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04200000001

第1章 中国历史故事(1)

商汤灭夏

夏朝在少康即位以后,江山稳固了一段时间。但是好景不长,到了夏朝第十七代王桀的时候,夏朝已经摇摇欲坠了。

桀是一个有名的暴君,他长得无比粗野,力大超人,胸无点墨。当上夏朝君王后,整天不思国家大事,只顾自己贪图享乐。他丝毫不管百姓的死活,无数的财富都填进了这个暴君的欲望之口。而且这个暴君杀人如儿戏,自称自己的统治可像太阳一样长久,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有的人悄悄对着太阳骂道:“你这个可恶的太阳什么时候完蛋啊。”

这时,黄河下游有一个诸侯国渐渐地发展起来,就是商。商的首领叫汤,他贤良无比,以仁义治国,以礼貌待人。一天,汤在外郊散步,看见一个人四面张着罗网在捕捉鸟,嘴里还说:“天上飞着的鸟儿,快快钻进我的罗网。”汤听后,走到那人的面前,说:“你这样做是要打尽所有的鸟。”于是命那人撤去三面罗网,并教他祈祷说:“想往左的,就往左吧;想往右的,就往右。不听从命令的,才进入我的罗网。”汤与捕鸟人的故事很快传开,人们知道他对飞禽这么善良,都称赞他是仁慈的国君。从此以后,周围的诸侯国也都和他和睦相处。

汤的势力越来越大,就着手准备灭夏。他训练军队,准备粮草,打通各个诸侯国的关节,尽力形成一种共同讨伐桀的态势。但是,当时有一个叫葛国的诸侯国不听汤的建议,而且明显要跟汤作对。所以汤就选择了这个小国先下手。有一次,商汤得知葛伯杀死了一名送饭的儿童,便以此为借口,率领军队讨伐葛国。两军刚一交锋,小小的葛国就被打败了。之后,汤按照辅相伊尹的谋划,先用停止对夏朝纳贡的办法,来试探夏朝的实力。得知商停止向夏朝纳贡后,桀勃然大怒,立即命令九夷(在今淮河流域)的军队攻打商汤。商汤见九夷的军队仍然听从夏桀的指挥,自己有腹背受敌的危险,便向夏桀做出请罪的姿态,恢复对夏的纳贡。第二年,商汤再次停止对夏朝纳贡,夏桀又命令诸侯攻打商汤。结果,有缗氏(今山东金乡东北)首先叛夏,九夷也不再听从夏桀的指挥。商汤见夏桀已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便立即号召各方诸侯兴兵讨伐夏桀。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汤兴兵伐夏。出兵前,汤举行了誓师大会,并作了一篇《汤誓》在大会上宣读。他说:“夏桀荼毒生灵,罪恶深重,上天命令我消灭他;我害怕上天发怒,所以不得不讨伐他;如果你们帮助我奉行上天的命令讨伐他,我会赏赐你们;如果不听从我的指挥,我就惩罚你们做奴隶,或把你们杀掉。”商汤誓师后,便统领各方国的军队,绕道从西方出其不意地进攻夏桀居住地——斟寻(今河南巩县西南)。夏桀率军队仓促应战,刚与商军交锋,便败退到鸣条(今河南封丘东)。在鸣条,双方展开决战,桀大败,狼狈地向南逃到南巢氏(今安徽寿县南),不久就死了。延续近500年的夏王朝就这样结束了。

知识链接

商朝的由来

汤,又称武汤、成汤、商汤,甲骨卜辞中称作唐、成,金文和周原甲骨文中称作成唐。汤是帝喾后代契的第十四代孙,他是商的开国君主,灭夏之后建立了商。商兴起在黄河下游,相当于现在的河南、山东一带,商部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个部落的始祖叫契。传说契的母亲简狄洗澡,忽然发现燕子下了个蛋,吃了以后便怀孕生契。所以古代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汤的妻子有个陪嫁奴隶,名叫伊尹,汤差使他在厨房干活。伊尹很有才能,为了让汤发现自己,故意有时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时却或咸或淡。有一次,汤就此事责问他,他就乘机向汤谈论了自己对治理国政的见解。汤大为惊奇,知道他是一个贤才,就免除他奴隶的身份,任命他为右相。自此,在伊尹的谋划下,汤积极准备灭夏。一年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定都亳。汤为部落首领17年,建立商朝以后,称王13年,后因病而死。

小贴士

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名履癸,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虐、荒淫的国君之一。履癸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他骄奢淫逸,生活腐化,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建造寝宫、瑶台,又从各地搜罗美女充填后宫。于是四方诸侯纷纷背叛。

