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笑话,是这样讲的:某一天在中国的某个地方发现了一具千年前的木乃伊,引起一阵轰动。之后出现了一个问题:怎么处理它?于是出现了三个不同的答案。北京人说:拿来考古,做历史研究。上海人说:拿来举办展览,向观众收门票。广东人比较特别一点,他们的意见是———拿来煲汤。
这个笑话表现的其实就是我们在教练技术中说的文化差异,作者分别捕捉了北京的学术氛围、上海的商业意识、广东的饮食传统等特点来制作了这个笑话。
不同的国家、地域、社团、种族、家庭之间都会存在文化差异。
教练犛犻犿狅狀是香港人,他第一次在内地过圣诞是在1998年。那天他和犈犾狊犻犲去逛街,看到满街都写着“圣诞快乐”的标语。由于看惯了繁体字,他不熟悉简体的“圣”字,觉得好像是一个“怪”字。于是他对犈犾狊犻犲说:“真奇怪,内地人怎么过怪诞节呢?”当然,后来他明白了那是个简体字,也明白了内地人并没有怪到要过“怪诞节”的程度。
曾看过一部美国影片,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某位女教师为了阻止两个准备打架的学生,就对其中较壮的一个说:“你比他强壮,不要欺负他。”不料这句话反而加剧了两个学生之间矛盾,一场也许可以避免的打架成了势在必行。因为那个被看成弱者的学生一定要以此来证明自己。
这些都是文化差异的不同表现。
所以,文化差异对我们是很重要的。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存在文化差异的影响。
你甚至可以从失败中学习文化差异,就像那个美国影片中的女教师一样。
教练是一面镜子,他不应该因为文化差异而削弱他的中立性,变成哈哈镜或别的什么。
愿意去了解不同国家、社团、地域、民族……的文化差异,意味着愿意放下固有观念去聆听和学习。掌握文化差异,就可以更有效地教练他人,也教练自己。
教练身心语
“身、心、语代表身体、情绪和语言,三者是有互动和牵制的关系,在人的情绪波动的同时,身体亦有相应的反应。”
早在《史记》中就有关于人的身心语的描述。
在“荆轲刺秦王”一章中,田光向太子丹推荐荆轲时曾阐述说,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脉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那时人们把这个问题分析得入骨三分,一直深入到生理上。田光对荆轲的评价是:“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摘自张承志《清洁的精神》)
犈狏犪曾说过这样一件事。她说某人在说“犢犲狊”的时候(配以点头的动作),她从对方表情上收到的却是在说“犖狅”(配以#头的动作)。
所以作为一个教练,在聆听的时候,不仅要听对方所说的话语,而且要听对方说话的全部,留心“身心语”,听对方的出心(出发点)。
中医的望闻问切广为人知,这也是关于身心语的学问。
有位教练在跟我聊天时谈到这方面的内容:“比如你想呕吐,很可能说明你平时压抑了太多的情绪,你的胃负荷太重,在向你传达信息了。”另一位心理学家则认为,得糖尿病的很多都是因为觉得缺少爱。
是的,我们自己的身体,我们身边人的身体向我们吐露了太多的秘密,但是我们很多时候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难怪在教练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我会有这样的体会:
我真正拥有了的眼睛和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