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54000000023

第23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航空工厂(1937—1945)(3)

1923年夏飞机制造科毕业了一班学生共17人。造船科和造机科各毕业了一班,共39人。飞潜学校由于经费困难,无法维持,到1926年5月,奉海军部命令,合并到海军学校里。

在飞潜学校结束之后,我国的航空工程教育,差不多中断了10年之久。

二、清华大学航空组

1936年底,在清华大学成立了一个由航委会资助的航空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在所里工作的主要是清华大学航空组的教授和航空系新毕业的学生。最初的工作是计划设计、建造一个大风洞。后因抗日战争爆发,研究所于1938年4月搬迁到四川成都。1939年春,研究所又迁至昆明。该研究所因经费不足、设备奇缺和人员频繁变动,许多研究项目都不能顺利进行。主要工作是设计、建造了1.66 米小风洞,为空军的工厂和其他工厂做研究试验,另外还开展了一些研究活动。

清华大学创建航空学科源于1934年,当时在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设立了动力工程组、机械制造工程组和航空工程组。航空工程组是我国最早创办的航空工程专业,“注重于飞机之制造,发动机之装卸、试验及比较等,均施与充分之训练”,在四年级学生中挑选有志于航空工程的成绩优良生作为学员。1935年冬由空气动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推荐,聘请了美国教授华腾多夫(F.L.Wattendorf)博士担任航空讲座教授,同时筹备推进航空研究事业,开始了教学和研究工作。

1934—1935年间,由王士倬教授主持设计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航空风洞。

1936年,国立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成立,顾毓秀先生任所长,庄前鼎教授任副所长,同年清华航空馆建成。期间,由冯桂连、张捷迁设计及制造了中国第一架滑翔机,殷文友、张捷迁设计了单翼教练机。航空工程系成立前后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许多人在国内外航空航天科技界和教育界发挥了重要作用。航空工程系建系前,航空工程组先后有3届毕业生共30人。

1938年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成立之日,各国航空事业突飞猛进,也正值日本侵略者妄图亡我中华之时。航空工程系的成立,对发展我国航空事业、培养航空人才,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建系后, 1939—1946年有8届毕业生共126人。其间于1940年,还承办了试飞员训练班,“学员必须具备精练的飞行技术,在熟习航空工程学识后,方可胜任试飞的职务。”学员均系航校的高材生,其中有在昆明击落第一架日机的“飞将军”。“后因敌人侵入越南,昆明空袭频仍,故未继续举办。”

抗日战争胜利后,清华大学于1946年回迁北京复校。在北京重建后的航空工程系由王德荣教授任系主任,并聘任钱学森、顾培慕、宁幌、陆士嘉、沈元、屠守锷、丁履德、王宏基等为专职教授(钱学森教授因在国外未能应聘到校)。

三、南京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

1935年,南京中央大学创设航空工程系,初时只设航空机械特别班,招收各大学工科毕业生,学习航空课程一年半,实习2月后毕业,共办了3班,先后毕业学生33人。1934年,航委会从意大利购买航空风洞,交南京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使用。风洞直径1.2米,收缩比为5 ,风洞气流速度为55米/秒。1935年秋,上海交通大学在机械学院自动机工程组内增设航空门,到1942年夏,共有7届毕业生72人。1940年设立重庆分校, 1942年增设航空工程系,从重庆到上海, 9班航空工程系毕业生共180余人。天津北洋工学院于1935年创办航空工程系,到1949年共有毕业生100余人。1938 年,西北联大改名为西北工学院,北洋工学院航空系迁走后,西北工学院继续办航空系。浙江大学到1944年夏开办航空系。1948年第一届学生毕业,不到10人。此外厦门大学(1944年)、四川大学(1945年)、云南大学(1944年)也开办航空系,有少量毕业生。当时的航空系科规模很小,不设专业,高年级时有的分为飞机、发动机或空气动力学3个选课方向。本科学制4年,专科学制2~3年。

