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43700000023

第23章 苏醒的大象——欧洲的复兴(2)

1452年4月15日,一个17岁的农家姑娘被人欺骗后生下了达·芬奇。出身寒微的达·芬奇因私生子的名声而饱尝了人间冷暖。在达·芬奇5岁那年,不堪忍受他人冷言冷语的母亲和一个外乡人私奔了。无依无靠的达·芬奇被别人收养,幸运的是,慈祥的养母十分疼爱达·芬奇,经常教他读书,还给他讲一些做人的道理。但达·芬奇并不满足于此,他经常一个人跑到田野上,或是躲到山洞里,用孩童天真而敏锐的眼光观察大自然,各种植物和动物的形态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家后,他就会认真地描绘记忆中的形态。

养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了达·芬奇画在盾牌上惟妙惟肖的小动物而被打动,于是决定找个老师专门教他画画。此后,14岁的达·芬奇到佛罗伦萨,在画家弗罗基奥的教导下开始了绘画生涯。弗罗基奥是一位独具个性的老师,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他天天只是让达·芬奇画鸡蛋。画了一段时间之后,达·芬奇无法理解老师的目的并且提出了异议。弗罗基奥告诉他,画鸡蛋可以让手和笔熟练地服从大脑的指挥,这是一种基本功的训练。达·芬奇明白老师的苦心之后,变得更加奋发图强。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加上他自身的勤奋努力,达·芬奇的画技得到了飞速提高。出师后,达·芬奇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对几何、物理,化学和天文学等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白天在野外写生,晚上则埋头读书。

历时3年的名作《蒙娜丽莎》终于在1503年完成了,画面中蒙娜丽莎的表情似笑非笑,意蕴丰富,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这幅画不但是达·芬奇最喜爱的画作,被他随身携带,也是西欧艺术史上第一幅心理肖像画。在此期间,达·芬奇还创作了《香塔圣母》、《最后的晚餐》和《安加利之战图》等不朽的传世珍品。

达·芬奇对绘画的执著促使他不分日夜地工作,这也导致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自从左手不听使唤后,达·芬奇就一直仰卧在床上,抱着从未离身的《蒙娜丽莎》。或许蒙娜丽莎的温柔笑容能让他减轻一些身体上的痛苦。

1519年5月2日,达·芬奇与世长辞,在安静中为他丰富多彩的一生画上句号,而他身边是永远微笑的《蒙娜丽莎》。

顶着光环的魔鬼——达·伽马

1460年,一个名叫瓦斯科·达·伽马的孩子在葡萄牙诞生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一个著名的航海家,并且开辟了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

14世纪到15世纪的欧洲,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促使一些国家迫切谋求航海出路,而当时问世的《马可·波罗行记》对中国和印度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导致西方人认为东方遍地都是黄金和财宝,引发了一股寻金热潮。但是原有的商路被后来崛起的阿拉伯人所垄断,为了实现“寻金梦”,欧洲的封建主、商人以及航海家们决定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开始了一段冒着生命危险远涉大西洋的探索航程。

就在这时,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消息传到了葡萄牙,葡萄牙国王在反复的焦虑中决定立刻采取行动。1495年,达·伽马在国王的任命下成为葡萄牙航海探险队队长,开始探寻一条通往印度的新航线,一条充满罪恶与财富的航线。

1497年7月8日,一支由4艘载重量极大的船和170名水手组成的船队在一番准备之后,从里斯本出发了。

船队出发后,一直沿着西非海岸向前航行。11月19日,船队到达好望角。也许是上帝有意的惩罚,接下来的3天,达·伽马的船队遭到了暴风雨的重创。

1498年春天到来的时候,历经波折的船队终于到达阿拉伯人统治的莫桑比克,由于船员和当地人发生了冲突,船队没过多久便被迫离开。4月上旬,船队到达了蒙巴顿,尽管达·伽马刻意示好,却依然险遭蒙巴顿人的攻击。达·伽马意识到蒙巴顿非久留之地,只好带着船队重新踏上航程,这个时候的他并不知道,映入眼帘的模糊轮廓就是和自己的名气与财富相伴一生的印度海岸。

