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孩子小的时候,在公共场合,我们从来不会理会孩子们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因为身处公共场所,绝对不是一个教育孩子或者跟他们谈判的合适时机。我们会确保这样的对话发生在家里而不是在公共场所。如果孩子们行为不礼貌,我们会用几句简短的话让他们恢复到礼貌的状态。如果他们在公共场所举止得体,我们会用更多的关注和关怀予以奖励。经过几年的坚持努力,我和太太成功地建立起孩子们在公共场所的行为举止规范。因为我们设定的这些规范和期望,孩子们都很喜欢跟我们一起去吃饭或者购物。他们在公共场所得体的表现不断地受到朋友们或是路上行人的表扬。
4.7 寻求帮助不等于懦弱
来自他人的建议并非总是免费的。
孩子们应该意识到,他们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免费的建议是多么的幸运。然而,如果他们不积极主动地向父母征求意见或者不积极认真地聆听,即使是他们的父母,也可能爱莫能助。问合适的问题在工作中和社会生活中都是关键的一项技能。我总是记得下面这个说服我大女儿的经历,我要求她在心中有问题纠结的时候,主动向父母寻求建议和帮助。
召开家庭会议对我的家庭来说并不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我是从一个朋友那里听到家庭会议这个方法,并一直期望尝试一下。在我们的第一次尝试后,以后这种沟通形式就受到大家的欢迎。因为这种形式创造了一种很有效的沟通氛围,大家一起坐在房间里,可以确保相互间高质量的对话。
当我大女儿十八岁的时候,需要离开我们去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读大学,这是一个很恰当的召开家庭会议的时机。所以,在我大女儿准备启程开始她的大学生涯的前一个晚上,我们启动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家庭会议。然而,那次家庭会议进展得并不顺利。
那天晚上,所有的家庭成员聚在一起,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话题。我有一个重要的建议急切地想告诉我大女儿。但是她当天晚上似乎有些疲劳和紧张,我感觉到那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我和太太过多的叮咛只会增加她的焦虑。权衡利弊后,我决定利用这个绝佳的机会教会她,在这个世界上,如果她需要建议和帮助,她必须主动询问。指导她如何学习远比教会她学习什么更加重要。
我告诉她我有一个很重要的建议要讲给她听,然而,我知道她状态并不是很好,所以除非她认为自己已经做好聆听的准备,我是不会跟她提这个建议的。我接着告诉她,唯一让我知道她准备好的方法,就是她主动开口向我询问。让我失望但在意料之中的是,她告诉我她没有做好倾听的准备。我相信她在内心深处还是有太强的自尊心,她感觉问别人的意见不那么“酷”。感觉到她的不情愿,我告诉她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她感觉有必要,我会随时把我的建议讲给她听。
四年以后,直到她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她依旧没有向我问起我当时的建议。我意识到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她已经长大成人,变得更加成熟。虽然我并没有直接跟她讲,但她已经透彻地思考过我原本四年前想告诉她的话,通过自己的努力,她已经完全领会了我要给她的建议。
从四年前那次短暂的,在某种意义上讲,从不圆满的对话中领悟到的东西是比较微妙的。那次对话让我大女儿提升了她的自我认识,她学到了更主动地寻求帮助,更加耐心地聆听别人的意见。那次并不圆满的对话获得的最大收获是,我的大女儿意识到父母和子女间就像一种伙伴关系,寻求帮助并非代表着懦弱。主动寻求帮助其实更代表着一个人的成熟。虽然四年前我错过了给她建议的机会,却给了我女儿更大的触发,让她从中感悟收获到更多。四年前我想告诉她的建议,跟这个收获比起来,反倒不值一提了。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经彻底忘记了那个建议到底是什么了。
4.8 开心果在学校过得不开心
孩子们在学校过得开心吗?他们是否被同学所接受并得到应得的尊重?学校的生活对孩子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父母需要详细了解这些情况。
