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世界的许多企业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新商业模式成型过程由于回避模式冲突而停顿。具体来讲,就是为了保护原有业务而放弃对新业务的探索。新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只有一步之遥,以至于人们在分析新业务进展时,会发现成功就差“捅破一层纸”,但就是这张纸,却由于商业模式在批量阶段的成型受阻而难以捅破。
第二,外部市场波动。由于产出规模的增大,企业对市场规模的敏感性将大为增加。前面提到的专用性投资,也会由于市场波动而导致其合理性、必要性遭到怀疑。如果这一阶段的关键主体不能在思想意识层面和技术层面较好地消化外部市场的波动效应,那么,这一阶段商业模式进化将出现停顿,甚至退化。
第三,主要的进化促进措施。
这一阶段促进商业模式成型的主要措施有两个方面。
第一,正确处理双重模式冲突问题。对双重模式的解决,不应简单采取分离的处理办法。合理的方式是,根据新旧模式之间的相似程度和冲突程度的不同,分门别类地加以处理。
第二,采取分步—小幅推进的成型促进策略。分步—小幅地推进商业模式的成型进程,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管理学者RitaGuntherMcGrath(2009年)提出的。他在“发现驱动的商业模式实验创新”一文中提出了他的理论发现。
RitaGuntherMcGrath认为,商业模式创新和传统意义上的战略规划、营销创新等本质上不同,它几乎不存在可以通过事先预测、推算(不论用多么先进的计算方法)来规划其进程的可能性。为有效推进商业模式成型,人们必须采取小步实验的方式,以降低成型风险,使商业模式成型处于可控的状态之下。
规则成型阶段进化原理
规则成型阶段是指由商业模式各功能板块基本成型,但各板块彼此之间契合程度不高,板块构成规则凌乱、不系统,到各板块形成协调的匹配关系,且各板块构成规则较为清晰,自主设计或主动借用的规则比例达到较高水平的进化过程。它也包含两个阶段:初合—扩张阶段和容器—独占阶段。
初合—扩张阶段
在其成型过程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商业模式虽然可以较好地支撑零星项目和批量业务,并不代表它们能够支撑更大规模、更高频率和更广范围的业务运营。伴随着新业务规模的扩大,一个极其重要的情况也随之出现,这就是:当运作规模更大、产出频率更高、市场范围更广时,新的业务运营必将牵涉更多的、前两个阶段没有涉及的行动主体,包括新的顾客群体、新的合作者包括新嵌入合作者和新互补合作者,以及其他新的利益相关者。
当企业确定需要将这些行动主体包容在其经营体系中,使之成为新业务运营中的固定组成部分时,就需要以一定的方式来确保这些行动主体的行为是可预见和可控的。例如,当主题商业地产由局部开发扩展为地区甚至全国开发模式时,其资金需求将远超第一和第二阶段运营时的资金需求,这时,企业需要引入较为稳定的资金提供方,例如某个商业银行,该商业银行可能会同时具有两种合作者身份:作为该商业地产公司的资金提供者,它是嵌入合作者;作为该地产公司开发的商业街区内的经营者,它又成为互补合作者。
作为相对固定的合作者,为防止该银行的行为超出该地产公司的期望范围,该地产公司显然有必要确立与银行的合作规则,这样至少可以实现控制融资成本,确保总的运营成本是可预见和可控的。
因此,当企业的新业务运营进入到扩张阶段时,其经营过程必然更高的关于各类相关主体行为预见性的要求。由于行为是受规则制约的,这就意味着规则构建将成为这一阶段商业模式进化的主要内容。这就是这一阶段商业模式成型的主要背景。
我们已经知道,约束行为当事人的手段或措施,就是形形色色的规则。在实现中,为确保某类合作始终处于可预见范围内,往往需要一个规则体系,例如上面提到的地产公司与商业银行的有效合作,就涉及从合作目标与基本准则,到贷款审批流程、过程监控、清偿程序等制度、规范安排在内的一系列规则,从形态上讲,它涉及组织、心理和技术性等规则。
当市场范围扩张时,这种规则构建、梳理的意义与必要性更为显著,例如,一种其消费受到地域文化、习俗等规则影响的地方酒或饮料,在将市场推广为全国范围时,就需要采取措施,构建、确立其作用范围更广的消费行为规则。在很多时候,这种确立规则的过程实际上是引用规则或借用规则的过程。只有完成这样的规则扩展,商业模式才能支撑进入新阶段的业务运营。例如,软件等产品的全球化,则需要在市场所涉及的国家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规则支持。
因此,这一阶段的商业模式,突出点主要体现在规则的系统化、规范化上,同时,特别强调对合作关系的构建与优化。此阶段的模式结构因此可表示为[(FV—rv),(FS—RS),(FO—RO),(FP—rp),(FC—RC)]。