和当地的官员产生矛盾之后,达·伽马扣押了十余名印度官员,并于1499年率领幸存的两艘船和不到一半的水手回到了里斯本。这次航程的满载而归使达·伽马的名字在葡萄牙迅速传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仅如此,国王在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之后,还授予他“印度洋海军上将”和“阁下”的荣誉称号。这意味着达·伽马从此跻身于葡萄牙贵族行列。

1502年2月,尝到甜头的达·伽马再次率领由10艘船组成的航海队伍远渡印度洋。这一次,他使用携带的葡萄牙最先进的武器,一路上拦截商船、屠杀船员,并且攻占了印度重镇科泽科德和权钦,将所有原先居住的阿拉伯人赶走,最终变这些地方为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根据地。第二年九月,达·伽马回到葡萄牙后一跃成为全国最富有的贵族。1524年,年事已高的达·伽马被任命为印度总督,第三次到达印度。1524年12月24日,风烛残年的达·伽马死在了就职不到3个月的总督职位上。可以说,达·伽马的一生都在为航海和殖民掠夺“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他开辟的新航线上,欧洲各国翻开了殖民掠夺新的篇章。

对殖民者来说,达·伽马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宝贵的财富和大量的殖民地,可是对印度人民来说,达·伽马船队的到来也是他们厄运的开始,所以评价达·伽马为“顶着光环的魔鬼”一点不为过。

同行没同利——麦哲伦航海

1480年,伟大的航海家麦哲伦出生于葡萄牙北部的一个破落骑士家庭。年仅10岁的麦哲伦就进入王宫服役,成为王后的侍从。16岁的时候,麦哲伦进入葡萄牙国家航海事务厅。尽管那时候的麦哲伦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航海事务厅办事员,但是哥伦布和达·伽马的航海成就让他决定率领船队去东方探险,并且带回大量的财富。抱着这样的梦想,麦哲伦于1505年参加了海外远征队,开始了他的远洋航海生涯。

麦哲伦在1513年回到葡萄牙后,多次请求国王支持他组织船队进行环球航海探险,可惜葡萄牙国王置之不理,麦哲伦绝望过后只好在1517年离开葡萄牙,投靠了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要塞司令。要塞司令对麦哲伦的才能和魄力非常欣赏,不但把女儿嫁给他,还将他举荐给西班牙国王。麦哲伦得到了西班牙国王的重视,环球航行的要求终于得到同意。

1519年9月,一支由两百多名船员和5艘船只组成的航海队伍在麦哲伦的带领下,从西班牙塞维利亚城港口出发,环球航行开始了。

几个月的海上漂泊之后,船队越过大西洋来到巴西海岸,并且沿海岸向南继续航行。冬季到来的时候,船队继续艰难航行,到达圣胡利安港的时候已经是月底了,只能在那里抛锚过冬。

经过几个月的休整,船队又继续上路。两个月后,船队在南纬52度处发现一个海口,但是海峡弯弯曲曲、忽窄忽宽,很难前行。麦哲伦派一艘船先去探航,可是这艘船竟然掉头逃回了西班牙,而另一只船也在之前沉没了。麦哲伦只好带领剩下的3艘船,在坚忍不拔的意志支持下走到了出海口,后来那条海峡被称为“麦哲伦海峡”。

随后,麦哲伦命令船队向西北方向横渡,在浩瀚的大洋中无风无雨平稳航行了两个多月,船员们便把这片海洋称作“太平洋”。

麦哲伦的船队历时两年,终于在3月份到达了富饶的马里亚那群岛,并且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麦哲伦在交流后得知,他居然实现了从西方绕到东方的设想。野心勃勃的麦哲伦始终将建立殖民地作为目标,因此在菲律宾群岛的时候,他插手了当地两个部落之间的战斗,在一次部落战斗中,麦哲伦不幸被杀死。一条破烂不堪的船被烧毁后,他的助手驾驶着仅存的两条船,满载香料,穿过马六甲海峡,渡过印度洋,越过好望角,一年多之后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了西班牙。这支航行3年的船队最后只剩下一条船和18名船员了。

这人真有才,教皇也无奈——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出生在意大利,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之一,与达·芬奇齐名,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巨匠。他在13岁的时候,进入佛罗伦萨画家基尔兰达约(Ghirlandaio)的工作室学习绘画,随后又跟贝托多学习了一年雕塑,主要以自学为主。在当时,意大利出土了许多古希腊文明时期的艺术雕塑,它们把人体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米开朗基罗从中受到了很大启发。

