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38100000016

第16章

这令朱棣很泄气,据太监李谦传来的信息,现在,宫里宫外风声不断,朝廷正打萛削藩,不是鱼死就是网破,迫在眉睫了,他不明白道衍法师为何不急,,这不是坐以待毙吗?

道衍当然不会消极,他认为有必要从长计议。

袁珙另有看法,他认为起兵的口实已具备。当今皇帝所行,几乎把太祖皇帝祖制全推翻了,这就是大逆不道。殿下不是替当今天子准备好了四个字吗?

朱棣被提醒了,对呀,变古乱常,就用这四个字起兵,名正言顺。

道衍忧虑的不是口实,而是实力。朱棣自以为兵强马壮,可一旦战事起,比起朝廷大军来,就是九牛一毛了。

袁珙强调兵贵精,不贵多。

道衍反驳,燕王府的兵够得上精吗?

朱棣不耐烦地说:“法师今天是怎么了?好像专门与我唱对台戏的。”

道衍笑道,这个时候,有人唱点反调有益无害。

朱棣只得问道衍法师有何高见?

道衍这才献策说,现在宜用两手,对朝廷要乖,尽量装得老实、奉公守法,事事奏报,包括鸡毛蒜皮的小事,使朝廷疑心一天天淡下去,世子三兄弟扣为人质事,朱棣就处理得很妙,不但忍住不露半句怨言,又派人上表谢恩,这就对了,小不忍则乱大谋。

袁珙也说,当务之急是抓紧筹划,招兵练兵首当其冲,而且要极其机密,让人觉察不到。

朱棣听了,这可有点犯难了,练兵岂能在地下?

这话倒提醒了道衍。怎么就不能在地下练兵?王府那么大,挖地道,可以做到人不知鬼不觉呀。

朱棣觉得时机已成熟,现在各藩王都是人人自危,这几天,周王、代王、宁王、谷王都先后派亲信来问候朱棣,名为问候,实际是探风声、讨主意,好像朱棣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各王都愿意唯朱棣马首是瞻。

袁珙觉得这再正常不过了,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先后在洪武二十八年和洪武三十一年谢世以后,皇子中朱棣居长,文韬武略雄盖天下,诸王弟以燕王马首是瞻,这是自然的事。因为只有燕王这棵树根深叶茂,大树底下才好乘凉,只有朱棣有能力庇护他们,这也正是燕王殿下得天独厚之处。

朱棣并不否认、回避,现在朱棣与他们是唇齿相依的关系,确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道衍建议,联合周王、代王、齐王、湘王、岷王、宁王、谷王这些有实力的各王势在必行,他们几个越抱成团,朝廷越不敢轻易下手。借此机会养精蓄锐,等一切准备就绪,他再削藩也不怕了,就可以起而抗之。

朱棣说:“好,就这么办了。”他叹了口气,觉得天下的事真有趣,当年太祖皇帝唯恐勋臣大将们夺位,对太子朱标说他们是朩棒上的棘刺,非削去不可,如今呢?太祖皇帝大概不会想到,他的儿子们也成了棘刺了。不过这话没有当着他的一僧一道说破。

这并不是上朝时间,散晚朝以后,朱允炆和齐泰圈点了十几个相对有主见的大臣,不放他们出宫,就在便殿里举行了一次极为机密的召对,大臣们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陆续进入谨身殿。

值殿官和太监宫女们全被集中在殿外铁鼎前,总管太监宁福站在台阶上吩咐,除了李谦几个贴身小太监留下伺候茶水外,都下去,不得在殿上停留。

众人领命,悄悄地散了。

十几个大臣,以齐泰为首,执笏板站在丹墀下。人人脸上是无比肃穆的表情,仿佛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刻漏也格外响亮,显示着不安气氛。

朱允炆身后跟着李谦,走进殿来,在龙椅上坐定。

大臣们跪下,山呼万岁毕,起立。

朱允炆看着李谦倒了茶,就说:“你也下去。”李谦的眼睛咕噜噜地转了一下,弓身退下,却躲到了屏风后听声。

朱允炆声音不高地说:“今天不是朝会,各位爱卿不必拘礼,都坐下吧。”在一片参差不齐的“谢皇上”的声音里,大臣们依次落座。

朱允炆开门见山地说,今天要议削藩的大事,他请众爱卿们请各抒己见。

这可是个大题目。大臣们相互看看,也有交头接耳的,人人脸上都呈现出不同寻常的表情,受此隆遇,谁不心头发热。虽然削藩的事一直缠绕着每个天子近臣的朝朝暮暮,但削藩二字一经从皇上口中郑重道出,他们仍然感到不寻常、好沉重。

