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维总会有卡壳的时候。如果眼前有一个问题怎么都想不出解决的办法,那就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了。借助灵感的帮助吧。暂时放下那个问题,做点别的事情,或许你就在不经意间迎来了灵感,正像一首诗中所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所以会在你放下冥思苦想的事情后去做别的事情时可能会产生关于解决前一件事的灵感,是因为,暂时放下一件事情时,即使我们不去想它,潜意识也还在发挥着作用,它在不断地对我们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更新。一旦整合接近解决问题的办法,则在某个点上,灵感就会被突然触发。而这个暂停的过程就是酝酿的过程,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酝酿灵感定律”。酝酿灵感定律尤其对于高难度的问题比较有效。
心理学家们还通过一个心理实验来说明灵感的这种特点:
心理学家把被试者分为三组,首先,他们向这三组被试者提出了同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他们的时间只有30分钟。第一组的被试者只能用这段时间来解决问题,没有其他事情可做,结果有55%的人解决了问题;第二组中的被试者在30分钟解决问题的时间中插入了30分钟来做其他事,结果有64%的人解决了问题;第三组的被策者在30分钟解决问题的时间中插入了4个小时来做其他事,结果有85%的人解决了问题。
最后,心理学家要求被试者们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讲出来,结果发现第二组和第三组的被试者在做了其他事后再回头来解决问题时并不是接着之前已经完成的解法去做,而是从头开始思考。
由此可见,酝酿效应其实是打破了解决问题不恰当思路的定式,从而促进了新思路的产生。
知道了灵感的特点,我们就应该了解一下灵感产生的过程。
首先,灵感的产生需要人有较强的行为动机,并已经为此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在长时间连续思考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时,就可能转入休息或进行其他休闲活动。也就是说,灵感的产生首先要经过酝酿阶段。灵感思维通常为潜意识活动的结果。在心理学家看来,潜意识的能力要强于显意识的能力,因为显意识往往会因受到常规思维的影响而难以自由发挥。作为一种潜意识的灵感则不同,它往往需要突破常规,是一种因顿悟而产生的智慧。
基于灵感的这种特点,我们应该时刻准备迎接灵感的到来,其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酝酿阶段随时准备一个笔记本,一旦脑中有思维的火花闪现,就能及时捕捉而不至于错过。
权威效应
著名空军将领乌扎尔?恩特和自己的副驾驶员合作多年,一直都很合拍。然而,在执行一次飞行任务时,副驾驶员恰巧生病了,于是,这次,他只得和一名替补搭档。
在起飞过程中,恩特哼起歌来,并且他的头也随着节拍一点一点地打起了拍子。糟糕的是,这位替补并不明白恩特只是在享受音乐,而误以为恩特是要他把飞机升起来。虽然这个替补清楚地知道飞机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起飞的速度,但他还是把操纵杆推了上去。
结果飞机的腹部与地面相撞,螺旋桨的一个叶片插入恩特的背部,导致恩特终生截瘫。
事后,调查员在了解事故情况时,问那个替补副驾驶员:“既然你知道飞机还不能飞,为什么仍然把操纵杆推上去了呢?”替补的回答是:“我以为将军要我这么做。要知道,他是这方面的权威人物,我应该听他的。”
其实,类似的事故在航空工业界屡见不鲜。明明机长所犯的错误十分明显,但飞行员们却没有针对这个错误采取任何行动,最终导致飞机事故的发生。这种现象由于它的多发性,甚至有了自己专有的名字——“机长综合征”。
机长综合征的发生是有其固有的心理根源的,那就是人们对权威的信任要远远超出对常人、甚至是对自己的信任度。
这种心理是非常普遍的。比如,当我们身体不适的时候,去医院就诊,我们往往会选择专家门诊,即使多花钱、多花时间也没有关系;一篇医学论文如果是刊登在普通杂志上,我们往往会有所怀疑,然而如果是刊登在联合国直属的某个刊物上,我们将深信不疑……这种种现象都说明权威对我们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证明了权威的力量:
美国某大学心理系的一堂课上,教授为学生们引荐了一位来宾——世界闻名的化学家施米特博士。
接着,施米特博士从皮包中拿出一个装有液体的玻璃瓶展示给学生们看,说:“这是我正在研究的一种具有很强的挥发性的物质。”说完,他拔开了瓶塞,在教室里走了一圈,问:“现在你们闻到它的味道了吗?如果闻到了,请你们把手举起来。”这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陆续举起了自己的手。
但是后来,教授告诉学生们:所谓的施米特博士只是本校的一位老师化装的。这时,立刻就有学生说:“原来他是装的,难怪我什么也没有闻到。”而事实上,那瓶液体也的确只是一瓶蒸馏水。
从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权威的迷信到了多么荒唐的程度。其实,所谓权威也只是有更多的经验和资历而已,他们并不能够代表真理。我们应该时刻记住的是,权威也是人,即使他们比一般人专业一些,但他们也会有出错的时候,我们不应该迷信权威。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
在一次世界性的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忽然,他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一开始,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问题,就停下来重新开始,但不和谐的声音又出现了。他仔细地看了下乐谱,向评委会提出乐谱有问题。然而,在场所有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都坚持说乐谱没有任何问题,出错的是小泽征尔。面对一大批世界顶级的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的众口一词,他再一次审阅了乐谱,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我相信自己的判断。”话音刚落,所有的评委都站起来,热烈地鼓掌,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由于迷信权威而放弃了自己的观点,附和了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出局;而小泽征尔却因不轻易迷信权威、独立思考而取得了众人求之不得的胜利。
