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42900000136

第136章 青砖灰瓦里的神秘庄园(3)

牟氏庄园还非常注重对一些建筑细节的艺术加工,它的窗和门之上有“楣”,它的门框上的石门卡都雕成了竹节形,它的石阶、路面,甚至连下水道的入口都做成了花儿,做成了各类小动物状,做成了古代钱币的形状。一踏进西忠来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彩石铺砌的石毯,石毯的四角各镶嵌一只石蝙蝠,居中铺设三枚石钱,正中一枚石钱的方孔四角上各刻有一个“寿”字,寓意是踏福踩钱,健康长寿,所以又称“吉祥毯”,这是庄园建筑一宝。

牟氏庄园的砖雕图案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有兰花、荷花、菊花、梅花、牡丹、宝瓶、葫芦、石榴、鲤鱼、飞鹤、古松、鹿和八卦图等。在雕刻时大多采用写意的手法,石榴图案寓意多子多孙,仙鹤、古松、寿桃意为富贵长寿,既使建筑物显得庄重,又蕴含了主人对长寿和富贵的期冀,细细观赏品味,给人的感觉是高雅大方,意味深长。

比如西忠来寝楼正门之上的门楣所用的砖饰,是牟氏庄园砖雕中的上乘佳作。这个门楣长1米多,它飞扬的两角,镶嵌的是夔龙纹,东西两块青砖上雕有两只麒麟,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将小楼装扮得分外壮观。后门上方的彩绘装饰“鲤鱼跳龙门”、花样各异的花门和花窗等,都是建筑工艺中的精品。牟氏庄园在营建过程中,每一处大厅,每一座小楼,在錾墙之上用的都是烧制的青砖,在其门楼、门楣、窗楣,以及四个房角上多镶有雕刻的砖饰,以此显示牟氏家族的文化内涵和高贵品位。

像门楣这样的小装饰既不遮风又不挡雨,牟氏家族为什么要花费如此大的气力建造这样的东西呢?专家介绍,在小楼门窗之上刻意建造一个楣,最主要的目的是装饰门面,让小楼显得庄重气派。同时也是用这些图案来反映庄园主人的追求和愿望。

据统计,整个庄园分三组六院,共有100多栋建筑,光砖雕饰物就达500多处,这些图案寓意主人门第显赫、不同凡响。

牟氏庄园的建筑中突出了青砖灰瓦的基调。这些砖瓦在至少经历了近百年甚至数百年风雨的洗礼之后,依然保持着它灰白的颜色与坚硬的质地,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这背后究竟有什么神秘之处呢?后来建筑专家对其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神奇的青砖灰瓦竟然经过了豆浆的浸泡。

这真是让人不可思议。首先是牟氏庄园的主人为什么要用豆浆浸泡?再一个,庄园内近500多间房屋,要用的砖瓦无可计数。那么多的砖瓦要用多少豆浆呀!

原来,砖瓦经过豆浆浸泡,浆液就会沁入其间,把里面的气孔都封闭住,并在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面,水和空气都不能侵入,所以能够抗风化,保持砖瓦不褪色。正因了这个缘故,整个牟氏庄园虽然历经了数百年风雨侵蚀,却依然保持了原有的古朴风貌。至于浸泡砖瓦的豆浆来自哪里,民俗专家郝继忠考证,当时牟家有酒坊、油坊、粉坊、豆腐坊等近20处作坊和店铺。其中,粉坊、豆腐坊几乎家家都有,有的还有好几处。这些豆腐坊里长年有豆腐渣和剩下的豆浆,被搁置在一个一个的大池子里,这样就为浸泡砖瓦创造了条件。正因为有了当年那些能工巧匠们这种不厌其烦的付出,才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座青砖累累、灰瓦叠叠之古朴美丽的庄园。

