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89200000043

第43章 关于经济社会形势分析(3)

就农村来说,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将7亿多亩耕地分给了无地或少地的雇农、贫农和中农,使他们成为土地的主人,成为耕者有其田的小农。农民得到了土地,生产积极性、政治积极性空前高涨,使农业生产平均以5%~6%的速度向前发展。1954年,遇上特大涝灾,长江大堤决口,但当年全国粮食仍然增产。自1953年起,开始在全国推行农业合作化的试点,原定用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完成全国的合作化,准备通过互助组到初级生产合作社,最终实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开始的试验是成功的,但是到1955年,党内发生了争论,批判了所谓党内“右倾”思想,批判小脚女人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结果只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在全国实现高级合作化。大部分农民一步登天,没有经过互助组、初级合作社,到1956年下半年,就都成了高级合作社的社员。如此,一场涉及5亿多农民,从土地和农业生产资料私有到集体所有,农业生产过程由个体劳动分散经营到集体劳动集中经营,遍及全国的生产关系变革,靠着共产党、毛泽东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和政权力量,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当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有些地方在这种转变过程中,集体生产和分配等问题没有组织好,1957年,出现了部分群众要拉牛退社的问题。这本来也在情理之中,应采取逐步调整、完善的方针和方法加以解决。但是,却采取了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大批判等手段,把农民的意见打了回去。到1958年下半年,又在大跃进和新的总路线的口号下,在全国掀起了人民公社运动,仅用3~4个月的时间,便把全国60多万个合作社合并成5万多个人民公社,实行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工农兵学商、农林牧副渔为一体的人民公社制度。在公社内部,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体制,没收自留地,关闭集贸市场,不仅否定了私有制,也否定了按劳分配,乃至在全国实行公共食堂,建立起了货真价实的吃大锅饭制度。农民只剩下一只碗,一双筷子。

这种“左”的做法,理所当然地遭到农民的反对,但农民这时已经一无所有,他们的惟一表现就是消极怠工。一方面,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在大炼钢铁、大办工业的口号下流入城市;另一方面,留在农村中的是出工不出力。1958年本来是个大丰年,但丰产没有丰收,很多庄稼烂在地里。各地却都报丰收,刮起了浮夸风。到了年底,政府不仅没有收购到应有的粮食,而且猪肉、白菜也收购不上来,出现了供应紧张。当然,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于1958年冬和1959年春开了两次“郑州会议”,重申了人民公社仍然是集体所有制,重申了按劳分配原则,提出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方针,反对浮夸风,反对说假话。1959年上半年,对农村工作做了调整、整顿,本来是想纠正1958年过头的做法,7月的“庐山会议”本来也是准备反“左”的,后来由于彭德怀等提意见,转为反“右倾”。以后,全国规模的反“右”,使“左”的东西继续兴风作浪。结果1959年出现粮棉大减产。1960年形势更加恶化。几年的折腾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粮棉产量降到了1952年的水平,有些地方甚至退到了1949年以前的水平。1959年、1960年,全国出现了非正常死亡,许多地方到了人无粮、马无草、村无树的地步。农村山上的树木被砍伐,森林覆盖率下降到11%以下,农村的元气大伤,中国的元气大伤。

真正发现问题已到了1960年的秋天,于是不得不急刹车开始反五风、整社。吃饭买粮开始普遍实行粮票制。以后又清退进城的农民,下放了约2000万职工回农村。从此,实行城市、农村分隔管理的户口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农转非,每县每年农转非的指标仅为1.5‰。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开始稳固化。1962年又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3~1965年农村的生产、生活逐渐恢复。可是1966年又开始了“文化大革命”,一下子折腾了10年,把经济搞到了崩溃的边缘。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却搞两个凡是,按既定方针办,又耽误了两年。

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建设问题,可是经过20年的折腾,不仅现代化的目标没能实现,而且中国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差别显着了。