我不确定是否每一个孩子都会将学校里的事情告诉父母。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从来不会跟我父母讲同学们对我如何,自己在学校里是否开心。并且我父母也太忙碌,无暇顾及我的一切。有的时候,当我在学校感到悲伤无助的时候,我也不会向父母倾诉。现实往往真实而残酷,学校可能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只要是社会,就存在不公平。如果没有父母或者监护人的建议和指导,在应付一些诸如得不到他人的尊重或者不被集体所接受的情况时,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我的大女儿是一个开心果,很少有不高兴的时候。在高中里,她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深受同学们的喜爱。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在她高中毕业很多年后,她才跟我提起,在她最后两年的高中生活里,她过得一点也不开心。当我听到这个情况的时候,我的心猛地一沉,我多希望在这个状况刚发生的时候,我就能及时了解并帮助到她。现在能做的,只能懊悔在她小的时候,我对她内心的情感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
如果我和我太太在这种状况刚发生的时候就能体会到女儿的情绪波动,我们就会帮助她梳理思路,更加合理地应付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状况,或许我们会传授她一些经验从而减少她当时所承受的压力。
4.9 微信版电子邮件的沟通功效
当给孩子提建议的时候,孩子们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反应。一般来说,当父母跟孩子沟通的时候,面对面的交谈会更加理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任何的对话中给孩子的建议都不要超过一条。这样可以确保孩子们集中精神地理解这一条建议并把它深深地烙在脑海里。
面对面的沟通更有成效,并且不会轻易造成误解。然而,在有些情况下,我们可能没有这样面对面的沟通机会,也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其他的一些沟通方法比如发送邮件,有可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当我需要用电子邮件和我的孩子们沟通的时候,我发现确保邮件短小精干并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第一段或者是第一个句子中尤其重要。我曾经给我小女儿发过一封很长的邮件,那封邮件大约有800个字,密密麻麻占了整整一页。邮件发出去后的几分钟内,我就收到了她的回信。我的小女儿阅读速度很快,但是我认为她还是不可能在短短几分钟内读完我邮件里的每个字并给我回信。虽然她向我保证她确实逐字逐句看完我写的邮件,但我始终认为即使她读了邮件中的每一个字,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她还是可能没有完全理解我想表达的意思。
这件事情过后,我开始关注我和三个孩子间的邮件交流。我意识到我的三个80后孩子都喜欢短小的邮件,他们对冗长的对话和邮件都缺乏耐心,所以当我给他们写邮件的时候,我必须确保我的邮件短小精干。
有一次我需要和我的小女儿进行一次严肃的对话,讨论她对“酷”的态度,以及如何应付她那些酷一族的朋友圈子给她造成的压力。当时她正在国外一个寄宿高中读一年级,我基本没有办法和她面对面交流,也找不到一个高效的沟通方法。
我要和她讨论的话题非常重要,我必须确保她完全理解我的观点,我需要她花几天而不是几分钟去认真思考这个话题,从而完整地领会我所传达的信息,并从中得到最大的收获。同样我也知道只有一次成功的机会把我的意思完整地传达给她。如果要对她产生最大的作用,就必须确保这次对话及时而完美,我可能不会有第二次的机会重提这个话题。给她打电话或者写邮件都不是最好的方法。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我先起草了一封信,然而并没有把整封信用一个邮件发给她。相反的,我把这封信分解成很多段,每次用电子邮件只发给她一小段的内容,类似于网上聊天又好像发手机短信,只是我们是用电子邮件一行一行地聊天对话。手机短信和邮件“短信”的区别在于:在手机上,我们的交流可能在两分钟内就结束了。通过邮件,我们坚持了两周才完成这个话题的探讨。
在邮件里我一次只发一行文字给我女儿,然后等待她的回应。我的第一个短邮件是问她对“酷”的定义。在下一封邮件里,基于她的回复,我再问她后续的问题。因为邮件本身固有的延迟和不便,那个对话整整持续了两周的时间。
我女儿不喜欢用邮件进行这个长对话,但她后来还是大发慈悲地坚持和我一起完成了这个小游戏。因为这个对话有很大的互动性,我女儿在回答我的问题之前,经常需要花些时间仔细思考。我最终成功地达到了我的目的,把我要表达的意思传达给了她。
在我们对话的最后的一封邮件里,我进行了总结,“酷”就是坚持自己的个性并给伙伴做出好榜样。在整个的交流过程中,我紧紧抓住“酷”这个主题不给她跑题的机会,最后我关于“酷”的观点深深烙在她的脑海中。
