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26900000027

第27章 宽政(2)

五代后汉隐帝时,郭威平息了李守贞等人的叛乱。郭威查阅李守贞的公文书信,发现其中有朝廷权臣以及藩镇刺史与李守贞来往的书信,内容悖逆。郭威打算报告朝廷,秘书郎王溥劝道:“鬼魅趁着夜色争着出来,一看见太阳自己便会消失。请把所有公文书信都烧掉,以便安抚那些三心二意的人。”郭威听从了。(《资治通鉴》卷288)

适中为上

东汉初年,朝臣就当时法律的评价发生争论。太中大夫梁统上书光武帝刘秀说:“臣所奏请的,并非主张严刑峻法。《书经》说:‘治理百姓,刑法要适中。’所谓适中,就是既不轻也不重。从高祖到宣帝,海内被称为治平,到了元帝、哀帝,盗贼渐渐增多,都是由于刑罚不适中而愚昧无知者轻易触犯法律所致。由此看来,减轻刑罚的做法,反而酿成大祸。对奸诈不轨的人加以恩惠,就是伤害善良的人!(惠加奸轨,而害及良善也!)”(《资治通鉴》卷43)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古语有这样的说法:‘宽赦是小人的幸事,却是君子的不幸。’(赦者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还说:‘一年中实行两次大赦,让善良的人无言。’纵容恶草会损伤好谷子,宽赦罪犯会使善良的百姓遭殃,所以自从我即位以来,虽然有机会进行大赦但从不利用,就是因为担心小人有恃无恐,轻易触犯法律章程。”(《资治通鉴》卷192)

宽严的主观条件

东汉时,桓帝下诏征集民间人才。一个叫崔寔的人写了一篇名为《政论》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这样说:

“凡是治理天下的君主,如果不具备最好的品德,那么,采用严厉的手段,就能够进行治理;如果采用宽松的手段,国家就会陷入混乱。凭什么这样说?西汉宣帝,明白治理民众的道理,懂得为政的真谛,所以采用严刑峻法,使为非作歹的人心胆俱裂,结果海内清平,天下安静,总结他的政绩,高于文帝。等到元帝即位,在许多方面放宽了政令,终于致使朝政衰败,皇帝的威势和权力开始下降,西汉政权后来被王莽篡夺,实际上就是在他那里埋下祸根的。为政之道的得失,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二。从前孔子作《春秋》,褒奖齐桓公,夸奖晋文公,赞叹管仲,孔子难道不赞美周文王、周武王的为政之道吗?当然不是,孔子之所以这么做,实在是为了倡导通达权变、拯救时弊的道理。圣人能够与时俱进,而庸人则苦于墨守成规。(圣人能与世推移,而俗士苦不知变。)”(《资治通鉴》卷53)

实施宽政的官吏

东汉桓帝时,朝廷征召刘宽担任尚书令。刘宽先后担任过三个郡的太守,他温和仁爱,为政宽松,即使事情再紧迫,也从来没有疾言厉色过。凡是官吏和人民犯了错误,只用蒲草做的鞭子抽打,目的是使他们在精神上感到羞辱,始终不肯进行肉体惩罚。每次见到地方父老,总是鼓励他们努力从事农耕。遇到年轻人,便劝勉他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人们都很高兴地接受他的教化。(《资治通鉴》卷55)

东汉献帝时,杜畿治理河东郡,以宽大为主,广施恩惠。百姓来打官司,杜畿为他们讲解仁义道德,分析事理,让他们回去好好考虑。父老们都自相责备,不敢再去告状。杜畿劝勉百姓努力耕田,种桑养蚕,鼓励他们饲养牲畜,使得家家户户都富裕起来。之后兴建学堂,推举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人;修造城防,制作武器,加强作战训练,地方很快安定下来。杜畿在河东郡任职16年,政绩常常被评为天下第一。(《资治通鉴》卷64)

三国时,蜀帝刘备去世,孟获等人煽动各地的夷族叛乱。由于遇上国丧,蜀相诸葛亮对叛众采取抚慰对策,没有派兵征讨。他的想法是等人民生活安定、粮食充足后再使用民力,为此他一心发展农业,种植粮食,坚守关隘,使百姓休养生息。条件具备后,诸葛亮征讨孟获。孟获深得当地汉人和夷族的信赖,诸葛亮决定生擒孟获。俘获孟获后,诸葛亮带他观看蜀军的军营战阵,问他:这样的军队如何?孟获答:过去不知道贵军虚实,结果遭到失败。

