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在美国一座受保护的住宅里,一位航空发动机高级工程师正在看着报纸上的国际新闻,上面报道了许多有关中国的事情。其中有一条:《中日DYD对峙,内地多个城市爆发街头骚乱,打砸RB商店,政府无力制止》的报道,另其格外关注。他注意到文章上的一张图片,上面两个男子爬上了一辆丰田越野车的车顶,并向人群呼喊着什么。他似乎认出了他们两个,他们其中一个叫做凌峰,另一个叫王小智。
看到此处,他的心情格外激动。想起曾经的岁月,还都历历在目,时至今日却都在为着各自的梦想和主张而振臂高呼,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对的。他站起身,远眺着窗外,自言自语道:“我的祖国,你怎么了?难道平静的日子这么快就过去了”?
过了一会儿,他又看了一条新闻:《美国70%军力部署亚太,F22严阵以待,震慑中国》。看到此文,他忐忑不已,自责自己平生所学,却不能为祖国报效。他感慨道:”祖国呀,我什么时候能再回到你的身边?”但他很快清醒过来,收回了刚才的言语。他回头看了看金发碧眼的妻子和长着黑头发蓝眼睛的儿子,内心充满了矛盾。
二十一年前,宋凌菲一家移民美国,宋凌菲也被美国一所著名大学录取。这所大学的负责人一次找她谈话,希望她和她的家人能为学校引荐一些来自中国的高中尖子毕业生来美国上学,并许以优厚的报酬和待遇。宋凌菲意识到,这是美国人试图争夺中国未来优秀人才的一种手段。她本可以拒绝,但她不能,因为一旦拒绝,她就有可能被学校清退,她们一家在美国的生活也将面临未知数。她的家庭不富裕,不能像逃到这里的贪官和商人一样可以用钱贿赂当局。她没有办法,天天流泪,父母做她的工作,希望她能为家人着想。她最后还是同意了校方的要求。校方向她提供了中国河东省当年高考成绩排名前100名考生的详细情况和联系电话,却拒绝向她透漏如何得到的这份名单。她看到排在第一的是单鸿光,于是就先给他打了越洋电话。宋凌菲向这些考生依次讲述了她在美国“人间天堂”般的大学生活和数不尽的梦想被实现的故事,鼓励他们来美国上学。单鸿光动心了,他义无反顾的提交了留学申请,并很快拿到了签证。
单鸿光的高考赴美,震惊了当时的舆论。它就像一个魔咒,迅速的在中国的高中蔓延。一个、两个、数十上百、成百上千个单鸿光们走出国门,上日韩、赴欧美,范围不断扩大。在中国开通留学直通车的国外高校越来越多,门槛也越来越低,而国内大学的招生则变得不尽如人意,各省的高考尖子生大量流失,让中国的教育管理者一筹莫展。中国每年出去的留学生有三十多万,但最后能够回来的却只有三分之一,他们其中的很多人,永远都回不来了。
单鸿光如愿到了美国,顺利的被美国著名高校录取,成绩优越的他也不断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单鸿光和宋凌菲很快成为了男女朋友,他们一起上学,一起回家,生活令人羡慕。后来,单鸿光考取了航空发动机专业博士学位和量子力学博士学,并和宋凌菲结婚。一次回家,单鸿光发现了妻子的秘密信件,那是大学校长给她的一封信。他知道了他们的交易,知道了学校的险恶用心。他悲愤至极,找到宋凌菲大吵一架。他骂宋凌菲卑鄙,利用了他的感情,骗他来了这里。单鸿光提出了离婚,并想立即回国,宋凌菲死活不肯。单鸿光不忍见到宋凌菲哭泣,他软了下来,继续留在了那里,不再提离婚之事,但他的内心却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为了生计,单鸿光出去找工作,但他的命运已不在自己手中。他阴错阳差的被一家军工巨头企业录用,并很快成为该公司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的研究员。这似乎是有人安排,又好像是很平常的事情。来到了这里,他逐渐暂露头脚,但日子过得却身不由己,他的一切都好像被交出去了。公司给他升职,但前提是要他加入美国国籍。他不肯,但很快他就变的无事可做,同事上司也都歧视他。他无可奈何,只好按照上司的要求加入了美国国籍,并继续留在研究院研究和开发高性能、大推力的矢量航空发动机。
他很快独当一面,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过他的改进,单台发动机的推力被提高到了20T以上。他并不满足这些,他还有更大的目标,他向公司提议开发量子太空发动机,并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研究计划。他的提议很快得到了批准,他被任命为太空量子发动机研究项目的首席工程师。上司告诉他,军方对他的计划很期待。
公司为了留住单鸿光,想尽了一切办法。他们把单鸿光的父母从中国接到美国,送给他们一个农场,让他们安心居住,踏踏实实的做个美国农场主,耕地里的所有作业全部由自动化的机械完成。父亲科技农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母亲也不再抱怨,都夸儿子找了个“好单位”。单鸿光的弟弟和妹妹也一同到了这边,在美国上学和工作。当得知单鸿光婚姻冷淡,夫妻不和,航空发动机研究院院长Smith先生把自己的女儿AshleySmith介绍给单鸿光认识,并安排她在单鸿光身边工作,时间久了两人逐渐有了感情。单鸿光跟宋凌菲重提离婚之事,两人最后和平离婚。离婚后,单鸿光跟Ashley结婚,事业也由此变得更加顺利。
那些青春的故事,似乎就在昨天。儿时的抱负,少年的梦想,而今都已成为现实。但单鸿光却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故土,想念着自己的家乡。压力、矛盾、冲突、危险,仍然让他喘不过气。他不敢多想,不敢多说,不敢表现出对中国一丝的好感,因为他的一举一动,都会有人监视。他十分的焦虑,也十分的孤独。他渴望有人能带他离开这里,带他回到中国。他不愿看到自己参与研制的航空发动机被装到新型隐形战机上,而这些战机,都将被派往西太平洋。战机的每一次起飞,他的心都在痛。他知道,这是要用来对付谁的。他想高喊:“我的祖国,我想回来!”但他不敢喊,因为他的呼喊,有可能会让他陷入困境。他能做的,只有祈祷。
一个爱国的叛逆青年手记
完
<a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