怎么能责备做臣子的不忠于君主呢?”这次,景帝认为“丞相之议不可用”,断然拒绝了周亚夫的建议,封六人为侯。其实,周亚夫的话很难说对与错,这本就是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要看具体情况而定。景帝拒绝周亚夫,倒不全是出于他的话的对与错,多半出于这样的心理:不能事事都听你的,总得听我一次。周亚夫见景帝不从,也还知趣,就上书称病辞官,景帝也不挽留,任他辞退。

但还有一个问题,周亚夫既然得罪了景帝,又有功劳威望,景帝便不会对他放心。一次,景帝专门宣召周亚夫,想“考验”一下,看他是不是个知足的人。

一日,景帝特赐食于周亚夫。周亚夫虽已免官,尚居都中,见召即到。周亚夫趋入宫中,见景帝兀自独坐在那里,行了拜谒之礼,景帝跟他随便说了几句话,就命摆席。景帝让周亚夫一起吃饭,周亚夫也不好推辞。只是席间并无他人,只有一君一臣,周亚夫就感到有些惶惑。等他到了席前,发现自己面前只有一只酒杯,并无筷子,菜肴又只是一整块大肉,无法进食。周亚夫觉得这是景帝在戏弄他,忍不住地就想发火。转头看见了主席官,便对他说:“请拿双筷子来!”主席官早受了景帝的嘱咐,装聋作哑,站着不动。周亚夫正要再说,景帝忽然插话道:“这还未满君意吗?”周亚夫一听,又愧又恨,被迫起座下跪,脱下帽子谢罪。景帝才说了一个“起”字,周亚夫就起身而去,再也没有说话。

几天过后,突然有使者到来,叫他入廷对簿。对簿就是当面质问,澄清事实,核实错误罪行。周亚夫一听,就知末日已到,但还不知犯了什么罪。等周亚夫到了廷堂,问官交给他的一封信。周亚夫阅后,全无头绪。原来周亚夫年老,要准备葬器之类,就让儿子去操办。买了五百副甲盾,原是为护丧使用,又有许多朝廷使用的木料等,可能是周亚夫的儿子贪图便宜,买了下来,他使佣工拉回家去,又未给钱,使得佣工怀恨上书诬陷。景帝知道此事后十分恼怒,正好借机找碴,派人讯问。周亚夫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无从对答。问官还以为他倔犟不服,就报告了景帝。景帝怒骂道:“我何必一定要他对答呢!”就把他交大理寺审讯。周亚夫入狱,其子惊问何故,等弄清了原委,才慌忙禀告父亲。周亚夫听了以后,什么话也没说,只是长叹了一口气。

大理寺当堂审讯,问道:“你为什么要谋反呢?”周亚夫说:“我的儿子所买的东西全系丧葬所用,怎能谈得上谋反呢?”

大理卿无话可说,但又知皇上欲置其于死地,必须找个借口,于是发出了石破天惊之判词:“你就是不想在地上谋反,也想死了以后在地下谋反!”周亚夫一听,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再也无话可说。被关入狱中后,他五日不食,绝食而死。一代名将竟落此下场!

晁错:血溅东市的“智囊”

汉文帝时,晁错因文才出众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太子老师)、贤文学。在教导太子中授理深刻,辩才非凡。晁错兼习儒、法和文学,分析问题目光敏锐,见解精辟,被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景帝)尊为“智囊”。因七国之乱被腰斩于西安东市。

由农家子弟一跃成为太子家中的总管

晁错大约于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出生于古城颍川郡,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少年时就曾只身一人饱受风餐露宿之苦,步行几百里到轵县拜著名法学家张恢生为师,随他学习申不害、商鞅的法家学说。后来又研读词章,学习文学。十几年的苦读生涯,不仅培养了他坚强正直、无所畏惧的性格,也使他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像申不害、商鞅那样以严刑峻罚来安邦治国,建功立业。后来,他以贤良文学被推为太常掌故。太常掌故是太常寺的属官,负责保存文物典籍,研究国家典章制度,记录国家重大事件。就这样,晁错来到都城长安,走上了西汉前期那纷繁复杂的政治舞台。

文帝时,由于经历了秦末的大战乱,研习《尚书》的人已经很少。当时只有齐地秦朝遗老伏生通晓《尚书》,他是原来秦朝的博士,这时已经90多岁了,不可能再请他到长安来了。于是晁错就以太常掌故的身份被派往济南,跟随伏生学习《尚书》。晁错凭着自己坚实的基础,经过两年苦读,基本掌握了伏生的学说。回朝后,他向文帝上书汇报自己的学习结果,获得文帝赞赏而被升为太子舍人,后又升做门大夫,均是太子属官。不久又升任博士。

