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42900000088

第88章 中国最早的皮鞋——鞤

一、关于鞤

先出个谜语猜猜:诸葛亮在两旁,曹操在当阳,伍子胥大兵一到,撵得曹操家破人亡。

这个谜语的谜底是鞤。那么这个鞤是个什么东西呢?其实,它就是过去胶东一带农村人冬天穿的一种用鲜猪皮做的简易的鞋。现在五十岁以上的人几乎都穿过。鞋里放入细软的草,不仅暖和还耐穿。这应该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皮鞋。

这个谜语里用了几个古代名人名字的谐音,既诙谐又妥贴。“诸葛亮”是指外面的猪皮,“曹操”就是鞤里面的草,“伍子胥”则是五个指头的脚。

鞤这个字,中国人叫了数百上千年,许多人却不知道怎么写。不过,据栖霞的考古和民俗专家李元章介绍,大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栖霞有人给这个鞤造了一个字,就是“封皮”。但是,这两个字不是左右排列的,而是上下排列的。仔细一想,把猪皮封起来就是个鞤,也有一定道理。但,实际上是“封革”,《汉语字典》中有这个字。“做鞤”,当地人叫“割鞤”,这里的“割”,叫“ga”。如果在当地你说“做”,或是“ge”,反而成了笑话。

说起鞤,在栖霞还有一些顺口溜都涉及到它,如:“新鞤新鞤带,新锅新锅盖”,“看你脸皮厚得,割鞤能穿好几年”。足见它的普遍程度。

现在人们都穿上了漂亮的皮鞋,曾经风靡一时的鞤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至今人们仍怀念那个有鞤的岁月,说起鞤来津津乐道。栖霞市庄园街道陈家村86岁的陈培言老人做了一辈子的鞤,前不久,在陈家村,我们亲眼见证了一双鞤的诞生。

二、“割鞤”,在陈家已传了四代

陈家村离县城有四五里地,陈培言的家就在村中央的一个农家小院里。进得屋来,陈培言和儿子陈书亮已在屋里等候多时。一张新鲜的猪皮被伸展开,平铺在炕上,使本来就不大的一铺炕显得更小了。猪皮的一边摆放着几件简易的工具:一把圆头刀,一把锥子,一个铁丝弯成的针,一个用秃了的小笤帚头,还有一块一尺多长、五六寸宽的裁板子。

我们知道这就是“割鞤”的工具了。刀、锥子这些工具是必需的,可是那个秃了毛的小笤帚头却不知有何用途。陈培言告诉我们,那是垫在猪皮下用来插锥子的,因为小笤帚头软,锥子刺穿猪皮直接进入小笤帚头,刺进去容易,拔出来也容易。当然也不偏要用小笤帚头,只要是软物都可以。

陈培言老人看起来精神很好,他告诉我们,他杀了一辈子猪,做了一辈子鞤。老了以后,就开荒种地,只是去年才不做农活了,之前他一直是一个人种着几亩地,自给自足,虽有三个儿子却不要他们一分养老钱。可是,毕竟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眼不得劲,手劲也不行了。他抱歉地对我们笑笑,说:“我在旁边看着,让俺大儿子做!”

陈培言的爷爷还有父亲都是杀猪的,而且都有一手很好的做鞤手艺,远近闻名。他还有三个儿子,其中有两个跟他学过杀猪。大儿子陈书亮一度在市里的食品公司工作过,专门杀猪。陈书亮告诉我们,他今年五十六岁,也只是在他十二岁时父亲给他做了一双鞤。那时候,他顽皮,每到冬天,一下雪,老爱往雪地里跑,不长时间一双布鞋就湿透了,脚冻得又红又肿,母亲就要在灶口给他烤。自从穿上了那双鞤,不但不用烤鞋了,脚也不冻了。陈家这里山多,到了冬天,大人们几乎每人一双鞤,上山砍松柴,雪埋到脚脖子也不怕。大人们还穿着鞤去山里赶兔子,脚下轻快,每天都能捉到几只兔子。

