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42900000124

第124章 穿花——胶东民间舞蹈的活化石

穿花,又名穿花舞、跳花灯,是集音乐、舞蹈、美术、民歌、民间打击乐等为一体的、能够反映胶东地区民俗风情的综合民间表演艺术,是胶东乃至山东民间舞蹈的一个瑰宝、活的化石,主要分布于胶东半岛腹地栖霞市臧家庄镇泊子村一带。

相传,穿花源于元朝。当时栖霞出了一位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著名诗人、养生学家、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的丘处机,他曾经被成吉思汗封为“神仙”,掌管天下道教。他去世后,为了纪念这位圣人,人们每年便在他的出生之日(正月十九),于他当年修建的太虚观里举办“燕九节”庙会。这天,谁有幸遇上长春真人,就会祛除百病,延年益寿。于是百姓们便打起锣鼓,跳起舞蹈,从早到晚欢迎丘神仙的到来。到了夜晚,舞蹈的人便举着点起蜡烛的木制花盆为“丘神仙”引路,后来便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穿花。

穿花盛行于清末民初。这时期穿花的演出主要是在秧歌表演前后,是一个重要的热场节目。直到现在,每到冬天,栖霞农村村村都要办秧歌,那时的秧歌与现在的秧歌有着不少区别,形式多样,内容繁多,有民歌、小戏、杂耍等。整整排练一个腊月,直到正月初一、初二和正月十五才在村里演上几场,其余时间则到周边村或者附近的庙会、山会演出。外出演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方“送帖”邀请,另一种是主动推荐,给对方“送帖”,说明某月某日到哪里演出。然后,去的时候,一行百十号人浩浩荡荡,挑着担儿、赶着驴便出发了。到了村头,锣鼓响起,村里的人出来迎接,演员们跳着穿花进村。进村后,还要吃饭、化妆,天黑之后演出也就开始了。

秧歌是“正戏”,而大部分人看了正戏仍意犹未尽,于是在秧歌演出结束以后,参加演出的演员们穿着演出服装,走下舞台,捧起提前准备好的木制花盆,点上花盆里的蜡烛,跳起欢乐的穿花舞。时间久了,人们对穿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许多人都是奔着穿花而来的。由于演出多在冬季,秧歌表演时,许多人怕冷躲在家里,等听到锣鼓声便纷纷从家跑出来看穿花。随着时间推移,正式演出时便省了秧歌而直接表演穿花。

在人们的记忆里,杨峰是泊子村最早表演穿花的人。杨峰之后的重要传人是王守仁,去世时89岁,现在活着的话也应该是130多岁。在王守仁之后,穿花在泊子村得到中兴,全村几百户人家,几乎家家都有会跳穿花的人。这一时期,王守仁的几个徒弟挑起了传承重任,代表人物主要有“四姓四支”,一支是王姓“三兄弟”王守福、王守法、王守全,一支是马树好,一支是李洪成,还有一支杨同忠。正是这样一批热爱着穿花的民间艺人将其推向了一个兴盛时期。据村里83岁的穿花老人李汉英介绍:每年正月初一在本村演出,初二之后就开始串乡,这个村演完了那个村再演,一直演到正月十五,有时二月初二还演出。在他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一次是1946年的那次演出。村里排了一场戏《白毛女》,演了二三十场。戏演得好,那“花”穿得更好。还有扎的那纸花,简直是绝了。特别是那一串串紫莹莹的葡萄在跳跃的烛光下更加娇艳夺目,至今依然让人赞叹不止。

现在泊子村穿花的组织者是67岁的王桂明和57岁的马洪贵。他们两个都是穿花世家。王桂明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开始学习的。他的师傅除了自己的父亲王守福和两个叔叔外,还有马洪贵的父亲马树好。因为马树好的“花”走得好看,好学的王桂明十二三岁便跟着他学,几年下来,年龄不大的王桂明便成了村里的穿花高手。如今他的徒弟也遍布全村。马洪贵现在负责穿花的锣鼓队,其父亲曾是泊子村穿花的“灯头”,在他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个穿花迷,一时不跳心里就痒,耳濡目染,他们姊妹八个也都好上了穿花。现在除了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去世外,姊妹六个都是村里的穿花高手。

