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蝴蝶没有经历过痛苦的挣扎过程,柔弱的翅膀没有得到锻炼,所以飞不起来。孩子的培育过程是不是也有着同样的道理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对于女孩的成长过程,做父母的切不可拔苗助长,更不能越俎代庖,否则就会像关注蛹的女孩一样,好心做了坏事。
自立是女孩成长不可或缺的品格。自立的人才能够独立思考,才能够理性地做出选择,才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才能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一个不能自立的女孩,始终走不出家长的护佑阴影,离开了父母就无法独立生活。这样的孩子,又怎么能应对未来激烈的竞争呢?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对孩子来讲,成长过程中第一要务就是学会自立。如果女孩一直在依赖的温室里养成了习惯,将来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就无法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好地生活。
那么,该如何培养女孩的自立、自强精神呢?
这个问题恐怕不仅是学校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更是家长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对于这个问题,每个家长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不妨看看国外的家长们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的。
美国的父母热衷于培养孩子的开拓精神,力主把孩子培养成自食其力的建设者。美国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认识劳动的重要意义,比如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小家电,打扫庭院,粉刷房间,参加义务劳动等。在美国的中学生当中,有一句响亮的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他们通常给别人的庭院剪草、送报,以换取些零花钱,甚至有些家庭还要求孩子外出当杂工。
日本是个资源短缺的国家,日本人懂得只有依靠勤奋和创造才能换取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因此,他们在教育孩子时,经常说这样一句话: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恩赐,其余的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来获得。在日本,学生勤工俭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多孩子都有在饭店里当服务员,在商店当售货员的经历。另外,日本社会有一种传统: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所以,在日本家长带着孩子外出旅行时,不论多大的孩子,都要自己背包。
在瑞士,家长同样重视对孩子自食其力精神的培养。父母可能会让自己十几岁的女儿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左右的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他们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学会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让孩子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是个多语种的国家,既有讲本土语的地区,也有讲德语和法语的地区。还有相当多的孩子被送到英国家庭当佣人,当她们掌握三门语言之后,孩子就具备了语言上的优势,可以到需要多种语言的岗位上任职。
德国父母则比较重视孩子勤奋、正直、作风正派等品格的培养。因此,德国家长从不包办孩子的事情。他们将子女视做平等的个体,让他们独立地去完成一件事情。在德国某些地方,甚至有这样的法律条文,孩子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关的法定家庭义务,比如打扫家庭卫生、替家人擦皮鞋等。
看完上面的介绍,作为父母,你是否有所感触呢?
孩子能否“自立”关键在于一个“自”上,自立不是他立,父母只能是起辅助、引导作用,不能过多地左右孩子的愿望和选择。否则,过度保护下成长的孩子,没有自己的主张,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的孩子,内心不会幸福,孩子的将来也不容乐观,最严重的是,这无益于培养孩子的个性和创造力。那么,该怎样来培养女孩的自立能力呢?
首先,给女孩一个能够自立的成长环境
做父母的,对孩子不要过分保护,过分保护不但妨碍女孩身心的正常发展,使她们变得胆怯、依赖,还束缚了她们的个性发展。在女孩的成长过程中,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来看,放开手脚,让她们大胆地尝试,让她们独立完成任务。
即使孩子没有做好,也应该多鼓励,少苛责,不断巩固孩子的自信心。女孩的自信心建立起来了,那女孩的自立就容易多了。
其次,女孩能做又该她做的事情一定让她自己做
父母不能总围着孩子转,该放手的就要尽量放手,孩子的成长不需要过多的无微不至,应该让孩子学会冷暖自知。
对女孩而言,就是要让她学会承担起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扫地、洗碗,洗自己的衣服,大人不能一味地迁就和代替。对于自立的培养要从走路、吃饭、穿衣开始,一直持续到求学、交友、找工作。最终就是要让女孩能够独立地应对生活。
最后,在女孩自立的培养过程中,父母要有耐心
什么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对于孩子自立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父母要善于发现、善于鼓励,让女孩养成自信乐观的性格,这样的孩子才能更好地面对挫折。
有些父母因女儿的动作慢,索性代劳,当女儿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时,父母却抢着说。这种不耐心倾听的结果,会干扰女孩创造性的思考过程,使她变得沉默、依赖。要知道,孩子的独立性不仅依赖于身心发展的成熟,也需要依靠后天的学习。因此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鼓励女孩自己做决定
传统的观念把好孩子定义为“乖”。“乖”的进一步解释就是“听话”,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喜欢要求孩子在家要听父母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但如果家长仅拿“听话”这个标准来要求女孩,又如何能指望女孩在自己做决定的时候,有她自己的主见和决策能力呢?
