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99300000045

第45章 美国MK4型核炸弹

研制国家:美国,名称型号:MK4型核炸弹,研制单位: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现状:全部退役。

概述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美国拥有第一颗原子弹起,核武器就成为美国军事战略的主要支柱。1945年美国用刚刚拥有的两颗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轰炸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那是核武器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仅有的一次实战运用。美国在日本投放的两枚原子弹,以其空前巨大的杀伤和破坏威力震惊了日本战时内阁,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和无条件投降。另一方面,这两枚原子弹的爆炸给千千万万日本平民造成巨大的灾难,这在国际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核武器的出现和在战争中的首次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在核战争威胁下生活的时代。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美国的核弹头用“MK”后面加数字表示。MK4型核炸弹是一款内爆型原子弹,以和MK3相同的基本核裂变原理为基础。它装有比MK3-1型武器更好的引信和点火电路,并使用与MK3-1型相同的基本电路。这种弹在工艺方面作了改进,以保证在坚固耐用、简化生产、可靠性、方便现场操作以及长期储存性能和弹道特性等各方面,都比任何一种MK3变型要好,但与MK3一样,其尺寸仍受B29轰炸机弹舱的限制。

研发背景

1995年初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就开始了MK4型核炸弹的研制工作,那时战争尚未结束。据了解,轰炸日本的“小男孩”和“胖子”在宝贵的可裂变材料利用率方面很差,极大地浪费了昂贵的稀有同位素。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科学家们认为,通过一些简单的改进,包括将弹芯悬置并使用双元素复合结构,就可使内爆弹的效率得到相当程度的提高。

早在1995年9月,就有可能制成一枚当量两倍于“胖子”弹的内爆型弹,而其芯部可裂变材料的用量却仍然不变。换而言之,一枚当量与轰炸长崎的原子弹相同的内爆武器,可少用25%的裂变材料,并不相应地牺牲性能。

此外,美国空军在寻求一种所谓“木弹”,它的特点是基本设计简单,尽量减少储存时的维护,同时在操作与使用方面极其安全,后一项尤其重要。这涉及良好的弹道特性,从运载飞机投弹后的控制方法,减少“哑弹”的几率,重量轻以及当量的可预测性和再现性。MK4型核炸弹是走向“木弹”极重要的第一步。

研发历程

MK4型核炸弹的正式工程研制始于1995年8月2日,同时在洛斯阿拉莫斯成立了Z部。Z部是战时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E部的分部,设立E部的目的是研究与发展弹的引信、“小男孩”的铀枪以及内爆系统。Z部指导弹的工程与生产,并代替一个战时在文多弗基地,称作W47课题小组。当时“曼哈顿计划”拥有一个小型机场,称作“桑迪亚”基地,位于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附近,Z部被授权拥有它自己的飞机并使用阿尔伯克基附近的大型开兰陆军基地。这个新部在战争结束之前就公开地组织起来了。

Z部首批任务之一就是从合理的工程角度重新设计“胖子”弹。原子弹研制的这一阶段一直被忽视,而忙于越快越好地提供可以使用的武器。对设计方面改进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胖子”弹道特性是十分可怕的;更换它的短寿命蓄电池时几乎要全部拆开;在运载飞机飞行中装保险或打开保险都没有预防措施。

设计中一项基本的弹道特性要求就是重心要尽可能地移到弹的前端。这是必要的,因为任何炮弹的稳定性力矩都是重力和压力中心间距离的函数(炮弹重心一定要在压力中心之前以避免飞行中翻滚,重心越在前,弹身越稳定)。