砖瓦浸了豆浆本来就稀奇,而瓦下铺木炭就更让人感到神奇。十多年前的一天,牟氏庄园的工作人员正在对一处楼房进行维修,当维修人员把覆盖在椽梁之上的瓦片一页一页地揭开时,他们惊奇地发现在青瓦之下的黄泥之中竟然掺和着一段一段的木炭,黑黄相间,恰如翠竹节节。

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因为一般房屋的屋顶只有望笆盖泥,而牟家的房顶却复杂得多。在他的房梁之上是一层二三厘米厚的望砖或望板,再上面是一层用麻刀和白灰混合的麻刀灰,最上一层才是黏稠的黄泥。木炭就是被夹在这层黄泥里。不过不是所有的黄泥里都有木炭。因为牟家覆瓦的方式为仰合瓦,也称包陇瓦,这种包陇瓦,一陇为仰瓦,一陇为合瓦,木炭就被深深地锲入合瓦的下面。据专家们考证认为,这种仰合瓦结构方式用料非常多,又是砖,又是灰,又是泥,对房架的压力很大,木炭的锲入就大大减轻了屋顶的重量,使房屋更加安全。而木炭还有吸湿防潮的作用,使屋内冬暖夏凉。“木炭衬瓦”是庄园建筑文化的又一特色。

在牟氏庄园深深的巷道和高楼大厦间徜徉,有时会有一种进了迷宫的感觉。这里的每一栋房子,每一条巷子都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

日新堂便有一条令人感到奇怪的巷子,细心的人会发现大楼与西群厢之间的巷子呈“斗巷”,南窄北宽。胶东一带的民俗讲究方方正正,这种一头宽一头窄的“棺材巷”应当视为不吉利。为什么在牟墨林这样一个大财主家里竟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对于这种现象专家们的意见也是不一致的。一种认为日新堂是牟氏庄园最古老的一套院落。在这套院落里,最早的建筑是大楼,由牟墨林的祖父牟子仪所建,后来经其伯父、父亲和他及儿孙们几代人的建设才有了现在的规模。由于不是建于一个时期,每一栋房子的方位不同,所以出现了这种现象。有的专家经过现场考证发现日新堂的后群厢有10间房屋,而临街的前群厢却只有9间,这才是形成“斗巷”的真正原因所在。据郝继忠先生介绍,牟家人为了化解这种“不吉利”就请来了风水先生,经指点将这段巷道分成三段,一段是在二进屋的西山墙上建了一堵墙,开了一道门,又在第四进的大楼旁边建了一道隔断墙,在大楼的院墙上开了前后两个门,这样以来,虽然进出不方便了,却让主人内心感到安然了一些。另一种说法是庄园主人故意建造的这种巷子。他们认为,如果把这条巷子叫“斗巷”,说得过去,寓意为像斗一样,“日进斗金”;如果将其称为“棺材巷”,也能说得过去,棺材不吉利,可是用其谐音,则为又有“官”来又有“才”。

牟氏庄园内还有两处神秘的建筑在西忠来大楼前。

在大楼的西北角有一处半面坡式的建筑,坐西朝东,二层小楼,在庄园众多的建筑中尤其显得特别。它的后山墙紧靠着日新堂大楼的院子,直上直下,如一把劈下来的刀。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仅有4间的小楼楼顶上竟然密密匝匝地竖立着7根烟囱。

在栖霞农村,这种半面坡式的建筑不是少见,而是绝无仅有。那么牟氏庄园为什么要建这样一处怪异的建筑呢?建筑专家们经过考察认为,庄园主人主要是出于两种考虑,一是这种房屋结构可以节省空间,使院子显得宽敞一些,这样一座二层小楼放在大楼前面,本来就能遮阳,如果按常规建成两面坡结构,占地更大,遮阳更重。另外有人还认为,雨水是上天赐予的甘霖,这种结构可以使“肥水不流外人田”。

