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44300000029

第29章 传香忏悔(3)

【智慧金言】

“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你不要想:“这一会,听师父这么说,干脆坐着等师父来度,回家睡觉好了,反正师父会来度。”那你就好好睡吧!我度我自己的。我想不想帮你度?当然想,但你必须自己度,师父只帮你找到如何自度的方法,剩下的看你自己。就像骑自行车,你不会骑,我教你骑,会了以后,就得自行骑到目的地。师父只是教个方法,你要自己去自性自度,佛法可贵之处在此。给他鱼吃,不如教他如何钓鱼,这才是真正大慈悲。第一次没办法,所以救济他饭吃,接着要让他自己谋生,绝不济助第二次。假如发现他另谋门路,也必须堵住他,一定要让他自立,否则他无法自性自度,这才是大慈大悲。如果你说:“已经跟他讲那么久了,与其还要再讲两个钟头,不如给他五百,省事。”这就不慈悲了。你是花他两个钟头去度他的法身慧命,如果直接给五百,可能害了他。第一次没办法,所以要花钱布施救济,但一定要跟他讲佛法,让他自己独立才能超越苦海,如此自性自度,方是真度。

6.自性自度

【原文】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释讲】

说惠能没读书,实在难以置信,这四句“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我们还写不来这样的文字。他虽然没读书,却讲出这种话,掷地铿锵响耶!这些都非常好,可以作为座右铭。

【活学活用】

何谓自性自度呢?自心中的邪见烦恼愚痴众生,要用正见去度他,既有正见,就可用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所以正见很重要,要明白这正见都从自性中出发,所以它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则——邪来,正出现;迷来,悟出现;愚来,智慧出现;恶来,善出现。这个原则能因应各种环境,用此法来对治。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智慧金言】

当然你若能将之扩张、展现开来,那更多,譬如染来净度……可以这样展现出去。这个境界能否看得出来?你若分不清楚到底是邪或是正,那就是无正知正见。我们一再要求,一定要从自性中开始,原因在这里。

7.除掉虚妄心

【原文】

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释讲】

现在众生度尽了,再来要怎么断烦恼呢?用自性般若智,把虚妄思想心除掉。虚妄思想心即是逻辑意识推理的心,我们经常运用,若要除掉这个思想心,该怎么除呢?用般若智慧、因果律、因缘法,以性空来转逻辑思想。

【活学活用】

翻阅很多西方哲学或学术思想界对东方宗教研究的书籍,常常发现他们是用学者心态来研究佛法。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修行,所以不知道修行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他不信这一套,只云有此一说,认为佛成佛等都是印度人的猜想,将之神化了。他感受不到,因为他尽是用逻辑思维,现代话就叫用脑筋。脑筋有其极限,而且那种模式永远都处在错误的方向,所以不能用脑筋,要用心。然而心比脑筋更抽象,想拥有那个心的条件,必须具备智慧、觉性,事实上修行人所需要的本质也在这里。

怎么培养这种心?这个心不是“心意识”的心,而是能产生直觉、反观、观照能力的那部分,不是逻辑思考。像禅坐,所谓“提起正念,然后观照得住,一直到产生智慧的直觉”,这是不经逻辑思考的。这种由观照直接产生的智慧,即名“自性般若智”,与虚妄思想心不同。虚妄思想心完全是脑筋设想出来的,想得愈多,脑细胞愈发达,大脑皱纹愈多,如此而已,那完全是虚妄的。所以你若到达某个程度,就会感受到自性般若智为何,而未达此一程度,便会觉得这部分听不懂,因为这境界你完全不知。接着看下一句经文。

“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必须自己能够见性。见性之见,谓之“常行正法”,假如没有见性,所修仅是仪式。怎么诵经做功课,那都是仪式,重点在于见性,故称“常行正法”,否则都仅属宗教仪式罢了,会成为庙里戴帽穿袍拿剑的祭司,纵使能通鬼神,也没啥意义。

“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无上佛道要怎么成呢?要能常常下心,行在真正道上,不要行在虚假处,倘若行在仪式上,即为假。我们是要借仪式的事修来协助我们见性,假如不能透过仪式而见性,那个仪式只有害人而已。必须懂得这部分:迷也离了,觉也离了,此时般若才能现前,故惠能前面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