盘庚迁殷

商王朝从汤王到盘庚王共经历了十九个君主。前九个君主统治期间,基本上能继承商汤开创的事业,统治也比较稳定,因此都城一直在亳。可是从汤的五世孙仲丁到九世孙阳甲,商统治者开始腐朽起来。在王室贵族当中,争夺王位的斗争愈演愈烈,兄弟之间、叔侄之间,甚至父子之间,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动乱的结果,致使王位更替频繁。这就是所谓的“九世之乱”,内乱削弱了商朝统治,诸侯不来朝见,商的势力逐渐被削弱,由中原向山东曲阜一带退却。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水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商朝很快地衰落下去。原来臣服于商朝的一些少数民族和诸侯国也纷纷反叛。

这时商王盘庚即位了。盘庚是一个能干的君主,他既通晓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又有一套很有效的统治办法。因此,他觉得国家不能再这样子下去了,应想一个有效的办法来挽救商朝的衰亡。于是,盘庚决定把都城迁到成汤故地殷,此前商朝已四次迁都。

盘庚找来了王室贵族向他们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大王,频繁迁都必然大伤朝廷元气。再说,土地、房屋都搬不走啊!”王室贵族拼命反对,他们害怕迁至新都后就不能照旧享乐了。盘庚耐心劝道:“我会像先王关心臣民那样,关心和保护你们,带你们寻找安乐的地方。殷的土地肥沃,自然灾害少;再说,迁都避开了危险的反叛势力,能使国家安定下来。”可是,贵族们依然反对,谣言四起。盘庚很恼火,他把奴隶主贵族又召集起来,训斥道:“你们休想要改变我的决心。如果不与我同心,先王的在天之灵便要责罚你们,降下不祥来。”

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终于挫败了反对势力。但是当迁都的工作一切准备就绪,就要出发的时候,已到隆冬季节。有人建议等过了寒冬,来年春暖花开后再出发。可盘庚经过深入调查,决定马上迁都。一声令下,人们驾起牛车,赶着羊群,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当队伍到达目的地时,已是新春初暖的季节。人们马上开始了艰巨的营建新都的工作。但是到了一个新地方,老百姓生活非常艰苦。贵族们又乘机起哄,煽动大家搬回老家去。盘庚毫不退缩,又发表了一篇措辞强硬的训诰,指责了那些闹事的贵族。

在建设新都的工程中,盘庚和百姓们面临着重重困难,特别是粮食不足。因此盘庚下令把所有的粮食集中起来统一管理,规定无论平民或贵族,都得参加劳动,盘庚本人也经常和大家一起干。为了加快营建新都的进度,夜晚,人们点起火把继续干活。他们呼着号子,挥汗如雨,肩挑背扛,经过几十天的战斗,新的都城初步建立起来。从此,商朝进入了稳定的时期。

知识链接

“中兴之王”的由来

盘庚,甲骨文做般庚,汤第九代孙,他是商代的第19位君主,在位28年,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的第三年(前1298年),决定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殷位于今安阳小屯村(当时称北蒙)一带,那里土肥水美,山林里有虎、熊,水里有鱼虾。从此,人民安居乐业,文化发展,社会富足繁荣。商王朝从此中兴,盘庚也被称为中兴之王,此后270多年,商的都城一直在殷,故商又可称为殷或殷商。盘庚是商王中最后一个迁都的国君。盘庚曾发表过一个重要的演讲,今天的“星火燎原”一词,就是由此次演讲的内容凝炼而成的。

小贴士

《尚书·盘庚》

《尚书·盘庚》就是商王盘庚在迁殷前后的讲话记录。据《尚书·盘庚》记载,盘庚迁都时的阻力主要来自贵族,盘庚利用“天命”和“先王”两面旗帜对反对的贵族发出威严警告,迁都后进一步强调,不管与商王血缘关系的远近,有罪者处死,立功便封赏。

烽火戏诸侯

周宣王死了以后,儿子姬宫(sheng)即位,这就是周幽王。周幽王不管国家大事,只知道吃喝玩乐,打发人到处找美女。有个大臣名褒珦(baoxiang),他几次劝谏幽王,周幽王不但不听,反让褒珦下了狱。

褒珦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褒家的人千方百计要把褒珦救出来。他们听说幽王喜欢美女,就在乡下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教会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来,献给幽王,替褒珦赎罪。这个姑娘算是褒家人,叫褒姒(si)。

幽王得了褒姒,高兴得不得了,就把褒珦放了。他十分宠爱褒姒,可是褒姒自从进宫以后,闷闷不乐,没有露过一次笑脸。幽王想尽办法叫她笑,可她怎么也笑不出来。周幽王说:“有谁能让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赏他一千两金子。”

