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选择之前,一定要给自己一双慧眼去作出正确的选择。这也是《最伟大的力量》给每一个人的警醒和启发。
恰当:不用千人一面,只要适合自己
脚埋怨一双鞋太小,鞋不屑,嘴上不屈不挠:“当初是你选择我的!”
脚又埋怨另一双鞋太大,鞋忍不住说:“你明知道大,为什么还要买?”
脚不说话了,当时它一眼看中这两双鞋,心想大小没关系,毕竟这是两双自己最喜欢的。
听了鞋的话,脚突然间明白过来,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这就如同在请发型师给自己做发型,你喜欢的未必适合你,在挑选衣服的时候,也要根据自己的身材肤色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衣服,只有适合自己才能让自己美丽生动。
任何时候,都要知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1935年,帕瓦罗蒂出生于意大利的一个面包师家庭。父亲是个歌剧爱好者,他常把卡鲁索、吉利的唱片带回家来听,耳濡目染,帕瓦罗蒂也喜欢上了唱歌,小时候的帕瓦罗蒂就显示出了唱歌的天赋。
长大后,帕瓦罗蒂依然喜欢唱歌,但他更喜欢孩子,并希望成为一名教师。于是,他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在师范学校学习期间,一位名叫阿利戈·波拉的专业歌手收帕瓦罗蒂为学生。
临近毕业的时候,帕瓦罗蒂问父亲:“我应该怎么选择?是当教师呢,还是成为一个歌唱家?”父亲这样回答他:“孩子,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只会掉到两把椅子中间的地上。在生活中,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
听了父亲的话,帕瓦罗蒂选择了教师。不幸的是,初执教鞭的帕瓦罗蒂缺乏经验,管教不了调皮的学生,最终只好离开了学校。于是,帕瓦罗蒂选择了唱歌。
17岁时,父亲介绍帕瓦罗蒂到罗西尼合唱团,开始随合唱团在各地举行音乐会。帕瓦罗蒂经常在免费音乐会上演唱,希望能引起某位经纪人的注意。
可是,近7年的时间过去了,帕瓦罗蒂还是个无名小辈。眼看着周围的朋友们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也都结了婚,而自己还没有养家糊口的能力,帕瓦罗蒂苦恼极了。偏偏在这个时候,帕瓦罗蒂的声带上长了个小结。在菲拉拉举行的一场音乐会上,他就好像脖子被掐住的男中音,被满场的倒彩声轰下了台。
失败也曾让帕瓦罗蒂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但他想起了父亲的话,他心里很清楚唱歌是最适合他的,而他要做的就是为了这份选择而坚持。
几个月后,帕瓦罗蒂在一场歌剧比赛中崭露头角,被选中在雷焦埃米利亚市剧院演唱著名歌剧《波希米亚人》,这是帕瓦罗蒂首次演唱歌剧。演出结束后,帕瓦罗蒂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随后,帕瓦罗蒂应邀去澳大利亚演出及录制唱片。1967年,他被著名指挥大师卡拉扬挑选为威尔第《安魂曲》的男高音独唱者。
从此,帕瓦罗蒂的声名节节上升,成为活跃于国际歌剧舞台上的最佳男高音。
当有人问帕瓦罗蒂的成功秘诀时,他说:“我的成功在于我选对了自己施展才华的方向。我觉得一个人如何去体现他的才华,就在于他要选对人生奋斗的方向。”
世界上有很多选择,而只有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就像故事中的帕瓦罗蒂,唱歌是最适合他的,那唱歌就是最好的,最终事实也证明了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很多人一生费尽心力,孜孜以求,不管是学校、专业还是老师、朋友,最后却一无所得,事实上,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
善用选择的伟大力量,从选择适合自己的开始。
风范:让从容做选择的指南针
“我该怎么选择?”在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你不断地在两所学校之间犹豫,一个是名校,一个是自己向往已久的专业。
“前面有三条路,走哪条才能最快到达终点?”走到岔路口时你又犯了愁,情急之下,你硬着头皮冲向一条路。
生活中,我们总会面对着A、B、C、D等诸多选择,这时,我们通常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急忙地做了决定,这往往导致遗憾和后悔。所以,要求我们在面对选择时一定要从容镇定。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面对人生,就让我们以闲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心境,以从容的态度去选择,选择一种气度,选择一种风范,选择一种壮美。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古罗马的一个皇帝。这个皇帝经常派人观察那些第二天就要被送上竞技场与猛兽空手搏斗的死刑犯,看他们在等死的前一夜的表现。据观察者汇报,在这些罪犯中,有人凄凄惶惶,有人泰然自若,前者自然整夜难眠,后者是呼呼大睡而且面不改色。皇帝得知后,便吩咐属下在第二天早上偷偷将呼呼大睡的人释放,将其训练成带兵打仗的猛将。