如果家长只以“听话”作为唯一标准来要求女孩,最大的可能就是导致女孩责任心的丧失,她们可能会这样想:“反正有父母帮我做决定,我又何必劳神呢。”若是如此,女孩未来的路将会走得非常艰难。
家长可能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机会而不自知。很多本该由孩子自己做决定的事情,父母或出于疼爱,或嫌麻烦,于是就随便帮孩子决定了。殊不知,就是这简单的“顺便”二字,抹去了孩子自立的精神。
其实许多事情,大人看起来很简单,但对孩子来讲却是一种极有益的锻炼。比如买文具时,就应让女孩自己决定,是买这件好,还是买那件好。这个选择的过程就包含了观察、分析、权衡、判断等思维过程。孩子每经历这样一次选择,其做决定的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了一分。
孩子长大后,渐渐有了自己做决定的需求,有了这样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的要求是合理的、积极的,是他们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需要。对这个时期的孩子,父母要注意倾听和尊重他们的意见,孩子才会感到被重视,才能形成孩子独立的精神和自信、勇敢等好品格。这时候,父母最该做的就是放手,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
台湾著名漫画作家蔡志忠曾说过:“我今天能有这样的成就,与我的父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小时候,我爸爸从来没有逼迫我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蔡志忠上中学时,大部分时间都沉迷在漫画的世界里,而上学时所需要考试的科目他却多门不及格,父亲见孩子有画漫画的天赋,不但没有逼迫他学习,反而支持他专心画画,即使在蔡志忠面临留级的时候也是如此。后来,台北的一家漫画出版社聘请蔡志忠去画漫画,当时,才十几岁的蔡志忠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机会,因为一旦答应去画画就等于放弃了学业,而放弃学业必须得到父亲的支持才行。
得到通知的那天晚上,父亲像平时一样坐在藤椅上看报,蔡志忠忐忑不安地走到父亲身后,轻声问:“爸,我明天要去台北画画。”父亲没有抬头,不动声色地问道:“有稳定的工作了吗?”“有了!有家出版社打算聘用我。”“那就去吧!”这一问一答中,父亲保持着他的大将风度,继续看他的报纸,蔡志忠也没走到他的面前。
也许,蔡志忠和他父亲当时都未预料到,这短短十几秒的对话,却做出了影响蔡志忠一生的重要决定。如果蔡志忠的父亲坚持要让他继续上学,那他日后还可能因为漫画而闻名世界吗?
由此可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之上爱他,才会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强迫孩子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会让孩子只知道听从大人的意愿,渐渐失去自我。总是按别人的思路行事是女孩的一大弱点,要想把女孩的这一弱点彻底根除,就要从小培养女孩独立的见解,支持女孩自己做决定。当然,这种支持是在父母的理性指导下的支持。
管理学把做事果断、善于做决定的能力称之为决断力。有决断力的女孩思维灵活、办事干练,有一种突破的魅力,它让女孩显得干练、智慧。如果女孩没有做决定的能力,遇到选择时优柔寡断、犹豫不决,那么她就很难抓住人生的好机会。
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决能力呢?