说着这些话的时候,陈书亮开始用刀刮猪皮上残留的猪油。他是一个爽快人,动作麻利,说话声音洪亮。他一边刮着猪油,一边说:你看这些猪油,没有用了,现在都当作垃圾丢了。我小的时候,父亲做一冬的鞤,刮下的猪油都被母亲烤成了油,够我们全家人吃半年。他的话一出口,坐在一边的陈培言不由得笑了。聊天中我们得知,“割鞤”必须是新鲜的生猪皮,因为新猪皮发软,做起来容易,穿起来舒服,等猪皮稍干以后,也就有了鞋的形状,在水里泡软了就可以穿。我们看到陈书亮手里的刀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刀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我们用的刀是长方形,而他手里的刀却几乎是正方形,而且刀刃圆着一直开到刀头,他告诉我们,这样可以将猪皮一刀子割到头。可别小看这把刀,陈培言老人说,这把刀是他爷爷用过的,刀把都换了好几茬,刃却依然锋利。

三、割鞤的工序还真不少

猪皮收拾干净了,陈书亮开始用刀背比着裁板子,从猪屁股向猪头开始裁,每段五寸宽。他介绍说,不能太宽,宽了的话,鞋腰就高了,磨脚后跟;短了的话,鞤后跟兜不住脚后跟。

一般,一张中等大的猪皮能割五双鞤,一张大猪皮能割七双。不论五双或是七双,每一块猪皮都有名字。小猪皮的话,从后尾开始,第一刀割下的猪皮叫“坐头”,第二刀叫“头鞤”,第三刀和第四刀分别叫“二鞤”、“三鞤”,第五刀则叫“割猪头”。每一块猪皮的品质都不相同,“头鞤”最好,不但皮子厚,而且厚薄均匀,抗穿,二鞤、三鞤次之,“坐头”和“割猪头”最次。大猪皮可以多割出两双,一双叫“二头鞤”,一双叫五鞤。

在猪皮上画好了一条清晰的线,再用刀沿着这条线裁成一道一道的长条。然后再将每一条猪皮从中间裁开,就成了两只鞤的原料。接着用剪刀把猪皮身上的毛略略剪一下,这样一是能够美观一些,再一个就是剪成毛茬可以防滑。

人的脚大小不一样,脚大手就大,所以可以用手去量鞋的长短。给谁做鞤就用谁的手来量。一般是“一‘捺’零一挑,不大也不小”。就是用大拇指和中指从猪皮比较厚的一端量出一“捺”,然后以大拇指为轴带着食指和其他指头向前转动180度,食指的位置就是鞋底和鞋盖两部分的分界点。然后从鞋盖的两边分别裁出两条鞤线,不能太粗,大约像地瓜蔓一样粗。用锥子在“鞤线”的头上穿一个小眼,然后将鞤针从刚穿的“鞤线”孔中穿过去,就可以缝鞤了。

一开始缝的地方就是“鞤头”,也就是鞤前头的两个角,要在两角上分别挽上褶子,这样不但好看,而且抗碰。如果是小猪皮只挽一个褶子就可以了,如果是大猪皮则要挽两个。挽褶子是“割鞤”比较难的一道工序了。一个好的皮匠,两个鞤角能够挽得周周正正,漂漂亮亮,如果是初学者往往把鞤角挽得别别扭扭。挽好了褶子再沿着猪皮向后订上四针,将两层猪皮订在一起,最后在鞋盖处将“鞤线”打上一个死结。这样,鞤的一边就算缝好了。接着按同样的方法再缝另一边,缝过之后再将两根“鞤线”在鞋盖的中间系在一起。

接下来是缝鞤后跟,要单独从猪皮上剪下一块鞤线,将鞤后跟缝合起来,这样就基本上差不多了,最后找来一麻绳或其他的线绳,分别拴在鞤两边的鞋帮处,这根鞤绳要长一些,而且要余出来尺把长,等脚穿进鞤里,好绑腿。这样一双鞤就制作完成了。