喜欢上雕塑艺术之后,米开朗基罗决定为自己最喜爱的人物大卫创作一尊雕像。他一反宗教上的传统,将大卫雕刻成一个全身肌肉健硕的青年,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面透着不可战胜的刚毅。雕刻大卫的塑像整整花去了米开朗基罗3年的时间,同时也将米开朗基罗完美的艺术表现力尽情地展现出来。他因此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完成作品的第二年春天,佛罗伦萨的大艺术家委员会决定将《大卫》树立在一座宫殿前,作为该城市的象征。

从此,米开朗基罗声名鹊起,他对雕塑的创作激情更加狂热了,随后,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气魄,耗费了4年的光阴,根据《圣经》中记载的故事,独自完成了罗马西斯廷教堂的巨型天顶画《创世纪》。

1516年,米开朗基罗怀着满腔的激情和对祖国的挚爱,创作出了雕塑《摩西》,用以表示对西班牙军队占领意大利的反抗。几年后,西班牙国王和罗马教皇勾结,向佛罗伦萨共和国发动了疯狂的进攻。佛罗伦最终战败了。负责城市任务的米开朗基罗被统治者派去雕刻坟墓前的雕像,后来,不堪忍受侮辱的他只好逃亡到国外。

再次回国后,米开朗基罗在罗马教皇的逼迫下,再一次走进西斯廷教堂,去完成天顶画《创世纪》的下半部分,还有西斯廷祭坛的壁画。万般无奈之下,米开朗基罗用了6年时间,终于画出了一幅13.7×12.2米的宏伟巨制《最后的审判》。壁画完成后,教皇迫不及待地走进教堂,当他看到眼前的巨画时,顿时暴跳如雷,因为画上的两百多个人全都是赤祼着身子,画中的耶稣表现得很狂躁,而圣母玛利亚神情木然。教皇明白,画中的耶稣是在影射自己。于是,他命令米开朗基罗将画全部涂掉,或者作一次彻底的修改,米开朗基罗断然拒绝了。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要么被关进监牢,要么被驱逐出境。教皇只好作罢,另外找了一个画家对《最后的审判》进行修改,那位画家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给画中的每个人穿上了遮羞布。

60岁以后,米开朗基罗将巨大的热情投入到建筑事业中,设计并主持了圣彼得大教堂的建造,他担任建设总监,为大教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564年2月,89岁的米开朗基罗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与世长辞了。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马基雅维利

有“政治学之父”之称的马基雅维利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里,身为贫穷律师的父亲所得的报酬有时候还没办法养活一家人。这样的家庭无法给马基雅维利系统的教育,因此,一直靠自学成才的他在很早的时候就接触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早年,马基雅维利在佛罗伦萨共和国担任公职,这是他政治生涯的开始。1498年后的14年里,马基雅维利一直担任共和国领导中心“十人委员会”的秘书,在这期间,他对军事和外交活动非常积极,曾多次以使节的身份出使外国。

长达六十年的意大利战争爆发了,1512年,马基雅维利因参与反对美帝奇政府被捕,第二年才获得释放。此后,马基雅维利回到佛罗伦萨,不再过问外面的事情,只是专心致志地居住在自己的庄园里,并且从事著述工作。他把积累多年的外交和从政经验精心整理之后,总结成系统的观点,于1513年出版了《君主论》一书。这本书在欧洲的思想界一时间掀起千层浪花。神学家和保守党人强烈反驳马基雅维利的观点,群起攻击《君主论》是邪恶的“圣经”,并将《君主论》列为禁书,自然“邪恶”也成了马基雅维利的代名词。

马基雅维利认为邪恶和虚伪是人性的本质,因此他对于君主个人道德的看法,是建立在对人性本质的分析之上的。

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马基雅维利观点的基础,他认为教皇和教会的存在使得各城邦国家之间彼此猜忌蔑视,意大利在中世纪时期商业和贸易的领先地位丧失,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才受到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的侵略。马基雅维利以君主问题为核心提出了国家观、军事观、道德观和君主观。他说:“君主不应该相信命运,应使自己的做法符合时代的要求,来完成将意大利从蛮族手中解放出来的伟大事业。”

