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调查显示,高校师生比较喜欢的餐饮文化活动主要有:播放流行音乐、开办小吃展、播放电影、现场的厨艺比赛、定期的文化演出。师生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参与餐厅的生产、管理与经营活动,体验餐饮员工劳动的艰辛,培养尊重劳动、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品质。
餐厅的布局是餐饮文化的一个重要外在表现,它不是要多么得豪华,但一定要让师生感到温馨、安全。再就是对一些静态物体的装饰,例如在柱子上、墙面上可以张贴各种与饮食有关的提示语句等,如“注意食品卫生安全”;各种食物的营养含量以及其营养搭配;早、中、晚餐的合理搭配;各种菜肴的健康搭配,建议处在不同阶段、状态的师生食用不同的食物。餐厅的电视节目也应该引起注意,可以播放新闻、音乐类或休闲类的电视节目以及一些餐饮营养、安全宣传片等。
餐饮文化还主要表现在内在的一些方面,指通过人所反映出的一种文化。内在的文化比外在的文化要重要得多。在学校餐厅里,餐饮员工热情、周到地服务;每位师生都自觉地排队,文明用语,维护好餐厅的环境,不贪小便宜带走餐具,用餐结束后将餐具放到指定的地点等等,这些都是餐厅内在文化的表现。
另外,还要加大对节约型餐饮的宣传力度,倡导师生节约粮食,共同建设节约型学校。开展一些有关饮食健康、营养搭配、合理膳食的讲座,在丰富师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使师生了解有关饮食安全和合理饮食等相关知识。
学校餐饮文化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逐步完善。每个学校餐饮单位都应该有属于自身的、独特的、适合师生就餐的餐饮文化。
第三节 学校餐饮的管理方法
一、法律、法规对学校餐饮的相关要求
为加强学校餐饮的食品卫生管理,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根据《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学校餐饮提出相应的规范。1996年,卫生部制定了《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对集中供应学校师生集体用餐的生产经营者进行规范管理。2000年,卫生部制定了《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对学校餐饮单位食品的采购和贮存、食品加工的卫生要求、餐饮具的卫生等规定了相关要求。2002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制定了《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提出了学校餐饮单位的卫生管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实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指导、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查、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原则,明确规定了学校餐饮单位建筑、设备与环境卫生以及食品采购、贮存及加工等的卫生要求。2005年,卫生部制定了《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详细规定了学校餐饮单位的加工经营场所卫生条件、加工操作卫生要求、卫生管理以及从业人员卫生要求等。此外,为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发生,落实管理责任,卫生部还制定了《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学校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食品卫生职责等失职行为,造成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相关责任主体进行行政责任追究。
二、学校餐饮单位相关管理方法介绍
(一)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2002年,卫生部根据“责任分担”理念,出台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意在按照公平、透明、效率的原则,建立一套有利于保证食品安全的体系。量化分级管理强化了企业的责任,它运用危险性评估原则(确定有关食品的潜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或把风险减到最低)对企业进行风险分级和信誉度分级,分A、B、C、D四个等级,按等级进行分类监管,并对有关卫生水平情况进行公示。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依据《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原有食品卫生监督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是依据危险性评估的原则,对卫生许可审查和经常性卫生监督项目进行量化,重点加强关键控制环节的管理,以确保食品安全。目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在学校特别是高校餐饮单位得到了较好的实施。
(二)良好生产规范(GMP)
良好生产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是为保障食品安全而制定的贯穿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技术要求。
GMP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先进管理系统,它要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经营过程、完善的卫生与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以确保终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符合标准。
食品GMP是在从原材料到产品的整个食品制造经营过程中,为了充分进行卫生和质量管理,排除不卫生食品,确保食品的高质量而制定的。食品GMP为食品生产经营提供了一套必须遵循的组合标准,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了监督检查的依据,有助于食品生产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从而保证食品质量。
(三)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anitation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SOP)是在食品生产经营中实现GMP全面目标的操作规范,它描述了一套特殊的与食品卫生处理和加工经营环境清洁程度有关的目标,以及所从事的满足这些目标的活动,强调食品生产经营车间、环境、人员及与食品有接触的器具、设备中可能存在的危害的预防以及清洗(洁)的措施。SSOP实际上是GMP中最关键的基本卫生条件,也是在食品生产经营中实现GMP全面目标的卫生规范,适用于所有种类的食品零售商、批发商、仓库和生产经营操作。
(四)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是对在食品加工经营环节中可能发生的危害进行评估,进而采取控制的一种预防性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HACCP的基本概念可分为两部分:(1)危害分析,分析食物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步骤的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2)主要管制点,依危害分析结果设定主要管制点及其控制的方法。目前已有一批学校餐饮单位在推行HACCP。
(五)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和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
1.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适应国际贸易和质量管理的发展需要,于1987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际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导入ISO9001,对于学校餐饮单位向师生提供优质的菜肴和服务,满足需求要求,加强制作供应过程质量控制,减少并预防不合格食品,降低餐饮成本以及规范部门职能,提高工作效率,有效贯彻管理思想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餐饮单位现导入ISO9000管理体系的相对较多。
2.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
ISO14001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并颁布的环境管理标准,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全面、最系统的一种环境管理国际化标准,主要强调对环境法律、法规的符合性,与ISO9000系列标准有很强的兼容性。导入ISO14001,对学校餐饮单位提高环保、质量、安全意识,进行污染预防,改革工艺设备,实现节能降耗,避免因环境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ISO22000)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最近颁布的以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原理为核心的国际标准。它是一个以预防食品安全危害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的保证体系,对于控制由食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十分有效。导入该体系,对于学校餐饮单位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增强食品风险意识、强化食品及原料的可追溯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HSAS1800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HSAS18001)主要强调对员工的安全保护,采取相关配合措施,控制其作业活动、产品或服务对其所造成的各种危害风险,提高工作场所及工作条件的要求,并将对职业安全卫生的管理纳入企业日常的管理活动中。
(八)社会责任标准(SA8000)
社会责任标准(SA8000)是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约、世界人权宣言和联合国儿童权益公约制定的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该标准于1997年10月公布,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均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
SA8000标准适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业、任何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