“割鞤”的手艺扔了多少年,陈书亮这一双鞤整整做了一个多小时。父亲看着儿子的作品,高兴得眼都成了一道线。他说,如果熟练了的话,不用半个点就可以割一双。

四、鞤的穿法也很有讲究

鞤做好了,不能这样穿在脚上。它的穿法很特别。

首先要在鞤的里面放进满满一鞋草。草的选择也有讲究,最好的草是当地山里的羊胡子草,这种草细若羊毛,非常柔软。再就是稻秆草,我们这里不产稻子就用谷叶代替。在过去,胶东一带谷子是最主要的粮食,家家户户都种。谷子的叶子较宽,有些像吊兰的叶子,穿起来也挺舒服。

等用草把整个鞤几乎塞满以后,要先把裤腿一折叠,在脚腕处收紧,一只手握紧,另一只手就可以拿起鞤来穿了。穿鞤要光着脚往里舒,不能穿袜子。过去,一般的人家买不起袜子,就是买得起袜子,也是不能穿的。因为脚如果穿着袜子就会与鞤内的草形成两层皮,发滑还不暖和。光着脚的话,鞤里面的草可以与脚充分接触,用鞤带一绑,就像是一体,跟脚不容易脱落。

脚舒进了鞤之后,还有一道重要的步骤。就是要在脚后跟围上“鞤兜跟”。“鞤兜跟”其实就是麻袋片子或是口袋布剪成的,约尺把长,宽五六寸。“鞤兜跟”的用法是先将“鞤兜跟”的一个角踩在脚底下,这样露在外面的“鞤兜跟”就会一半长一半短,把长的一边压住短的一边围着脚脖子缠紧。它的作用是护脚,防止鞤皮磨脚后跟,再一个就是可以裹扎着裤腿,防止往裤腿内透雪。

最后,把露在鞤外的草向脚脖处收拢,接着用长长的鞤带在脚脖子上缠上几道,将“鞤兜跟”和草牢牢地绑在脚腕上。这样,鞤就算是穿好了。

鞤穿时间长了,猪皮容易硬,穿起来发硬,不舒服。所以晚上都要将其放到凉水里浸一晚上,第二天再穿时就柔软许多了。过了冬天,天暖和了,鞤就被挂在墙角,原来的草要继续放在里面,这样不招虫。第二年冬穿的时候只要放到冷水里泡一晚上,第二天放上草就可以穿。

鞤也不能够成年穿,“头鞤”最耐穿,可以穿一冬甚至两个冬天,“坐头”和“割猪头”有时也就能穿个十天半个月。鞤破先从脚底破,破了也不能修补,因为修了后一是容易透水,再一个是容易被硬物或草将补的地方给挂下来。所以只能卖了做胶,当时在铁口的孔家庄就有收猪皮的,陈培言曾经去那里送过猪皮。鞤还有一个用途,许多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过去困难,有的人家将穿破的鞤在水里浸泡一下,洗上几遍,可以下锅做成汤,打成“冻”当下酒菜。

五、鞤的故事多

很早以前,胶东这个地方称作“莱”,又叫东莱,是人烟稀少、荒凉偏僻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刀耕火种,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有一年冬,这个地方突然遭到外族入侵,人们奋起抵抗。没有武器,人们就把割麦子的短镰绑在长杆上,形成一道人墙向敌人冲去。外族人一看,也不知道他们手里拿的什么新式武器,再加上人人都穿着带毛的鞤,不怕雪,不怕水,与众不同,吓得掉头就跑。回去以后就说:胶东人真厉害,脚穿毛儿鞋,手抡勾勾刀,打起仗来无人招!