和前一阶段相比,这一阶段商业模式进化的最突出标志,就是各个功能板块之间的匹配关系得到注意和处理。结果是,虽然各板块彼此还不能达到“严丝合缝”的匹配程度,但总体上已经初步搭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具有容器模样的整体。
该阶段商业模式功能与效能特征
这一阶段的商业模式效能将在第二阶段效能基础上更有所提升,可对大规模、宽覆盖的经营运作提供支撑。这种效能特征主要是由较高水平的容积期望和高水平的容积效率所决定的。在这一阶段,商业模式的容积期望虽然有可能由于CVP新颖性的下降而略有降低,但由于在规则构建,特别是关键规则构建方面的进展,导致容积效率的显著提升。
相比第一阶段情况,这一阶段商业模式的容积期望有所降低,原因是:一方面,源自于竞争性模仿等因素影响,导致模式的新颖性水平降低;另一方面,则在于商业模式结构的复杂化,有可能导致商业模式本身的不确定性在增加。但是,这种可能性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十分复杂的,需要对构成商业模式的具体规则进行逐一的分析,至少是对主要规则进行具体分析。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全部规则中的“灰规则”比例增大时,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将增加。
所谓“灰规则”就是它虽然并不违法,但却是建立在虚假信息如未证实的检验报告、易引起错觉的数据等基础上的规则。较常见的形式是信念、信仰等心理形态的规则。在这些虚假信息未被戳穿之前,这些规则可能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但这些规则本身往往较为脆弱。包含这类规则的商业模式很可能具有震荡型业绩走势,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商业模式由于板块材质的非稳定性,导致其储量的脆弱性注8。当商业模式容器储量大幅减少时,业绩受到连带影响。
这一阶段商业模式发挥其功能的主导方式,是基于整体规则体系而形成的情境保护。具有内在联系的规则体系,确保了由CVP所界定的价值网活动的重复开展,不断创造出具有独特性的顾客价值,并使企业不断获取自身价值,产生理想业绩;另一方面,由该规则体系所规范、强化的行为体系,也将由商业模式所牵涉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顾客、互补服务机构、上游供应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组合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商业群体,该群体具有对外部影响的排斥力。商业生态理论对此有较为系统的分析。我们称此为商业模式的阻隔效应。
阻隔效应使批量阶段的经营业绩具备了内在的持续性。而这种业绩持续性是获得投资者认同的最重要条件。
该阶段商业模式进化动力特征
第一,促进进化的关键主体及其职责。
这一阶段推动商业模式进化的主体,是整个企业组织的管理与业务团队,以及特定的外部专业人员。关键主体将全面梳理与新业务运营有关的决策程序与准则、目标设置与考核激励流程规范、业务流程规范,包括支撑这些流程的后台活动规则,供应链管理规范及相应的支撑规则,企业与其外部合作者的关系管理规范及相应的合作流程规范,企业与顾客交互过程规范,等等。
在梳理、优化这些规范的规程中,动力主体需要不断协调解决不同流程、规范之间的目标冲突、失衡。事实上,观察、评估各功能板块之间的非匹配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就是这一阶段商业模式进化的主要动力机制。
链接:纬度协调性驱动的商业模式进化理论
管理学家Beno·tDemil等人在2010年提出了动态一致性驱动的商业模式进化理论。他们认为,商业模式结构理论给出了关于商业模式组成要素及其联系的“静态”图景。然而,这些组成要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论是内部的主动性措施,还是外部的环境因素,都将改变商业模式组成要素的状况。当一个组成要素的状况发生改变时,商业模式各维度之间的平衡就打破了,调适这种失衡,使之恢复到平衡的过程,就成为商业模式进化的动力机制。他们指出:“静态观点(商业模式)让我们建立其关于商业模式的类型学,供人们研究其关系和表现……而动态的观点则可以提供如何处理商业模式进化管理问题的有关见解。”
在Penrosian公司成长理论的基础上,他们假设商业模式可以描述为三个核心元素的组合,即:资源和能力(RC)、组织(O)和价值传递的主题(V)。为了考察商业模式进化过程中,动态一致性问题,Beno·tDemil等人首先提出了一个关于商业模式静态结构的RCOV框架。
他们以英国著名的足球俱乐部阿森纳俱乐部的商业模式进化为考察对象,分析动态一致性如何构成了商业模式进化的动力机制,以及管理者在此过程中采取的策略。