四、上海交通大学航空门

“九一八”事变之前,航空工程教育并不被人们所重视。“九一八“和“一·二八”事变后,国内人士逐步认识到国防和航空人才的重要。1932 年,民间团体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倡仪创办航空工程学校,并建议在上海交通大学培养航空工程技术人才。1933年,上海交通大学从校外请人开设了航空课程。1934 年,在航委会的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在机械工程学院内增设航空门,由黄叔培任航空及汽车专业主任,并从机械系四年级学生中选取12人,转入航空门四年级,成为航空工程专业的第一期学员。以后则从三年级的下学期开始,每年转入航空门的人数以12人为限,但后来实际上也有超过或不足12人的情况。

航空门当时设在新建的机械工程馆大楼内,只有专任教授2人,没有助教,设备也很少。除一般的机械工程试验设备外,航空专用设备只有1架装有4缸直排式发动机的双座小飞机和1台9缸星形“旋风”式发动机。学生做风洞试验,只好到南京中央大学去做。

1934年,****地下组织领导的民族武装自卫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建立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航空门学生有徐昌裕、许锡缵等参加。翌年12 月北平爆发“一二·九”学生运动,上海的工厂、商店、学校纷纷声援,举行罢工、罢市、****,航空门绝大多数学生参加了学校的****和示威游行活动。

1936年,航空门第一期12名学生毕业。翌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为孤岛。由于上海交通大学校址不在法租界范围内,已难以继续上课,于是就暂时迁到法租界的学校宿舍区,此时,在校的航空门学生已是第三期。后来,航空门三四年级又在租用的中华学艺社大楼上课。至1942年,航空门共毕业7个班,学生72人。当时由于学校经费无来源,教师纷纷离开,已经办了7年的航空门只得停办。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门历届毕业生名单如下:

1936年毕业生12人:

陈文龙、袁冕先、华文广、朱越生、余秉枢、徐昌裕、王裕齐、蒋共和、陈绳祖、许锡缵、叶玄、刘曾适。

1937年毕业生10人:

褚应鎏、王子仁、吴麟祥、黄志千、董大勋、周广诚、徐云黻、朱承基、管义怀、梁颂銮。

1938年毕业生11人:

钱寿华、马明德、蒲良梢、胡旭光、常抚生、张汉钟、王礼堂、沈珑、陈佳禔、程国印、赵沔。

1939年毕业生14人:

谈镐生、王守之、潘昌运、曹克恭、李永熹、胡声求、王志望、王培生、庞心正、喻诚正、郑衍杲、郑际睿、陶式玉、张凤仪。

1940年毕业生8人:

王启德、尚之一、杜庆华、李定夏、邵寿源、黄锦春、刘维政、曾球藩。

1941年毕业生10人:

于康庄、余其渊、李艮同、陈国璞、冯霁帆、缪定、缪良、戴振声、钱昌谔、王思聪。

1942年毕业生7人:

雷有谋、虞昌贤、厉声林、陈立、陈震、卞荫贵、程达权。

1940年,在重庆的交通大学校友组织交通大学分校。1942年上海租界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交通大学迁到重庆,与重庆分校合并成立交通大学本部。同年,该校增设航空工程系,曹鹤荪代系主任。校址从小龙坎迁到九龙坡,此时航空系有教授4人。航空工程专门课程从三年级开始,到四年级分成空气动力、飞机结构和发动机3门课程。至1945年,第一班学生毕业,第二班学生是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上海才毕业的。航空工程系成立时,曾由航委会、滑翔委员会和中国航空建设协会等协助建立实验室,内有飞机、滑翔机、发动机和飞行仪表等试验设施。第二飞机制造厂曾捐赠烟风洞1座,供作风洞试验使用。抗战胜利交通大学迁回上海时,除将一小部分仪表零件随迁外,其余设备因过于笨重,未能迁沪。后经国民党空军司令部设法,捐得一批器材,从而使发动机实验室、仪表实验室和航空气象实验室略具规模。至1949年上海解放时,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共有教授7人,助教3人,工人4人和职员1人。从重庆到上海,共毕业5个班约110名学生。加上原航空门的学生,共有毕业生约180人。

