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700000007

第7章 商父的诞生(2)

子贡能致富当然不是靠“臆猜”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废举”的意思是贱买贵卖,“转货”是指“随时转货以殖其资”,翻译成白话就是:子贡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贱买贵卖从中获利,以成巨富。《货殖列传》还生动地描写了子贡富足之后的情景:子贡乘着华丽的马车、载着珠宝美玉,游走在天下诸侯之间,所到之处,国君无不专门设席,以平等的礼仪来招待他――“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分庭抗礼”这个成语就出于此,体现了商人子贡与君王、诸侯们的对等关系。司马迁接着很有感慨地评论说,“孔子的名声能够广布天下,也许靠的就是子贡的前后奔走吧?”【《史记》:“夫使孔子名布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执而益彰乎?”】

在《荀子·法行篇》中记录了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颇能表现这对师徒在经济思想上的落差。有一次,他们讨论为什么玉比较贵,而珉(一种低级玉石)比较便宜。子贡说,“君子为什么贵玉而贱珉?因为玉比较少,而珉比较多。”孔子则深不以为然,他说,“君子怎么可能因为繁多而贱弃某一东西,又因为稀少就珍贵某一东西呢?玉之珍贵,是因为君子把它看成是道德的象征呀。”【《荀子·法行篇》:“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接着他洋洋洒洒地列举了玉的“七德”:“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

这段对话,在历代道德家看来,当然可以读出孔老师的学识高妙,然而在经济学家看来,似乎还是学生子贡说得有道理,因为他就物论物,直接道出了“物以稀为贵”的朴素真理。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往往把商品的价值与价格混为一谈,子贡似乎无意识地将之进行了分辨,因此,胡寄窗便评论说,“在缺乏价值概念的初期儒家的经济思想体系中,子贡能第一次接触到价值问题,值得称述。”

公元前四世纪到五世纪,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个思想高峰期,在东方的中国,相继出现了老庄、孔孟、杨墨等诸子百家,催动了东方哲学的萌芽,在西方的雅典,则诞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众多哲人,开拓了西方文化的渊源。

关于这两座人类思想巅峰的高下,一直是思想史上争论不休的命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可谓是东风西渐。在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法国的大思想家,如卢梭、伏尔泰对老子、孔子等人表达了高度的敬仰,伏尔泰甚至提出过“全盘华化论”。而到了十九世纪中后期,西方思想家的自主意识增强,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便认为,老子哲学反映了“精神的儿童时代”,而同时期的希腊古代则是“精神的成年时代”。【见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和《哲学史讲演录》】如果从政治伦理上看,雅典在公民社会和民主制度的思考和实践明显更让人神往,相对的,中国则从来没有出现过直接民主这样的事物。不过,若以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而论,西方世界似乎找不出比管仲、范蠡更有深度的人了。

这种经济思想上的早慧,是多种原因所促成的。

其一,与中西方世界的早期经济制度不同有关。欧洲在中世纪之前的漫长岁月中,一直流行的是自然经济,封建领主的庄园自给自足,对商品交易的兴趣不高,很少与外界发生经济关系,所以宏观经济制度的创新空间十分有限。而中国则因为自然条件的原因,在很早就采行了一种更符合经济原则的经济制度,至少从有文字记载的公元前七世纪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语言相通、贸易自由的统一市场,产品的商品率非常高,商人阶层活跃,以至于一些经济史学家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只出现过政治性的封建制度,而未曾出现过经济性的封建制度”。

自殷商以来,中国的统治者就特别强调社会分工,采取各种措施朝这个方向推进,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特色之一。专业化的商品经济,自春秋之后就被历朝尊奉为基本形态及指导原则。由于社会分工的优越性,中国早期的生产技术发展得特别快。史家普遍认为,中国的社会职能分工比欧洲早了至少一千年,主要的传统生产技术(工业革命前的非机器生产技术)比欧洲早八百至一千年。

其二,地方割据造就思想活跃和制度创新的巨大空间。

自东周之后,随着周天子权威的旁落,地方的政治和经济势力坐大,各国为了强盛纷纷实施了变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管仲在齐国、李悝在魏国、范蠡在越国,都进行了影响深远的经济变革。

此外,各诸侯国之间频繁会盟,一方面是有新的霸主诞生,达成又一轮的恐怖平衡,另一方面则是出于经济贸易的考虑,日渐形成了贸易共同体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各国加快道路建设,尝试统一计量标准、关税比率等等,这一切都为商业流通提供了条件。