穿花之所以能够历经数百年而长兴不衰,传承至今,与一代一代传花人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分不开。原泊子村党支部书记朱洪光没跳过穿花,却一辈子支持村里人玩“穿花”。30年前,著名穿花老艺人马树好去世时曾拉着朱洪光的手,千叮万嘱:“一定不能让穿花在我们这一代身上断了根,那样的话,我们无颜见祖宗呀!”几十年过去了,朱洪光一直把这句话记在心上,细心呵护关注着穿花的每一步发展。1985年,穿花被选拔代表全镇参加全县的表演比赛。为了排练好穿花,他亲自选拔了20多个人,请来了镇文化站的同志前来指导,封闭训练了40多天。可是到了县里却出了意外,本来20多分钟的表演,组织者只给了5分钟时间。这可把朱洪光急坏了,上前与文化局的人争执起来,结果破例允许他们从头到尾表演一遍。他们的表演一出场就赢得了一片掌声,当时的********王大海同志高兴得从主席台上站了起来,拍手鼓掌,连声叫好。后来虽然朱洪光已不担任支部书记,可是只要一听到村里的锣鼓响,他就坐不住了,能看一眼他心里也舒坦。目前他仍是村里穿花队的顾问。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直到二十一世纪初穿花进入低潮。由于电视、录像机、VCD家电等陆续进入家庭,农民们不出门就可以欣赏到丰富多彩的节目,那跳了一百多年的穿花一时少了往日的吸引力。另外,八十年代的农村改革使当年的穿花爱好者忙于脱贫致富,而纷散四离,年轻的青年农民无暇顾及这玩不来钱的穿花,一些上了年纪的穿花艺人也只能望“花”兴叹。随着一批老艺人的故去,泊子村的穿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直到2000年,60多岁的王桂明和50多岁的马洪贵在村里的支持下,成立了由20多人组成的穿花表演队。这些人都是自发参加,所有队员的服装和道具全部由个人负担。唯一不好解决的是花篮上的纸花几乎没有人会扎制,于是人们就从城里买来塑料花,可是这塑料花怎么也看不出纸花那晶莹剔透的感觉。

穿花一般由30人左右组成,男女各12个,打锣鼓的数人。角色随表演的情况而变化,主要有“灯头”一人或两人,是演出队伍的核心,有着不同身份的男女“灯花儿”各数十名。舞蹈是穿花的重要组成部分,穿花表演者右手擎花盆在胸前,左手有板有眼地横在胸前,在场地内排成两列。领头的“灯头”站在队伍前,演出时,他会高举起花盆,然后,领头的与所有表演者一起两腿交叉,身体前倾,向观众“谢茶”,表演正式开始。表演结束还要谢茶。穿花的步法要求很严格,步子要小而轻,身板要灵活,花盆在胸前要稳要平,还要让花盆上的花儿颤动起来,花盆里的蜡烛又不能被风吹灭。所以,要成为一名穿花高手,没有几年的功夫是不行的。穿花的舞步和队形变化复杂多样,主要有剪子股、“8”字步、四门斗、龙摆尾、双菱花和蛇蜕皮等。“花灯”是舞蹈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道具,是由一个木制花盆、一束纸花和花盆里的蜡烛组成。舞蹈时,花盆随舞蹈者起起伏伏,进进出出,渲染了一种神秘而热烈的祥和氛围。穿花的美主要表现在那变化多端的队形和那舞动着的长龙。夜幕下,那罩在花盆里的红红烛光,在阵阵轻风中跳跃闪烁,把那五颜六色的纸花映得格外艳丽,更映红了人们的一张张笑脸。舞者的动作、表情各不相同,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扮相,县官的滑稽与狡猾,村姑的纯真无邪,书生的文雅大方,各色人物在这样一个小小舞台上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歌唱部分为《对十二月花》,又称“灯歌”,在舞蹈的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便有一个“股节”,随着激越的鼓点男女排成两行,伴随着唢呐、二胡等乐器的奏起,一男一女扭着、跳着出现在中间,对唱十二月花。对唱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一唱一和,歌词风趣而富有哲理。每一个月都有一种代表性的花儿,回答时也恰如其分地说出一个与花儿有关系的典故或传说。如:梁山伯祝英台、刘关张桃园结义、杜康做酒、楚霸王、孟姜女哭倒长城等都是历史传说或传统剧目里的人物。十二月歌是由正月到十二月的十二段歌词组成,如:正月里是什么花?人人所爱,什么人手扯手走下山来?正月里是迎春花,人人所爱,梁山伯祝英台走下山来;二月里是什么花?披头先老,什么人背书箱定下乾坤?二月里是老公子花,披头先老,孔夫子背书箱定下乾坤……

穿花的伴奏主要由锣鼓和乐器两部分组成,舞蹈时主要由锣鼓打点,指挥舞蹈的快慢和节奏的急缓,具有情绪热烈奔放,节奏形式多变,明快紧凑,感染力强等特点。对唱时,锣鼓停,由二胡、笛子、笙等器乐伴奏。

栖霞穿花产生于胶东半岛这块底蕴深厚的肥沃土壤之中,是栖霞民间文化的大荟萃,是各种音乐歌舞艺术的大展演,它集合着流行于胶东民间的几乎所有门类的表演艺术,充分展示了胶东地区民间丰富多彩的艺术成就,体现和传承着民族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研究胶东地区传统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戏剧等艺术发展史的活化石。

同类推荐
  • 芳草诗心(上)

