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94600000009

第9章 导师教我做研究

吴建波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我从1977年起一直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以前虽然也写点文章,但对怎样做研究,还缺乏明确的学术意识及方法。

1993年,我考入武汉大学师从陆耀东先生攻读博士,在导师的教诲下,对怎样做现代文学研究,才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导师对我的第一个教导是:要研究“大家”,即对文学史上第一流的作家如鲁迅等要下功夫钻研。

我以前写文章多凭兴趣,80年代对戏剧尤其是曹禺有点心得,写过几篇文章,但并没有对整个现代文学作广泛而深入的钻研。特别对于鲁迅研究,觉得高不可攀,有那么多学者作出了那么好的成果,我感觉这辈子也没法对鲁迅研究发言。考博士复试时我抽的一个考题是“鲁迅前后期的文艺思想”,导师对我的回答不满意,看出我的学术积累不厚实,走的是“偏锋”。要求我重新读鲁迅,阅读鲁迅研究的材料。

在导师看来,“大家”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高水平的代表,只有进入他的情感和文本,才能进入那个特定的文学时空,领略经典的意味。鲁迅研究中的问题和课题,也是整个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和课题。比如鲁迅的人生困境、思想价值观的选择,审美风格的凝成,几乎是很多现代作家的共性。读懂了鲁迅,就认识了一大片作家,进入了那个时代我们民族的心灵世界。“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对鲁迅研究中的一些难题进行钻研和突破,才能达到学术界的较高水准,从而解决其它的学术问题。既使不专门研究鲁迅,但对一个现代文学研究者来说,鲁迅研究是入门的功夫,也是最高的功夫,虽然修为在个人,但不可不修炼。

我就是在导师的启发下,重新阅读鲁迅的全部文本,包括日记和书信,并且爬梳鲁迅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在90年代中期和2005年,我对自己所教的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的鲁迅讲稿进行过两次大的修改。至今虽然没有在鲁迅研究方面有什么成果,但已经熟悉和吸收了研究界的最新成果。在我看来,鲁迅阐释有三种范式:启蒙的、革命的、解构的。鲁迅的思想与情感是复调的,主要的审美形态是表现毁灭和荒诞的现代悲剧。重要的是,钻研鲁迅使我的学术眼光有了长进,能较快较准地进入学术界的前沿话题,带动我的现代文学研究。我的博士论文是讲现代文学史有启蒙、革命、守成等三种审美形态的,鲁迅是启蒙形态的最高代表。如果没有对鲁迅及鲁迅研究的钻研,根本无法形成基本观点。我现在体会到,文学史研究千万不能“偏居一偶”,要以“大家”作为自己的基本功。

导师对我的第二个教导是:要“搞材料”,把现代文学作为历史来研究。

我的中文本科读的是师范,读硕士也在师范,加上多年在师范教学,所谓师范的传统根深蒂固,即重视文学作品的感悟和阐释,课堂上的主要功夫是分析文本,对于文学思潮、运动就相对忽视一些。所以对现代文学学科的历史学特征的认识,我最初是没有的。80年代写的几篇文章,都是单纯的文本分析。

上武大以后,导师对我说:你的那几篇写曹禺的文章,用了一点理论,如心理学的、文化的,加上你的个人感悟,属于文学欣赏与批评,虽然日本和新加坡的学者表扬了你,但在我看来,还不属于文学史研究,缺乏历史意识。你以后要学会搞材料,把现代文学作为历史来研究。导师还说:能用理论分析现象,当然也可以,但如果能通过历史材料的积累,发现总结出新的理论或规律来,那才是更高的学问。导师还把他积累的新诗材料给我看,有印刷的,有些已经发黄,翻动一下似乎就会破碎。还有手抄的,导师自己装的封面。其中有浆糊贴的,也有用针线钉的。还说自己的最大愿望就是写一部新诗的历史。我当时感觉如梦初醒。从此对现代文学研究的观念发生了改变。

我曾经对自己在课堂上能充满激情与理性的分析文本而沾沾自喜,师从陆先生以后,我才感觉先生用历史材料说话,史实多于判断,叙述胜过阐释才是搞历史学的正宗风范,才意识到自己的幼稚和不规范。在导师的督促下,我开始训练翻原始刊物、查历史线索、对比不同版本等历史学的入门功夫。我的博士论文就跳出了作家论的模式,尝试梳理和思考文学史问题。

我体会先生这方面的思想,可能包含了以下一些内容:第一,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具有审美与历史的双重内涵,不能只搞文学评论而忽视史学研究。第二,从事现代文学教学和研究,除了基本的理论阐释以外,应该在整体上下功夫,广泛的阅读文本和历史材料,用文学史史实说话。第三,用历史的眼光评价文学史上诸多现象,一切都是历史的,要在比较中定性定位。第四,历史没有固定的客观不变的真理性规律。第五,表达历史的最好方式是“叙述”。

