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儿也不急,下了火车我和大麻先找了家酒店住下来。饱饱得睡了个好觉,等到天露鱼肚白,这才醒过来,便去吃了些东西后,结了账走人。
说起来,尽管是冬天,在郑州也没有多少雪,偶尔就是飘下一些雪花儿。
冷风也不怎么吹来,温度与东北简直是天壤之差。
虽说我瘦弱,不过以我打小东北长大的体质,在郑州,就算穿一件单衣都不会太冷。
“画皮鬼九叶恐怕早就在淇县定居下来了。我们也得赶快赶过去了。”我说。
又买了赶往淇县的列车。
因为距离也不算太远,很快便到了淇县。
依旧如往常一样,到一个地方后得先站好脚跟。首先去找了家酒店住下来,然后便可到处游玩起来。
根据画皮鬼九叶地个性,通知我们到了淇县后,定然会来寻找我们。
并非不是我们不想找他,而是因为他在信中根本没有提及在什么地方。哪个位置。而每一次,都是他前来寻找我们。
将酒店订好,我和大麻便出了酒店到处闲逛。
冬天的天气不管在哪儿都是寒冷的,以至于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并不是太多。不过店铺什么的,都是开着的。
我们一路游玩,城南,城西,城北,都逛了个遍,直至到了城东,这才起了好奇心,城东名为朝歌镇。
朝歌镇为淇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业发达,商店栉比,市场繁荣。西依京广铁路,东临赵家渠,北与桥盟乡接壤,南与北阳乡毗邻。镇政府驻朝歌南路。
朝歌镇古称沬邑,商末易名朝歌,曾为殷都城和卫国国都。后为朝歌县、朝歌郡、卫州、淇州、淇县治所。
民国初为一区,1945年设中山镇。
1947年4月中国共产党解放淇县城,为第一区,1954年9月,淇县并入汤阴县,原淇县城关镇改为朝歌镇,1955年为朝歌区,1957年为朝歌镇。1958年建立朝歌人民公社。1962年改为城关公社。
1982年3月建立城关镇。也就是前几年的时间。
而进了朝歌镇,有一个大石头碑,上面刻写着一些关于朝歌镇的历史。
列如什么朝歌镇古称沫邑,商末易名朝歌,曾为殷纣都城和卫国国都,文化底蕴丰厚。名胜古迹有:殷纣王摘心台、纣王宫、荆柯冢、卫国故城、唐代陈婆造心经浮图、明末清初扯谈碑等。淇河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数千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华夏子孙,春种秋收,夏网冬猎,“砍砍伐檀”创造了淇河文化,发展了人类文明。这里既有驰名中外的牧野古战场,久负盛名的中华第一古军校——云梦山战****痒,华夏第一皇家园林——淇园,又有数不胜收的殷商文化遗址。淇河水养育了不少仁人志士。如被孔夫子誉为“殷有三仁”的箕子、微子、比干,纵横家、军事家、教育大师鬼谷子,义士荆轲,中国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高风亮节的甄济等。
看到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历史介绍,我不由身躯一震,顿时来了兴趣。
其中最为吸引我的便是那纣王宫,以及荆轲冢。
因荆轲冢离得较近,便先去看了一番。
据传,荆轲被害后,尸骨被草草掩埋于咸阳附近,后来淇人为其义行壮举所感动,将其尸骨秘密迁回朝歌埋葬。据南关老人回忆,过去南关南堂庙里有一块石碑,上有“携其骸骨移葬故乡”等文字,可惜现已不存。
荆轲殉义后,家乡朝歌的民众敬重荆轲,费尽周折找回荆轲曾佩过的古剑,在离他朝歌故居不远的城南建造墓冢,春秋祭祀。朝歌城南关外的元至正元年创建的观音堂(南坛)庙墙上石碑中记有:“荆轲墓冢在庙南”。
这个荆轲冢是个圆形,直径莫约有60来米,高十余米,地下有墓道,有相通的三个墓室,全部由长条石砌券。看起来有些骇人。
“当初荆轲刺秦王,多么的雄伟,可惜啊,可惜啊。”我摇了摇头叹息道。
听到一旁也在游玩的人说什么这里以前还挖出过青铜长剑什么的。
待参观完了荆轲冢,天已然蒙蒙黑了起来,其余的古迹便不再参观,而是先回了酒店,洗了个暖暖的热水澡后,打开了安放着的电视看起来。
电视里来来回回都是播放一些抗日战争片,按来按去实在感觉无聊,就关了电视机,躺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等到第二日,我的生物钟自动地将我“吵”醒。
“又过了一天啊。”我睁开模糊的双眼,打直了手臂伸了个懒腰,喃喃自语。
去洗了把脸后,整了整自己帅气的刘海,便背好了背包,出了房间,然后又去敲大麻的房间。
“大麻,快点起来了,咱们出去走走转转,然后看能不能碰见九叶。”
话音刚落,大麻的房门便被打开。
只见大麻打着个哈欠缓缓将门打开,用他那睡眼惺忪,微微眯起的一双眼睛看着我,砸吧砸吧嘴巴问我:“******搞什么玩意,老子睡得正舒服呢,妈的。”
我趁着大麻还未彻底醒过来,举起拳头朝他脑袋上狠狠地揍了一拳,疼得大麻啊了一声。
然后双目猛然睁大,似要喷出火来一般!
“奶奶的,你他妈找死是不是,竟然敢打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