齐泰最先开口:“臣主张削藩,势在必行。”

黄子澄立即跟上,天子威福岂能下移?藩王强,不是国家之福。不用有理由,为社稷长治久安计,不能手软,必须削藩。

方孝儒附议,当年太祖皇帝看到北元是骑警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为御域外强大之敌,为固守疆国、防其侵扰,不得不采取制虎与封藩自固的两手,为此,也造成藩王坐大的局面,其实,太祖晚年已虑到其弊,只是已来不及处置了。如今,各王均不安分,以燕王为最。北平乃形胜之地,金、元两朝故都,燕王经营北地达二十年之久,势力盘根错节,对朝廷不利,即使燕王毫无野心,也应防患于未然,断然削藩。

朱允炆似乎不再反对削藩,但怎么削法?他犹豫不决。削藩,也有不同的削法,全削?还是择其有碍朝廷的削,还是选择有劣迹恶行的削?削强的还是削弱的?

齐泰道,当然要从有碍社稷安全者下手,先拿势力最强的首恶者开刀,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天下人都知道,燕王势最大,各王都看他眼色行事,削了他,其余各王立即会老实下来。这也是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的策略。

没想到黄子澄会反对,他不赞成先前拿燕王开刀。固然他是首恶,可他兵多势大,又网罗了怪僧、妖道道衍、袁珙这些人,对手太强,不易速胜。柿子还是拣软的揑为好,容易奏效,又能达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朱允炆皱着眉头问,这个道衍和尚这么可怕吗?他有什么来历?

方孝儒对道衍的来历是一清二楚的。这个道衍和尚俗姓姚,名广孝,原在峨眉山出家,当然不是真心向佛,在槛外待价而沽罢了。方孝儒在蜀王那里做西席时,即与他有过一面之识,彼此还赠答过诗词。他的老师非常了得,就是博通今古的杂家,道士席应真。

一提起席应真,臣子们全都惊呼,人人知道这个神秘的道士。

朱允炆道:“噢,原来他是席应真的弟子。我听好多人都夸席应真有学问,精通阴阳术数之学,又研习兵法。”

方孝儒说,道衍确实学到了席应真的许多真本事。他出家而不厌世,听说,有一次,善相术的袁珙游峨眉山,一见了道衍,立刻说他形如病虎,日后一定是刘秉忠一类的人物,能辅佐一代明君成就霸业。从那以后,这一僧一道便成了莫逆之交,现在,道衍又把袁珙也弄到燕王府去了。

朱允炆哼了一声说,这个袁珙更坏,妖言惑众,听说他居然说燕王是天子相。

黄子澄再次陈述己见,他以为,削藩应先易后难,先从劣迹昭彰的几个王下手,可先从周王朱橚开刀,他又是燕王的同母弟,板子打在周王身上,必定疼在燕王心上。

齐泰予以否定。这种避重就轻的作法,势必激怒燕王速反,不可取。先剪枝叶后倒树干,那是舍本逐末。

黄子澄反唇相讥,正好相反,君不闻杀鸡给猴看的道理吗?周王一倒,燕王必害怕,害怕了必有所收敛。

齐泰持相反态度,只有先灭了燕,余者会不寒而栗,无力再与天朝抗衡,次第削平就是了。

朱允炆认为双方都有道理,各有千秋,又都很棘手。他最怕引发像晋朝八王之乱的局面,整整动乱十六年,最终导致匈奴南下入侵,攻破了洛阳,连晋怀帝都当了俘虏,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呀。

方孝儒说,所以说,削藩非严厉进行不可,不等骚乱起,已让它胎死腹中,这是事半功倍的事。

前军都督府左断事高巍站出来说:“陛下,请容我进一言。削藩之利害,人所共见,我觉得,齐大人、黄大人说的都对,又都有弊病,不如曲线削藩,不显山不露水,天下不会乱。”

朱允炆甚感兴趣:“高爱卿请讲。”

高巍奏说他主张先不撤藩,还要再封、多封。

这可是南辕北辙,众皆讶然,继而窃笑。

高巍让各位先别笑,听他讲完,看有无可取之处?高巍所说的再封,不是在二十四个王以外再封,而是在原封国里再封若干个小封邑,比如燕国,可再封燕王的三个儿子,如有孙子,再封他所有的孙子,这样国中有国、大国套小国,势必分散力量,互相牵制,各不相统属,想谋反也不好办了。

