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说他在向别人介绍他的产品时,对方说他太商业化了。小张辩解说:我不是商业化,我和其他人卖的产品不同……我真的是帮你……
结果是他没成功。
他来找我教练他。我说:作为一家公司的推广活动,事实上你本来就是商业行为。人家也实实在在感觉到你的商业味。你不如坦白承认,这样人家反而会收到你的真诚。
那我应该怎么做呢?小张问。
我告诉他:其实不是商业化的问题,而是你的产品是否对他有用。他去买一只牙膏也是商业化的行为啊,为什么他要买呢?他知道是商业化而仍然要买,是因为牙膏对他有用。
小张很高兴地说明白了。
不过,犔犪狑狉犲狀犮犲的处理更到位,他听我说了这件事后,说:我会先问对方,你对商业化有什么看法?当他问这个问题时显然说明他已对商业化有了一些固有的看法。
其实,当那位小张向对方辩解时,说明他自己也对商业化有固有的观念,他才会那么容易认可对方的看法,他当然不能为对方做清晰的区分了。
商业化本身是一个中性的东西,就看你怎么用它。你可以受害于它,也可以受益于它。如果真的对你有价值,商业化又有何妨?
犔犪狑狉犲狀犮犲的发问显示了他的老到,他的教练在更深的一个层面上。他准确地把握了教练的特点———所有教练都是针对被教练者的心态,即对方对人、对事物的看法的。
有效的教练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