大约是在任博士期间,晁错上书给文帝,提出皇太子要通晓“术数”,即治国方略。他说:“君主之所以地位尊贵显耀,可以名扬后世,原因就在于懂得治国方略。君主懂得如何驾驭臣下,群臣就会畏服;懂得如何听取大臣汇报奏事,就不会被欺骗和蒙蔽;懂得如何使万民生活安定并获得实际利益,就可得到天下人的拥护;懂得如何使臣子以忠孝之礼侍奉君父,可以让他们的品行更加完美。以上四点,我认为都应是皇太子抓紧学习的。”文帝阅后非常赞同他的意见,就提升他为太子家令,把辅佐太子的重任交给了他。太子家令是太子府中最重要的属官之一,掌管府中庶务,实际上就是太子家中的总管。晁错凭借自己清醒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及广博的学识,对当时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多次提出十分中肯的建议,深受文帝和太子的喜爱和信任,称赞他为“智囊”。

向皇帝进言抗击匈奴的策略

文帝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比较谦虚,鼓励进谏。在这种情况下,晁错除了辅佐好太子外,还多次上书,对当时的军国大事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建议。

当时匈奴势力强大,多次骚扰汉朝北方边境,掠夺人口和财产,这种威胁直到文帝时也未因实行和亲而解除。每念及此,文帝总是忧心忡忡,曾经多次让大臣在朝堂上公议,但都没有提出好的解决方法。晁错认真地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并结合西汉前期的实际情况,向文帝进呈了《言兵事疏》,论述了自己抗击匈奴的战略和策略思想。他认识到了在战争中激励士气和选择良将的重要性,重点论述了地形、士卒训练程度、武器装备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如果武器装备不精良,就等于把士兵断送给敌人;如果士兵未经严格训练,不会打仗,就等于把将领断送给敌人;如果将领不会用兵,就等于把君主断送给敌人;如果君主不能知人善任、选拔优秀的将领,那就要葬送整个国家。以上四点都是用兵的关键问题。晁错还分析了匈奴军队与汉朝军队的长处和短处,主张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并提出联合其他归顺的少数民族,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与汉军配合抗击匈奴。

文帝对其建议十分赞赏,特地下诏给予嘉奖。晁错接着又向文帝上了《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实塞疏》,提出了“徙民实边”的策略,即由政府采取减免赋税、帮助建造房屋、提供农具和种子等优惠政策,招募内地人民移居边疆,选派德才兼备的官员进行管理,实行农耕战守合一,匈奴来犯时,可以组织边民与其作战,匈奴退走,边民即可耕种。他还建议让全国百姓向边塞输纳粮食,以换取一定的爵位来赎罪。晁错提出的这一系列建议迅速被文帝采纳,对于防止匈奴进犯起了很大作用。

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诏令全国推举贤良、方正、文学之士,晁错被选中。文帝就“直言极谏”等问题提出征询,在参加对策的100多人当中,晁错回答得最好。晁错在对策中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矛头直指文帝,他指出:文帝即位已经16年了,可是百姓仍然没有富起来,盗贼没有减少,边境也不安宁,原因就在于皇帝没有能够亲自听取群臣的意见。对此文帝不仅没有发怒,反而提升晁错为中大夫,掌谏议顾问。

诸侯王日渐强大,独霸一方,对中央虎视眈眈。晁错为削藩不遗余力,甚至置身家性命于不顾。

提出削夺诸侯王封地抑制其势力发展

西汉诸侯王问题由来已久。刘邦在消灭了韩信等异姓诸侯王以后,又错误地认为秦朝二世而亡是没有分封子弟为诸侯的缘故。于是,他一面消灭异姓诸侯王,一面又陆续分封刘氏宗室子弟为诸侯王,希望这些同姓诸侯王能够像群星拱卫太阳一样捍卫皇室,保持刘氏江山万古永存。诸侯王拥有很大权力,可以在封国内自行征发兵役徭役、调动军队、征收赋税和任命官员。他们占据了全国大部分领土和近2/3的人口,形成了弱干强枝的局面。

同类推荐
  • 总体性与乌托邦: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范畴

    总体性与乌托邦: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范畴

    本书通过考察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范畴,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观念,发现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作者认为,总体范畴在20世纪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科学发展的结果,总体观念代表了一种与整个近代科学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新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在总体范畴的基础上将会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科学范式。关于人类未来社会的一切构想,也需要从对科学的总体范畴的理解出发,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乌托邦结局不是根源于把总体范畴作为理论前提,而是由于在对总体范畴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
  • 亚太安全析论