上海解放后,交通大学继续开设航空工程系。至1952年国家调整高等学校院系时,该系与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航空工程系合并,在南京建立华东航空学院。

五、天津北洋工学院航空工程系

天津北洋工学院(习惯称“北洋大学”)在1935年创办了航空工程系。当时,在别的大学新办的航空科,都称为“门”“组”或“特别班”,而不称“系”,所以北洋的航空系是所有航空系中最早的。它在一开始就有一年级学生约40人,是新招进来的,二年级学生约20人,是本校机械系和电机系转过来的。教师方面有教授4人和助教若干人。

“七七”抗战开始后,北洋大学搬到西安,成为临时大学。不久,和东北大学、北平大学、焦作工学院合成西北联合大学,随后又搬到陕南城固的古路坝。北洋航空系原来的教师星散了,又请了一批。到1938年毕业了第一班学生6人。1939年又毕业了第二班12人。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北洋大学在1946年搬回天津,又另起炉灶,恢复了航空系,招收一年级新生和二年级转科生。这一班转科生到1949年毕业了38人。

六、西北工学院航空系

西北工学院的航空系原是北洋工学院的航空系。1935年北洋工学院以航空系的名义在全国招生。该系系主任为秦大钧教授,并聘有张国藩、李瑞安和李登科等担任航空系教授。随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干涉,又取消了航空系的名义,学生划归机械系,到高年级后再分组。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与内地的交通中断。同年8 月9日平津通车之后,平津学生经天津、青岛一带转赴内地。其中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和北平师范大学等3个学校在西安成立西安临时大学。

1937年底日本侵略军进入山西,风陵渡吃紧,该校师生奉命迁往陕南。在城固成立西北联合大学。该校设有理学院(包含物理系、化学系、数学系和生物系),工学院(土木系、矿冶系、机械系、电机系、化工系和纺织系),农学院,医学院,文学院,师范学院和法商学院,共计七个院,校长为胡庶华。

与此同时,在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组成。

1938年暑假后,国民党教育部(陈立夫为部长)决定将西北联合大学分开,分别成立西北工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农学院(与武功农学院合并)、西北师范学院(在兰州),剩下的院系取名为西北大学。

国民党教育部将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焦作工学院由四川迁至城固,与联大工学院一起成立西北工学院,即西北工学院是由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焦作工学院等组成的。校址在陕西城固县古路坝,由李书田教授担任院长,潘承孝教授担任教务长职务。共设有8个系,即土木系、矿冶系、机械系、电机系、化工系、纺织系、水利系和航空系(或称航空工程系)。当时,其他院校的机械系中没有航空组,仅北洋工学院机械系设有航空组。所以,西北工学院的航空系是来自北洋工学院的航空系。西北工学院航空系成立于1938年,但自1939年就有了正式的航空系毕业生(1935年招收)。历任该系的系主任为罗明燏、张国藩、彭荣阁(代)、王俊奎和吴云书。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西北工学院于次年由古路坝迁至陕西咸阳。系的设置增加了工业企业管理系。此后,该院土木、机械、矿冶、电机、水利和航空系的部分教师前赴天津,筹建北洋大学,由张国藩教授担任校长。也就是说,西北工学院的航空系于1946年一分为二——西北工学院航空系和北洋大学航空系。

西北工学院航空系自1939年到1951年共有13届毕业生,加上调入清华大学的二三年级学生共计15届,总数约为200名。这些学生中多数为我国航空工业以及其他工业的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有一部分滞留海外和台湾。