陈培言老人还讲了一段至今让他记忆犹新的“割鞤”经历。有一年冬,连下了几天的大雪,陈培言和父亲挑了八张猪皮去城里西关赶集,结果不到半晌午八张皮的鞤就卖完了,又从杀猪人的手里买了八张,一天割了十六张猪皮的鞤,按一张猪皮平均出六双鞤来算,那一天做了近百双鞤。

其中有一个黄县人,从黄县过来时,两只鞋早被融化了的雪水湿透了。等脱下鞋来,两只脚冻得通红,几乎不会走路。陈培言就说,我给你做双鞤吧,要不的话,你走到家就把一双脚给冻掉了。一会儿给他做好了,陈培言从旁边的一个草堆上挣了几把稻秆草给他铺上,又把自己的“鞤兜跟”解下来,给他穿上。穿了一会儿,这个黄县人就高兴地跑过来说:哎呀,到底是暖和!做得不错,我再赏你两个钱。本来做一双鞤,“头鞤”二三块钱,而“坐头”和“割猪头”只是七八毛或块数钱,结果黄县人又赏了五毛钱。五毛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当时陈培言出去杀猪,一头猪的手工费也就是一块钱,买张猪皮五六块钱。

黄县人这么一声张,来割鞤的人就更多了。

同类推荐
  • 你就这样吧,挺好的

    你就这样吧,挺好的

    36个叹为观止的“奇葩”故事。这个世界的组成,除了无趣的“正常人”,还有值得被人一提再提的“他们”。我们捕捉他们,嘲笑他们,谈论他们,偶尔羡慕他们。
  • 雅论与雅俗之辨

    雅论与雅俗之辨

    “雅”与“俗”,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对既古老又弥新的范畴。《雅论与雅俗之辨》从“雅者正也”的审美意识出发,考察了中国美学雅论与雅俗之争的文化渊源,阐述高雅、典雅、和雅、清雅和古雅等雅境的审美内涵与审美特征,同时还对我国先秦至清代的雅俗审美意识的历史轨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旁征博引,观点鲜明,充分展示了雅俗审美意识的立体面貌。
  • 36岁,人生半熟

    36岁,人生半熟

    《36岁,人生半熟》是一个人即将步入中年时的自我反思和发现。27篇随笔篇幅短小而论述入里,有作者寻找自生生命方向之际的刹那体悟,亦是其人生哲学的阶段阐述。质朴静美的文字,以简单包容复杂,以天真启示世故,流泻“人生半熟”之美。面对众多困扰时代众人的谜题,始终坚持本心,选择将障碍看作生活的历练,珍惜生命中的已拥有,逃离不必要的欲望,努力去过自己选择的理想生活。如此,才会在一地鸡毛的真实中,“最珍惜的还是那一点天真”;如此,也才能“心中常得静水流深,如茫茫在外有家,如大雨倾盆而下时,有个着落处”。
  • 一号楼

    一号楼

    离开诗坛再次回归,写诗已经成了最安静的事。褒贬诗歌少了,关注新人也少了。诗歌于我已经不带有任何世俗的色彩和诱惑,它更像我心中雨后的一抹彩虹,美得短暂,更美得珍贵。与诗歌多年断断续续的情缘,让我只想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它带给我的心灵的滋养。
  • 爸爸爱喜禾:十万个是什么

    爸爸爱喜禾:十万个是什么

    当蔡春猪把《给儿子的一封信》贴到博客里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这封信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这封信被浏览十万余次,被感动转发及评论数万条。而老蔡(朋友们以前习惯叫他小蔡,现在都叫他老蔡)以“爸爸爱喜禾”为名的微博粉丝也在短期内狂增十倍以上。在儿子喜禾被确诊为“自闭症”之后,老蔡在微博中以自强不残、爱开玩笑的喜禾爸爸形象,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戏剧性的细节场景,小心翼翼地绕开了悲剧的漩涡,展现出来的是笑中带泪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热门推荐
  • 顺手牵来冷面相公

    顺手牵来冷面相公

    “喂——喂,你别过来,啊——”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棋差一招,她竟然栽到妖孽相爷的手中。丫的!真是人倒霉喝口凉水都塞牙缝。权倾天下的他怎生得一副蛇蝎心肠,皮相诱人,品性吓人。连哄带骗外加威逼利诱,他想尽办法拐她狼狈为奸。呜呜——亲娘啊!这辈子她再也不做梁上君子了!
  • V++青春期生理研究社2