至于那七根烟囱,经过考证,小楼的一楼是当年的伙房,二楼则是学生读书的书房。那些烟囱是直接从一楼的厨房通到楼顶的。之所以竖那么多的烟囱,一种说法可能是当初先盖了这个小楼才盖的大楼,盖大楼要那么多的人吃饭,于是就要立更多的灶才能满足需求。另一种观点是牟家当时人多,吃饭的人多。他们要分成大中小三个灶,小灶专门侍候老爷,中灶则是对着管家、账房及其他家人,大灶则是负责伙计、长工的伙食。因为有了这么多的灶才有了这么多的烟囱。

除了这个书房,另一个怪异建筑则是小楼边上大楼基下的地洞。这个神秘的地洞曾引起人们的种种猜测。

这是一个有着三道门的地洞。第一道门就在楼前高台的前脸,洞口高约一米,阔一步,人躬着身子进入,下一级台阶则是一个能容下三两个人的四方通道,再侧着身子向东,过一个比外口还窄的小石门,下一级台阶便进入了一比较宽敞的通道,人便可直起身子,向前三两步,往北一瞅是一稍高一些的花岗岩石门,门上是一长方形的漏天气孔,光线通过气孔照进洞内,使本来阴暗的地洞亮堂了一些。再下一道台阶就进了地窖。这是一个建造相当讲究的拱形洞穴,洞顶、洞底和洞的四壁全部用加工精细的花岗岩垒砌而成,洞顶镶嵌着一个个石鼻子,在洞的两侧对称着设置了高低两排小碗口大的洞眼,洞的尽头半壁上有一方形石窝。

由于洞口小又不显眼,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地洞不为人们所注意,直到后来被发现,才觉得它有些神秘,特别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期间,这里一度被说成是专门关押交不起地租的佃户的地方。后来,直到“****”过后此说被否,它才恢复了本来的面目。那么这样一个地洞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

据民俗专家郝继忠考证,这其实就是一个冬暖夏凉的地下储藏室。洞顶的石鼻子是用来挂鱼肉之类的,下面一排排的小洞可以横担上木棒,再裹上席或草簾子,冬天可以储藏花卉、蔬菜等。为了解决地洞通风透气的问题,除了在洞口处留有通风口,还在灯窝的上方留有一碗口大的气口。这个气口穿过大楼的地下,一直通到楼后,后高前低。有了这样两个气口不仅可以保证洞内空气流畅,保持室内干燥,而且还可做临时避难之所,1939年,日本飞机轰炸栖霞城的时候,庄园主人牟擢的副配王氏曾在洞内躲避数日。

在牟氏庄园还有著名的“三大怪”:“炕洞建在寝室外”、“串堂门一线开”、“烟囱立在山墙外”。

在中国北方,农家民舍家家都建有火炕,既暖身又解乏。在建造方式上,锅灶垒在家里的灶屋,与堂屋的土炕相通,这样既可烧水做饭,又可利用其余热暖炕,或是在炕的前脸开个灶口,燃草木以热炕增温。

作为名门望族,牟家也特别讲究干净排场。如果按传统的方式热炕,仆人需进内室烧炕,一来影响卫生,二来进出不方便,三是不安全。于是牟家主人苦思冥想,请来高超技艺的匠人共同研究,终于想出一条良策,把灶口设在了寝室的外面,让仆人每天在室外烧炕,从而达到了一举数得的功效。

中国建筑研究院的专家说:古代大型建筑群采取此种采暖方式,非常科学,我们去过很多地方考察,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在现代建筑中,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

“串堂门一线开”是牟氏庄园的又一大发明。牟氏庄园由小到大,共建成六个自成体系又相互衔接的大院,每个院落的四周皆以群厢代替围墙封闭起来。每个大院按南北中轴线建有四栋或六栋正房,前为客厅、书房,后为主楼,在门的设置上,除正房最后一栋外,均是前后开门,一线相通。这种布局突破了中国北方民居“街门房门不相通”的老规矩。牟氏家族为什么会采取这种与当地习俗大相径庭的设计呢?难道他们就不避讳传统的习俗?