其三,中国古代的城市化模式,也为商业的繁荣提供了客观条件。

中西方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走了两条全然不同的道路。古代欧洲在罗马帝国时,曾发展出一批为数众多、规模可观的城市,据称罗马全盛时有大小城市600多座。可是日尔曼人入侵后,欧洲城市迅速衰落,居民大量逃亡到农村,整个欧洲被切分为成千上万的领主庄园,一直到中世纪之后,由自由民组成的工商业城市才重新复苏。

而中国的城市发展与欧洲大不相同。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兴盛期,然后又转入一个同样漫长的衰败期,而其转折时间正发生在欧洲重新开始城市化的中世纪,这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中西方商业文明的一个分水岭。

中国的城市兴毁基本上都是政治的结果。自古以来,中国建城就是以政治军事为主要功能,城池是侯国的都城,是独立的地方政治中心。史料显示,西周建立之后,分封了一千多个诸侯国。【分封诸侯:西周确切分封了多少诸侯,已无确数,《吕氏春秋·观世篇》载“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就是有1200多个,《汉书·地理志》则记载分爵五等,加上附庸,共封1800国】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即便一个诸侯国只有一座城池,也起码要有上千座大大小小的城镇。近世多位学者曾经考据春秋战国时的城市数目,民国的考古学家李济找出了585个周代城邑,被认为是最可能近似的数字。

另据张鸿雁、杨宽等人的研究,到了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一些城市的规模已经非常之大,在当时的世界上无出其右。据考证,面积在6平方公里之上的城市起码就有十五座,其中,燕下都的面积达32平方公里,灵寿和临淄分别为18和16平方公里。临淄有人口7万户,按平均每户五人计算,是一个拥有35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与同一时期的西方世界相比,中国的城市规模显然要大几倍,在希腊城邦臻于极盛的伯里克利(约公元前495—公元前429)执政时期,雅典城的人口为十五万人。根据学者的计算,春秋末期的人口总数为3200万人,而城市居民人数就多达509万人,城市人口比重为15·9%。据此可以得出一个让人惊奇的结论: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已然有相当高的城市化。据赵冈的计算,战国时期的城市人口比重远高于晚清1820年时的6·9%。【城市人口比重:赵冈计算出春秋战国以来的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其中,战国为15·9%,唐为20·8%,南宋为22%,清(1820年)为6·9%,到1957年时为15·4%。也就是说,战国时的城市人口比重竟比1957年还高,参见赵冈的《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另,春秋战国时的人口总数参看赵文林、谢淑君所著的《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如此高比例的人口聚居于城市之中,必然需要高超的制度安排和治理技巧,同时,它对粮食的商品化以及工商贸易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周代开始,政府就已经有意识地以城市为中心,将工商业生产纳入到行政管理系统之中,相关的制度有两个,一是坊市制度,二是市籍制度。

所谓坊市制度,就是由政府规定市场贸易的地点和时间,这一制度从周代一直实行到宋代,前后超过两千年。市籍则是对市场内的商贾进行注册登记,实行执照制。

古代文献中,对市场贸易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易经·系辞下》,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它对交易时间――中午――进行了规定。另据《史记·三皇本纪》记载,“日中为市”的制度是由远古的炎帝设定的。【《史记·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

在《周礼·地官》中――它被认定为周王朝的文件汇编――对集市的地点进行了规划,“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也就是说,国境之内,每隔十里、三十里和五十里就分别有“庐”、“宿”和“市”三种不同规置的集聚场所,“市”就是商品交易的地方,“积”则是供商贩存货的仓库,方圆五十里设立一个集市,显然考虑了人口流动的半径和交易成本。

而这些“市”都被规划在城市的中心区,四周有墙,三面设门,市内预设一排排的摊位,政府派出官员进行管理,周代设“司市”一职,就是负责管理市场的官员。【《周礼·天官·内宰》曰,“凡建国,佐后立市,设其次,置其叙,正其肆,陈其货贿。”】赵冈在《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考据,他写道:春秋战国时,每个城邑的中心都由官方设立一个市场区,由专人负责管理,商品交易全要在市场内进行。也就是说商业区与住宅区要严格划分。为了配合城内规划,居民的居址也是按职业分配的,据《管子·大匡篇》的记载,当官的家靠近王宫,平民及农民的家靠近城门,从事工商业的则靠近集市。【《管子·大匡篇》:“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早期规划的“市”占地一井――所以日后有“市井”一词,即每边长约三百步,较大的城可以设立多个集市。市内预先划定商贩的摊位,称为“肆”。市场管理者把同一类商品的贩卖者集中于同一行列,不同行列的摊位贩卖不同货品。行就变成了商品分类,同业排在同一行列,故称“同行”。

