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8700000033

第33章 素描(4)

当年她放弃在张家做阔太太和张茂渊出洋留学,实际上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召唤着她,她们这一代女性的勇敢与奔放是前所未有的。一个缠裹小脚的中国女子,放弃了大家庭的一切勇敢地奔向海外,到阿尔卑斯山滑雪,去文艺沙龙和徐悲鸿、蒋碧薇等艺术家彻夜长谈,还做过尼赫鲁两个姐姐的秘书。想过办皮件厂,结果没有成功。会自己设计时装,张爱玲对此有详细记载:“我母亲和姑姑一同出洋去,上船的那天她伏在竹床上痛哭,绿衣绿裙上钉有抽搐发光的小片子,佣人几次来催说已经到时候了,她像是没听见。他们不敢开口了,把我推上去,叫我说:婶婶,时候不早了(我算过继给另一房的,所以称叔叔婶婶)。她不理我,只是哭。她睡在那里,像船舱的玻璃上反映的海,绿色的小薄片,然而有海洋的无穷无尽的颠簸悲恸。”——当年黄逸梵常来香港看望在此读书的张爱玲,她的生活奢华富足,有了一个高大俊美的美国男友。那次到浅水湾影湾园去看望母亲,“仆佣领着她沿碎石小径走过黄昏的饭厅……阳台上有两个人站着说话,一个是母亲,穿着西洋篷裙子,男的是她的美国男友维基斯托夫……两个人挽臂从浅水湾沙滩上走过,男的英俊,女的漂亮,打着洋伞说着英语——”这样的细节震撼着张爱玲幼小的心灵,母亲的行为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黄逸梵这种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从小就对张爱玲产生了刻骨铭心的影响,比如家中洋派、时髦的装饰,比如带她去咖啡馆吃西点看跳舞听音乐,比如送她去弹钢琴——张爱玲说:“另一方面有我父亲的家,那里什么我都看不起——”母亲与父亲,一个新式女性,一个旧式遗老,他们正是民国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的缩影,张爱玲很自然地倾向母亲,她的摩登与洋派、独立与另类、孤独与自由,她们都是现代文明孕育出的一代女性,心灵里都有那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如果说黄逸梵是一部连续剧的话,那么张爱玲就是她的续集。黄逸梵死了,可她的一腔汩汩热血,却一直在张爱玲的血管里奔腾——

张爱玲的前世今生

假设张爱玲1952年没有离开大陆,或者说她在离开上海的前夜被夏衍派来的柯灵成功劝住留了下来,那么,她后来的人生一定会是这样的:

1953年春天,在柯灵陪同下,张爱玲来到上海市政府见夏衍。柯灵特地多坐了几站,到重华新村来与她会合。柯灵在公车站等了许久,才见到张爱玲从重华新村那个古旧的门楼内飘然而出,她一身淡紫色旗袍,上面布满丁香花,外面罩了一件白绒线短衫,在满大街中山装、列宁服的市民中,张爱玲是那么惹人注目。柯灵有点不自在,说:“这个,这个旗袍——”张爱玲知道他要说什么,淡淡地说:“我姑姑也说现在是新中国了,穿这身不合适。可是,我一时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衣裳。”柯灵说:“下次吧,下次不要再穿旗袍,毕竟,时代不同了,这些封资修的东西统统要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张爱玲沉默着,觉得这样的话格外刺耳,这段时间她听得太多了,她很难受。公交车来了,她和柯灵上了车来到市政府,秘书是个穿军装的小鬼,他给张爱玲和柯灵倒了茶就退出去。一会儿,夏衍推门进来,秘书接过他脱下的风衣,他一见张爱玲很客气,面带微笑:“啊,张爱玲同志,你好你好,请坐请坐,我早在大后方就听说‘孤岛’上海出了一个了不得的才女作家,特地让柯灵同志请你来,今天才见到真人,荣幸啊,真是荣幸。”张爱玲满脸通红,不知道说什么好。夏衍说:“要柯灵请你来,是想请你出山,到我们剧本创作所当编剧,苏青也安排在所里工作,正好和你做同事,我知道你们两个是好朋友——这个念头其实我早就有了,只是底下的议论太多,一时不便操作。现在海晏河清,你可以出来为党、为人民工作了,我们共产党,需要你这样的创作人才,需要你用笔来讴歌我们火红的时代。”