先生有一次跟我谈“历史感”问题。他说研究文学史时间长了就会对历史有一种感觉。我体会这里说的“历史感”,不是条分缕析的理性评价,也不是精确的史料考证。是指对文学现象接触时,立马作出的审美与历史判断。它超越了纯粹的感性和理性,在一瞬间对事物作出历史定性。这种历史感,要形成学术思想,还需要精确的论证过程。但如果没有这种历史感,对历史则茫无头绪,缺乏穿透力和准确性。它相当于文艺创作所说的灵感。从事历史研究的人,遇到问题,几乎是直觉的运用一定的历史观和方法对问题作出迅速的反应。有时来不及清理思路、寻找论证材料,但这并不妨碍他对问题的基本判断,而且这种第一感觉往往奇准,直达事物精髓。这是一种专业习惯,一种很高的学术境界。

导师对我的第三个教导是:要设计好自己的研究“阶段”,争取在每个阶段都有学术进步。

记得当年我一入学,导师就说:你尽快把曹禺的书弄出来,博士论文不能再搞曹禺,最好是戏剧也不要搞,要改换熟悉的路子。他还列举了当时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些现象启发我:有些人老搞一些同水平的研究,看起来成果不少,但在质量上没有进步,太功利了。这也是懒惰和平庸,没出息。我在导师的严格要求下,从作家论、戏剧转向了文学史整体研究。这对我来说是有难度的,这个艰难的转向至今尚未完全实现。但我非常感谢导师的这道“鞭影”,而且希望这道鞭影能伴我终生。

我体会导师所说的阶段的变换,就是一种研究的升级,即每一个研究都要求在学术水平上有所提升,不能低水平重复。这里讲的水平,包含了几个层面的研究内容:课题选定、理论关照、材料积累、方法运用、表达的文体与语言等。也就是说每一个课题最好在以上某些方面要有所进步,不能原地踏步。考察学术史上的一些大学者,都是一部一上台阶。这对普通的研究者来说,是很高的学术要求。不仅是学术水平的升级,而且是学术人格的检验。因为对一个普通的研究者来讲,只要有一个阶段的成功,就足以解决了安身立命的问题了。只有视学术为生命的价值,愿为此献身,才会这样理想化的“苛求”。当然,老在一个地方不断地开掘,深挖一口井,不断地向深处进发,也是一种学术升级。可我体会导师所说的阶段,偏向空间的拓展,正如旅游者的朝山,每提升一步就风光无限。

以我的研究来讲,第一阶段搞曹禺研究,走的是作家论的路子,而且偏向戏剧文本阐释,所需要的是戏剧理论、文化与心理学的借用。如果再搞戏剧,理论几乎无须再学习,读一下新的戏剧文本就可以了。再搞一个戏剧作家研究,材料积累、理论借用所化的功夫都不大。但如果转向文学史研究,首先就是材料的积累,还有理论储备的更新,方法也会随着研究对象的改变而有所换新。而导师对我的要求是博士要“博”一点,不能做守着“一亩三分地”的农民。我体会导师对我提这样的要求,绝不是要我见异思迁,浅尝辄止,而是看出我的学术积累太少,促使我改换知识结构,不断提高研究质量。如果文学史研究这一阶段能完成的话,我下一步还想向研究史靠拢。我现在给研究生开的“文学史论”课就是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

令我惭愧的是,自己先天有限,加上勤奋努力不够,辜负了导师对我的期望,至今成果有限。但作为陆门弟子,当以先生为楷模,生命不息,研究不止。既使自己此生做不出什么研究成果,也要将导师的学术精神与经验传与后来学人。

同类推荐
  • 平水散文集

    平水散文集

    文学天地广阔而浩瀚,好的文学作品像灯盏给予人希望,像井泉润泽人心灵,它可以超越时空直抵人心。子洲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方蕴涵热情的热土,是一块生发文化的活壤,这里不乏聪慧、执着、笔耕不辍的文学爱好者,也不乏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学作品。编一本书,就是在文学的山阴道上添一道风景,就是给人们的心灵投送一束阳光——《平水散文》编辑出版的初衷就在于此。
  • 现代性的文学叙事

    现代性的文学叙事

    本书首先梳理“现代性”概念的西方语源背景及意义分层,其后以“文革”后三场不同时期的文艺论争为分析案例,考察中同当代人文知识分子如何在接受和理解这一西方理念的同日寸,阐释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建构自身的现代性话语。韩少功,作为其中一员,以文学创作参与发言。本书将其小说作品置于“文革”后各阶段的主流话语中加以互读,解析文本触及的各种现代性课题及其暗含的主张,通过探究其中的思想成长、立场转移及矛盾裂隙,来凸现其作品对于不同现实语境的特殊意义及价值。
  • 国学小书院——唐诗鉴赏