有个叫虢(guo)石父的人,为了得到赏金,想出了一个鬼主意。原来,周王朝为了防备犬戎的进攻,在骊山一带造了很多烽火台,每隔几里就有一座。如果有敌人,把守第一道关的兵士就把烽火烧起来;第二道关上的兵士见到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这样一个接一个烧着烽火,附近的诸侯见到了,就会发兵来救。虢石父对周幽王说:“现在天下太平,烽火台长久没有使用了。如果把烽火点起来,附近的诸侯见了肯定会赶来援助的。娘娘见这么多兵马扑空,肯定会笑起来的。”周幽王拍着手说:“好极了,就这么办。”有个叫郑伯友的大臣听说了这件事就去劝阻周幽王说,烽火台是为了战时救急用的,这个玩笑开不得。大王现在这样戏弄诸侯,失信于他们,如果到了真有急事时,诸侯又以为大王在戏弄他们,不派兵相救,那如何是好啊。但周幽王却满不在乎。

到了晚上,周幽王真的派人把烽火点了起来。临近的诸侯得到这个警报,以为敌人打过来了,赶快带领兵马来救。没想到赶到那儿,连敌兵的影儿也没有,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伙儿都愣了。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大家了,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玩儿,你们回去吧!诸侯知道上了当,都憋了一肚子气。褒姒看见城墙外来了好多兵马,乱哄哄的,就问幽王是怎么回事。幽王一五一十告诉了她。褒姒真的笑了一下,幽王见褒姒开了笑脸,就赏给虢石父一千两金子。

后来,犬戎进攻镐京。幽王听到消息后,连忙下命令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可是诸侯因为上次上了当,谁也不来理会他们。结果犬戎兵一到,镐京就被攻破了。犬戎大军像潮水一样涌进城来,把周幽王、虢石父和褒姒的儿子伯服杀了,把褒姒也给抢走了。

知识链接

褒姒的来历

在夏朝衰败的时候,有二神龙停在夏帝宫廷前,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王。”夏帝命人占卜,得出的结果是:将它们杀了、请走或者留下,都不吉祥。再次占卜,结果是:请求得到龙的涎液储藏起来,才吉利。于是命人陈列玉帛,以简策写文告请求神龙,龙去了,留下涎液。夏帝命人用匣子将涎液装起来,除去地上留下的痕迹。夏朝灭亡后,这匣子传到殷朝,殷亡,传至周。始终无人敢打开它,到了周厉王末年,打开观看。涎液流到地上无法除去。厉王命宫女赤身裸体对着它大呼小叫,涎液遂变成一只黑蜥蜴,窜入后宫,正好被一名小童女碰上,女童成年后便怀了孕,生一女孩。无夫而生育,使她非常害怕,就将那小女孩丢弃在路旁。其时,已是宣王登位,曾有女童唱谣曰:“桑木做成的弓啊,箕木制成的箭袋,是要灭亡周朝的。”恰有一对夫妇卖此二器,于是宣王派人抓他们。夫妇二人在逃跑的路上,看见被宫女丢弃的女婴,便收养了她。他们逃到褒国。后来,褒人获罪,为向幽王赎罪,将这个被丢弃的无父女子献给幽王。因为她从褒地而来,遂名褒姒。

小贴士

周幽王

周幽王于公元前781年即位。在位时,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幽王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

管鲍之交

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

管仲的祖先是周王室的同宗,他的父亲曾经做过齐国的大夫,后来家道中衰,到管仲时已经很贫困。为了谋生,管仲就和鲍叔牙一起做小买卖。每当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而鲍叔牙对此从不和管仲计较。对此人们背地议论说,管仲贪财,不讲友谊。鲍叔牙知道后就替管仲解释说:“管仲不是不讲友谊,只贪图金钱。他这样做,是由于他家贫困。多分给他钱,是我情愿的。”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不但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

鲍叔牙是夏禹的后代,他后来在齐国当了大官,就举荐了管仲。可管仲三次参加战斗,每次都临阵脱逃。人们讥笑管仲,说他贪生怕死。鲍叔牙知道以后,就向人们解释说,管仲不怕死,因为他家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所以他不得不那样做。就这样,在长期交往中,他们两人结下了深情厚谊。

后来,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不久,齐国发生暴乱,齐襄公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开始争夺王位。最后,公子小白获胜,登上王位,他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把公子纠杀死,把管仲囚禁起来。齐桓公想让鲍叔牙当宰相,帮助他治理国家。鲍叔牙却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当好宰相,他大力举荐被囚禁的管仲。鲍叔牙说:“治理一个齐国,有我就足够了,但大王想争霸天下,就得任用管仲。”齐桓公终于被鲍叔牙说服,把管仲接回了齐国。管仲回到齐国,当了宰相,而鲍叔牙却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合力辅佐下,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齐桓公成为诸侯王中的霸主。