可谓标新立异,众人怔了一下,有点头也有摇头的,摇头的比点的多。

齐泰觉得可笑。有这样从容的时间吗?以燕王的精明,他会看不穿这小把戏吗?分封谕旨一到,就是他反叛的日子了。

黄子澄也反对,更何况,即使可行,这也是慢功,远水不解近渴。

这时一个靣目清癯的中年人起立,他是御史大夫景清。景清奏道,他不主张削藩,倒应对藩王加恩。

此言一出,如一石入水,激起千层浪,举座哗然。

朱允炆说:“景爱卿,你是在北平做过一任参议的,你更了解燕王,你这话可有点耸人听闻啊。”

景清说他与各位大人所思所虑一样,只是办法不同,殊途而同归。

朱允炇说:“请道其详。”

景清也认为燕王是群藩之首,危害大,有号召力,大家无庸讳言,其才干大有太祖遗风,太祖几乎将大位传他,他不会不知道,这也是他心里忿忿不平、时刻觊觎皇位的原因。为今之计,不能让他占据着金、元的龙兴之地北平,立即把他易地改封,比如改封在南昌,他就会如鱼离水,无所施展了。

朱允炇皱着眉头听着。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儒都是不屑于听的神色,他们甚至觉得景清有点幼稚。

景清还在阐述他的高论。朝廷如对朱棣兴兵讨伐,倘一时不能奏效,必使天下陷于战火中,而改封,不会令他成为死敌,可表面上保持着王室叔侄亲情,陛下与各藩王毕竟是叔侄,何必自剪枝叶呢。

朱允炆有点活心,觉得这是个温和不伤根本的法子,这倒也有可取之处。

这时后面又站出来一个靣如敷粉的英俊青年,他是翰林院编修柳如烟。他是状元出身,官阶不高却小有名气,因为同方孝儒一同奉圣旨编写《明太祖实录》,得以接近朱允炆,其才气深得皇上赏赐,这是栁如烟能够参预机务并能出席今天召对的原因。

栁如烟不赞成景清的办法,称其为治标不治本,易地而封,羽翼仍在,能保住藩王不反吗?栁如烟赞成黄子澄所见,因燕王兵多粮广,早有准备,不易削。况且说燕王要反,没人相信,没有证据。可先削有不法行为的各王,目的就是要震慑燕王,如先削周王,燕王定上表为他求情,那时正好同罪连坐。

栁如烟的话打动了朱允炆,他连说“有理”,他本来不愿大动干戈先动燕王,怕冒天下倾覆的危险。如果先拿几个有劣迹的藩王开刀,风险就会小得多。一样可对燕王起到震慑作用。

事有凑巧,朱允炆昨天刚好接到周王的二儿子朱有勳的密揭,说他父亲朱橚密训兵马,暗中与燕王勾结,有谋反迹象。这不是天赐良机吗?

众大臣听了这消息都大吃一惊。

黄子澄惊呼,这真是及时雨呀。

柳如烟也说,儿子告发其父,还会有假吗?这会令天下人信服。

景清却浩叹道,天下竟有这样的儿子。

方孝儒明白,朱有勳是在做美梦,一旦周王被废,他告发有功,皇上不就降旨让他袭爵了吗?众大臣也都明白了其中的奥妙,都大摇其头。

朱允炆当即决定,就拿周王开刀。就令方孝儒、柳如烟商议草拟废周王等的谕旨。

黄子澄说:“陛下选对人了,天下学问,无出方夫子之右者。”

朱允炆用方先生,并非只因为他的文才,他并不是他的文书,而是一位砥砺德行,请益学问的良朋益友,以其儒学推行维新,方先生名字叫孝儒,字希古,是不是含有希慕古圣贤,古大儒三代至治之意呀?

方孝儒说他不敢承皇上谬奖,唯尽绵薄之力而已。但他对皇上的决定并不满意,杀鸡给猴看,猴子不拍又怎么办?反过来说,杀猴给鸡看呢?

同类推荐
  • 一个老兵的故事

    一个老兵的故事

    他与豆豆是好朋友,每次回来都给豆豆带些好吃的,讲战斗故事,讲革命道理。一群由一个老兵任班长,九个男兵,一个女兵,训导员五人,连长一人。
  • 千古圣人——孔子

    千古圣人——孔子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冯梦龙民间传说

    冯梦龙民间传说

    寿宁在挖掘传统文化遗存过程中,刘春民同志又带领一批文学工作者,搜集、整理、编纂《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一书,这是为研究冯梦龙知寿宁吏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横断面。书中作品对习总书记褒奖冯梦龙为官清廉积极响应,希望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冯梦龙其人、其事,让更多人认知、效学他写书为人民、做官为人民的高尚情操。愿更多的文学工作者能学习冯梦龙“作而行之”的人格魅力,唯有这样,其作品才能成为经典的传世佳作。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曹锟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忧国忧民:范仲淹

