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76800000018

第18章 老师与青少年素质培养(1)

(第一节)正确全面了解素质

素质的概念

近些年来,从教育界到社会各界,从国外到国内,包括各种文化层面的人,都在谈论人的素质,随之而产生的素质教育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那么,什么是素质呢?即“身体的构造、形态、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尤其是大脑的结构与机能的特点。素质虽然是与生俱来的,具有极大的稳定性,但在后天的环境下,在实践活动中,素质的某些特点也会发生缓慢的变化。”(《素质教育全书》第8页,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

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知道,素质是指以个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同时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固的内在的人的整体质量水平。

从现代的教育来看,素质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它既指可以开发的人的身心潜能,又指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内化和积累。

先天的自然素质不仅是人的整体素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人的整体素质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方面它规定了个体素质发展的最大可能性,即“自然限度”;另一方面,它同样也是整个人类进化、社会文化进步的产物。由于人总是生活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中,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及人类自身的实践,无不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时代总是对人的素质提出不同的要求,人的素质总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局限。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再讨论一下教育中的“素质”的概念。

在我们看来素质首先构成了教育的基础条件,它是使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离开了人的素质这一发展的基础,根本谈不上教育。同时素质又是基础教育的目的,基础教育正是应该努力发展和提高人的素质。

其次素质既是同一的,又是具有差异的。每个人都具有某些共同的、基本的素质,包括生理和心理及人格的,这也是为什么不同的学生能坐在同一个教室,接受同一个老师教育的基本原因。但另一方面,每个人的素质又有差异,而且每个人自身不同方面的素质也不同,由此构成了对教育的不同要求和发展的不同取向。孔子说“因材施教”,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还要认识到,素质是人们自身中具有稳定性和潜在性的因素,但它并非一成不变或不可捉摸的,它是可以通过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得到变化和发展,并可以通过能力与知识等表现出来的。

我们再来看看专家学者的看法

杨叔子先生在阐述人才“素质”的概念时,引用了美国物理学家劳厄的一句话:“素质就是把所学的知识忘光后剩下的东西。”我们从这个不正规的比喻中看到了关于素质更为深刻的内涵。它说明了以下几点:

(1)素质不等于知识。

知识可以忘光,而素质是忘不掉的东西。杨先生举例说,一个考100分的学生,却拿着一段导线问老师,哪一端为负极、哪一端为正极。因此,杨先生认为:“看来有知识没有基本的素质是不行的!”他显然把知识与素质两个概念分解开来了。知识的载体可以是书本、光盘、音像制品,而素质的载体却只能是人本身、特别是人的头脑。

(2)知识可以转化为素质。

那些忘不了的知识,那些被人掌握到融会贯通程度的知识,就可以认定已经转化为素质了。

(3)素质是稳定的、潜在的、经常起作用的东西。

周之良先生对人才素质概念也作了深刻的探讨。他提出:“什么叫素质?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素质是生来所固有的特征。后来素质的概念被泛化了,讲‘素质’是指一贯具有的基本品质,或者说是潜能。素质是长期起作用的。”

周之良先生的概括有几个新贡献:

(1)把新、旧“素质”的概念进行了衔接,指出了由旧的概念到新的概念,是一个“泛化”的过程。这对于旧的“素质”的概念是一种扬弃。这样,就把先天的生理的素质概念,提升到思想层面。

(2)把“一贯具有的基本品质”确定为素质的本体内容,这很准确。

(3)把“潜能”作为与“基本品质”同义的内容,既指明了“能力”是素质的本体内容,又揭示了素质的“潜在”的性质。

(4)指明了人才素质的功能:“长期起作用”。

周远清同志对人才素质的概念也作了深刻的探讨。他的观点如下:

(1)提出“能力”是素质概念中的本体性的内容,比较全面。

(2)提出“做人”是素质的本体内容之一。这不但纠正了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倾向,而且把极为丰富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带入“素质”的概念之中。“做人”涵盖了思想觉悟、心理品质、道德品质、人际关系、知行统一等相关内容。

这就增加了现代“素质”概念的容量。

(3)这里谈到的知识,与能力并提,可以理解为达到融会贯通程度的知识,处于稳定、潜存、长期起作用的状态。

(4)正面提出了素质的概念,为后来者的探讨奠定了基础。

从上面几位专家的论述中我们知道,旧的“素质”概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人们的需要了。要知道人的素质由许多要素构成,而且这一概念带有很强的时代性,要从生理、心理与智力这三方面来全面地认识它。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它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关键阶段。