如今承蒙您允许我参观,如果贵军只是这样的军队,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胜。诸葛亮笑了笑,释放了孟获,约他再战。前后把孟获放回七次,又生擒七次,最后诸葛亮仍将孟获释放,孟获却不走了,对诸葛亮说:您有天威,南方人不会再反叛了!于是诸葛亮到达滇池。(《资治通鉴》卷70)

西晋时,王承任东海郡内史。有个小吏偷了池塘中的鱼,主簿要追查这件事。王承说:“周文王的园林,是与民众共同享用的。池塘中的几条鱼又有什么值得吝惜的!”(《世说新语·政事》)

南北朝时,南齐任命萧缅为雍州刺史。萧缅运用刑法很有一套,逮到小偷强盗,一律赦免释放,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第二次犯法,才给予严惩。百姓对他是既敬畏又爱戴。(《资治通鉴》卷137)

治军也要宽容

东汉末年,朝廷法令规定:被征招的士兵逃跑,要追究他们的妻子儿女。尽管法令严厉,但仍然不能消除士兵逃亡现象。曹操打算加重对逃兵的惩罚,将被追究的亲属扩展到士兵的父母兄弟身上。理曹掾高柔说:“士兵逃跑,固然可恶,但我私下听说,其中也常常有人后悔。我认为,应当宽恕他们的妻子儿女,这或许可以诱使他们回心转意。原有的法令已经断绝了他们返回的意愿,要是再加重刑罚,恐怕今后军队中只要出现一人逃跑,其他人唯恐自己将遭到株连,也会跟着逃跑,那时即使要杀人,也无人可杀了。可见,加重刑罚非但不能制止士兵逃亡,反而会促使更多的人逃亡。”曹操说:“很好!”停止了处死逃兵的刑罚。(《资治通鉴》卷67)

东晋谢安辅政时,士兵仆役时常逃亡,大多藏身于京城南塘一带的船中。有人提出同时搜查所有船只,谢安没有答应。说:“如果连包容这种人的胸怀都不具备,这里怎么能够称得上是京都呢?”(《世说新语》政事)

以实际需要为转移

三国时,诸葛亮辅佐刘备治理蜀地,很推崇严刑峻法,人们多有不满和怨恨。法正对诸葛亮说:“昔日汉高祖入函谷关,约法三章,秦地的百姓感恩戴德。希望您能放宽刑律和禁令,以顺应民望。”诸葛亮说:“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朝暴虐无道,政令苛刻,所以一介草民大呼一声,天下顷刻土崩瓦解,这就是汉高祖采取宽政从而获得很大成功的原因。但蜀中情况不同,前主政者刘璋糊涂软弱,从其父刘焉起,刘家的统治完全依赖典章和礼仪,德治不能弘扬,法治不能整肃,君臣之道,渐渐毁坏。我现在以法令树立威严,上下都遵守规矩,治国的要义,由此也就彰显出来了。”(《资治通鉴》卷67)

对己严待人宽

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击败关羽。他到达江陵,释放了被关羽关押的魏将于禁,抚慰被俘获的关羽家人和将士家属,同时严令全军不得骚扰百姓,不得向百姓索取财物。

吕蒙帐下有一个亲兵,跟他是同乡,从百姓家中拿了一个斗笠遮盖军队的铠甲。铠甲虽然是公物,但吕蒙仍然认为他违犯了军令,不能因为是同乡的缘故而破坏军法,便流着眼泪下令将这个亲兵处斩,全军震惊。地方秩序迅速恢复,路不拾遗。吕蒙还在早晨和晚间派亲信去慰问和抚恤老人,询问他们的生活困难,给病人送医送药,给穷人送粮送衣。关羽库存的财物珍宝,全部封存,等候吴主孙权派人前来处理。(《资治通鉴》卷68)

司马氏为什么能够取代曹氏

三国时,魏国出兵伐蜀,吴国有人对张悌说:“魏国朝政大权落入司马氏以来,国内屡现乱象,民心尚未归服,如今又劳师远征,岂能取胜?”