同类推荐
  • 荡气回肠的90个历史故事

    荡气回肠的90个历史故事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明灿烂,足以让华夏大地的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受到无比的骄傲和由衷的自豪。本书只是记录了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中的点点滴滴,不过,凡著名故事各有体现:战场、商场、官场、名利场均有涉及;奇事、奇情、奇计。奇谋无不包容。看过此书,人们不仅会对中国历史的变迁有所了解,而且亦能对其中的是非成败有所认识。既可供读者研究前人丰富的文化遗产,开启智慧增长才干,亦可供读者随意浏览,平添乐趣。《荡气回肠的90个历史故事》一书,记载了众多中国历史上有趣的故事。读本书可以使我们记住历史,并从悠久的历史中得到人生的启迪。
  • 单说宋齐梁陈

    单说宋齐梁陈

    南朝,一个充满故事,充满诗意的“朝代”。却很少在作家笔下留下“蛛丝马迹”,也许是因为它的混乱,也许是因为它的不羁,也许是因为“名士风流“,也许是”**不堪“……有太多的也许也许,更也许就是因为有这么的也许,才造成这样的局面。然而,有谁知道在这样的场景下,有多少人在坚守自己的阵地,或许他们换来的结果不是很好,然而正因为有了这么些人,才有我们今日的所思所想,你可以批判,但你却不得不承认,不是吗?
  • 喜嫁:摄政王妃爱搬翘

    喜嫁:摄政王妃爱搬翘

    一道圣旨让宁芷颜从太师府嫡小姐一夜之间变成摄政王府的茶水丫头,而且还是身负间谍重任的茶水丫头“王爷,请喝茶”第一杯茶里面加了巴豆,当场被识破;第二杯茶里换成了无色无味的断肠草,也以失败而告终;第三杯在当事人的建议下换成了千金难买的见血封喉……
  • 穿越之争战三国

    穿越之争战三国

    神秘穿越三国,隐藏惊天大局,步步探索,真相渐渐浮出。 赵云:银枪所指,白马所至,皆是吾主之地。燕云十八骑:犯吾边疆者,虽远必诛。郭嘉:嘉有一计,可灭千军万马。诸葛亮:下可安民,上可富国。李惠义:凡是日月所照,皆吾华夏领土,兵锋所指,攻必下,战必胜,伤吾子民,必灭全族。黄忠:上天下地,皆在一箭之中。那一年来到三国,那一年认识蔡文姬小姐姐,那一年爆发黄巾起义,那一年征伐诸侯,那一年万国来朝,那一年派子远征海外,······················穿越后开始平凡的一步一步走到最高,从襄平令到辽东太守,再到幽州刺史,再向全世界展示华夏的天威!!!!!!二十年三国,二十年罗马帝国,欢迎大家了看,可以留言批评。交流群:716330214
  • 纵横华夏的老不死

    纵横华夏的老不死

    从天性九歌为起点,告诉众人一首权谋的长诗。美人多倾国,祸水殃城歌。愿博一人笑,不要天下又如何!这是一个油腻男穿越古代,变成吸血姬祸国殃民的故事。变身慎入!因为主角太漂亮,有很多高能,抵抗力低的慎入,剧毒!新手一枚,文笔不好,敬请见谅!变百文,不过跟很多人有暧昧,慎入!书友群:792940944
热门推荐
  • 狂拽坏少的经纪人妻

    狂拽坏少的经纪人妻

    她是名门千金,却遭妹妹妒忌,后妈憎恨,为抢她不爱的未婚夫,妹妹不惜陷害她成为残花败柳,十八岁生日那天,妹妹给她的生日礼物是把她送上了一个陌生男人的床,两个月后,她被发现怀孕了,父亲为了自己的仕途毅然决然的要打掉她肚子里的孩子,哪怕会导致她终生不孕,五年后,他们再次相遇。
  • 重回犯罪现场