这一点,从牟家的谱书中可以找到答案。据介绍,尽管牟家的每一个大院建造了这些串堂门,实际上平日里各个院落的房舍楼厅的仪门、正门、后门都是关闭的。主仆人进入都是经过侧门或是更道。只有贵客或是达官造访时,才将所有的门打开,让客人从正门穿堂而过,直达正房,以表示对贵客的敬重,一年中前后门一线打开的次数不过十回八回。

再是,每逢重大节日,重大庆典活动,牟氏家族也将前后门全部打开,并在各个门旁点上蜡烛,形成灯火长廊。主人观灯赏月,互相走动,从而显示牟氏家族的祥和富有与气派。

“烟囱立在山墙外”是牟家建筑的又一特色。几乎在牟氏庄园所有的建筑中,山墙上或檐坡上都有一块石条探出,在探出的部位上都托起一座用青砖砌成的“小塔”,这些小巧玲珑的小建筑物宛若“宝塔凌空”,为庄园增添了许多光彩。

这一座座“小宝塔”都是牟氏庄园烧火做饭用的烟囱。中国北方传统民居,不论是平房还是楼房,都建有火灶、火炕。其烟囱都是立于前后屋脊或檐坡上。而牟氏庄园却与众不同,在其480多间楼堂厅厢上共建造烟囱120多个,仅西忠来小楼就有烟囱10个之多。这些烟囱大都建在东西两侧的山墙上,也有的建在房前屋后的窗边门旁。每个烟囱的上口均设有上盖,上面雕有狻猊。狻猊为龙生九子的一种,因其酷爱烟火,古时的香炉盖子上多雕有狻猊,有它守护,可预防火灾。同时底部都砌有一能自由活动的小方砖,砖上有一制作精美的小“鼻子”,这是为了给烟道掏灰而专门留下的一个可以开关的便门儿,设计非常科学。

专程到牟氏庄园考察的北京建筑研究所的专家说,像牟氏庄园这样大规模的建筑物,把烟囱设计在山墙外,不仅造型美观,起到了点缀整个庄园的作用,而且这种建法,烟囱的抽力大,不倒烟,最大的特点是防火。另外,烟囱不建在房坡上,较好地解决了烟囱处漏雨的弊端。可以称得上是牟氏庄园在建筑上的一大发明。

同类推荐
  • 六朝文学史

    六朝文学史

    东汉末年到隋朝初年是文学史上的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取得了不容低估的艺术成就。文人的个体意识开始觉醒,大诗人陶渊明和众多文学集团纷纷涌现,创作了华美精工的骈体文,还将五、七言古诗推向繁荣。六朝是崇尚美的时代,六朝文学之美更是迷倒众生。诗歌有曹丕《燕歌行》、左思《咏史诗》、谢灵运《游南亭》、鲍照《拟行路难》……文赋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吴均《与朱元思书》、庾信《哀江南赋序》……小说有刘义庆《世说新语》、张华《博物志》、干宝《搜神记》、王琰《冥祥记》……本书中,戴建业教授以其别具一格的解读方式和优美机智的语言,讲述六朝诗歌、文赋、小说的演进、特点与魅力。
  • 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

    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图书《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盛巽昌先生与北京自由撰稿人、著名畅销书作家与策划人李子迟先生合著。《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分为“毛泽东品评《三国演义》”、“毛泽东品评《红楼梦》”、“毛泽东品评《水浒传》”、“毛泽东品评《西游记》”4个部分,广泛、全面、详细、生动地介绍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与四大古典名著在各方面的经过、事件、知识与思想。
  •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

    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为戴望舒的诗歌译作。全书精选了十九世纪末英国颓废派诗人道生的知名作。
热门推荐
  • 山南少年行