    亚太安全析论

    《亚太安全析论》内容包括国际战争与和平理论概述、亚太安全形势与战略、亚太安全机制、亚太军备控制、领土争端与亚太安全等七章。
  • 台湾不能说的秘密

    台湾不能说的秘密

    本书以台湾现当代历史大事和重要人物为纬,意在揭秘那些发生在历代台湾领导人身上的秘闻密事,介绍台湾近代历史中最真实、最重要的人和事。
  • 静对喧嚣:任剑涛访谈对话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静对喧嚣:任剑涛访谈对话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与报纸杂志编辑记者和同道朋友的访谈对话辑录。全书充满思辨的魅力、激情的光芒和实践的智慧,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政治发展的实际进程富有深刻的启迪。
  • 新编青年学生入党教材

    新编青年学生入党教材

    为加强对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促进全省青年学生党建工作,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浙江省普通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在《青年学生入党教材》(2003年版)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撰写了《新编青年学生入党教材》。本书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组织制度和纪律、党员条件以及党员发展工作的程序、规定等,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本书还收录了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并附有人党常用文书基本写法。
热门推荐
  • 爱上一个曾以为最不可能去爱的人

    爱上一个曾以为最不可能去爱的人

    从我第一次遇见他,我就在心里觉得,这个人,我永远都不会喜欢,更何况是爱,他的一切,都让我提不起兴趣,可到最后,却让自己陷入的那么深。
  • 玖碑

    玖碑

    玖,如玉一般的黑色石头。碑,石碑。源星破碎,玖碑一分为九,古,神,妖,魂,灵,仙,天,魔,八族最强生命体各得一碑。从此划分宇宙地域,自成一届。而其中最大的一块石碑,扎根在源星星核之上,任何生命体都无法靠近,而源星爆炸后存活下来的生命,则留在此处繁衍至今,这便是人间界。
  • 大明伪丈夫

    大明伪丈夫

    天顺八年,天子驾崩,大明历史上首位宅男皇帝朱见深即位了。不久,民间讹传天子选秀,一场闹剧拉开帷幕......而此时,来自另一时空的宅男王宽,不幸卷入这场风波,走上了一条混吃等死抱大腿的不归之路......大丈夫生于盛世,当守十年寒窗,一展平生抱负?不不不,我只想做个安静的……伪丈夫。
  • 前尘洵缘

    前尘洵缘

    她,是天之娇女,神界下一任统治者,却因劫数,来到人界。成为当今嫡长公主之女,太后外孙女,并遇到了他……他,是天选之子,皇帝最宠爱的妃子之子,皇后养子,他在她最危险的时候帮助了她,却也再也忘不了她,离不开她……
  • 专宠瑾妃:凤狂天下

    专宠瑾妃:凤狂天下

    家族变故,她改名换姓,为复仇,她处心积虑,当宠妃,成毒妇,斗夙敌。她腹黑,她霸道,她狠毒,却始终敌不过他的处心积虑“你再狠毒也是我的女人,休想逃出我的手心。”她霸气一笑“逃,从来没想过!因为你注定是我的。”
  • 末日土皇帝

    末日土皇帝

    当末日来临,人们的欲望开始放大,曾经在平凡的生活中郁郁不得志的高三学生司马奕终于迎来了新的曙光。千奇百怪的异能在末日之中绽放光彩,类型多样的丧尸同样给予人类沉重的打击。而在阴影之中,还有未知的存在注视着地上。
  • 玫瑰与长剑

    玫瑰与长剑

    写着玩,希望能喜欢。我会尽可能的把这一故事讲完。
  • 最后一枚男子

    最后一枚男子

    一位大家眼中的剩女,突如其来的思想变化也令她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不断尝试发掘最后一枚男子...
  • 龙武腾飞

    龙武腾飞

    二世重生却失去记忆,身体深处却潜藏着龙的力量。这位少年究竟会给世界带了怎样的变化?而他的命运究竟会指向何处......
  • 腹黑总裁善变妻子

    腹黑总裁善变妻子

    她表面单纯无害,实则身怀绝技,有着神秘莫测的身份,是众多美男追求的对象,是魅落的宫主。他表面温文雅,实则腹黑无比,狂傲不羁额的表白"女人,我好像喜欢上你了?“她一脸呆萌的问”开什么玩笑?!“美男纷纷来,最终花落谁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