    重回犯罪现场

    一场针对青年警察的秘密行动,悄然拉开了大网:无情被抹杀的昔日师兄,神秘性感大姐头的猎杀游戏,被拐走数年的同伴幼女迷踪,以及令人匪夷所思的死人杀人案。这个叫“神图”的组织,图的到底是什么?龙安省公安厅刑事科科长杜德坤接到上级指令,重新对龙安省遗留下来的要案、遗案进行二次侦破。面对资料员安娜整理出来的档案,杜德坤决定启用自己之前打算已久的一个计划,从龙安省各个警队抽调出四名优秀的警员,组成一个特别调查组,专门负责调查这些遗案要案。四个职位不同,年龄不一的警察在杜德坤的安排下走到了一起,组成一个团队,一起侦破龙安省五市六县各个地区五年内的所有遗案。
  • 抑郁者的日常

    抑郁者的日常

    抑郁症患者内心的世界,微想法,微表情,请朋友温柔以待,也请你坚强
  • 未来妈咪

    未来妈咪

    历史的尘埃飞飞扬扬,在这个到处散发着古老而又不腐朽的世界,一棵树不再昂贵,一杯奶不是奢侈,而这些鬼魅的生物既让人兴奋,又难以理解。湮灭在宇宙爆裂的碎片中的身躯,徜徉在阳光下的灵魂,植桐到底能不能追寻到自己曾一直坚持不懈的野望,能不能在繁复的世间触及那些先人遗忘而又坚持探索的东西……
  • 恶魔游荡者

    恶魔游荡者

    诡异的都市怪谈。游走在黑暗的游荡者,寻找着一位又一位交易的客人。他是死神的化身带来死亡又带来生命。“交易吗!和我交易吧,我能给予你想要的一切。”
  • 盟友:在最黑暗的日子里与英国站在一起的美国人

    盟友:在最黑暗的日子里与英国站在一起的美国人

    原名《伦敦公民》,两任女国务卿推崇的“二战”历史写作大师琳恩·奥尔森精心创作的一部“二战”编年史,讲述了三个决心从希特勒手中拯救英国的美国人帮助说服美国总统罗斯福和不情愿的美国公众在最黑暗、最关键时刻援助英国。这三个人中,最著名的是埃德·默罗,1937年欧洲CBS电台负责人。纳粹轰炸伦敦的现场直播使他成为名人,他的播音开场白:“这里是伦敦在呼叫。”为人熟知。最令人钦佩的是吉尔·怀南特,1941年任美国驻英大使,巧妙助力了联盟的建立。最有趣的是埃夫里尔·哈里曼,自1941年这个有钱的花花公子来伦敦监督租借援助项目,他便开始了漫长的公共服务生涯。这些事件对读者来说,既生动有趣,又鲜为人知。
  • 奥秘世界3

    奥秘世界3

    地球的年龄是多少?百慕大为什么被称为“魔鬼三角”?为什么会有“水往高处流”的现象?动物有哪些特异功能?鲸鱼为何会“集体自杀”?人类的寿命极限是多少?“法老的诅咒”为什么一再应验?比萨塔为什么斜而不倒?面对信息化时代知识学习问题的挑战,加强课外知识体系建设,提高课外阅读的科学性、健康性、先进性以及趣味性,不仅重要,而且极其紧迫。在人类的科学尚不发达时,人们囿于知识的局面限,对自身及周围的种种现象,只能靠主观的猜测与揣摩;当人类的科学知识水平获得空前大发展以后,很多过去遗留的难题,都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又发现了更多的有关这个世界目前仍无法解释的奥秘。
  • 带着快递去修仙

    带着快递去修仙

    张师弟,巧克力豆还有没有?老二,天煞帮在哪啊?二哥,呜呜,我又挨打了。张扬:魔镜啊魔镜,谁是修仙世界最帅的男人?好了你不用说了,我知道是我。魔镜:呸,不要脸。本书真谛,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致敬子华神!(书友群是:246164066.)
  • 顾先生的白月光她心思深沉

    顾先生的白月光她心思深沉

    堂堂顾家掌门人的亲孙子喜爱的女人,竟然是个心机婊?顾先生还痴迷不悟,越来越深情??!
  • 喜欢一个人的心情

    喜欢一个人的心情

    从我们的父母同一天结婚开始,就注定了一些事情,我以为这是命中注定的幸福,所以傻傻的等待他的爱,可是当他告诉我喜欢我真的让他很痛苦,我才发现我们俩的爱情是那么的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