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38100000003

第3章

复仇行刺,救藩王一命者是一弱女子,成为刺客“劫质的也是她。巾帼男儿随“天下读书人的种子”拦阻藩王,种子在朱棣心中扎根。为洗雪耻辱而比箭,意外地又收了第二个女徒弟。

已是后半夜,叫更的梆子声变得稀疏下来。在朱棣帐外值夜的小太监郑和等人都熬不住了,都在打瞌睡,几个宫中侍卫不敢懈怠,持刀挺立在帐篷门外。

孟泉林已悄然接近了朱棣的营帐。他见门前有卫士,无法接近帐篷,就拾起一块石头朝远处一掷,几个侍卫被惊动,立刻向那里奔过去查看。孟泉林趁机钻入帐篷。

朱棣仍和徐王妃在议论天下大事,忘记了夜已深。杀机毕现的孟泉林陡然一出现,朱棣和徐王妃都吓了一跳,朱棣毕竟是见过阵势的,反应快,他很快镇定下来,把徐王妃拉到自己身后,打量着握刀逼近的孟泉林,软中带硬地说:“这位英雄未免过于胆大了。这是在我燕王的屯扎地,我只要咳嗽一声,我的宫中侍卫就会一拥而上。”

孟泉林冷笑着说:“王爷别忘了,不等你喊出声来,我早已让你见阎王去了。”

朱棣一边拥着徐王妃后退一边说:“我和先生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不知先生为何要跟我过不去呢?”

孟泉林道:“我是蓝玉手下将领,你当年进馋言,使蓝玉案牵连了两万多个冤魂,我一家七口也都命丧你手中,我是蓝玉手下大将,我活下来,就是为了杀你头以谢天下,你还会心存侥幸吗?”

朱棣皱着眉问道:“这么说你是孟泉林了?”

孟泉林道:“你知道就好,省得你不知道你是死在谁刀下。”

在朱棣转动着眼珠在寻找脱身之策的当儿,一个手托漆盘的嬝嬝婷婷的少女正掀开帘子进来,漆盘上放着一个酒罈子。她就是开国元勋徐达的幼女、徐王妃的妹妹徐妙锦,此时孟泉林正待出手,已将大刀举起来砍向朱棣。

说时迟那时快,机警的徐妙锦突然把方盘里的酒罈子倒提起来,朝孟泉林头上猛掷过去,砰的一声,酒罈子在孟泉林头上开了花,酒水在他脸上横流。孟泉林被这突如其来地一击,迷了眼,手一抖,大刀砍偏了,砍到了桌子里,一时又拔不出来,这使朱棣有了缓冲之机,他奔到边幕处,急忙去摘长剑。

回过神来的徐王妃也急忙冲帐外大喊一声:“来人啊!”

郑和这才带着四、五个卫士持刀闯进来。

朱棣与孟泉林开始交手拚刀,卫士们围过来助攻。

孟泉林先时还奋勇抵挡,渐渐因众寡悬殊而处于下风,朱棣歩歩紧逼,一个黑虎掏心,孟泉林急忙躲闪,被刺中了左臂,鲜血淋漓。他己失去战机,看看占不到便宜,只得边打边撤。

好歹冲到了帐篷外,闻讯赶来的张玉又率兵士包围过来,眼见得冲不出去了,孟泉林猛地跨前一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徐妙锦揽到怀里,锋利的刀锋搁在了她的脖子上,她成了劫质。

一霎时,攻击的人全愣了,不由得停止了攻击。只有小太监郑和还不顾一切地拿着刀向孟泉林身上捅过来。

朱棣大喝一声:“混帐,放下刀!”

孟泉林冷笑一声,说:“还是王爷明白。都给我听好了,所有的人,放下手里的兵器,退后二十歩。否则我就杀了她。”

朱棣见张玉等人还在迟疑,急得大叫:“按他说的办,还等什么!”