最后让我们对素质概念进行总结。

我们认为,所谓素质是指人的身心组织的特点和品质;它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比较稳固的基本条件和内在要素;它是以人适应环境和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品质。

素质的结构和特征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素质结构是一个由自然生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三个亚结构复合而成的开放、有序、分层次的身心系统。我们用下面的表格来作进一步的说明。

程序性

要看到,表格中的三方面的素质分别居于人的素质结构的不同水平,但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协同整合的,从而构成人的整体素质。其中心理素质居于自然生理素质与社会文化素质之间,既是个体遗传素质和社会环境影响以及教育要求作用在人的主体内部的积淀,同时又是人的主体性结构的核心因素,它推动、促进着人的功能性素质的发展。

从教育学的角度,素质结构包括五个核心内容:政治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即学校里通常所说的“德、智、体、美、劳”。

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的细致,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们发现,合理的素质结构,除了从经验领域进行分类外,还应当从心理操作系统或心理机能上进行分类。教育的目标分为认知、情意、技能三个领域,通过对这种分类的借鉴,揭示出了素质的内在形成因素,指明了素质培养的路径,使得各因素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又保持相对独立。所以,素质结构应该建立在心理形式(心理学)与经验规范(教育学)双重基础上,他们纵横交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素质群,具体情况见下表。

德智体美劳

认识道德认识文化科学认识体质认识美学认识劳技认识情意(动力调控)道德情意非智力品质体锻情意审美情感劳技情意技能道德实践习惯心智技能运动技能艺术技能劳技技能可以看出上面一共十五种因素构成了素质结构,它们各自分别都有其特定内涵和若干子因素,通过对素质群各因素的了解,素质的轮廓就渐渐呈现在我们面前。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素质的特征。

人的素质不是一个空洞的生理学上的概念,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人的各种属性的综合,是由诸多方面构成的整体,其内在要素和层次结构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功能联系,彼此影响,对人的发展起着制约与促进的双向作用。

人的素质是一个蕴含着先天与后天、生理、心理和社会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的动态结构系统。人的素质的本质特征最基本的有四点:

整体性也就是人的素质是由居于不同层次,具有不同功能水平的各部分素质,通过一定的联系结构方式,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发挥协同作用的结果。

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体的自觉、自主的积极能动性和独特创造性,它的核心内容和内在标志是人在和客观环境相互作用中,在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下所形成的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和发展水平。

稳定性是指人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所表现出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和发展的趋势。

社会性即人的素质总是以一定的价值标准为尺度,并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水平所制约。

教育的转变

从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发展来看,在教育观念上经过了以下几个转变:最初是注意考分,强调记忆的应试教育;以后认识到知识比考分更重要,于是进入注重知识转变,强调感知的知识教育;再以后又认识到智慧比知识更重要,于是提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加强基础,发展特长”

等口号,进入强调思维的智能教育。

教育观的逐步改变,使人们认识到,完美的个性或人格比智慧和能力更重要,智慧和能力只有与良好的人格相结合,才能在日后对社会做出贡献,也才能使自己生活幸福。

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是有知识的、有特长的,还应该是有理想的、有道德的、有纪律的、精神饱满的、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举止动作受人欢迎的人。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劳动者,是我们对未成年人的培养目标。应该说,从一定意义上讲,教会孩子们如何做人,与教会他们如何考高分同等重要。但目前应试仍是学生和老师的主要任务。高考、中考,分数是硬指标,而思想品德不是考核指标。升学考试如同教育指挥棒,指挥棒最终指向的是学习成绩,各级学校的质量也是以升学率的高低来定优劣的,学校又怎能不注重学习成绩呢?