“离迷离觉”便是破迷,离开“迷”就离开“觉”,觉是相对于迷来说的,有迷才有觉,讲觉是要对治迷,所以目的在破迷离迷,无须再有一个“觉”可证。同样的,除真除妄,“真”是相对于“妄”讲的,所以把妄除掉就对了。若说已证真,彼“真”亦是“妄”。假如除妄之后还有个真,那个“真”还得再除;若离“迷”尚需再证一个“觉”,那个“觉”还要再离啊!所以懂得修行,离迷离妄就对了,不必证真证觉。

假如离了“迷”还有“觉”可证,把“妄”除了还有“真”可得,那都错了,那是相对法。这二法通通要破!破一个,另一个就得了,而那个“得了”并不会感觉有个“得”,否则就不对了。所以“离迷”即生般若,不需再有一个“证觉”,离迷也就离觉了;为了除妄,所以设一个真,妄既除,真也功成身退了,如此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你当下就成佛道了。

“常念修行,是愿力法。”经常将念先放在修行之上,此即是愿力法。发愿修行,必须经常用此愿力。“愿力”和“执著”不同,愿力法的修行是见性的,执著的人会把当初的发愿变成仪式,譬如自订一天念佛一万声,念到后来,这条一百零八颗的念珠,你一定得摸一百遍,才会有一万零八百声出来,这很可能演变成仪式。

利用最后一点篇幅,跟各位谈诵经的方法,它有点类似这种情况。

诵经,不管所诵为何,诵到后来很多都变成了仪式,也就是变成执著。此话怎讲?例如,每天固定花一个半钟头诵经,从“如是我闻”,一直念到“信受奉行”。诵一诵,看看时间,“糟糕!时间快到了”,于是赶紧加快诵经速度,结果七十分钟就诵完了。之后问他念诵当中是如何?他大概只记得猛加油门,其他什么印象也无,这便是执著于功课一定要做完。仪式一定跟执著有关,执著一定变成仪式。

如果因愿力而修,情况便幡然不同。譬如你不管是定十分钟、八十分钟、两个钟头都可以,从“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开始念,一旦察觉到起妄想:“奇怪!想到哪儿去了?”于是回头重念,时间到了就自然放下。功课完成了,你或许会觉得好像没收尾,但要弄清楚,你是因愿力在修行,不是打卡啊!若坚持要念完,像打卡一样,打完卡就算了事。然后呢?可以泡茶、喝咖啡、看报纸……那没意义嘛!你是在修行,修行一定要很踏实,所以一旦察觉到妄想起,就从头再念。当然你若未察觉妄想起,那另当别论。因此,你为了把那部经诵完,丝毫不敢松懈打妄想。你可能认为,若以此法结界,那么一部经可能从早上八点到十二点都还无法结完。然而,这却是真正的修行法!

所以不是约束自己要念一卷经,而是在这个钟头、这段时间里要诵经。所以要诵完一部经不容易啊!在三年内,你若能如此不打妄想念完一部经,功德无量无边!是真正的功德喔,不是福德!如果只是反复念过来念过去,那仅属福德。念一念,打了妄想,回过头,念了二十分钟又有妄想,再回过头念,过十分钟又打妄想,再重念……虽然你一直在那边绕来绕去,但要知道,唯有这样约束自己,才有可能把妄想除掉,不然你会很快应付过去。

现在我们都变成了仪式,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就The End,剧终了。那个“如是我闻”好像开关,把妄想打开,念到“信受奉行”,再把妄想给关掉。所以念到最后,你也只记得“如是我闻”和“信受奉行”,其他就什么都没有了。

【智慧金言】

大家回去试试,就固定一个钟头,闹钟设定好,念到闹钟响,看看会不会有这种连三页经文都无法诵完的情况。我们必须这样反复练习,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要求与训练,是真的愿力修行与执著修行不同之处。

8.“享清福”与“享洪福”

【原文】

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

善知识!归依觉,二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二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

【释讲】

六祖解释完“四弘誓愿”以后,接着为大家传授“无相三归依戒”,即无相三归依与无相戒。

一开始,惠能大师就直接说:“归依觉,二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此处直言“归依觉”,不讲“归依佛”,可说是惠能大师个人的创作。他在这里阐释得很清楚,佛即是觉悟,法就是正,我们常说“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其实就是这里的“归依觉,归依正,归依净”。