管仲曾感叹说:“当初,我辅佐的公子纠失败了,别的大臣都以死誓忠,我却甘愿被囚困,鲍叔牙没有耻笑我没有气节,他知道我是为了图谋大业而舍弃了一时的名声。生养我的是父母,但是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知识链接

管仲的思想及影响

同类推荐
  • 中国民间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源远流长,从先秦到清末,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口口相传,留下了不计其数的优秀故事。这些故事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发展的沉淀,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其中包括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爱情故事、民间寓言等,内容包罗万象,囊括世间百态。阅读这些故事,领略各民族的不同文化和风土人情,从中见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本书精选了近六十个口碑载道的民间故事。内容浅显,道理深刻,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身,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其心智发展,是其成长路上的好伙伴。每一则故事都承载着其独特的价值内涵,一则《铁杵磨针》,让人知道无论多么难的事,只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会有志者事竟成;一则《三个和尚》,告诫人们自私自利只会害人害己;一则《华佗学医》,使人懂得神医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要坚定正确的目标,坚持不懈为之努力……
  • 春暖花开时

    春暖花开时

    作家刘吾福的小小说集《春暖花开时》,集萃了小小说130篇。本书积累了作者的写作精华,汇集厂作者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诠释。本仁品语言犀利、尖刻、洒脱。构思巧妙、嬉笑怒骂、褒扬正义、鞭笞丑恶、歌颂美好、针砭吋弊,引人向上,可渎性强,尤其适合青少年阅读。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心灵鸡汤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心灵鸡汤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人和政通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人和政通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自然情景的故事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自然情景的故事

    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成语,但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中的成语不仅数量多,而且历史更悠久、运用更广泛、地位更突出,民族文化的特征也更鲜明。它们大多是从古代的寓言、历史事件、古代诗文和当时的口语中产生的。虽然年代久远,但不少成语至今仍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因为它们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只用简单的几个字就能表现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热门推荐
  • 伶仃瑶

    伶仃瑶

    由一块水晶引发的穿越,是人为还是意外。一位平凡女子,穿越失忆,是设计还是宿命。真正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如果来了,那就要把自己的事做下去。
  • 十二颤栗

    十二颤栗

    一封奇怪的来信,一座迷宫般的森林,一幢尘封的旧楼,十二面诡异的星座魔镜,牵出十二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惊魂故事。日光渐隐,夜幕降临,黑暗里,神秘影子幽然显现,你是否想知道,在你所属的星座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颤栗故事?
  • 天蜃传奇

    天蜃传奇

    一个放牛娃与一个坑爹的珠灵将在相爱相杀的冒险之路上擦出怎样的火花……
  • 生死相依双生花

    生死相依双生花

    千羽国都遭遇宰相黎肖生的背叛,使得一代王朝千羽陨落。奇妙的缘分让兄妹相逢,就此展开了复国道路。
  • 伪萝莉的成长之路

    伪萝莉的成长之路

    一个上班族因为一场意外,重生到了平行世界的一个豪门家族。只是……“为啥是女孩子啊~”这是一个有着男性心理的萝莉在平行世界搞事的事情。前期略感漫长,后期是平淡的日常
  • 深渊里的曙光

    深渊里的曙光

    深渊里不一定是黑暗与冰冷,也曾存在过温暖
  • 神奇宝贝之阿血

    神奇宝贝之阿血

    一名穿越到精灵世界的孤儿,面对他的不仅仅是原作中的危机。新浮起的大陆,不断逼近的死亡诅咒。金色的巨龙,白发红瞳的少年,又有着怎样的谜团?这部小说将会带你进入一个真实的精灵世界!
  • 鸿蒙仙界传说

    鸿蒙仙界传说

    鸿蒙初开,万物修仙。大道通天,我为仙主。
  • AI和基因与人类

    AI和基因与人类

    一种事物的兴起,总会伴随一种事物的衰亡。基因改造、人工智能...一些封印在潘多拉魔盒中的东西,因为人类的好奇心被放了出来。
  • 生死考验的爱情:蚂蚁蜕变记

    生死考验的爱情:蚂蚁蜕变记

    本生性脆弱的北方女孩未予,痴等暗恋男生近十年未果,却意外的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岂料婚后第一天,一场抢劫让她父亲撒手人寰,母亲长卧病床,生活百般刁难,她都坚强勇敢,却不想凶手落网的那一天,一个秘密被揭开天幕。“你说什么老公,他,凶手,他,竟然是你的哥哥?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