    V++青春期生理研究社2

    以“成为护士界新星”为目标的护理学院美少女新生百里凛,经过一系列生理问题闹剧之后,与葵香、贝芭蕾、明朗兄妹组成了“V++青春期心理研究社”。社团成立伊始即遭遇女生寝室内裤神秘失窃事件,面临着与学生会约定的“不能破案就申请废部”的大危机。在侦查过程中,各类糟糕、荒诞、难以启齿的青春期小烦恼纷至沓来,准护士们的青春期爆笑轻喜剧由此上演。
  • 快穿之我本疏狂

    快穿之我本疏狂

    【快穿女强文】满级大佬虐萌新 在小位面旅行,当然要随心所欲,恣意妄为! 吾之人生,吾做主。 风流恣意,狂妄不羁,混沌魔神,唯吾独尊! 作为混沌中诞生的第一个魔,临渊在数不清的纪元中与混沌魔神厮杀,成就魔神之尊。而混沌灭,洪荒现;大道隐,天道出。因洪荒刚刚开辟,世界凋敝,生灵不全,未免无聊,临渊在洪荒沉睡万载之后,果断与神器昆仑镜走上了称霸位面,肆意魔生的道路……注意:主角苏苏苏,一言可定生死;有女穿男,或者穿成别的生灵;喜欢的话,求收藏评论票票呀!爱小天使们,么么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南书有所记

    南书有所记

    沉迷虚拟世界的网瘾少女南锦书曾被人调侃:“你跟游戏过一辈子得了。”南锦书还真认真思考了一番给出了“有道理”的答案。然而偶然遇见一学长的时候突然真香。我好像有一点点心动。
  • 猎魔人之克雷尔先生的日记簿

    猎魔人之克雷尔先生的日记簿

    这是一个信徒遍布的时代,也是一个信仰崩塌的时代。当那场背叛之战结束后,当某个背叛的神灵被诛灭之后,某位手握神器的高等神便将祂的武器挥向了那些早已疲惫不堪的其祂神灵们。那是场神力碰撞的战争,那是场神国破碎的战争。最终,诸神败了,失败的祂们只能苟延残喘的躲藏在神域的角落里瑟瑟发抖,失败的祂们将再也无力去往主位面与祂进行信仰之争。于是,从那时开始,祂的信徒,光明神殿便成了人类联邦的唯一合法神殿,其它的神殿都被迫转入了阴影之中。祂成功了,主位面的信徒开始在祂的神殿聚集,祂心中的理想国也终于开始出现了雏形。但就在祂准备进一步完成自己的目标的时候,一个名为伊恩?克雷尔的异域灵魂在这个世界上降临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凤逆天下:废柴逆天行

    凤逆天下:废柴逆天行

    她,是21世纪最强特工,阴差阳错来到苍晖大陆,遇到了他;他,是高高在上,君临天下的神王,却将自己最温柔的一面给她。是魔,又如何?天也不能阻止我们,如果天要阻止,那便逆天而行。
  • 至尊修神录

    至尊修神录

    仙侠小说中凡人流你是否已经厌倦?偶尔回忆起修真世界的升级体系?这是一个修真世界的故事,没有炼气,没有灵根。这是一段升级爆炸的故事,入门金丹,成就大乘。真正的超级神兽五爪金龙,火麒麟在不停地怒吼。在这里,仙界也不过是刚刚是刚刚起步……本文升级体系:旋照、开光、融合、心动、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渡劫、大乘
  • 恶魔总裁的替身夫人

    恶魔总裁的替身夫人

    婚礼前期,他看着他的未婚妻坠亡,从此便恨上了她。身为同胞姐妹,她顶替着妹妹的名头,嫁给了他。他说他要让她生不如死,可她只剩苦笑。纵然如愿以偿又如何,人非少年时,一切都物是人非。千帆过尽之后,人却已不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