1960年,我们和日本的经济总量是一样的,1956年我们有了解放牌汽车,他们还没有,1958年我们有了半导体,他们也还没有。50年代的香港和新加坡不如上海,60年代韩国也不如中国到60年代台湾同大陆也差不多,可到80年代初,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回顾这段历史,是要说明我们今天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建设的。

20年的折腾留下了三个东西。一是庞大的人口。50年代只有6亿人,1978年已达9.6亿人,每年增加1500多万人。随之而来的是有一个庞大的失业人群,农村和城市都不能充分就业。

二是基本上按前苏联模式建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个体制,毛泽东在1956年就发现并不理想,有问题,所以写了《论十大关系》。想改,可是到底也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动。三是城乡分割而且固化了的二元社会。工人、干部搞第二、三产业,持有非农业户口,住在城市里。农民搞农业,住在乡下,是农村户口。一个国家两个社会,这是中国特有的。这三大遗产现在都成了巨大的包袱。所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抓住了改革开放这个关键问题,改计划经济体制,改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改与之相适应的有关机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东西。16年过去了,我们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现在来总结城市的改革,第二、三产业的改革,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虽然有了进展,但基本上是打外围战,还没有找到改革的最佳方案。

大中型企业至今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活力,到1994年仍有处于亏损状态,很多企业效益不好,而有的已名存实亡,资不抵债,但因社会要养其中的就业人员,仍不能实行破产。中共“十四大”已经明确了要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但这毕竟是一个长期过程,尚需时日。

相对来讲,农村改革要比城市改革效果好得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实行了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使农民得到了土地使用权、经营自主权、职业自由选择权,自身劳力的支配权。由此调动了8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79~1984年,农业每年以9%的速度增长,农民收入以15.1%的速度增加,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改变了原来需要进口的局面,且1984年可以出口粮棉。但1985年以后,农业出现了徘徊,农业生产增长缓慢,农民收入的增加也缓慢了。

我认为,出现这种徘徊并不是因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本身有了什么问题,不是农民积极性降低,也不是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落后,更不是自然灾害,而是城市第二、三产业改革没有跟上来的缘故。

1984年粮棉大丰收后,有关方面作了错误的估计,以为粮棉过关了,有人甚至说3年不种棉花也够用。从1985年起实行粮棉限购,粮食改统购为合同订购,农民要凭计划交售粮食,多一斤也不收购,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1985年计划收棉花万担,可是1984年就已生产12516万担,于是很多收购部门压级压价压称,刁难农民。1985~1986年,对棉花收购的优惠政策全取消了,对棉农连砍五刀,结果出现了大减产,两年共减5500万担。

按一般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现代化过程中,农村的问题是要靠城市带动来解决的。工业发展了,城市发展了,反哺农业,反哺农村,把农村的劳动力吸收进去,现代农业生产资料下乡,把农业武装起来,使农业现代化;由国家出资,把农村的道路、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起来,使农村现代化;国家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使农民普遍富裕起来。可是,我国城市第二、三产业改革滞后的原因,一是第二、三产业自顾不暇不仅不能吸纳农村劳动力,连自己的劳动力都不能全部利用至今城镇还有数百万失业人口;二是企业效益普遍不好,不仅不能支援农业,连城里职工的生活水平也是靠农产品的低价格才得以维持的;三是因为第二、三产业效益不好,上交税收不多,国家的财政收入常常入不敷出,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入与所需尚有较大缺口,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国家无力管好,还要靠农民自己去解决。

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在这样一个特定的二元结构条件下,才有一个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这本身就是有中国特色的问题。

广大农民不能等城市改革改好了,第二、三产业改革改好了,让城市来支援,也不能等国家来帮助,只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进行农村现代化建设,于是就有了自创造包产到户以后的一系列伟大创造。这是农民取得土地使用权之后,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要求发展,要求继续改变面貌,改变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而做出的富有创新性的努力。