坐了不到一小时,张爱玲和柯灵告辞离去,张爱玲从此日日到剧本创作所上班,去了也无所事事,洗杯子,泡茶,将地面扫了又扫,走廊也扫了,将桌面整理又整理,实在找不到事做,就站在窗口发呆。很快到了1954年,她接到通知去北京参加全国文联会议,这回她做了件灰色列宁装穿上,头发剪了短短的二毛子头。夏衍同志已经调到文化部当副部长,过来见她,握着她的手说:“张爱玲同志,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够你写一辈子,我交给你一个创作任务,就是写一写南京路上好八连,这个队伍随解放大军进驻上海滩,坚持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政治本色,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你去采访一下,很值得写呀,小说名字我都替你想好了,叫‘南京路上的朝阳’。”张爱玲听得心惊肉跳,头点得像鸡吃米。回来后她就到南京路上好八连采访,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还带回了他们的“三样宝”:草鞋、针线包、纸糊信封——她足足花了四年时间,才写成了这部小说,写完后先交给单位革命委员会领导审读,那天单位领导去市里参加“反右”动员大会,所里没什么人,她将稿子交给秘书就回去了。刚刚到家,秘书就打电话来了:“张爱玲,请到所里来一下,领导有事找你。”

张爱玲马上出门往所里赶,路上正遇上大游行,公交车堵在人民广场那里,一队一队着装统一的各行各业工人,扛着高大的标语牌,一路挥着红旗喊着口号走过,走过一队又一队,一直走了两个小时。等张爱玲回到所里,已经超过12点了,但是领导们都在等她。剧本创作所的编剧们都来了,苏青龟缩在一角,脸上一片菜色,只是怯怯地瞄了她一眼。赵所长脸色铁青,他身边坐着位戴军帽的革委会主任,张爱玲觉得有几分面熟。这时赵所长说:“人都到齐了,开会吧,去冬今春以来,极少数的右派分子,鼓吹所谓‘大鸣、大放、大民主’,向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发动猖狂进攻,党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反右”和整风运动是非常及时的,行之有效的,为了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上级派遣党代表洪耀祖同志来我们所指导革命工作,并兼任剧本创作所革委会主任,大家表示热烈欢迎。”洪耀祖站起来敬礼,众人鼓掌。张爱玲也跟着鼓掌,她突然想起来,这个洪耀祖几年前在她家楼下登记户口,穿着老八路军装,西北口音,喊她老乡妇女,还问她识不识字,应该就是他——是的,就是他。

果然,洪耀祖用西北口音说起话,要大家互相揭发右派言论,向党表忠心。众人互相窥望,无一发言。洪耀祖沉默了一会儿,有点不高兴,说:“你们的积极性阶级性都哪儿去了?这是革命工作,这是一项政治任务,同志们务必要将它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希望大家踊跃发言,自我揭发,积极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话音刚落,一个管后勤的女工突然站起来:“我揭发张爱玲,经常在背地里发表资产阶级言论,念念不忘昔日地主资本家大小姐洋太太的生活——”众人将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张爱玲,张爱玲脸色苍白,不知道说什么好。洪耀祖说:“这位女同志带了个好头,党组织大门会向你敞开,你继续说,这位张爱玲说过什么右派言论?”女工情绪激动地说:“她说过很多,前几天她还说,‘旗袍还是解放前手工的好,造寸裁缝店的手工旗袍,再不会有了。’她这是什么意思?这不是明摆着说今不如昔嘛?”洪耀祖站起来说:“说得好,张爱玲同志,革命群众对你有意见,你要老实交代自己的言行,这半年你不用写剧本了,给我写检讨书写检查,思想问题不解决,你不可能创作出人民满意的作品。”

张爱玲面如死灰,从此以后夜以继日地伏案写检讨书,写了足足50万字,一直写到1960年,右派帽子也没摘掉。经过领导协商,认定她不适合做编剧,将她发配到新华印刷厂做校对。

在高安路那片绿树成荫的老书库里,张爱玲每日戴着护袖默默无闻地校对书稿,忽一日在一本《朝花》文学杂志上,发现长篇小说《南京路上的朝阳》(节选),这不是她写的吗?仔细看过署名,却是:上海市文联红卫写作组——她细细看过两遍,没有错别字,她将校对稿放到文件夹中,忽然听到外面大喇叭里传来激昂的合唱:“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来就是好就是好,反动派被打倒——”她站在窗口听了一下,就见一队红卫兵从马路边跳下车,呼啦啦冲进来。在门口他们愣了一下,然后一拥而上揪住她,一个红卫兵小将怒目而视:“大汉奸的贼婆娘,原来躲在这里逍遥呀,走,接受红卫兵的批斗!”男的女的冲上来紧紧揪住她,两个男红卫兵将她的手反剪到背后,一个女的红卫兵狠狠将她的头往下一按:“臭婆娘,你还不服气啊。”一队人马将她押到马路边的卡车上,女的抢过麦克风高呼:“打倒反动文人张爱玲!砸烂大汉奸胡兰成臭婆娘张爱玲的狗脑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万万岁!”