新中国成立前工学院的学制一般为四年,西北工学院亦然。西北联大的一年级设数理化课程、外语、体育和中国文学等,分别由理学院、文学院与体育系的教授担任;其他如机械制图、画法几何和工厂实习等,由工学院教师担任。成立西北工学院以后,所有的课程均由工学院的教师担任。

航空系二年级学生的主要课程为应用力学(即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热力学、机械原理、微分方程、高等微积分、内燃机等课程。

三年级的课程有电工学、机械设计(即机器零件设计)、水力学、飞机结构、流体力学、数学分析、航空发动机原理、航空发动机实验和选修课汽车学等。三年级的暑期不放假,学生到成都的飞机修理工厂(包括发动机)实习一个多月。

四年级的课程有高等飞机结构学、飞机设计、发动机设计、螺旋桨原理及设计、航空发动机动力学、空气动力学、航空仪表、航空材料等。当时,西北工学院航空系在高年级并不分组(有些学校分为飞机和发动机两个组),仅在第八学期在飞机或发动机两个方面由学生选择一种作为毕业设计。

同类推荐
  • 激情与超越:中国一航的5周年

    激情与超越:中国一航的5周年

    2004年7月1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走过了整整5年,这是与时俱进,缩短差距、跨越新台阶的5年,是抓住机遇,超常拼搏、走向振兴的5年,是铸造蓝天丰碑、谱写时代篇章的5年。本书汇集了纪念中国一航成立5周年的有关文章,从重点型号、技术创新、调整改革、管理创新、集团文化建设等方面全面回顾了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航空报国,追求第一”和“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难忘岁月,展示了中国一航发展的美好前景。谨将此书献给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全体员工和关心、支持中国航空工业的上级有关部门、兄弟单位与人士。
  • 宋代矿冶业研究

    宋代矿冶业研究

    主要内容:北宋时期,特别是宋神宗熙宁年间,矿冶业生产发展迅速,与当时较为合理的经营方式,开采政策、收买政策等密切相关,从而为中国古代矿冶业开发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而宋徽宗以后直至南宋高宗时期,总的趋势呈现出停滞或徘徊的状态。造成这一局面,与宋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发生逆转,导致过度的剥削矿冶业经营者和生产者密切相关。
  •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

    在21世纪到来之际,科学家们预测了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新的突破点。从汽车工业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率先采用各科学领域发明的新技术,并使这些技术更加完美。
  • 豪赌三万英尺:空中客车挑战波音霸权

    豪赌三万英尺:空中客车挑战波音霸权

    本书详细地讲述了空中客车公司如何从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以及从一个被美国飞机制造商嗤之以鼻的欧洲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地超过波音公司成为世界头号民用飞机制造商的艰难发展历程。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公司既要面对美国制造商的强大压力,又要克服合作伙伴之间由于特殊的体制带来的种种矛盾和来自政治(包括政府)的种种压力,几乎是举步维艰,走一步摆三步。全书的戏剧性和故事性极强,空中客车公司每一次陷入绝境时令人叹息,每一次峰回路转又令人拍案叫绝,而折射出的经验与教训又使人回味无穷。本书可作为航空界管理与科研人员的参考读物。
  • 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

    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

    本书系统介绍了玉米收获机械的构造与原理、使用与保养、修理等技术,同时也介绍了国外同类机械的应用情况。
热门推荐
  • 千山暮雪之花语迷情

    千山暮雪之花语迷情

    因为12年末看了一部《千山暮雪》的电视剧,有感结局的虐心,所以我自己为它写了一个结局,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是却是我心中唯一的。
  • 平罗史话

    平罗史话

    本书是宁夏地方史话丛书中的一本。平罗是宁夏北部古老的县域,从汉唐时的边塞要地发展为今天的鱼米之乡。历经沧桑,积淀了深厚的地方文化,本书按照历史脉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平罗的历史与文化。
  • 尸者世界