农民作为一个阶级,本来是封建社会的基本阶级,是要求解放、要求获得土地的阶级,他们在工业化、现代化社会中将逐步分化,逐步减少,最后剩下的一部分,也要转变为现代化农业的经营者。从经济上、产业上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虽然不变,但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越来越少。随着机械化、现代化的发展,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少,只占10%左右。所以,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农民阶级将两极分化,一小部分成为资本家,而绝大部分将要沦落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恩格斯说“我们预见到小农必然要消亡。”20世纪7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在《农民的终结》一书中认为,在法国社会中,原来意义上的自给自足的农民已经消亡了,绝大部分进城转化为工人而留在农业上的也成为农业经营者了。这便是农民阶级的命运。

对此,中国农民是早有觉悟的,所以当我们在50年代实行工业化时,广大农民背起行李就涌向东北,涌向大西北,从事工业建设。像王进喜等一批后来成为工业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和着名人物者,都是那时从农村中出来的。但是,这个进程到50年代末就被打断了,农民没有了进城转业的机会,被死死地卡在了农村。

这几乎成为一代农民的遗憾。

一个材料上讲,80年代中期,安徽来安县有位60岁的农民死了,他的4个儿子替他办了一场很隆重的葬礼,墓前去了很多人,除火化了纸扎的冰箱、彩电、轿车之外,还火花了两样东西:一是公安局的户口准迁证,二是工厂的工作证。儿子是最了解父亲心愿的,这位农民生前最盼望得到的两样东西(工人、城市户口),都未能如愿以偿,只好死后到阴间去兑现了。这位农民的心愿,代表了中国农民的意向,我认为这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但是,我们工业化、现代化的曲折道路,阻挠了农民心愿的实现,他们要求改变自己历史地位的希望破灭了。

农村改革后,农业生产发展,农民不等城市改革,不等第二、三产业改革,自己集资,自己办工厂,自己学技术,自己生产,自己销售,创造了乡镇企业这个好形式,从职业上首先实现了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变。到1993年,全国已有各类乡镇企业2300万家(其中村办、乡办的152万家);有1.1亿乡镇企业职工,几乎同城市职工的总数相等;总产值2.9万亿元,已经成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所交税额占国家税收净增部分的50%;职工收入占全国农民纯收入净增部分的60%;出口商品占出口商品收购总量的45%。

在经济上,乡镇企业已经成了国民经济成长的一个重要支柱。

从社会学的观念看,办了乡镇企业,整个农村社会的面貌就变了,变得生气勃勃,繁荣兴旺。其中,变化最大的:一是人变了;二是劳动方式变了,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按工业、商业生产的程序工作和劳动了;三是生活方式变了;四是思想观念变了,涌现了一大批企业家、供销人员和能工巧匠。乡镇企业改造了农民,乡镇企业把农民领进了现代社会的门槛。所以,1985年争论农村第二步改革是什么时,我在《经济日报》

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认为农村第二步改革的中心,就是兴办、发展乡镇企业,这是农村包产到户之后要实现新的发展的关键。实际情况也正是这样:凡是办了乡镇企业,而且办得比较好的地区,不仅经济发展了,劳动力有了出路,收入增加了,办社会事业有钱了,而且农村服务体系也有了物质基础,有了补农业的钱,为此农业生产也就可以稳步提高了。所以说,乡镇企业是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二个伟大创造,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第二步。

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第三步,就是要搞好小城镇建设。从经济上说,乡镇企业的发展,本身要求聚集,要求第三产业为之提供服务,这个载体便是小城镇。工业本身是有聚集效应的,它不能像农业那样分散在广阔的天地里,要求相对集中,这样可以节省资金,减少成本,如集中供电、供水、供热等。分散了,效益就不高了。所以,这几年兴起的工业小区,就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职工(农民工),为了要过真正的工人生活、城市生活,也要求进城镇居住。他们认为居住在城镇有许多好处:一是上下班方便;二是业余生活可以丰富多彩三是子女能上城镇的中小学。这样,农民就可以通过自身的力量,实现全面的农转非。这一步实现了,农民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民了。