众卫士、太监这才不情愿地乒乒乓乓地扔下刀剑。

孟泉林看了一下流血的胳膊,血水都流到了徐妙锦的衣服上了。他挟持着徐妙锦,倒退着向后撤,一边用命令的口气警告朱棣和他的下属,都呆在原地别动,并要求给她备一匹好马,把马送到淮河边大树下。

朱棣怕伤害了徐妙锦,只得对张玉下令:按孟泉林说的办,给他备马。

张玉只好亲自跑到马厩里牵马,徐王妃还不放心,对孟泉林说:“壮土说话要萛话,不要为难一个弱女子。”

孟泉林后退着,说,只要朱棣不耍阴谋诡计,他一定不伤害无辜,冤有头、债有主,与别人无干,他只要取朱棣一个人的人头。

孟泉林一边向河边退,一边说:“可惜老天不助我,让你再多活几天。不过我有言在先,今生苟全性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杀你朱棣,你等着好了。”

郑和小声对脸色铁青的朱棣献策说:“王爷,我偷偷埋伏在路口,下绊马索……”

朱棣不准他胡来,为了保住徐妙锦的性命,也只好先放过他。

张玉亲自把一匹配好鞍子的马牵到了大柳树下,然后依照孟泉林的要求离开。

孟泉林挟持着徐妙锦一步步倒退着,来到马跟前,朱棣等人小心翼翼地跟着他向前移动脚步,不敢太块,也不敢太靠近。

孟泉林站住,厉声命令他们停步,不准再靠近!

于是朱棣对随从们摆摆手,众人站定。

孟泉林松开了徐妙锦,说:“对不起了,小姐。”

徐妙锦揉着被卡痛了的脖子,说:“你这个歹人,手够狠的了。”

孟泉林说:“你敢骂我?”

徐妙锦从容地说:“骂你又怎么样?你大不了杀了我。”

孟泉林反而对徐妙锦产生了敬意,他的话说得很蛮横:“你快住嘴,小心惹恼了我,我反悔了,我这刀可是不讲情面的。”

徐妙锦说:“方才你都没杀我,现在还会当反复小人吗?”

朱棣见孟泉林并不急于逃走,却和徐妙锦在不紧不慢地交谈,不禁大为纳罕,他问徐王妃:“他们怎么拉起家长来了?你这个妹妹越来越让我看不透了。”

徐王妃心里也在揣摩,大概妹妹在和那江湖杀手讨价还价吧……

孟泉林突然问徐妙锦,是燕王府的妃子,还是宫女?

“这和你杀人有关吗?”徐妙锦揶揄地说:“你问这个干什么?”

孟泉林一笑说:“我想谢谢你呀,你今天救了朱棣的命,也萛救了我一命。你看,我的血把你的衣服都弄脏了,如能再见,我当还你一身新衣裙,也不知能不能见?”

徐妙锦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心想,这人莫非是颠狂之人?这么想了,便冒了一句很不中听的话:“你不是个疯子吧?”

“怎么不是?你看,这些人哪个不是疯子?当着王爷还嫌不够风光,还觊觎皇位,不更是个大疯子吗?”孟泉林说罢一阵哈哈大笑,右手一拍马背,腾地跨上马鞍,不知是对朱棣说的,还是对徐妙锦说的,扔下一句“后会有期”,双腿一磕马肚,那匹马带着他,沿着淮河古道一阵风驰去。

这时朱棣已经得到探马报来,临近淮河地段,正有无数朝廷军队在调遣,河中舟师无数,驸马梅殷亲自坐在帅船上来往巡逻。

朱棣更觉得举棋难定了。

受了一场惊吓,才想起亡羊补牢,张玉把燕王的侍卫和小太监们全打了板子、有的还关了禁闭,随后调动上百人围在朱棣帐篷外守夜,里三层外三层。朱棣却说他大惊小怪,逼他解散队伍。无奈,张玉只得改明哨为暗哨。

挨了屁股板子的郑和和一瘸一拐的小太监们来到朱棣帐篷里,把酒罈子的碎片打扫出去。

朱棣亲自倒了一杯酒,双手托到徐妙锦靣前,说:“这杯酒,是谢妙锦妹妹救命之恩的,想不到我燕王府里甲士三千,到危难时候,救我的乃是一红颜知己。”

徐妙锦说:“谁是你的红颜知己?我姐姐才是。”她说她在燕王府住着,是十三道监察御史以外的一道御史,专管监察朱棣是否善待姐姐的。

听了这话,坐在一边的徐王妃忍不住咯咯地乐。

“那就更得感谢了。”朱棣说过,才想起问她,方才在淮河边大栁树下,那个刺客跟她说了些什么?朱棣心里倒很佩服孟泉林的从容。

徐妙锦赞赏孟泉林这人很仗义,所以断定他绝不是月黑杀人、风高放火的强盗。

姐姐看了朱棣一眼,申饬她妹妹,怎么反倒夸刺客?他险些要了燕王的命啊!