所有在市场内摆摊交易的商贩,都必须取得政府颁发的营业执照,这就是“市籍”。这些有“市籍”的人,可以称得上是企业史上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商人。他们在市门经过官署所派门监检验证件之后,得以进入市场贩售,政府则征收营业税,称“市租”,这成为政府的重要税源之一。齐国的都城临淄是先秦最繁荣的大城市,《史记》便记载说“齐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可见收入之丰。一直到唐代,朝廷仍然不时颁布法令,严禁在官市之外另设集市。

这种有计划的市场规划,对商业的繁荣以及商人阶层的催生,显然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如果没有巨大的统一市场,以及高度城市化的特征,范蠡、猗顿这些商人要获得巨富,是不可想象的。

同时,我们也看到,自先秦以来,中国的治国者就非常善于运用“看得见的手”,来干预宏观及微观经济。中国经济的政府管制特征,自古犹然,其差别仅仅在于运用巧妙不同而已。

到战国中期,在西北偏远的秦国出现了一位极端仇视商人和自由经济的铁腕强人,他把专制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并终而奠定了一个铁血帝国的基石。

【企业史人物】治生之祖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人言及经商谋生之道,都会以白圭为祖师爷”――“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公元前370年-公元前300年)是战国时人,比范蠡晚生约两百年,与孟子、商鞅同时代。

白圭当过魏国的相,为官期间,他与前来游历的孟子有过一次政策辩论,他主张轻税政策,提出“二十税一”,孟子则认为应该“什税一”,这段辩论被记录在《孟子·告子下》中。白圭后来周游列国,不再为官。他对生产好象不感兴趣,津津乐道的是如何在商品流通中赚取利润,如果说管仲和范蠡都偏重于商业政策的运用,那么,白圭则专重于为商之道。

白圭最出名的经商格言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粮食收割的时候收进谷物,出售丝、漆,蚕茧成熟的时候,则收进帛、絮,出售粮食,如此运作,就能获得最大的利润。当机会降临的时候,要象猛虎下山一样的果断出手――“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这些观点,与范蠡提出的“夏则资皮,冬则资絺”的“待乏”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范蠡一样,白圭也非常重视对经济周期的掌握,主张经商必须“乐观时变”,即经常注意农业生产变化动向和市场行情,及时掌握时机谋取厚利。他将天文与粮食丰歉联系起来考察,提出:太岁在卯位时,五谷丰收;转年年景会不好。太岁在午宫时,会发生旱灾;转年年景会很好。太岁在酉位时,五谷丰收;转年年景会变坏。太岁在子位时,天下会大旱;转年年景会很好,有雨水。太岁复至卯位时,囤积的货物大致比常年要增加一倍。【《史记》:“太阴在卯,穰;明岁衰恶。至午,旱;明岁美。至酉,穰;明岁衰恶。至子,大旱;明岁美,有水。至卯,积著率岁倍。”】

与注重享乐的管仲和范蠡不同,白圭主张商人要勤俭节约,在饮食和服饰上都不应该奢侈,最好能够与仆人同苦乐,“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共苦乐。”

在白圭的经济思想中,最闪光的地方是,他把经商与治国并列而论,视之为一个正当而高尚的职业,他说:“我从事商业活动,如同伊尹、吕尚为国谋划,如同孙吴用兵使计,如同商鞅以法律来治理国家。”。在这样的认知前提下,他提出了商人的“素质模型”。

“智”――商人必须善于分析形势,及时采取正确的经营策略的智慧;

“勇”――商人必须行动果敢,勇于决策;

“仁”――商人必须用优质商品和服务对待顾客和供应商,对有恩惠的人要舍得施与;

“强”――商人必须能有所守,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史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

白圭用“智、勇、仁、强”来要求商人,与当时知识界的两大主流――儒家和法家有天壤之别,同时代的商鞅把商人视为“国害”,孟子则贬称为“贱丈夫”,在《孟子·公孙丑下》中,孟子说那些做生意的人“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后世的治国者大多秉持法、儒思想,对商人予以竭力的贬低和妖魔化。事实上,一直到两千年后的十六世纪,中国的若干知识分子及商人代表才又重新提出了“士贾无异途”、“以义制利”的观念。

也正因为白圭的这些思想,使得他被认为是继范蠡之后最懂经商之道的人。一直到1940年代末,很多商铺仍专设一龛,供奉白圭像。

同类推荐
  • 5分钟拿订单

    5分钟拿订单

    取得骄人的销售业绩不需要太过高深复杂的技巧与方法,需要的只是一套适合销售人员自己的、既简单又实用的销售技巧与方法。当你掌握了《5分钟,拿订单》所阐释的这些要点后,你会发现征服客户拿下订单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你甚至可以“5分钟拿订单”。
  • 成功不是偶然:马云的激情人生与创业真经(超值金版)