RCOV框架中三个基本的商业模式组成部分:从资源和能力(RC)、价值网络中或公司界限内的商业组织(O)和通过产品和服务的供应体现的价值主张(V)。它们相互作用,资源与能力决定着成本量和结构,后者又影响到商业收益,进而决定利润,因而最终决定着公司的可持续性。RCOV框架构成了商业模式十分简练的动态描述方法,它提醒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员不得不考虑——用连带的方式——或者说用动态一致性的原则,来解决商业模式各组成纬度————资源与能力,组织以及价值提供的动态构建问题。
在协调性理论看来,特定组织的商业模式就相当于在一定时间内正在进行的核心组成部分之间的互相作用的快照。但不同于快照的是,人们或许应该将此图像想象为源于动态图片的单独架构——核心组成部分之间(以及每个核心元素间内部)开放式的互相作用——从失衡到取得再次平衡的结果,以此保证商业模式处于不断进化之中。
从分析的角度来看,RCOV框架可以反映出,环境对三个商业模式核心组件的每一个都有潜在影响。环境中每一个变化都可能有宏观经济学或宏观社会学的起源,但也可能源于竞争者或替代者的行为。因此,虽然环境本身不是商业模式的组成部分,但环境演变通过它们对每个组件的影响来形成公司RCOV框架。而阿森纳俱乐部则较好地处理了这些持续不断的动态协调问题,典型证据是,该俱乐部在不同时期做出了诸如建立新体育场、调整青年发展政策、和阿联酋航空公司进行战略合作等措施。这使得该俱乐部的商业模式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由此为俱乐部在21世纪头10年里带来了持续的该业绩。
在这一阶段,根据企业环境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制度、新社会文化趋势等,创造或创新性借用外部规则,也是关键主体的关键职责之一。在这方面,最典型的形式,就是最大程度地利用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制度创新成果,为企业的商业模式进化提供营养。
第二,进化障碍及其影响。
问题1被动借用规则比例过高,导致对自身商业模式的误解、曲解。
当企业在新业务上积极实施扩张战略时,往往意味着存在显著的外部机会。企业利用外部机会以实现扩张的过程,会带来一明一暗两种后果:明的方面是企业可由此实现一定的收益增加,暗的方面是其商业模式中不知不觉包含了一些外部规则。
例如,当环境保护被政府作为高度重视的政策目标时,必然会出台一系列鼓励或限制性政策,这将形成对有关的环保设备以及环保解决方案咨询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刺激。有关企业也将加大其经营力度,扩张其产出。按照“协调驱动的商业模式进化”理论,此时企业的商业模式会由于企业某些方面的行动出现核心要素间的失衡,随着动态调整要素间的匹配关系,商业模式就实现了进化。但进化的结果——新商业模式的完整结构——其全部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客观关联性,并不一定能够为企业所完整识别。
企业能够准确识别的是它赚到多少钱;它们不能完整识别的是新商业模式事实上包含了哪些规则,特别是被动借用的外部规则。这时,企业对其商业模式产生误解甚至曲解,往往就是不可避免的。
过高的被动借用规则比例,将导致商业模式本身的脆弱性——人们不会去维护、巩固他们并不知晓的东西。同时,也使得商业模式的功能发挥受到影响。这两种情况都会对企业、企业的投资人以及政府等,产生大家不愿看到并接受的后果——战略投资者尤其如此。
问题2对自创型规则的设计不够精确,导致这些规则的约束力达不到设计要求,使商业模式的效能大打折扣。
当企业决策者把精力过于放在产品技术、公共关系、资金筹措等战术层面,以应对扩张机会时,往往导致作为商业模式构成材质的规则,特别是关键规则缺乏应有的重视,导致相应的规则设计缺乏必要的质量。其后果是,这些规则的约束力达不到应有的水平。例如,分布式快速配送对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如苏宁、阿里巴巴等来讲极为重要。兼职的分布式配送者事实上将成为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回顾一下我们上面提到的RCOV框架!),这时,企业与这些外部资源的关系规则就将成为商业模式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件。但这一重要的规则设计并不一定为企业所意识到。
这样的问题,一方面会降低商业模式的效能,另一方面则是会助长商业模式的同质化:既然大家都没注意,都没重视,那自然就“哥儿俩一起好,哥儿俩一起妙”了。
问题3处理独特性支撑规则和复制性支撑规则方面出现失衡,导致企业的产出扩张由于缺乏弹性而遭遇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