张悌答:“不然。曹操虽然功盖中原,百姓们畏惧他的威严却不感念他的恩德。曹丕、曹睿继承他,刑罚苛繁、劳役沉重,驱使民众奔波,就没有安生过。司马懿父子累世立有大功,废除苛政,实行宽政,为百姓谋划着想,解救他们的疾苦,民心归顺司马氏已经很久了。尽管淮南出现三个叛逆,而腹心之地不受惊扰;魏帝曹髦被杀,也没有引起叛乱。再加上司马氏能够任用贤能,使他们各尽其能,所以司马氏的根基很牢固,计划都一一实现了。如今蜀国是宦官专权,国家没有政策法令,再加上穷兵黩武,民众劳顿兵士疲惫,竞争于外,疏忽于内。魏国实力本来就强于蜀国,智谋又胜出一筹,取胜大概不成问题。唉!魏国得志,下一步该轮到我们吴国遭殃了。”(《资治通鉴》卷78)

首恶必办,胁从不问

东晋时明帝,朝廷平息了王敦叛乱,诏令对王敦的重要党羽革职除名,其余僚属禁锢不用。温峤上书说:“王敦其人刚愎自用,不讲仁义,残暴杀戮,朝廷无法制约,亲朋不能劝止。他幕府中的人,畏其淫威,闭口不言,侧目而视,实在是因为贤人君子之道业已终结,时运乖背,只能静待其恶贯满盈而走向灭亡,这就是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其中陆玩、刘胤、郭璞这几个人经常与我交谈,所以我很清楚他们是怎么想的。如果这些人确实是助纣为虐或者诱导作乱,自然应当依据刑律严惩不贷;如果是迫不得已而身陷其中,我认为应该加以宽恕。现在我将陆玩等人的情况如实上奏,希望陛下依据仁圣之道裁决!”明帝最终听从了温峤的意见。(《资治通鉴》卷93)

南北朝时,北周将讨伐稽胡,商议要直捣他们的巢穴。齐王宇文宪说:“稽胡的部族很杂,大多居住在山谷险峻的地方,只靠军队的一次行动,不可能将他们全部消灭。应当除掉他们的首领,对众人加以慰劳安抚。”北周国主采纳了他的意见。(《资治通鉴》卷173)

唐肃宗时,安史之乱基本平息。有大臣建议,按照法律,那些投降过叛军的官吏应当处死。肃宗准备接受这一建议。礼部尚书李岘不同意,说:“当时天子避走南方,人们各自逃命。那些投向叛军的官吏不是陛下的亲戚就是功臣的子孙,现在如果一概以叛逆罪把他们处死,恐怕违背陛下的仁恕之道。况且黄河以北尚未最后平定,还有不少臣子留在叛军中,如果能够宽大处理,就为他们打开了一条自新之路;如果诛杀,就会坚定他们依附叛军的心意。《尚书》说:‘首恶必办,胁从不问。’(歼厥渠魁,胁从罔理。)希望陛下慎重考虑。”最后肃宗采纳了李岘的建议。(《资治通鉴》卷220)

平乱

南北朝时,南朝宋国明帝任命孙谦为巴东、建平二郡太守。孙谦赴任前,明帝让他招募1000人跟随前往。孙谦说:“蛮夷之所以不服,是由于官府对他们过于苛刻,何必兴师动众,耗费国家经费?”坚决不肯接受。孙谦到任后,开诚布公,推广恩德信义,蛮人、獠人全都敞开胸怀欢迎他,争相进献金银财宝。孙谦一律给以抚慰开导,拒绝了他们的馈赠。(《资治通鉴》卷132)

隋朝文帝时,居住在岭南地区的夷族、越族等族群多次起兵反叛,隋文帝任命令狐熙为桂州(治所在今桂林)总管十七州诸军事,允许他相机行事,授权他以朝廷的名义任免州刺史以下各级官吏。令狐熙到任后,大力推行宽政。夷族和越族酋长互相说:“从前各任总管总是以武力相威胁,今天的总管却以亲笔书信来开导,我们怎么能再违抗呢?”于是相继率部归降。俚族首领宁猛力已经占据南海(治所在今广州市),朝廷曾任命他为安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市)刺史。宁猛力依仗地形险要,桀骜不驯,从不参拜朝廷派来的总管。令狐熙待他以恩德信义,宁猛力大受感动,前来总管府拜见,表示服从。令狐熙奏报朝廷,把安州改称钦州。(《资治通鉴》卷178)