分数不仅仅是学生的“命根”,也是老师的“命根”。教师的业绩、奖金、待遇等等都是和学生考试成绩挂钩的。社会对学校和老师的评价也是以升学率为标准的。

这几年,学校、社会的特长班、兴趣班如雨后春笋,越办越多,内容也是越来越丰富——有音乐班、舞蹈班、绘画班、书法班,还有剑桥英语班不管孩子们乐不乐意,家长们都忙着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班、那班,生怕自己的孩子会落在别人的后面,耽误了望子成龙的梦想。

这可苦坏了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在学校里有做不完的作业,好不容易休息了还要上兴趣班。填鸭式的“素质教育”把孩子的脑子塞得满满的,把原本就少得可怜的业余时间几乎占满。孩子们弱小的身体和小小的心灵承受着极不平衡的负荷。

而在同时,本应在素质教育中占重要位置的德育则被“排挤”得几乎无缝可插。“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这是大家对德育课的形象比喻。为保证“教学”时间,很多学校的德育课经常要给智育课让路,而本来就十分有限的德育课大多安排在教学效果最差的时段。虽然各中小学正在实行课程改革,但据了解,课程并没有减少,语文、英语、数学都必须上完。这样,在有限的课时安排里,学校采取的办法往往是压缩德育、体育等课的课时。

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虽然我们无法培养出一个没有任何缺点的“完人”,但却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培养一群身心健康、素质优良的“全人”。

其实就教育而言,知识是可以分化的,但就学生而言,他的个体和人格是不能分化的,即使是学习,他的心理过程也是整体地发生的。知识可以按类别分化成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教育也可以按类别分为德、智、体、美、劳,但作为一个学生,如果只能接受片面的教育、偏执的学习,只求某一特长的发展,而不顾个性、人格完美成长,就不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要看到知识既然是为人所用,就不能离开人的因素。当然人的因素也不限于知识、智慧这一项。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良倾向,即知识化、德育化、医学化和形式化。

教育的转变正是要改变这四个不良的倾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心理调节技能的传授,而不是知识的传递。德育化和医学化两个不良倾向,是指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结合起来,实际上学生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是两回事。

而之所以说学校的健康教育存在医学化倾向是因为在中小学生中,其实许多问题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咨询,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自我调节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区别还在于,心理咨询面对的是个别学生,而心理健康教育则面对的是全体学生。

而要改变形式化,就要求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千万不能走形式,要拿出心理培训的具体措施和编写出适合中小学生的心理教材。

从现代教育观念来看,心理素质教育较知识或智能教育重要。有健全的人格而缺乏知识,仍不失其为人的价值,而有了健全的人格,就自然有求知的欲望;若没有健全的人格而只有知识,就会造成知识的误用或滥用,反而导致知识和智慧成为有害的工具。

现代社会是一个重视、强调人的素质的时代,因为惟有好的素质,才有扎实的发展基础和潜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应从小抓起,从最基础之处抓起。

教育为本,基础为主。也就是说,首先应转变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只是狭隘的知识传授和考分这一指标。

家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地体现心理卫生的要求,遵循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家长、教师自身心理的健康、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榜样作用。

加强心理健康的系统教育,从理论上和方法上武装青少年学生这也很重要。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每一个人必须接受的教育内容,这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更是如此。没有人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就没有健康的社会和健康的现代化,而且人健康、全面的发展应该是现代化发展致力的根本目标。

我们还要看到,健全的人格以健全的心理为主导,和心理健康密不可分。当谈到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时就不免影射到人格问题,这是由于行为受心理支配,表现在对环境的适应方式之中。事实上,长期心理健康对于塑造健全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文盲,将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因此,能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学习,将是这一代人能否跟上时代步伐的关键。

同类推荐
  • 心理健康七年级(下)

    心理健康七年级(下)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 普通心理学学习与研究

    普通心理学学习与研究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分支的最基础和一般的学科,也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入门的第一门专业课程。
  • 给心灵通通风

    给心灵通通风

    本书精选作者的精品之作,向读者展示生活中的动人瞬间。故事精彩,给人心灵深刻的启迪。人生是一道风景,人每时每刻都活在风景中,人本身也是一道或优美或灵动的风景。细细感悟人生的瞬间风景,你会心灵一颤,微笑、思考,并得到激励。
  • 18岁后闯社会,你必须懂点心理学

    18岁后闯社会,你必须懂点心理学

    本书主要内容为:闯社会先定位,你的青春不迷茫——18岁后认清自我必知的心理学常识,战胜世界的你,先从内心强大起来——18岁后要审视你的心理问题等。
  • 通俗心理学