    国学小书院——唐诗鉴赏

    本书采录唐、五代139位作家的诗歌作品326首,其中五代作家3人,作品3首。本书中作家的排列,先以其主要活动年代归某一历史朝代。在同一朝代中,以生年先后为序。生年无考者,则以其主要活动年代量情插入。同一作家的作品收录两篇以上者,尽可能按有关总集或个人别集的顺序排列。无名氏的作品则依其在有关总集中的位置加以处理。本书每一篇作品均在时代及作者前列出两个字的概括话,用以概括所写内容,另有内容、特色、注释、赏的等栏目。对典故和难懂的字句,一部分在注释栏目中加以解释,另一部分随文串解;以赏析为重点,一作品一赏析。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梭罗七易其稿,1854年才终出版。《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多的隐居生活和期间的思考,展示了有人类出席的自然。以树木、植物、土壤和野生动物为参照,思考了人类的命运。本书以季节为结构,混合了箴言、史实和轶事,将科学性的观察融入到高度的诗意中。
  • 操纵美国命运的犹太人

    操纵美国命运的犹太人

    这是一本介绍美国犹太人的纪实文学。书中人物的生平不仅再现了美国犹太人的奋斗历程,而且折射出美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希望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能让读者既对美国各个领域的杰出犹太人有一个全景式的概观了解,也对美国历史和美国社会有深一层的感悟。
热门推荐
  • 一剑破武

    一剑破武

    学生打游戏也能离奇穿越至胎腹之中,一人一剑,战天下群雄,一心所向,至武道巅峰。
  • 寒雪夜飞境

    寒雪夜飞境

    随便写写随便写写随便写写随便写写随便写写
  • 季先生,黎小姐

    季先生,黎小姐

    “前女友”季圣锡调侃到,“谁是你前女友?我不认识你!”黎谚语顿时黑脸,“不认识没关系,现在让你认识一下”说完就把某女扑倒了,从此以后某女夜夜失眠,天天想逃.....
  • 方法总比问题多

    方法总比问题多

    造就一流员工的职场培训读本。优秀的人找方法,平庸的人找借口。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会解决问题的人。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思路决定出路,方法总比问题多。阅读本书,让你成为方法高手,做问题的终结者。
  • 虚拟未来者

    虚拟未来者

    本文以内心封闭性格扭曲的男主角捷音因听到周围人口中的人气神经连接游戏〔future〕,意外的进入盛大的游戏世界遇到前所未有的体验并渐渐向蠖他人开放心扉的心灵之旅。预计本文控制在15-20万子,不排除新作的可能。本文的绝对主角为松本光影,讲述的本非是爱情故事,而是在社会的冷漠、嘲笑的现实世界中寻找友情、仁爱、互助与幸福。虽然本文以战斗为基调,但是为了更好的突出小说的内涵会插入人物之间的微妙情感.大部分故事情节发生在游戏世界中,即〔future〕世界中,希尔周围发生的事与改变他自身的奇遇。尽量写成内涵多又简单理解,世界观丰富,令人遨游在故事世界中。
  • 念此江山共吟赏

    念此江山共吟赏

    凤凰都,比目国,以小弑大,定江山。彼时,一是将军之女,一是小国质子。“胜负之分,不当以侮辱之事定夺。你本尊贵身躯,何至于受此折磨?”众人嬉笑嘲弄间,她给予他尊重。却被他一句话,顶了回来。“这下你可惹了祸事。”时过境迁,她是被迫和亲的公主,他是听令接亲的国王弟弟。“本以为那次是就此别过,没曾想老天怜我。”她冷眼瞧着道“我是嫁给你哥哥,注定为你嫂嫂。”“哦?那你可知,在比目国,弟可袭兄嫂。”抓住她准备来一巴掌的手,俯耳悄声“兄长时日已不多。”世间纷纷扰扰,顷刻间万事转。“恨吗?”他轻轻缠绕她的发,看着她泪水划过。“怎能不恨?”“若我将这山河为枕,赠予你,你是否能夜夜安眠?”她听后,起身抱紧。“若你真要如此,我为先锋。”
  • 原界起源

    原界起源

    末世降临,原兽横行,人类为了生存,经过一代又一代先辈的血战,终于迎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然而一切并不那么简单,且看在曙光城崛起的少年如何一路封神!
  • 海豚坠之约

    海豚坠之约

    青春年少,豆蔻年华,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犹如盛开在黑夜的烟花,绚烂夺目,即使最终被黑暗吞噬,也无悔那一瞬间的绽放。她和他的人生,犹如两条毫无关联的平行线,只是七年前的一封信,让原本两个毫无关联的人有了交集。从此,她拼命努力,只为那美丽的约定。七年之后,她如约而来,可是那个让她盼了无数次的人,并没有出现。是他忘了吗?难道这七年之约,只是她的一厢情愿吗?这条孤单的海豚坠,会找得到它的海洋吗?
  • 魂洲志

    魂洲志

    魂洲大陆,古老而又神秘;魂洲其东名朔东,其南谓南疆,其西称极西,其北唤北荒,其中为中州。魂洲中,炼药师,兽魂师,植魂师,器魂师,拳师,更有可掌握自然之力的神秘术士,还有魂兽,魂器,魂晶等等一切,魂洲古老神秘,先代所传下的一切看来早已定型,但所有的一切却在渐渐异变,那些古老的传说似乎也变得愈来愈真实………
  • 异能术士

    异能术士

    一个平凡的高中生,突然被一个神秘的老人带入了异能术士的世界!这位高中生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