    成功不是偶然:马云的激情人生与创业真经(超值金版)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从大量的现象中提炼出马云创业成功方法,并收录了大量有关他对创业经营的讲话和观点,更能让读者从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中去分析、感悟成功的精髓。相信创业者、管理者以及所有渴望成功的人,都将在本书中找到创业成功的经验与策略。
  • 世界500强企业顶尖用人之道

    世界500强企业顶尖用人之道

    “世界500强”,是人们对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荣登“世界500强”排行榜,是无数搏击于商海中的英雄梦寐以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殚精竭虑,夜以继日,有的甚至耗费了毕生心血。
  • 三九陷落:中国企业20年危机的“关”与“坎”

    三九陷落:中国企业20年危机的“关”与“坎”

    本书分历程、危机、思辩三篇,叙述了三九集团20年的发展轨迹,介绍了三九由盛转衰的经过,展现了中国企业面临的“关”与“坎”。
  • 中欧大讲坛·政经卷

    中欧大讲坛·政经卷

    本书是“中欧大讲坛”之政经卷,根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演讲论坛的内容整理而成。
热门推荐
  • 不懂爱情的天使

    不懂爱情的天使

    一个初入社会懵懵懂懂的男孩儿遇见那个他以为他会守护一生的女孩儿……
  • 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

    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

    废材并不可怕,因她能变废为宝。佣兵是她的兼职,去死人家窜门是她的兴趣。穿越到异世是意外,天才的灵魂进入废材的身体是命中注定!!淡定的看待一切,终能变得强大,她还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黑白棋子,创造各种奇迹……且看她如何以废材之身玩转棋迹……
  • 封狐

    封狐

    从懵懂的认识你,到喜欢你,到爱上你,到恨你,我用了九年的时间,我的族人,我的亲人,都是因为你而死,我爱你你却骗我,一次又一次,到最后你剜了我的心,阿尘,你告诉我,到底是为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傲娇帝的小懒妃

    傲娇帝的小懒妃

    穿越后,她的梦想就是,吃好,喝好,睡好,玩好。但是老天爷看她就是不顺眼,让她吃不好,睡不好,根本就没时间玩。好不容易有个当米虫的机会,结果却被某个腹黑的男人打破了她从小大的梦想。片段一:“我怎么感觉到你有妖气?你是妖?”“额?你才是妖呢!”“我是猎妖师。”“……”某人刚说完,某小妞麻溜的跑了,消失的无隐无踪。片段二:“放下这一切,随我去无界,可好?”“呵呵,如果我说不呢?你就要杀了我么?”“是!”“好,你别后悔。”一场爱而爱不得,恨而恨不得的爱恨情缘。(女主聪明搞笑,男主腹黑超宠,男女身心干净,一对一,宠文,稍微有点虐)
  • 护人灵

    护人灵

    隐藏在你身边,以另外一种方式的陪伴,护你一生安全。
  • 七星阴阳师

    七星阴阳师

    这个世界有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事。我们的余光看到的东西,当我们正眼看的时候却又消失了,有谁想过这是为什么,仅仅是余光没有看清吗?你尝试过夜深人静自己走在路上弯腰从胯下向后看是什么样子吗?七年前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村子西边坟墓开了,有一只僵尸跑了出来,醒来后被老舅告知我的寿命只剩下了七年,从此怪事频发,半夜出租遇鬼,在突如其来的事件中死去,而后又传说一般的靠七星灯为自己续命,莫名其妙变成了一位七星阴阳师,七颗星成了生死攸关的坎。真实的经历让我如梦初醒,彻底混乱了世界观。我是一个吃阳间饭,走阴间路的阴阳师,历经七世,命运有谁主宰,这一切都成了谜。
  • 末日捉妖师

    末日捉妖师

    当灾难降临,世界变成另外一幅模样......蹒跚的丧尸取代了街上的行人,漫步目的地游荡在觅食的猩途上。刀魔来回游荡,尽职杀死每一个活人。狰狞地骨隼冲天而起,于蓝天白云中喧嚣出一朵朵凄美血花。蓦然,高楼顶部出现一抹阳光,喃喃的低语声随风飘荡:“这么多怪物,要杀到什么时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强女帝:废材嫣然

    最强女帝:废材嫣然

    她是二十一世纪,上官家一刀流的传人。她,上官嫣然,一朝穿越成了陈家的废材外姓弟子。卑微下跪?不!从此走上了一条逆天之路,修炼丹药,收集神器,成就一届女帝。诸天万域,万千种族,亿万生灵,莫不俯首称臣。大世天骄,万域纷争,争相竞逐无上帝座,角逐最强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