徐妙锦自有她的道理,报仇雪恨,那是他们之间的恩怨,她只是就事论事。她问朱棣和徐王妃,你们想知道他说了什么吗?我说他是疯子,他说这些人都是疯子,有人当着王爷还嫌不够,还想当皇帝,这不更是大疯子吗?她这话显然是故意说给朱棣听的。徐妙锦从小到大,大部分光阴是在燕王府度过的,耳濡目染,朱棣的内心所思新想,她能一点觉察都沒有吗?

徐王妃暗吃一惊,忙察言观色地去看朱棣,朱棣却装傻,仿佛她在说别人的事:“有这样得陇望蜀的人吗?”

徐妙锦讥刺地一笑,说:“看样子燕王殿下绝无这样的野心了。”她站起身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说:“这个姓孟的刺客,终究是心腹之患啊,他说了,迟早要来取你人头。姐夫,也难怪他这样,蓝党一案,两万多人被诛杀,他亲人全死了,能不恨吗?”

见朱棣脸色不好,徐王妃连忙替他遮掩,杀蓝党,这都是先皇所为,和你姐夫有什么关系?

“没关系?”徐妙锦她早听人说了,先皇北巡时,燕王进言,说蓝玉多有不轨,权大妄为,不杀一儆百,日后必为害江山社稷,先皇这才动了杀机。她说这话也是替朱标出口恶气,谁都知道,朱棣进谗言杀蓝玉,是冲太子朱标去的,因为蓝玉的妹妹是朱标的太子妃。

朱棣太明白徐妙锦心里想的是什么了,不跟她一般见识。他脸上却带着笑,一点没有文过饰非的痕迹,他承认这一切,并且至今认为这样进言也没有错啊!不杀胡惟庸、蓝玉几万人,能有洪武盛世吗?

“你认帐,我就不好再多言多语了。”徐妙锦说这话时脸上始终带着揶揄的笑。

徐妙锦早又转换话题,她见朱棣的奔丧队伍突然停下来,不再是星夜赶路了,他忖度,一定是朝廷有什么旨意拦阻他进京,所以她问,朱棣倒是回不回南京了?这么走走停停的,她要单独走,可不想等他们了。

徐王妃说她真是个急脾气!她自己走,徐王妃可不放心。走走停停,也是有原因的。至于具体是什么原因,徐王妃估计徐妙锦也能猜到七、八分,所以也就无须明说。

徐妙锦抱着肩,嘴角挂着揶揄的笑,话说得迹近挖苦,人家本来胆小,你们这些兵强马壮的藩王叔叔们偏偏吓唬他,一个个都是卷甲倍道而来,谁知道你们是不是为皇位而来?

徐王妃怕朱棣多心,变色道:“你这丫头,怎么口无遮拦,什么话都敢说出口啊!”

“那就回去睡觉,”徐妙锦嘻嘻哈哈地说,睡着了就闭上嘴,就不讨人厌了。

徐妙锦走后,燕王朱棣说,从前他只把妙锦当成个小毛丫头看待,今天可不敢小瞧她了,很有点姐姐的风范啊!

徐王妃半笑不笑地说:“你这是誇我呀,还是贬我呀?”

“当然是誇呀。”朱棣说,他与徐家有着不解之缘啊。他听父皇说过,那还是徐王妃十六岁、朱棣十八岁那年,父皇突然跑到徐达家去了,根本没摆天子的谱,诚恳地对老将徐达说,咱们同县同乡,是布衣贫贱之交,你的大女儿就嫁给我家老四吧,论文韬武略,我家老四是我的皇子当中唯一一个子肖其父的人。徐达二话沒说,就一口就答应下来了。

这过程徐王妃也知道,还用他说?徐王妃明白他的用意,就笑道:“说殿下文韬武略唯一子肖其父,这可是你自己编的吧?”

“这话父皇不止说过一次呀,”朱棣说,“满朝文武,谁不知道?”