宽严关系兴亡

唐宪宗问宰相们:“为政的宽与严,哪个应当为首?”权德舆答道:“秦朝因为残酷苛刻而灭亡,汉朝因为宽和大度而兴盛。(秦以惨刻而亡,汉以宽大而兴。)我朝太宗皇帝观看《明堂图》,发现人的背部有许多重要穴位,便下令禁止抽打脊背。所以自从安禄山、史思明叛乱以来,尽管屡屡出现悖乱反叛之臣,但很短时间便都自取灭亡了。这是由于列祖列宗的仁政维系着人心,人们不能够忘怀过去的恩典啊。如此看来,为政的宽与严,孰先孰后,便一目了然了。”宪宗认为权德舆说得好。(《资治通鉴》卷238)

不能以夏桀代替夏桀

唐宪宗时,军阀李师道被铲除。李师道在败亡前的几个月,紧张多疑,听到风吹鸟飞,就怀疑有什么变故,于是以更加严厉的手段控制其盘踞的郓州,禁止人们在一起饮宴聚会,不许行人交头接耳,如有违犯,处以严刑。魏博节度使田弘正来到郓州后,下令废除这些严苛禁令,让百姓随意游乐,寒食节七昼夜不禁行人往来。有人劝田弘正说,郓州人追随李师道数年,与朝廷为敌,现虽已平定,人心尚未安稳,不可不防。田弘正答:“如今叛乱的首要已经铲除,应该实施宽政,如果仍以严刑治理地方,那就好比是以夏桀来代替夏桀,又有什么变化呢?”(《资治通鉴》卷241)

宽政的底线

唐武宗问宰相李德裕社会上的情况,李德裕说:“陛下您的严厉决断令人难以猜测,外面的人很是惊诧恐惧。过去强盗叛军残暴横行,固然应该以严厉的手段制服他们;如今天下已经平定,希望陛下能以宽政进行治理。使犯罪的人受到惩罚而没有怨言,使为善的人正常生活而没有惊恐,这样的为政就可以说是宽政了。(使得罪者无怨,为善者不惊,则为宽矣。)”(《资治通鉴》卷248)

同类推荐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政治演进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政治演进

    本书内容包括:王朝更替、政治运动、宫廷政变、改变变法、重要制度、外交风云、宗教事件。
  • 公共危机管理通论

    公共危机管理通论

    本书主要讲述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因素,不同程度的公共危机时有发生。如何有效地管理公共危机,做到预防公共危机、正确处理公共危机、尽力将公共危机危害程度降到最低,这是现代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问题。我国从“非典”事件以后,高度重视公共危机管理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建立了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
  • 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本书从六个方面,即海外华侨与近代中国、创建组织、舆论宣传、经济援助、武装支持以及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海外华侨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介绍了海外华侨在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等革命组织以及宣传革命思潮、捐助并参加武装起义等方面的贡献。
  • 基层党组织工作答疑解惑(2019年修订)

    基层党组织工作答疑解惑(2019年修订)

    本书作者根据不同的来信内容,分别就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员管理教育以及发展党员等方面内容作了详细阐释。针对在基层党务工作中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严格按照中央最新文件精神作出答复,解读全面、论述权威。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下答疑解惑,内容具体实用。本书是广大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必备读物,同时也是普通群众在具体工作生活实践中解决相关问题的好帮手。
  •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收入分配等各重大领域进行改革,其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无不彰显了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推动政治民主、完善社会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中国国情报告》从时点和节点入手,全面监测中央政务、地方政务及媒体报道,用最简单、最清晰、更条理、更丰富和更有规律性的信息,全方位立体化地向各级领导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热门推荐
  • 学霸,请让让