首先,给女儿一个属于她自己的小天地
无论家庭的居住条件如何,都要给女儿一块属于她自己的小角落。在这个角落里,女儿可以自由支配,想摆什么东西就摆什么东西,想玩什么游戏就玩什么游戏,在这个小天地里,女孩可以自由地带小伙伴玩耍,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其次,应该避免女孩走两个极端——武断和优柔寡断
做事情犹豫不决是不可取的,办事情武断、鲁莽同样是不可取的。处理事情、选择决策需要一个综合分析的过程,不能由着性子来,如果女孩做事情一意孤行、刚愎自用,很容易养成霸道、蛮横的性格,这样的女孩是不受人喜欢的。
优柔寡断则又是另外一个极端。相对而言,女孩子更注重关系的和谐,更喜欢事情的圆满,这就容易让女孩养成事事都逆来顺受的习惯,父母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没有自己的主张。当然,这也不是父母所期望看到的。因此,这两种情况都要避免。
再次,培养女孩的决断力,需要落实到生活细节中
不妨随时随地考问女孩,要求她对事情做出决定,这是最有效的训练方法。例如,在讨论家庭计划或旅行安排的时候,也让女孩发表自己的见解。其实,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女孩一天天长大,她会逐渐产生独立自主的意识,这个时期正是锻炼孩子做决断的最好时机,父母不要害怕孩子的决定做得不好,就不让女孩做决定,这时候,父母只要在一旁稍加指导就好了。
另外,父母还可以和女儿做一些场景游戏,让女孩自己做出判断,父母只需要讲清做这些选择时应把握的原则即可。例如:
(1)好朋友来找女儿玩,可是她正在复习功课。
(2)老师让女儿留下来协助办黑板报,但是她和同学约好了去公园。
(3)班上有个与女儿关系不错的同学想抄女儿的作业,女儿知道给同学抄作业不好,可不给同学抄,又怕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
(4)妈妈和女儿一起买衣服,妈妈看上了这件,而女儿不太喜欢。
(5)女儿最好的朋友想和她一块儿去看电影,并想要带另一个同学去,正好女儿不太喜欢那个人,此时问女儿该怎么办。
这些情景训练都可以培养女孩自己做判断的能力。
最后,父母要善于引导
父母和孩子的想法是不同的,在自己的女儿遇到生活中的问题时,不要只是简单地判断孩子想法的对错,这样不但不能训练出女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还可能导致女儿的叛逆心理,所以较好的方法是只做孩子的参考官,不要干涉女儿的主体地位。父母的主要义务是:引导孩子做思考、做判断,提出问题的全面视角,让孩子自己在辨明利害关系的情况下做选择。
鼓励女孩自我管理
现在,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许多家长“望女成凤”心切,愿意对女儿进行智力投资。少年钢琴班,芭蕾舞蹈课,武术训练营……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然而,望女成凤的家长,也许忽视了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自我管理为什么重要呢?因为女孩学会了自我管理,才可能正确评估自己,才可能勇于面对自身的不足,才可能快乐而又踏实地做她喜欢的事情。
在教育女孩的过程中,现在的父母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过度呵护,父母的本意可能是好的,担心孩子小,怕孩子受伤,或者出什么意外,因此,很多属于孩子的事情,父母却做了决定,这种做法看似让孩子的成长更加顺畅,而实际上却剥夺了女孩自我管理的权利,“造就”了女孩的无能。
父母应该学会放手,让女孩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成长。女孩的能力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女孩的自信,也是在自己独立完成事情的基础上培养的;女孩的自主意识,也是在不断的小成功面前积累起来的。孩子的这些优良品质,将会是她成功的基石。而所有这些,都是在女孩的自我管理中不断养成的。一个母亲这样讲述她的经验:
我女儿7岁那年,特别依赖我们,晚上上厕所都要我陪伴,后来,我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把家里的书房腾出来作为女儿自己的小屋,完全交给女儿一个人打点。过了一段时间,她不仅敢一个人睡一间屋,而且还学会了收拾房间。铺床、叠被、美化都是她一个人做的,后来,她还经常领小朋友到她的“领地”里玩,那神情、那口吻俨然是一个“小主人”。事实告诉我,为女儿创造独立活动的环境,能使女儿的独立性得到迅速发展。
以上面的那位母亲的经验来说,适度地放开女孩的手脚,让女孩有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的做法,是培养女孩自我管理能力最重要的一步。谁都知道,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女孩在社会上能独立、自强地生活,希望她的将来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让女孩在生活中学会自我管理。这样,你的女儿才能在生活上自理,才能在精神上“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