佛,就是觉,归依佛就是归依觉;归依法是归依正,归依僧是归依清净和合的意思。这样解释很有道理,也是学佛人应该经常用以自省的,因为我们常误以为是归依外相的三宝,其实真正所指是内明、内觉。要能启发自性!假如自性无法启发,只是一味地往外归依,无有是处。

【活学活用】

从这段经文,不禁令人赞叹六祖惠能真是位不可思议的人才,他未受正式教育、无人教导,但对于自性的体悟,古今中外大概除释迦牟尼佛外,无人能出其右了。藏传的也好,南传的也罢,不管各方面成就如何,恐怕无人能超越这种境界。修行就在于能否将自性三宝展现、启发出来,必须抓得住这个核心,这里已经讲得非常清楚。学佛人常犯的过失,就是迷著于外在的三宝。

我们常提到这个问题:不学不信者,会一味地排斥佛法,尽管你说得再好,他会回你:“信信罢了,不要迷进去了。”这是一个拒绝的典型,反之,一个接受型的人进入佛门,则是不分青红皂白,一体接受,失去了明辨的能力,这种也是迷信。不信者之迷信固是一种迷信,完全接受、不知分辨的人也是迷信,所以他们进到佛门中就容易执著于外在三宝,因此一谈到“归依佛”,就认为是坐在大雄宝殿上的那三尊;一讲“归依法”,就认为是那些经典;“归依僧”,则认定了自己的师父,而不会想到这些其实是指自性的部分。惠能他老人家很有智慧、很慈悲,在此揭示得很清楚,我们必须由此契入。一部经典,千说万说横说竖说,无非在讲这个,我们必须从这里去感受。

以下接着看六祖对“归依觉,归依正,归依净”的解释。

“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从今天开始,大家归依以后(也就是尽形寿的意思),必须以觉悟为师。跟老师学,就是学觉悟,故云“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觉悟为师,不归依别的,但并未禁止你与邪魔外道来往。好多人认为自己是三宝弟子,受了菩萨戒,所以一到神庙门口就不敢进去。不用怕,你可以为他们授三归依,然后他们就都成为你的护法。倘若心存恐惧而不敢进去,他们会恨你:“让我种点福田、跟我结个善缘都不肯,算什么菩萨?”既然是神庙,而神是佛法的护法,你为其授三归依,他们会拥护你的,若你心量狭小,那没话说。所以“不归依邪魔外道”,并非禁止我们不与其他神教来往,而只叫我们不再归依这些神教信仰。

“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以自性的觉、正、净来作证明。六祖劝我们要归依自性三宝,这才重要,但此外为何又需归依“住持三宝”呢?住持三宝称“事相”,所谓“内明理观,外托事仪”。对内,于理论、观行,心里清清楚楚;对外,借着事相修行。六祖他老人家的程度,以自性三宝就可以了,一般人还是得借着事相来修行,这就是为什么要有佛像、经本和师父作依靠,这些都是我们外托的一个事相,以此为依靠,随时提醒自己。此即为何归依时告诉各位,至少每年回山一次,若能每月回来最好,因为这样才会产生那种情操,否则久而久之,反正没空,就算了!结果年年没去,这辈子没去,下辈子也没再来。

“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佛,就是觉悟,这是基本定义,众所皆知,但“法”为何是“正”呢?“法”即真理,真理当然是正的。学佛就是学着觉悟,依什么而觉悟?依真理而觉悟。所以觉悟是依于正法而来。正法从哪儿来呢?从清净无染来。修行人要远离名利,原因在此,只要远离名利,就不至于攀缘了,这是关键。所以此处言自心清净、要和合,也就是内心里必须和谐,不在那边翻腾,会翻腾表示尚未获得某阶段的成就。你一定要超越这种矛盾挣扎的境界,才有办法清净。

这个“清净”,现代话就叫“享清福”,你若享洪福就会非常忙碌。如果不信,可以利用一个假日什么都不做,也不打妄想,就在家里坐着,看你能否做到?你一定得找件事情做,看电视、看录影带或看书……总之,不找件事情做,你仿佛活不下去了,有没有这种感觉?你享不享受得到这个清净福呢?享受得到才是真正的福报。忙碌的福报当中夹有业力,包括今天很高兴诵了十二卷经,也是业力啊!因为那是一个枷让你扛着,假如你能不诵那十二卷经,而尚能静静坐着不做白日梦,那才是真功德!“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以诵十二卷经文的时间,若能坐在那儿如如不动,不只“恒沙七宝塔”,也不仅“毕竟成佛道”,而是马上可以成佛了!然而你却宁可诵十二卷经文。我们如果不比较,感受不出来,你试着去感受看看。