    山南少年行

    玄门者,武道之至高境界,为江湖人所毕生之追求。山南少年,身怀玄门异宝,步入繁杂世界。至此,一花一木,皆是玄门!少年强,则国强!
  • 符锁乾坤

    符锁乾坤

    三千世界,既无我人族立锥之地,那便以手中之符为万世开太平。
  • 云慕歌

    云慕歌

    云涟后来时常想,如果当初没有遇到他,会怎么样呢?会怎么样?云涟自己也不知道。和他的相逢,是她一生最美的遇见。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她变强,杀敌,身世之谜,灭门之恨,她在这条路上浮浮沉沉。某男坏笑:涟儿,别胡思乱想,快到为夫怀里来。他说:我这一生,被抛弃,被利用,尝尽人情冷暖。唯有云涟,是我的阳光。她比我的命还重要。她要变强,我陪她。她要报仇,我陪她。与天下人为敌又如何?这条路一定要我陪她走!男强女强,一生一世一双人,欢迎大家跳坑。
  • 我家反派可盐可甜

    我家反派可盐可甜

    金阳身为血日之灾,可谓是天底下头号的灾星。世人皆惧金阳,说她茹毛饮血,杀人如麻,残暴不堪。福临一战中,她不顾城中无辜的百姓,带着自己虎狼之军,一夜之间屠尽了城中的生灵,坐实了她天下第一灾星的名号。但崔九真却知道:神武皇帝生下她之后,畏惧她灾星的身份,将不足满月的她丢给了她的养父,扔去了离京城万里外的漠北。她在漠北横行霸道,养父只当她男儿来养。一晃眼十六年过去,养父却死在了福临一战中。她接过养父的军印,嘶叫着要杀光所有的敌人。“漠北军——给我杀!”后她得胜回朝,神武皇帝看中了她身后的漠北军,又将她安置在太子身边,让她以君臣的身份辅佐她的哥哥。金阳这一生都是个悲剧。但金阳没有作为一个头号灾星的觉悟,相反,脑壳里应该成天想着如何杀人夺位的她,却喜欢黏在崔九真身边,喝着他泡的好茶,与他插诨打科,闲来给他唱几首小曲,满门心思琢磨着怎么让他喜欢上自己。金阳宁愿负天下人,也不愿负崔九真一个。崔九真对她看的很透彻,他说金阳就是个疯子,他不会喜欢上金阳的。却不想她转身就嫁给了敌国的太子。崔九真懵了。金阳你个死孩子,你快给我滚回来!那太子不知道你的身份,不然定要杀了你!我喜欢你,我喜欢你……你给我回来!
  • 人生流年

    人生流年

    一切的相识相知相爱,都因缘而起。无论如何,善待自己,不气不馁,不骄不躁。
  • 玄御归心

    玄御归心

    皇室少年,天生没有玄力。虽有父亲的庇佑,仍遭受他人排斥。一日,因做错了事,父亲对他变了。而他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余生漫漫有归期

    余生漫漫有归期

    二十三岁,她莫名其妙成了万人唾骂的“神经病”作天作地的白莲花林苏漫:不,我不是,别胡说啊,我没有啊!在吗?请问,被一只超级大帅哥缠上了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不就是不小心把你的车刮花了吗?干嘛?赔钱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再说了我这也是为了英雄救美好吧!” “这位小姐,赔钱!” “我不。”我凭本事撞的车,你凭什么要我赔他轻笑道“呵,不赔么,那便以身相许吧!” 他是杀伐决断的陆氏家主也是腹黑傲娇的白衣大夫,“琛哥,你到底喜欢那个女人什么?” 陆景琛:“他们说,青山是否妩媚还需看青山是谁。可我摇头,我见众生皆草木,唯她是青山。”
  • 孤的凤澜君后

    孤的凤澜君后

    一朝进都,只为认亲,获封公主,名扬天下,一朝和亲,为保边疆,名为王后,却住西宫,扶子为君,攻回南月。
  • 泽被乾坤

    泽被乾坤

    天地万物之道,岂乾坤两大中,凶顽任尔,治世圣人生,指日乾坤定。上古大能遗留魔戒,揭起圣冥一度血雨腥风,九幽邪皇,笑藏刀。少年怀大志,顶天立地在苍穹,无私无畏斗魔凶,踏圣冥,独当一道,武道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