    尸者世界

    这是一个毫无渲染的世界,一个末世的生存之道。人性在这里暴露无遗,亲人,朋友你该如何拯救,你不是救世主,不是不死之身.....
  • 浮生锦绘

    浮生锦绘

    她的记忆被人篡改,甚至都不记得自己有失忆这回事。因元魄不全而在神界镜荒庭遭受众人欺辱的她,一朝被神帝看中提拔到身边做贴身女官。玉烟倒是个有恩必报的好孩子,听说神帝喜爱人界,便独自下界欲为神帝绘一副浮世锦绘,却不曾想....废物小白龙?腹黑神帝?天真火神?万年之前,他们到底是那般身份?那场大战中丢失的记忆,是时候该找回来了...
  • 腹黑首席太危险

    腹黑首席太危险

    他是玖城第一豪门慕容家二少爷,路晗恨之入骨的男人,可一组轰动全城的暧昧照绑住了他们的婚姻。她是“克父克母克爷爷连未婚夫都不放过”的路家三小姐,为了妹妹,他猛然闯进她的世界。当一场被策划了十六年的惊天骗局浮出水面后,一个永远不可能出现的人竟然出现时……一切又都变了。“带着这个野种滚出慕容家!”大雨中,她带着孩子无处可去。再见,他是高高在上星烨第一继承人,她是普通乡村医生。“我知道你还爱我!”她回应:他们说爱上你是我一生的错。她看着他闪着殷切目光的眸子,浅声道,“可我这辈子不能永远都是错吧”爱过方知情深,伤过方知情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渡天邪尊

    渡天邪尊

    红尘是一滴水,我摆渡沧海,一生渡人难渡己。红尘沧海摆渡人,一指沧桑万古间。只求一人渡我至彼岸,渡我心中怨。
  • 皇者天下之陨落凡尘

    皇者天下之陨落凡尘

    一飞冲天,淋漓的人生,走上巅峰皇者。
  • 藤蔓上的花

    藤蔓上的花

    明明是邻居,却从来没说过话的两个人。有一天,他突然把她拉进了巷子里,“原来一直跟在我身后的变态就是你啊。”她大骂他全家都是变态。这是他们第一次说话,但是她好像一切都搞砸了,变得更糟了。他阴晴不定,喜怒无常,却总是下意识的问她怎么这么乖。没办法,就是喜欢她啊,不管上一辈有怎样的恩怨,他们两有多不合适,他也管不着了,这个从小就跟在他屁股后面的女孩必须是他的。在陈喵看来,爱情就是,你无数次推开我之后,我还是能义无反顾奔向你……
  • 姬祭泪

    姬祭泪

    女娲初开天地,以泥土造人与万物,女娲一滴泪坠入,历尽魔火千锤百炼,仙露滋润万年,得以人型……却后世则堕入轮回千年,名为姬祭千古恨,痴情随,望明月,心悲凉,姬祭,世道无常……你愿以汝之血肉淬王之身……勿在执迷,可愿魂归?
  • 金牌嫡女,逃嫁太子妃

    金牌嫡女,逃嫁太子妃

    相府嫡子上官连城:三岁能吟诗,六岁能舞剑,十二岁德才兼备,十五岁名冠天下。前生追逐所恋,整整十年,最终不过换来匕首刺心,以死解脱。再世为人,她想要的从来简单:不求轰轰烈烈,惟愿平平淡淡。未料,一朝入宫伴读,意外惹上众人畏惧的七王爷君墨白!他生来被下蛊毒,碰人非死即伤,无人敢近半分。唯她,破了例,闯入他的世界,乱了他的身与心。从初遇厌恶,到逐渐心动,再到真正爱上,他同她历经生死相许。那一夜,血光漫天,相府燃起熊熊烈火。她泪洒三千,剑指与他:“君墨白,你所谓的爱,就是赐我满门抄斩?”诀别一笑,她扯下发带,恢复女子身份。后在众人,满目震惊之下。投身火海,落得尸骨无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