张爱玲在人民广场10万人批斗会上被批斗了四个小时,一直到半夜才放她回家,同时命令她明天七点必须准时过来接受批斗。张爱玲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重华新村,高大的门楼上闪着一片火光——门楼下,正在燃烧东西,她精心保存的那些古董箱子胡乱地扔在那里,那些五彩缤纷美轮美奂的旗袍全在火光中化为灰烬。有几件没有烧毁,却因为火的烘烤而变得干硬,像纸版一样。洪耀祖就站在火堆前,他认出了张爱玲,冷冷地说:“张爱玲,你不用上班了,你必须接受思想改造,组织上安排你到奉贤星火农场去劳动改造,至于养猪还是放鸭,随你便——你不能随便外出,你要随时接受红卫兵小将的大批判。”他说着用脚一踢,那些手稿被踢进火堆里,将要熄灭的火光重新燃烧起来,张爱玲看到纸上一行字:“沉香屑第一炉香”。她心头抽动了一下,她看到洪耀祖那张油浸浸的大饼脸,小小的眼睛冒出一种光。他忽然转身对张爱玲说:“过几天走的时候,我送你们去——我,押送你们。”那小眼睛里的绿光又冒了一下。

张爱玲呆呆地坐了一夜,第二天上午10点钟的时候,姑姑进来看到她仍然没睡,姑姑说:“你怎么不去接受批斗?快去呀?听人说后天就要走,我陪你去买点用品。”张爱玲身子一歪,人就斜依在姑姑怀里,眼泪直流下来。姑姑说:“去吧。”张爱玲摇摇头,姑姑说:“草纸总要带一点,还要带个打饭的搪瓷缸子,那里是海边,盐碱地,一双胶鞋总要买的——”

姑姑陪着张爱玲走了好几条街,才在一家供销总社买到了胶鞋和搪瓷缸子,姑姑要到里弄居委会去替张爱玲办手续。张爱玲拿着胶鞋和搪瓷缸子一路往回走,她忽然想到她没有准时去接受红卫兵的批斗,他们一定不会放过她,还有洪耀祖。马路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不时有一支红卫兵经过,举着标语喊着口号,一些剃了阴阳头的男女被他们押着,面如死灰。张爱玲一路磨蹭着,走到家中,天已经漆黑一片,她没有开灯,她就坐在黑暗中,她坐了许久,才起身——床单下压着一件旧旗袍,是葱白无袖素绸旗袍,领口已经起毛了,因为垫子太硬,她将这一件旧旗袍拿出来垫在床下——偶然的行动却将一件旧旗袍保存下来,她伸手将旗袍摊平,淡淡的霉味扑鼻而来。

到了晚上姑姑回来,却不见了张爱玲,剧本创作所打来电话,也找不到张爱玲,张爱玲就这样神秘失踪了。张茂渊找遍了所有张爱玲能去的地方,都没有找到,后来她还发现,与张爱玲同时失踪的还有一件旧旗袍。剧本所的洪主任根本不相信,认定张爱玲是叛逃到海外,他带领一队人马来到张家抄家,抄了半天什么也没有抄到。就在众人一筹莫展时,一个浦东渔民在黄浦江董家渡江边发现了一具女尸,她很瘦,身子像树叶一样单薄,她的身上穿着一件旗袍,旗袍紧贴着她干瘦的身体,那是一件领口磨破了的、葱白无袖的素绸旗袍——

同类推荐
  • 和谷文集

    和谷文集

    《和谷文集》分6卷本出版:卷一、卷二、卷三为散文随笔,卷四为报告文学,卷五为诗歌、小说、影视,卷六为文艺评论。6卷共约160万字,每卷前还有许多生活照片。陈忠实为文集写了题为《诗性和谷,婉转与徘徊》的序言,对和谷的文学创作进行了全面地深入地评价。
  • 橡子豆腐

    橡子豆腐

    金波的《橡子豆腐》所选作品,有对现实生活的冷观和深思,又有虚拟生活的夸张和幽默;既有对作品深度的努力挖掘,又有对作品可读性和大众化的不懈追求。其作品入选中高考试卷、教辅资料的有十数篇,如《永远的账单》,入选黄冈市2005-2006学年初三语文练习、2010中考语文先读后写教练等十几种试卷;《给你一个教训》入选冀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等。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 人生百味