    芳草诗心(上)

    走自己的创作道路,张扬任马由缰的无羁个性,这就是“诗骨”。一些作品尽管些许粗犷,些许锋利,些许坚硬,这其实是每个诗歌爱好者必经的阶段,不过在对优秀作品借鉴吸收之后,在永成的诗歌中已经有较高的自觉,逐渐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词语和表达,这是一种自醒,是一种成长。
  • 人生断裂层

    人生断裂层

    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收入记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旅加爱国侨胞罗道安奋斗史、助人为乐的小学生王玉梅等内容的作品11篇。
  • 红楼花影

    红楼花影

    荼蘼是花季最后盛放的花,开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这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所以它的花语是最终的美丽。《红楼花影》中爱到荼蘼,没有在生命中最好的年华遇上最好的你,生命中最灿烂、最繁华、也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
  • 棠村词

    棠村词

    梁清标(1620-1691年),字玉立,号苍岩,别号蕉林,又号棠村。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直隶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梁清标勤敏好学,一生著作盈箧。著有《蕉林诗集》、《蕉林文稿》、《棠村词》、《棠村随笔》、《棠村乐府》、《蕉林奏草》、《蕉林诗钞》等。
  • 在世遗作

    在世遗作

    《在世遗作》是穆齐尔“在世时亲自出版”的“个人遗作”,其中包括了一些短小的叙事性作品,如《捕蝇纸》《换一种眼光看羊》等,这些叙事性作品同样也是随笔精神的体现,它们通过对细微、“渺小”的对象的观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和心灵的微观世界所作的思考,这些微观世界是对大时代背景的映射,因此,它们的价值也许并不亚于具有更大关怀视野的作品。
热门推荐
  • 经典成功之道——用人之道

    经典成功之道——用人之道

    本书从用人的角度出发,以特有的轻松和风趣睿智讲解了成功的道理及方法。
  • 我震惊了整个召唤师峡谷

    我震惊了整个召唤师峡谷

    为何野区频频传来打野的哀嚎,为何线上英雄突然暴毙,是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请看《我在召唤师峡谷当小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入世录世界观

    入世录世界观

    这是入世录世界观的简介,以时间线的方式,逐步推进。带领读者一点点进入这个宏大的世界
  • 宋江日记:及时雨的“飞升”传奇

    宋江日记:及时雨的“飞升”传奇

    揭示及时雨宋江从押司飞升到草莽枭雄的权术秘笈,展现优秀领导者的管理智慧。
  • 大帝国的荣光

    大帝国的荣光

    “怎么又是个糙汉子,来个妹纸呗”奥格无奈地看着新报道的英雄。
  • 爱情似锦星洲

    爱情似锦星洲

    今日娱乐头条:影后林夏与神秘男子同游新西兰,疑似恋情曝光。顿时神秘男子引起热议。后来有人爆出该男子身份为澳门地产大亨晟弘集团董事长贺晟龙之孙,贺简洲。但贺简洲的个人简历可比身份精彩的多。贺简洲,男,32岁,身高185。生于澳门,德国柏林大学经济学,法学双博士。21岁担任德国第一大银行CFO。30岁回国,现任罗威上海分布最高决策人。中国影视制作公司似锦星洲创始人。最重要的一点,已婚。消息一出,林夏粉丝按耐不住了,顿时林夏已婚上了热搜榜。几分钟后,似锦星洲官网发布微博:偶们老板娘乃软萌妹子一枚,圈外人,谢谢。后来,贺氏夫妇受邀参加某综艺节目,主持人问:当初在一起是谁追的谁?贺太太小脸一红:“我追的。”贺简洲笑容宠溺。从上海到柏林,再到加州,花了她毕生的勇气,只为牵他的手。
  • 泺寒轻舞

    泺寒轻舞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地初分,四方和静,天地之间逐渐开始割据。华渊大陆四方群雄并起,战乱不断。诡异神龙之事在民间盛传,各大帮派为了自己的安全,开始结成比较靠谱的帮派,并渐渐掌握政权。慢慢的,战乱不断的年代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和平。
  • 家生子

    家生子

    所谓的家生子,就是指奴婢在主家生下来的子女,一出生就是奴才秧子,没有人身自由啊。而李竹青就是成为了这样身份的人。家生子的路不好走啊,李竹青握拳!怎么着也得把生活改善改善不是?要是运道好,说不定也能脱了这奴才的皮呢。
  • 三顾池中鱼

    三顾池中鱼

    从六岁到十六岁,她粘了顾他十年,他陪了她十年。他淡漠喜静,却总能容忍她把院子搅得天翻地覆。她胆小怕死,却总爱陪着他去后山峭壁寻药。他做的秋千,她第一个坐;她配的新药,他第一个喝。她从来没想过顾渊是她的什么人,会陪她多久,她只知道,无论她在哪,顾渊就在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