学静坐、静心时,有一种“动态静心法”,它先让你很忙碌,跑步、唱歌、跳舞都好,先让你忙到一个巅峰,再突然静下来,你身心俱疲地坐在那里,什么也不想。如此一静下来,“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你就得到了。所以它有它的用意的,平常你静静坐着,妄想便起,但历经运动、狂呼、高歌或跳舞后,突然静下来坐着,那时候你便能感受何谓“静心”了,你不会起心动念,因为已经忙过头,脑筋不再动了,那时你就能感受到。关键在此,欲得清净,必须如此设法。个人用功的方式不同,但是若能达此目的,就一定能知晓何谓真理,要成就佛的最高觉悟便不难了。

六祖就从这地方为我们剖析出来,这完全是契理的,对今天的知识分子而言,也是完全契机的,因为知识分子比较喜欢运用思考,这个经法非常有用。我们再往下看。

“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二足尊。”“自心”即自性,你发心趋向于内心的觉悟,这个时候,首先“邪迷不生”,因为不邪,所以智慧圆满了;其次是“少欲知足,能离财色”,这说的是福报圆满了。“尊”是圆满尊贵之意,亦即福慧两全,故言“二足尊”。有位西洋人将“二足尊”翻译为“两条腿当中最尊贵的一条”,这叫作望文生义。

同类推荐
  • 青年必读-积极的力量

    青年必读-积极的力量

    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就会拥有怎样的人生,积极的人生就像不断向上攀爬的藤蔓一样,向着明媚阳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会让你收获一个灿烂的人生。本书将为你揭示积极的力量。
  • 怎样用脑赚钱

    怎样用脑赚钱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知识不在多,有“智”则成。中外很多发财致富者并没有读过很多的书、掌握了很多知识,但是,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一个十分聪明的大脑,有很高的智力,能够从一些小的、十分平常的、不为一般人所注意的事情上捕捉到致富的信息,并紧紧地抓住它,从而使自己成为人人羡慕的富翁、富婆。
  • 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

    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

    儒家的基本特征是开拓进取、积极入世,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道家的基本特征则是自然无为,面对残酷的现实,道家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能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熔儒道于一炉,张弛有度,方能进退自如。本书融合儒道思想精华,解读工作生活的智慧!
  • 准确表达你的想法(名师解惑丛书)

    准确表达你的想法(名师解惑丛书)

    口语是口语表达学研究的起点。《辞源》认为口语就是言语,实际上“说话”是指口语的使用过程。《现代汉语词典》给口语的定义是:“口语就是说话时使用的语言。”口语就是人们在口头交际中、在现想现说的情况下,借助各种语气和辅助手段而讲出来的话。
  • 把灵魂的耳朵叫醒

    把灵魂的耳朵叫醒

    有一种快乐飘飘洒洒,有一种自在平平淡淡,有一种幸福安安静静,有一种美丽倾国倾城,有一种思绪万万千千……当你独处一偶时,飘逸的灵魂犹如精灵般在耳边欣然舞蹈着,把你从凡俗中叫醒,这样的感觉,快乐、灵动、惬意……那情感的热度、人性的闪光无不充盈着我们得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电话那头有多远

    电话那头有多远

    三网合一的通信网络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一旦核心网络出现问题,将影响一切通信,这对于经济、金融和人们的生活将是个致命性的灾难。这一问题在某些大型的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由于行业垄断性较强、国有化等原因,经过2010年初改革后的通信业成了“CT”独家经营的产业。但它没有完善的备用系统,一旦核心系统出现问题,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省的通信将彻底中断,所有民用、商用乃至军用设备将变成聋子、瞎子……某些国际性组织正是看到了这些漏洞,他们正计划利用通信和生物等技术,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甚至控制它,一场隐形的战争即将在N城的CT电信大厦拉开序幕……
  • 神之咏叹乐章