做到了这些,农村是不是就实现了现代化?还不是。因为农村的现代化有待于城市的现代化,有待于全国的现代化。为此需要与城市改革及第二、三产业的改革相协调,也就是说目前的状况必须改变。单有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城市还是吃大锅饭,效益不好,用不了多少年,农村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就会像前几年农业受阻一样,遇到来自城市的压力,形成徘徊或停滞的局面。所以,城市的改革及第二、三产业的改革有所突破,城市大中型企业真正走上市场经济的轨道快速发展,出现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实现区域现代化,就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第四步。

同类推荐
  • 使命

    使命

    本书是专论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著作。作者运用历史与辩证唯物主义,从广阔时空和深远历史中引申出“先进性”的概念及评价体系。进而以历史发展为脉络,论证了先进性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五千年不间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根本表征,是中国共产党90载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的历史依据与本质属性,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确认与保持这一主题;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三个三十年”三个阶段光辉历程和时代特征,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革命的合理性和执政的合法性,做出了符合历史真实的有力注解;论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史,就是一部强烈忧患意识支配下不断自觉自省、严格自律自新的历史,总结出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实践给予人们的七点启示;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连贯性、继承性、发展性,提出了更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先进性特征的真知实见;论证了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实践面临的变化与挑战,提出了切合当前中国实际、很有理论和现实针对性的必须着重解决好的七个重大课题;论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跨入一个新阶段即第四个三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文化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新时期,提出了中华民族将在这一阶段实现伟大复兴的预想。本书以史贯通,表现出评点历史、进言当今、预想未来的热忱与责任。全书资料丰富,结构严谨,详略有致,很有说服力而不失情趣。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员政治修养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员政治修养

    《党建工作实务:党员政治修养》: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走过的六十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的建设工作始终是同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系统的体制、制度等知识有所了解,对党的工作和建设知识有所熟悉,才能把握国情,理解相关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工作服务水平,为党政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这部著作全面、系统而又概略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情况,展示了我们党通过扎实的反腐倡廉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不懈探索及巨大成绩。我相信,这部著作的出版,对于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继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共产党人不是狭隘的经验主义者,但我们是实践论者,始终重视实践经验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鼹鼠:FBI的秘密档案

    鼹鼠:FBI的秘密档案

    屡破大案神探辈出,百年FBI铸就世界传奇——鼹鼠般行动的秘密组织FBI,美国大片的热门主角,其真相比电影更疯狂!我们关注丑闻,我们揭露丑闻,我们掩盖丑闻……
  • 让生命的激情在干事创业中燃烧

    让生命的激情在干事创业中燃烧

    本书收录《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像打仗一样干事业》、《余秋里将军创立的大庆精神永存》等近八十篇学习心得。
热门推荐
  • 绝世唐门之逍遥游

    绝世唐门之逍遥游

    上官逍遥,一个大少爷,在用手机看斗罗大陆绝世之唐门的时候,手机突然爆炸了。上官逍遥:“我就这样死了吗?我不甘心啊,等等!什么东西!啊……”就这样上官逍遥带着系统开启了他在斗罗大陆的剑仙之路!本人新手,写得不好,望各位见谅!
  • 一起闯过的兄弟

    一起闯过的兄弟

    一声兄弟,一生兄弟。学校就是一个小小的乱世,谁也不服谁,谁都想扛起学校这面大旗。打来打去,纯属瞎胡闹,但是,社会的进步,谁又能否定,混混也是局部的乱世,有人混其一生碌碌无为,有人混之一时,受万人敬仰。所谓的是非黑白,自在人心,时代不同,是非便不同。不怕事,不惹事一直是我们的宗旨,敢特么动老子兄弟,管你是天王老子,也要给你崩下几颗牙齿来。从刚开始的懵懂无知,踏入这条不归路,和兄弟有过热血,有过反目成仇。可是谁都不能否认,爷爷都是从孙子走过来的。这是一部半纪实小说,献给曾经年少轻狂的年代。希望大家会喜欢。
  • 这个王妃很淡定