徐王妃说,至少是场合不对。

朱棣说他感激徐家人帮扶、辅佐,倒也是实话。徐达是开国功臣宿将中唯一一个得以善终的人,人品好,不争功、不多事,克尽职守,又一直协助朱棣镇守北边,他死后,朱元璋又派徐达长子徐辉祖继续辅佐燕王,徐家老二徐增寿又几次随朱棣北征元虏,彼此感情很深,所以朱棣说他借重徐家太多了,也不是虚妄之词。

徐王妃说徐家世代尽忠朝廷,这都是应该的。

朱棣内心里也有不满,他总觉得徐辉祖对他有某种不信任的举动,他早就想说,怕伤了王妃的感情,一直藏在心里,今天既然提到了,他沉吟着,尽量轻描淡写地说:“可是你大哥徐辉祖看我的眼神总是不对。”

徐王妃有点吃惊:“这是从何说起?”她说大哥办事认真,认死理,不会转环,可他从来忠心耿耿、秉公办事呀,她从不知朱棣会有这样的看法。她问朱棣,莫非我大哥做了什么对不住你的事吗?

朱棣的话又收了回来,说没什么。也许只是他多心。

徐王妃见他半吞半吐,便也不好深追了。

临淮关雄踞淮河左岸,此时方孝儒、方行子父女带着随员一字排开,静待朱棣的队伍到来。这是事前约好了的见面,朱棣想躲也躲不开。

一阵画角、金鼓声过后,一片白帆样的旗帜漫过地平线,随后是白盔白甲的骑兵簇拥着披麻戴孝的朱棣父子出现了。

朱棣来到临淮关前,朱棣心里只想打下对方的气焰,所以一驻马,便傲慢地举起马鞭说道:“我乃燕王,回京奔先皇之丧,谁敢在临淮关设卡拦阻?”

方孝儒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地说:“殿下这不是明知故问吗?没有皇上旨意,谁敢拦刼殿下?”说罢,绷起脸来说:“有旨意,朱棣还不下马听宣!”

朱棣显然没有思想淮备,愣了,一时不知该怎样应对。

倒是二儿子朱高煦来得快,他说:“你是何人?胆敢假传圣旨?”

方行子跨前一歩,高举黄绢圣旨,哗一下抖开,方孝儒的声音依然不高地说:“我乃翰林院侍读方孝儒,是皇上的钦差,朱棣焉敢不跪!”

身后的道衍和尚扯了朱棣腰带一下,朱棣知道躲不过去,在部下面前,他还必须维持忠臣的形象,所以尽管不情愿,还是慌忙滚鞍落马,匍伏于地,口里说:“臣朱棣接旨。”

朱高炽三兄弟也相继下马,跪在了父亲身后。

方孝儒慢条斯理地开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谨向诸藩重申先皇遗诏,诸王临国中,无得至京吊丧。钦此。”

同类推荐
  • 泰戈尔莫泊桑

    泰戈尔莫泊桑

    本书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对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泰戈尔和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 康震评说李清照

    康震评说李清照

    作为古代文学银河中寥若晨星的女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李清照是古代文学群山中一座秀美的山峰,在男性占据主宰地位的文学时代,李清照似乎是一个精彩的意外。现在,就让我们透过她精美绝伦的诗词作品,透过散落在历史书页里的斑斑点点,走进一代婉约词宗的内心世界,走进这千年词史中的精彩意外,去领略其中那意外的精彩。
  • 仓央嘉措诗传全集

    仓央嘉措诗传全集

    仓央嘉措的一生是个难以捉摸的谜,也是一个永恒不朽的传奇。这个谜一样的男子,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陌生到我们只知道这个名字,只知道他是诗人。他是一个僧人,却写尽了凡尘俗世的情与爱,他的情诗犹如青藏高原的明珠,照亮了无数男女的心房。他的传奇、他的故事让人们为之着迷。
  • 普京的男人法则

    普京的男人法则

    本书首次全面揭秘强人普京的22大男人法则,彰显普京刚柔并济的人格魅力、拼搏奋斗的人生历程、铁血柔情的王者风范,让每一位男人都能成为内外皆修、卓越非凡的完美男人。
  • 爱迪生——最伟大的发明家