无独有偶,据传中国也有个君王,在接见新上任的臣子时,总是故意叫他们在外面等待,迟迟不予理睬,再偷偷看这些人的表现,并对那些悠然自得、毫无焦躁之容的臣子刮目相看。
两国皇帝采取同样的做法,其中其实蕴涵着深刻的含义。
一个人的胸怀、气度、风范,可以从细微之处表现出来。古罗马的那位皇帝以及古中国的那位君王之所以对死囚或新臣委以重任,便是从他们细微的动作、情态中看到了与众不同的潜质,看到了那份处变不惊、遇事不乱的从容。
有很多人喜欢看战争片或是灾难片,他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会折服于影片中主人公面对枪林弹雨,面对飓风、地震、洪水、沉船或外星生物的入侵等极度危险、十万火急的非常时刻所表现出的那种沉稳、坚毅,那种从容自若。
从容,是傲松之于严冬,“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冬夜杂咏》);从容,是义士之于刑枷,“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从容,是智者之于声色利诱,“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从容,是一种理性,一种坚忍,一种气度,一种风范。从容,才能临危不乱;从容,才能举止若定;从容,才能化险为夷。三国故事里,诸葛亮以空城计击退司马懿数十万大军,他那过人的胆略和超常的镇定、从容,被传为千古佳话。只有从容地面对人生的选择,不惧怕危难,才能懂得生存的真谛。
社会瞬息万变,而且诱惑四伏,在这样的一种现实情境下,更需要人们保持一种平淡沉稳、从容自若的心态。远离浮躁,从容选择,是一个现代人适应社会环境的基本要求。
某公司总裁的用人之道别具一格,他往往在公司职员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时,对他们进行降职。那些怨天尤人、灰心丧气者被淘汰,而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者最后都备受青睐。逆境,抑或突如其来的变故与危机,都是很好的试金石,能明晰地鉴定一个人素质的优劣。甚至那些养鸟的行家,在选鸟的时候,都要故意惊吓那些鸟,绝不选那种稍受一点儿惊吓就扑扑拍翅、乱成一团的鸟。
选择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从容,让你的选择更准确。
立场:选择最好的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大早,青青就摇头晃脑地念着妈妈刚给他买的古文书,一向对古文感兴趣的他这次被难住了,他反复念着,但最后还是不太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于是跑去问当语文老师的妈妈。
“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它的原句是: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嗯,妈妈你真厉害!”青青高兴地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说人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吗?”
“是啊!有一个故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妈妈给你讲一讲吧!”
青青竖起了耳朵。
有一次,孟子对戴不胜(宋国一大臣)说:“你希望你的君王向善吗?我明白告诉你该怎么做吧。举个例子说,楚国的一位大夫,希望儿子学会说齐国话,是找齐国的人来教好呢?还是找楚国的人来教好?”
戴不胜说:“找齐国人来教好。”
孟子又说:“如果找一个齐国人来教,却有许多楚国人在他周围用楚国话来干扰,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齐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反之,如果把他带到齐国去,住在齐国的某个街市,比方说名叫庄岳(齐国的街里名)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几年,那么,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楚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了。
“你说薛居州是个好人,要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龄大小还是地位高低都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君王和谁去做坏事呢?相反,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龄大小还是地位高低都不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君王又和谁去做好事呢?单单一个薛居州能把宋王怎么样呢?”