    这个王妃很淡定

    谁说女子被休就没有活路?穿越女容青鸾的小日子照样过的有滋有味。闯青楼,开店铺,发大财,斗恶姐。本以为再嫁王爷,可以一世一双人,却遭算计,决然离开!谁知又碰上妖孽男,又是被绑架啊!天哪,原来古代一点也不安全啊!淡定,还是淡定一点吧!
  • 劫难难逃

    劫难难逃

    本故事由真实故事改编。爱情这种事情,不分输赢,不分对错,不分先来后到。它霸道,无理,却让我们不得不屈服。他爱的那个女生早已离他而去,上天像是故意折磨他似的,又送给他了一个和前任如此相像的女生。他自卑,因为抑郁症,他失去了爱人的权利。深夜里,俊美的男生嘶吼着,抱住脑袋。娇小的女生深深地抱住了他,他把刀子深深地插入女生的肩膀里,女生忍着不哭。“你滚吧,哪幸福滚哪去。”虐文,欢迎小可爱入坑~
  • 呆萌王爷是狐妖

    呆萌王爷是狐妖

    爱情脱轨,事业不顺。一场明星见面会,抽中与偶像红酒KISS环节,瞬间世界美好……即将吻上那一刻,纳尼?我的偶像呢?纳尼?这是哪里?纳尼?哪来的小白?……
  • 无尽逆天

    无尽逆天

    如果不是龙岩城破,如果不是父死国灭,边城倾其一生,也不过是俗世间的一位太子罢了。只是轮回轻启,宿命难逃,一个勉根的废材,就那样,踏上了征天之路。灵兽王者的血脉在沸腾,极致灵宝的锋芒在闪烁!所有的背叛,我边城都要将之踩在脚下。和共工称兄道弟,为后羿鸣冤昭雪,救太阳于炽阳宫中,女娲也为之倾倒。佛祖是我弟子,师父是我徒弟!谱写一曲荡气回肠的无尽逆天之歌!
  • 总裁老公,别说话

    总裁老公,别说话

    五年,足以改变一切,再见时,已物事人非,他早已不是单纯善良的小男孩,她也已不是天真无邪的小女孩,他接近她,目的不纯,而她接近他,又何不是呢?她接近他也带着目的,他们相互进行着利用和被利用。校园:“君扬,我要吃棉花糖。”小女孩嘟了嘟嘴。“好,等我,在这里乖乖的,我去给你买!”小男孩宠溺的一笑,捏了捏小女孩的脸蛋,便去买了。而现在,小女孩已长大,成了大女孩,小男孩也已长大,成了大男孩。“君扬,我想吃棉花糖。”大女孩红着眼对大男孩说,“没时间,自己去!”大男孩皱了皱眉,语气不耐烦的说道,便摔门而出。五年的分别,已分不清谁对,谁错,谁是,谁非。
  • 野蛮校花遇霸道校草

    野蛮校花遇霸道校草

    他们是一对欢喜冤家,天天打打闹闹,可是有一天,他对她说我们在一起吧,她却犹豫了。
  • 歧途之罪爱

    歧途之罪爱

    一场离奇的死亡,抽丝剥茧后揭露最丑恶的人性!
  • 帝少强娶复仇妻

    帝少强娶复仇妻

    一杯毒酒让苏梓涵离开这痛苦的前世?本是苏家千金的她,确遭此折磨,老天垂怜,使他回到了十六岁,前世的她,懦弱无能,卑微可欺,只怪没有看清渣男真面目,而今世的她,高调霸气,无人可挡,只为复仇。上一世的痛苦,今世他要如数偿还。上一世的情感,她只有恨,这一世,他遇到此生挚爱的闺蜜与恋人。她们懂她,宠她,助她复仇。苏梓桐,顾宸!这一世,换你们来体验我的前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