几个月后,小女儿告诉我,虽然她不是很享受(几乎是讨厌)这样的邮件沟通方式,但她确实对完成了这个系列的对话感到高兴。如果这样的对话只持续两分钟,我的观点就不可能沉淀到她的头脑中。整整两周的邮件交互,让她可以多次对我的谈话重点进行认真透彻地思考吸收。
让我真心感到欣慰的是,我女儿把我教给她的东西马上投入实践。在我们的邮件对话一个月后,她和同学们去一个餐馆吃晚饭,在那里遇到了另一个学校的几个她们不认识的男生。他们坐在一起,不停地喝着啤酒抽着香烟。我女儿的同学决定加入这个男生圈子和他们一起喝酒。但我女儿承受住可能被认为不合群的压力,自己一人离开了这家餐馆。她感觉很“酷”,因为她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并远离了潜在的麻烦。
4.10 创造机会全家一起旅行
“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给我的家人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我的同事,崔先生的这个座右铭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完全接受他的观点,我应该向他学习怎么样去看待人生的优先级。
十多年前,我在《读者文摘》上读过一篇文章,作者用深情的笔触描写了她和孩子们一次美妙的野炊经历。作者这样描述道,“与家人一起纵情于大自然,千金难求,那种感觉与体验无与伦比。”我完全沉浸于作者所描述的场景中。
当一家人一起出行,无论是度假、野炊甚至是购物,因为远离了我们每天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琐屑的羁绊,沟通交流就会变得更加轻松自由。简单、轻松、自由的话题,比如鸟儿为何可以高飞,天空为什么看起来湛蓝,玫瑰为何能够显现不同的颜色,等等,会把一家人紧紧团结在一起,彼此更加息息相通。家人一起出行可以创造出一个完美、自然、开放的对话环境。
有一个我很敬佩的朋友,在政府的社会福利部门担任高级经理,他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在他的工作中,他帮助了数不清的家庭,解决他们的家庭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每一年,他都会带上妻子和两个孩子出去度三至五天的假。他们走过很多不同的地方,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给他们提供了外部的视角来消化他们在家里和学校里学到的知识。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们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旅行,以便看到更多的外部世界。学校组织的活动一般都会严把安全关,对出行的安全应该不必过分担心。我和太太在这一方面是有教训的,我们太过担心孩子们的安全,拒绝了一些学校安排的旅行。我们对这些旅行本不应该过于担心。
4.11做一个全职妈妈值得吗
抚养孩子是一个辛苦的工作,因为除了要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全职父母在家里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学习从而跟上外面世界的发展。所以我对那些为了照顾孩子和家庭,而牺牲了自己职业发展的全职父母一直格外充满敬意。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不为生计发愁而选择做全职父母,不富裕的家庭还是需要外出工作来养家糊口。一些父母在考虑他们自身的兴趣、孩子们的需要和家庭的优先级后,可能还是选择了工作而不是留在家里。是否做全职父母,在家里投入更多的时间是个人选择,这个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
我的很多朋友都选择父母中的一个,在孩子还小并需要更多关心的时候,留在家里照顾孩子。的确,一个人的性格在年龄还小的时候就会成型。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给他们更多的关注,以便于他们能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个人价值观,是绝对值得的。
在这一点上,我和太太却有一点反其道而行之。我太太选择在孩子小的时候继续工作,等他们长成青少年,开始读小学的时候,我太太就留在家里看管他们。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我和太太都要上班,因为没有和父母住在一起,我们不得不把儿子和两个女儿送到托儿所。后来,我们找了一个保姆,她在早上来我家照顾孩子,下午等我太太下班回家后离开。那时的我们,每天围着孩子转的生活忙碌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