    人生百味

    《人生百味(散文)》内容丰富,闪现着思想光芒的书系读者群相信也会非常庞大,学生、上班族,文学爱好者、一般读者都可以阅读和收藏。这些文章能使我们站在大师的肩上,感受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直接欣赏水平和阅读品味。
  • 手术刀下的墨香

    手术刀下的墨香

    《手术刀下的墨香》是一位美容外科医生的散文集,全书以作者与网友互动形式呈现给读者。作者作为一位整形医生,表达出与喧嚣保持距离,守住一方天地的安静释然。文字从技到艺创造一种灵修,一种价值。
热门推荐
  • 沉静似海

    沉静似海

    青春校园中,两个孤独灵魂的互相发现,互相慰藉。
  • 好巧原来你喜欢我

    好巧原来你喜欢我

    (记者问):淑甜大神,你相信一见钟情嘛(淑甜回):比起一见钟情我更喜欢天长地久(记者问):袁来大神,那你是喜欢一见钟情还是天长地久(袁来回):我对她一见钟情,准备和她天长地久,我都喜欢
  • 潮商:一个国际级商帮的传奇

    潮商:一个国际级商帮的传奇

    本书从潮商的经营理念、经营谋略出发,深刻分析了他们创富的经历,讲述了2009年潮商集体“沉沦”的过程,剖析了他们折戟沉沙的历程。
  •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师兄的归隐生活

    大师兄的归隐生活

    穆仙本乃道门大师兄,为寻求突破下山感悟,那曾想被人暗算。红尘界不平静,危机四伏,为了好好活着,重新崛起,他决定修炼到天下无敌在出山。于是,他定下归隐法则,远离是非,避免麻烦,不沾因果,留足后手。凡事能躲就躲,躲不过就先下手为强!总之,猥琐发育,别浪!哪怕归隐一地,也能搅动四方风云!但自从穆仙收了个徒弟之后,这一切都跑偏了!隐忍低调是为了自己,但别欺负我徒儿。谁敢欺负我徒儿,会让你们知道,我的低调是装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钢铁年代

    钢铁年代

    一九四八年春天,山东连连长尚铁龙率部攻打鞍山,在与国民党守敌连长杨寿山僵持中,受到敌方枪袭。他妻子麦草和儿子金虎收到阵亡通知书奔往鞍山,找不到尚铁龙的遗体,只看见掘开的坟和坟前的木牌。尚铁龙被救,死而复生养好了病,坐船回到胶东才知道妻子和儿子到关东接他的遗骨。一家人便因此失去了联系,麦草决意留在鞍山边找工作边寻找尚铁龙消息。却因意外帮助抢救精密机床有功而得到在工厂上班的机会,从而认识了杨寿山。杨寿山对她生活、工作都百般照顾,两人慢慢产生了感情。尚铁龙复原被安排回鞍钢工作那天正赶上麦草和杨寿山的婚礼,三人纠结一生的感情便由此展开。《钢铁年代》是金牌编剧高满堂继《闯关东》、《北风那个吹》后的又一力作。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发展祖国的钢铁事业,来自于全国各地的一群人汇聚于鞍钢,形成了五湖四海鏖战关东的景象。《钢铁年代》正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这群人感人至深的友情、爱情和亲情故事。延续高满堂的一贯风格,《钢铁年代》的故事颇有传奇色彩。从角色的设置到剧情的安排,无不经过他精心策划,人物跌宕的命运和曲折的故事都体现了高满堂极其深厚的戏剧创作功底。
  • 古装撩妹手册

    古装撩妹手册

    作为一名山贼,她可是很上进的!这么上进的她,绝不能忍一辈子做个文盲,于是亲自下山,扛了个先生回来。先生那个好啊……让她的少女心砰砰砰,简直不知怎么才好眼中全是他,心中全是他,醒着看到他,做梦梦到他……她那个风火的性子,一下变得像春水……
  •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2版)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2版)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2版)》论述了中国从前封建时代直至晚清的政治制度史。作者运用制度主义、历史主义的方法研究了这一历史时空的政治组织的构架、政治文化的变迁、政治运作的规则和机制的变化以及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化理路。既勾勒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概观,又彰显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和核心问题。
  • 白花十五

    白花十五

    十五,十五个故事,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文案杀手在此,说白了就是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