    爱迪生——最伟大的发明家

    《图说世界名人:爱迪生(最伟大的发明家)》讲述了,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美国发明家、企业家,拥有众多重要的发明专利。被传媒授予“门洛帕克的奇才”称号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其工业研究实验室大量生产发明物的发明家。他拥有2000余项发明,其中包括对世界影响极大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和钨丝灯泡等。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家。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人能打破他创造的发明专利数世界纪录。
热门推荐
  • 崩坏世界的刺客大师

    崩坏世界的刺客大师

    什么?崩坏世界有第四家族?这个家族叫奥迪托雷家族?整个家族的人都是刺客?这是一个主角艾吉奥到处搞事、撩妹的故事。
  • 天帝老公玩过火

    天帝老公玩过火

    那一年六界大战为了封印魔族之子他筋脉尽断她一个迷路的女孩转角遇到他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至尊归来

    至尊归来

    他是一个来自未来世界的少年,在这里练就了一身神功,并且认识了四个生死与共的朋友。合五人之力将要统治全世界的魔尊战败,他也因为胜利而回到了原来的世界,将过去的事情忘了。可是最终却发现魔尊并没有死,他又再拿起法器和从过去而来的朋友再战魔尊。但是最终却遭到了天庭的斥责,心爱之人离他被迫离去,生死的朋友心灰意冷,各自隐居不问世事。他却不甘心天庭摆布投身魔族。是正,是邪,最终如何抉择......
  • 快穿炮灰女配逆袭之旅

    快穿炮灰女配逆袭之旅

    一入任务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宋凌成为任务者,穿梭在一个又一个的不同世界中,替各种苦逼炮灰逆袭人生。圣母白莲花绿茶表,心机玛丽苏傻白甜,各种奇葩批发甩卖。刷三观,捡节操,每天的日常心态,就是从世界和平到宇宙爆炸,再到普度众生以及斗战胜佛之间来回切换。宋凌淡定道:“没有错,我就是这么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内外兼修的,聪明令俐的奇女子~”PS:本文无CP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本书从立德、立身、立业三方面下笔,对《围炉夜话》原著中的200多条富含人生哲理和行为标准的言辞进行精编精译。虽然都是三言两语,结构层次也没有那么清晰明了,但可谓“立片言而居要”,内涵极为深刻,贯穿首尾的思想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另外,该书还把鞭挞、指导、讽刺、劝勉等多种情感熔于一炉,用精妙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哲理,让人读来回味无穷,获益匪浅。《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是明清时期有名文学品评著作,它针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等分段作评价议论。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
  • 与官员谈激励与批评艺术

    与官员谈激励与批评艺术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决策。由此,拉开了全党和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学习的序幕。用科学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武装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形成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和机制,已经成为全党和广大领导干部的共识。党政领导干部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他们理应成为学习的楷模。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今天,没有千千万万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积极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不可能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 虚假的硝烟

    虚假的硝烟

    这是一场没有预兆的战争,也是上帝一个充满戏谑的玩笑,当地球不再是人类的安居乐业之所,那到底谁才是能够拨动命运齿轮的救世之主。或许离叶……又或许……是你。
  • 腹黑王爷:专宠拽妃

    腹黑王爷:专宠拽妃

    节操兄啊节操兄,你让我情何以堪,刚刚过门就被众人调戏,然后还有一个‘男人‘跟自己抢老公变仰天长吼,怎么可以,就算为了自己的节操还有各位读者吧?所以才有了这部欢脱的搞笑文文,只搏君开怀一笑。精彩片段“好你个姓夜的扣死了,你人家来你家住几天就扣死了,活该你娶了个这么烦人的老婆!”众人惊呆了这有这样来夸自己的吗?夜倾墨暗自扶额,自己怎么会去上这样的一个老婆。精彩片段“上上上,夜倾影”若嫣叫到,冷月揉揉眼睛“上谁?”“你!”真是嫡嫡亲的回复啊
  • 一路清风

    一路清风

    大学生文青、秦风、陆军分别来自不同的地方,在校园生活中成为好友,共同经历了感情的风风雨雨、坎坷迷离,也卷入了社会的险恶纷争、尔虞我诈。上学、读书,就业、打拼,善恶不两立,爱情一线牵,一路红尘,一路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