如果一味迷信权威,人类社会的进步、个人的进步就无法实现。我们应该像小泽征尔那样,在倾听权威的意见时,永远也不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马太效应
《老子》一书中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是的,在人类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宁可锦上添花,绝不雪中送炭”。
美国的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老人和他的小儿子。
有一天,他们家里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找到那位老人说:“尊敬的先生,我想把您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并给他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您看怎样?”老人气愤地说:“绝对不行,谁也别想把我的小儿子从我身边带走!你给我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可以在城里给您的小儿子找一个妻子呢?”老人摇摇头说:“不要再说了,你快滚出去吧!”谁知这个人丝毫没有要放弃之意,继续说道:“如果我给您的小儿子找的妻子,也就是您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听到这里态度缓和了很多,他最终为小儿子将要成为“洛克菲勒的女婿”而心动。
这个人从村子里走了以后,就去找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您的女儿介绍一个对象。”洛克菲勒说:“请你马上离开这里吧!”这个人继续说:“如果我给您女儿介绍的年轻人,也就是您未来的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您认为如何呢?”洛克菲勒也为女儿即将成为“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夫人”而心动。
从洛克菲勒那里出来之后,这个人便去找世界银行总裁,他对世界银行总裁说:“尊敬的总裁先生,您现在应该马上任命一位副总裁!”总裁先生连头都没有抬一下,说:“不可能,我这里已经有太多副总裁了,请你给我一个再任命副总裁的理由好吗?而且还是必须马上!”这个人说:“如果您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您认为可以吗?”总裁先生当然同意了。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那个平凡的老人,还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又或者是世界银行的总裁,他们都倾向于给人“锦上添花”,而不愿意给人“雪中送炭”,因此这也就形成了人类社会中,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的现象。西方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马太效应”,也就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马太效应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一个国王要出外远行。这天,他叫来了他的3个仆人,给他们每人一锭银子,让他们利用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去做生意。
不久,国王回来了。3个仆人来拜见国王。
第一个仆人说:“主人,我利用你给我的一锭银子,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说:“主人,我赚了5锭银子。”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
第三个仆人说:“主人,我一直珍藏着你给我的那锭银子,你看,它没有丢失。”于是,国王将第三个仆人拥有的唯一的一锭银子也赏给了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把他拥有的全部夺过来;凡是多的,就给他更多。”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第一次提出了“马太效应”这个术语,用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与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研究者比起来,即使他们做出了相同的成就,荣誉也会比较青睐于那些声名显赫的科学家。”这就是马太效应的由来。
生活中,马太效应比比皆是,比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其他方面同样表现良好;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很容易自暴自弃,进而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表现欠佳,甚至发展成为问题学生,走上犯罪的不归路。
在人际交往中,这种类似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越是成功的人,就越容易交到更多对他有帮助的朋友,进而促进他的进一步发展;而无权无势的人所付出的努力往往和成效不成正比,别人往往倾向于认为他有所企图、别有用心,不相信他、怀疑他,最后甚至可能被归为攀权附贵之辈。
由于马太效应的普遍存在,我们可以知道:只有成功才能获取更大的成功。换言之,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一开始的时候,必定充满了艰辛和不公平,但我们一定要经受住考验,付出加倍的努力,唯有如此,才可能在某一领域做出成绩,进而享受到马太效应带来的倍增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