    忧国忧民:范仲淹

    本书讲述了范仲淹的一生:范仲淹从小刻苦读书,严于自律。他生活清苦,却倾其所有帮助别人。作为官员,他以天下百姓的幸福为己任,一切以百姓利益为先;作为臣子,他不惧权贵,勇于直谏,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霸道猪的萝卜妻

    霸道猪的萝卜妻

    当萝卜遇到一只爱吃萝卜的猪,结局可想而知。很不巧,罗博,一个粗神经的呆萌,就遇到了一只不知情为何物的”猪“,其结果就是被圈养,在最终生产了一只”小小猪“。甜宠,有小误,1v1
  • 侠骨柔情月色香

    侠骨柔情月色香

    意外拥有外星智能,虽然是残次品,至少能开个空间让咱减肥+训练。游戏里身手了得的女侠,现实中青春十足的少女,容貌恢复了,桃花也来了。其实不用那么多朵,我只想要最适合自己的,可,为什么这么费劲?侠骨柔情,月色留香。本文是现代言情+异能+网游,欢迎亲们收藏包养!已有完结文《笑看浮云自卷舒》,坑品保证,请亲们放心收藏养肥了宰吧!————————————————————————————————感谢长安有雪帮忙做的漂亮封面!
  • 家庭主妇“经济学”

    家庭主妇“经济学”

    本书没有生涩的公式和图表,完全用一种轻松的方式,以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为主线,将经济学原理蕴涵其中。本书内容涵盖了家庭主妇们关心的消费、理财和在相夫教子、休闲娱乐、婚恋情感等过程中涉及的经济学知识。读完本书后,家庭主妇们会发现,原来经济学是如此实用,如此易学,如此贴近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惊天奶爸

    惊天奶爸

    冬季的某天,窗外下着小雨。可是一声闷雷却劈在了方也家门口。“冬天拥有雷暴天气肯定是自古就有的,这点毋庸置疑。至于古时候冬雷的情况是否比现在少,因为没有资料记载,所以无从考证。可是......”当方也推开自家房门的时候,当他看见脚下那个睡的正香的“包子”他郁闷了。“打雷......会免费送儿子么?”
  • 覆天魔主

    覆天魔主

    仙魔大战,魔主力战而亡,十万年后,重生归来,附身一名废物少年。昔日的敌人已经前所未有的强大,仍然无所畏惧,向天邀战!亢龙无悔,魔焰伐天!
  • 倾国倾城之息妫传

    倾国倾城之息妫传

    息妫是中国的桃花女神,被誉为东方海伦,她美丽善良,却命运多舛,《倾国倾城之息妫传》就像西方世界的《荷马史诗》,讲述了因为息妫的美貌而引发的几个国家之间的战争……妫于民间和睢阳子相爱了,蔡、息两国来陈求亲,奾许给了蔡侯献舞,陈宣公有意将妫嫁往息国,遂设计诛杀睢阳子……妫胸怀母国安危,答应王叔嫁往息国,献舞垂涎息妫惊天美貌,假借各种理由羁绊小姨子赴息成亲,息侯醋意大发,不惜自毁长城搬来楚文王设计擒了蔡侯,蔡侯在楚文王面前恶意盛赞息妫美艳,楚文王再次兴兵围了息城。息妫无奈,为保全息国百姓免遭楚军涂炭,不得已随了楚文王南下楚国。自此,蔡城倾息国覆,皆因息妫美貌而起……
  • 回到大明写小说

    回到大明写小说

    他是说书人,他也是小说家,他让穿越小说在大明普及开来,但凡他开讲,那必定会是十里空巷,但凡他的新书上市,那必定会在顷刻之间被抢购一空...时逢靖难之役前夕,他又该如何抉择,是做个腰缠万贯的富家翁,还是封侯拜相,在史书之上为自己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只是,人生在世自己的命运却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废材逆袭:天生药女风凝月

    废材逆袭:天生药女风凝月

    一朝穿越,她成了名不见经传的风府四小姐风凝月。世人皆知风府三位小姐各个国色天姿,又怎知府上还有一位“丑八怪”一样的废材四小姐?天生药女,其血可治百病解百毒,究竟是服是祸?某女躺在床上冷笑:所谓的家人,压榨了我十三年还不够吗?想雪藏我?我偏不遂你们的愿!苦苦修炼终于报仇,却看某男直直朝她走来,风凝月:“你你你…难道我的血治好了你十几年的腿疾?”某男笑得很腹黑:“和你一样,喜欢扮猪吃老虎而已嘛,认真你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