    神之咏叹乐章

    微凉的笔锋描绘虚妄的梦,疏狂的风声叙述仓皇的心.惆怅的梦境,忧伤的情节,随繁花褪色,随尘埃散落.千年轮回,百年人生.用万年等待晨曦,只为匀散一缕过往.火光难绘容颜,恍惚细雨如棉.从惊蛰一路走到霜降,泪水凝成诗行,从这断句残篇描在画上.来生太远寄不到诺然,却发现诀别是因为深藏眷念.梦很美,但终究会有醒来的一天,因为不会醒来的梦总有一天会变成无法挽回的悲伤.我从来没有招惹过你,你为什么要来招惹我?可既然招惹了,又有什么理由半途而废?我求你回来,不要留下我一个人,没有你的世界有何可眷?沿途奏响的神之乐章,局中之局的举棋不定.预言之歌,梦醒,情绝【诸神乐章:炽神觉醒】(翎儿唯一QQ:2783026117)
  • 绝地求生之战火重燃

    绝地求生之战火重燃

    【竞技文,没有系统!不喜勿入,谢谢!】因手部伤病而黯然离开赛场得李沐,经历重重蜕变最终王者归来!
  • 我若为魔

    我若为魔

    天生我材必有用,谁都不能太普通!当身材,相貌,恋爱,统统都一般时,难道甘心当一只丑小鸭?No!No!No!我的人生,怎能甘愿平凡?术法,魔宝,兽宠统统在手!魔法啊,请赐予我无尽的力量吧!让我完成这华丽的逆转,玩转人间!
  • 挖历史(第二辑)

    挖历史(第二辑)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挖出历史正能量。《挖历史》MOOK,乃不定期历史连续出版物,兼具杂志和图书二者属性。本书着眼于一个“挖”字,致力于“挖历史,去遮蔽,求真相”,做到谨挖、深挖历史真相。《挖历史》出版物拥有超级强大的作者阵容。《挖历史》(第2期)除了有《挖历史》第1期马勇、岳南、张耀杰、杜君立、傅国涌、蒋丰、王跃文、周海滨等知名历史学者外,还增添了解玺章、冯玮、金满楼、金纲、袁灿兴、袁南生以及丹尼尔·华蕾、罗伯特·谢伟思等国内外知名历史学者加盟。
  • 糖果屋最后的夏天

    糖果屋最后的夏天

    一个家族的三个孩子暑期在即将拆除的糖果屋墙壁上发现了爷爷三十年前给自己的儿女们做的身高记录表,记录表上不仅仅记录了爷爷的三个孩子的身高,还有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孩子的身高记录。在爷爷病重弥留之际,一个中年妇女找到糖果屋,自称是爷爷的女儿,一个隐藏了四十年的家族秘密在糖果最屋后的一个夏天里被揭开了……
  • 致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致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这是一个故事,在人类文明即将坠入黑暗的前夕,一些人拼命保护火种传承的故事。
  • 末绝公主

    末绝公主

    无尽次元宇宙中,有一种被计量与死亡距离的测定方式,名为命数计量的天命记算法,这个数值越大,其本身离死亡的距离就越远,其命数大小与本身的年龄,能力,气量,所拥有的势力,武器,职业,所处的环境,心理,斗志,一切都息息相关。实质是一个生命在一段被无限分割的时间内的波动状态的中心回归值,可是在新的千年到来之后,宇宙中所有天命高达百万以上的大佬们突然发现,虽然不太明显,但是他们所有家伙的命数值都在下降,无论是机器体,碳基生物,能量体,信息体……甚至连非生命的行星,恒星,甚至连黑洞也一样,整个宇宙都出现了将在短时间内死亡的预兆。而在死亡预兆出现的千年之后,一颗小小星球上,小小的碳基生物组建的一个小小王国中,一个公主出生了。
  • 南北朝那些事儿

    南北朝那些事儿

    文宣帝高洋相貌平平,在没当皇帝前装傻充愣,面对皇帝老哥的猜忌和挑衅沉默隐忍;北周武帝宇文邕在权臣宇文护的压迫下忍辱负重,在12年的韬光养晦后等来了机会;才智很高的隋文帝年轻时就有雄心大志,但为人低调,不露锋芒……展露才华要注意时机,有时候,纵使你有远大的抱负,但因为时机不成熟,也只有藏锋芒?收锐气,静待时机的到来。
  • 坠渊之

    坠渊之

    都说下一世和上一世截然不同,我信你个鬼!既然天意难违,我偏偏要人定胜天!在这群雄角逐,欲意升天的世界,唯我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