    通俗心理学

    破解心理学密码,掌握人生主动权!世界上最难懂的东西之一,是人心。但不巧的是,世界上的一切几乎都和人心有关。在各式各样的环境里,你又看到各种形态的自己,但你真的了解自己,又真的了解这个社会吗?本书将从自我认识、人际交往、职场、事业、家庭等多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心理学的各个原理。在丰富多彩的案例中,帮助你轻松揭开心理学的面纱,找到平衡自己和社会关系的方法。
热门推荐
  • 主神之人

    主神之人

    “部长,主人他又双叒叕不见了!”“没事,扣工资就行了!”“这样会不会有点残忍……”“确实……这样吧,奖金也扣了!”
  • 她的故事,始于灰烬

    她的故事,始于灰烬

    她的故事,始于灰烬,亦终于灰烬。背负着家族过往的她,为了搞清当年的真相,跟随一个来历不明的自称启铭的男人踏上了去往活死人之都——被遗忘者的国度的旅途。然而随着旅程的继续,一切都变得不再那么清晰明了……“你是世间仅存的,诺顿家族最后一人,炉乡最后的辉煌!”名为灰烬(Ash)的少女行走在这条须臾不定的不安之路上,一切浮于表面的脆弱事实都像你镜花水月般破灭无形,一切藏在黑暗中的未知谜团却开始蠢蠢欲动。“小姐,如果你拒绝了,那个生你养你的,曾经掌管着青铜与火焰的家族,将永远的沉寂在历史的尘埃中,往日的真相,也将成为一个永恒的迷。”名为永恩的男人掷地有声地说到。
  • 某异界的快乐风男

    某异界的快乐风男

    阿索是个牧师,从小便背上了治愈术要命的黑历史。阿索喜欢独居,拥有风系天赋让他最喜欢静听风吟。阿索是个文青,嘴边总挂着多行不E必自闭。阿索是个剑客,以前的剑客都太悲剧,所以阿索想要快乐起来。后来,神谕大陆所有人都流传着阿索的传说,据说,辣个男人,是个孤儿……
  • 天空依旧是那么蓝

    天空依旧是那么蓝

    梦?这不是梦,真的末日了?当末日来临之际,你会怎么做?死?还是在这末世里生活下去?……如果你不知道,且看江小舒是如何生存下去……
  • 玩转源气大陆

    玩转源气大陆

    源气大陆。是一个没有魔法,没有什么高科技的地方。这里有着源者,源士,大源士,源师,大源师,源尊,源圣,源帝,源仙,源神。每一个等级分许多差异。境界越高越受人尊重。方能翱翔在这源气大陆。修源气,玩火源,战苍穹,斗邪恶。
  • 神剑仙缘

    神剑仙缘

    废材少年为报家仇踏上修仙之路,御神器,收神宠,传承火神秘技,从此天下纵横,以我为尊。【新书首发别忘了鲜花收藏】【无为QQ:981401043】
  • 悠然青春男神快拥我入怀

    悠然青春男神快拥我入怀

    他们不小心分开,却找不到彼此,时光飞逝,命运让他们再次相遇。这一次,他们紧握对方的手,再也不要分开。(这是一本关于青春爱情的书,各种宠,保证不虐哦!)另注:本文纯属虚构,不喜勿喷。
  • 暡曚者

    暡曚者

    暡曚:日光不明貌;暡曚者,即在黎明前行走的人们;天下太平,可在暗处涌动着各种不公,法律无法决断,人们往往忍气吞声,而一个少年在大学毕业后经历了种种不公,以及各种离奇的事件之后,加入一个逍遥法外,高举“替天行道”的黎明组织,然,替天行道者亦是罪大恶极者,少年看透其本质,转而与其决裂,自创“暡曚者”,世道不公,唯有举起拳头。。。。。。
  • 罗邦记

    罗邦记

    茫茫尘世,谁王谁寇,忠义千秋,不负少年。网罗贤士,民安邦宁。
  • 汉末兵王

    汉末兵王

    意外穿越到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猛在乱世之间如何求存,如何凭一己之力扭转天下,脚下铁血之路,一将功成万骨枯,刘猛在诸侯之间挣扎,杀出一条血路。有侠骨柔情,有铁血厮杀,有权谋天下,有兄弟情深,不一样的三国,却是一样的精彩,让《兵王》带你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带你经历一个天下乱世,从无到有,争霸天下,谱写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之歌。梦入铁骑踏河山,烽烟无数望九州,横刀沽酒做长歌,试看英雄出我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