    学霸,请让让

    【新书《沈先生今天求婚了吗》求支持~】舒怡其实没什么大想法,她只想平平安安,开开心心,恣意飒爽的过完高中三年。孰料,人生不如意真有十之八九。她越想安稳,偏有人就不让她安稳。开学第一天,就有校霸找上门来要收拾她。这可还行!一招两式,本想赶走校霸,没想,自己却一跃成了新任校霸。且老师校长好似对她这个校霸也很满意。对此……舒怡只能无语望天。你以为这就完了?不!更要命的是,身边不知何时多了一个狗皮膏药路学霸!此人身上好似装了什么雷达似的,她走哪,他准能跟到哪。你要不让他跟着,那一米八的大汉子立马就能给你委屈的好似欠了他一个世界似的。(简介无能,就这样吧。甜爽逗宠,当个乐子看看就好。)
  • 鹰之战记

    鹰之战记

    一个少年,被千百条锁链束缚,在命运的路途上徘徊。他在追求什么。叛逆,打断锁链,追求自我的解放。但命运总是在他解开一条锁链后,让他发现一条又一条的锁链,他能自由吗?A签了,我在努力。每天基本一更。希望你的支持,来点推荐,收藏什么的。成绩如果好,加更。
  • 死脉

    死脉

    一个破烂的人,修着破烂的功法,用着破烂的武器,释放着破烂的技能。一个人站在破烂的关墙上,拖着破烂的残躯,望着破烂的战场,守着破烂的地球。一个人等待着黎明的曙光...
  • 我依旧站在原处

    我依旧站在原处

    哪怕时隔多年,哪怕你也离开,我依旧站在原处等你。
  • 千帆过尽梦悠悠

    千帆过尽梦悠悠

    五年前,张子静和颜晨相爱与年少时,二叔为了一己之私不惜破坏这段美好的恋情,从此颜晨失踪五年,张子静心痛不已。五年后,东方煜轩对张子静说人不能总是活在回忆里了,说如果可以我们在一起吧,张子静将自己交给了他。颜晨回国,一心只想复仇,兜兜转转,当张子静穿着婚纱站在他面前时,他说但愿我们永不相见!周昂和颜艺相识于偶然,事情的发展总是这样突如其来,颜艺提出和周昂分手。五年来,Nature纵横世界,当周昂想通一切后,本以为会等到佳人归来,却没想到佳人已逝。这些人,身在豪门是他们的悲哀,但爱情无关乎豪门与否,爱了便就是一生,又有谁能像周青与张子涛那般巧合,缘分这东西如果牵着的是对的人便怎样也不会断开的。
  • 十六之倾颜

    十六之倾颜

    艾米莉.狄金森“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然而当少年见过阳光之后,便再没什么能阻挡他走向光的方向
  • 放鹿大魔王如是说

    放鹿大魔王如是说

    我立志写一部让男人和女人各生欢喜的轻小说!
  • 极乐往生

    极乐往生

    寂灭的心,找不到存在的理由,即便万事万物皆为存在即合理,也不及真实的苦痛和残忍,我不想痛也不愿意接受残忍,既然有了选择,那便往生极乐。
  • 爱心设计

    爱心设计

    《爱心设计》作者赵文辉小说写得好看,一是土得掉渣,二是有故事。他不属少年得志的作家“语言狂欢”式的那种,话虽少却有质地。他的小说语言来自豫北口语,又不同于豫北口语,不可否认是经过了作家的精心锤炼,却叉寻不出锤炼的痕迹——这无疑是一种赵文辉式的“天然”,浑然天成的“天然”。另外,充满激情地追寻并表现人性之美,成为他主要的投注领域和创作母题。 “文学就是人学”这句话的精髓就在于一个“人”字,人性之美,情感之美,人对不可能实现的想象与对甜蜜未来的憧憬之美。在这方面,《篱笆》《小马叔叔》堪称代表作。
  • 不二

    不二

    《不二》诙谐、戏谑的风格非常好看。但它内部更为堂皇的是思想和艺术力量。小说从五年前红卫的“二嫂”孙霞的生日写起。在这个场景中,小说的人物红卫、东牛、当归、秋生、红霞等粉墨登场集聚一堂。这个聚会为后来发生的所有事情埋下了伏笔。聚会的谈话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二嫂”、一个是“研究生”、一个是“师兄”。“二嫂”就是“二奶”,但“这词不中听,不如二嫂的称呼来得亲切而私密”;“研究生”就是不断变换的“二奶”,就像研究生老生毕业新生入学一样;“师兄”是东牛弟兄们按年龄排的序。这种既私秘又公开的世俗生活非常高雅地“知识分子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