讲完故事,妈妈不再多说,青青一个人陷入了沉思。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怎样的启发呢?你是否理解了“近来者赤,近墨者黑”的深刻含义?如故事中所说,学语言需要语境,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学习英语,我们也有这样的体会,当处于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时,我们更容易迅速熟练地掌握英语。
故事中还提到君主在选择周围亲信时也要注意考察,因为如果国君周围多是好人,那么国君就会和大家一起向善,做好事;相反,如果国君周围多是坏人,那么国君就很难做好人了。这同样不难理解,如果我们周围的人都是品质高尚、爱学习的朋友,那我们又何愁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呢?这正如一句话所说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道理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学语言,还是塑造品质、培养爱好,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意义重大,而“孟母三迁”的经典故事也正是对这一看法的有利证明。
西汉刘向曾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意思是,和道德高尚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进入充满兰花香味的屋子,时间一长,自己本身因为熏陶也会充满香味,于是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和素质低劣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进了卖鲍鱼的市场,时间一长,连自己都变臭了,也就不觉得鲍鱼是臭的了。
马丁·科尔再次告诉我们要善用选择的力量去选择你周围的环境,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极大:与生活的强者来往将给你力量,与品德高尚的人来往将给你精神,与学者来往将给你知识,与正直者来往将给你勇气,与聪明者来往将给你智慧;相反,与市侩者来往你得到的是庸俗,与无为者来往你得到的是消沉,与强盗来往你得到的是残忍和肮脏。总之,与好人来往你将得到真善美,与坏人来往你将得到假恶丑。所以,为了帮助心灵寻找一片栖息地,为了让你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不要再忽视自己周围的环境,而要尝试着为自己选择一个良好的环境,不管是家庭还是学习,抑或是在对同学和朋友的选择中,让选择发挥出它无穷的力量。
读到这里,想来你所应该明白马丁·科尔所指的“最伟大的力量”了吧!幸福其实并不遥远,只要你去选择。
亲近:幸福就在窗外
幸福就在窗外,它就像一股新鲜的空气,只要你打开窗户,就能感觉到它。
有的人将这扇窗户紧紧关着,而有的人选择打开它,于是前者因为把幸福拦在窗外,而永远体会不到幸福,而后者因为打开了窗户,所以迎接了幸福。
这是对幸福的选择。
没有人愿意拒绝幸福,有的只是不去选择。
曾有一位精神病医生,他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退休后,他撰写了一本医治心理疾病的书。这本书足足有一千多页,书中有各种病情的描述以及针对这种病情的药物、情绪治疗办法。
有一次,这位精神病医生受邀到一所大学讲学,在课堂上,他拿出了这本厚厚的著作,说:“这本书有一千多页,里面有治疗方法三千多种,药物一万多样,但所有的内容,只有四个字。”
众人都很惊奇,只见他说完后就在黑板上写下了:“如果,下次。”
这位医生说,造成自己精神消耗和折磨的莫不是“如果”这两个字:“如果我考进了大学”“如果我当年不放弃她”“如果我当年能换一项工作”……
医治方法有数千种,但最终的办法只有一种,就是把“如果”改成“下次”,“下次我有机会再去进修”“下次我不会放弃所爱的人”……
当你执著于过去的痛苦时,痛苦就必然占据你的整个心灵,而这实际上恰好是放弃了选择幸福的机会。
钱钟书在《围城》中讲过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他说天下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后,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但两种人都感到不快乐,先吃最好的葡萄的人认为他的葡萄越来越差,第二种人认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在吃剩下的葡萄中最坏的。原因在于,第一种人只有回忆,常用以前的东西来衡量现在,所以不快乐;第二种人刚好与之相反,同样不快乐。
但这两种人为什么不这样想:“我已经吃到了最好的葡萄,有什么好后悔的;我留下的葡萄和以前相比,都是最棒的,为什么要不开心呢?”选择幸福,往往只在于一念之间。
美国第16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所说的一样:“我一直认为:如果一个人决心想获得某种幸福,那么他就能得到这种幸福。”幸福离你并不遥远,一直以来,它与你就只是一窗之隔,只要你决心伸出手臂,就可以拥抱幸福了。
有一对年轻夫妇,他们住在美国南部的一个小城市里,其邻居是一对年老的夫妇。妻子几乎瞎了,并且瘫痪在轮椅中,丈夫身体也不很好,他整天待在屋子里照料妻子。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快到了,这对年轻夫妇想装饰一棵圣诞树送给这两位老人。他们买了一棵小树,将它装饰好,带上一些小礼物,在圣诞前夜把它送了过去。老妇人感激地注视着圣诞树上闪烁的小灯,哭了。她的丈夫也一再说:“我们已经有许多年没有欣赏圣诞树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拜访这两位老人,老人都要提起那棵圣诞树,对于这对年轻夫妇来讲,也许他们只是做了一件很小的事情,但他们把最大的幸福送给了他人,因而自己也获得了巨大的幸福。这种幸福是一种十分深厚的感情,而且一直留在他们的记忆中。
幸福是一种满足,是心灵的安宁。希望你能展开双臂,打开那扇窗户,让幸福如清风一样沐浴着你,温暖着你。所以,还等什么呢,去选择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