战时,所有的炸弹工程都在犹他州文多弗基地进行(有时也用另外名称莱夫特维尔基地)。选择这个地方有很多理由,主要是安全,因为它距任何城市都很远,不容易到达。战后,由于远离城市也产生了特殊的不可克服的困难,尤其是基地距洛斯阿拉莫斯武器实验室太远。1995年秋,即从9月27日开始,将W47课题小组的工作转移到阿尔伯克基附近的奥克斯纳德基地(桑迪亚基地)。沿着炸药库房和装配区修建了几幢建筑物。附近的开兰机场用来停放B29轰炸机机组,以供做飞机的协调性和空投试验之用。存放在文多弗的一些炸药都转移到新墨西哥州盖洛普附近的温格提堡陆军仓库。这时,1995年夏曾被曼哈顿计划使用过的海军索尔顿海上基地,又被指定为供Z部作投弹试验的主要场所。

1995末,过去专用钚的内爆系统已发展成为使用钚和铀235的复合内爆弹芯,这项基本设计对MK4型核炸弹的前景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1995年10月4日确定了MK4型核炸弹的研制日程表。武器的设计和制造主要以新的悬式复合弹芯为基础。1995年12月14日,MK4型核炸弹原型弹体同MK3差不多在阿尔伯克基西南的洛斯卢纳斯靶场进行了实际空投试验。

MK3和MK4型核炸弹之间主要差别出现在1946年初,那时研制了围绕核芯部的60点高能炸药内爆系统以取代用于MK3的32点系统。起爆点数目加倍就能更有效率地、使球对称内爆波能更好地压缩弹芯,从而给定量的裂变材料能产生更高的当量。

另一方面,新系统在雷管引爆同步性方面比32点系统的MK3有更高要求;除了数目增加外,炸药“透镜”要改变形状。点火系统变得更重和更复杂,雷管和电缆的增加也增加了重量和布线的复杂性。

在1946年2月影响MK4型核炸弹未来设计的一个重大且尚无答案的问题是,沿用32点系统,还是选择启用60点内爆系统。正在制造的新核弹的许多部件要适配两种系统,而从事武器制造的军械工程师们倾向于32点系统,他们提出了种种理由:

首先,32点的设计雷管布线简单。雷管数目加倍,可能要求把一部分点火系统部件移向高能炸药球的前方,这样可能与业已放在那儿的引信部件及达天线相干扰;

第二,一套60点的点火系统部件将比226千克重的32点系统的X-部件增强136千克,雷管在弹尾的这一增重会使重心移向尾部,其影响是不利于武器的弹道特性;

第三,设计60点系统高能炸药“透镜”模具涉及的工程方面的工作,要求有经验丰富的人材,而那时洛斯阿莫斯实验室没有这方面人材(战后,即1946年初,大批人员离开洛斯阿拉莫斯)。32点“透镜”可以重新设计,以提高折射系数(这是炸药块冲击波聚焦能力的量度),就时间与费用而言出比较合算。

第四,60点系统的“活门”将要去掉至少4块“透境”,结果使得球的前端极帽处出现一个大洞(武器进入作战状态时,核部件从头锥插入)。而32点系统只需去掉两块五边形高能炸药,所以孔洞小得多。

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在春未作出决定,推迟在直径152厘米的弹上建立60点内爆系统(最后用在MK6上)。可是,在高能炸药“透镜”最外层药块中心部位使用了一种新的“慢速”炸药以增加折射系数,从而使内爆冲击波更好聚焦。

1946年夏天,在比基尼环礁举行的“十字路”行动期间对MK4型核炸弹试验就有某种考虑。这一试验系列是考查原子弹对海军舰船的效应。在洛斯阿拉莫斯讨论最多的用哪种武器进行试验。该所推荐的是战时型MK3“胖子”武器,尽管装有新弹芯的MK4型核炸弹急待进行试验。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之所以推荐“胖子”弹是出于下述考虑:

首先,试验的目的是严格的限于军事应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武器专家们对武器的核效率和TNT当量有否精确测定没有把握。因此,从军事战略与战术的观点考虑,使用过去用过的武器是重要的,只有用同样武器才能比较在不同环境中的差异。其次,如果一件新的和没有试验过的武器性能差和效率低,那末该所和武装部队将会因不用一种“成熟”武器而受到批评。再次,因为要研究的是原子武器的效应,而不是武器本身,所以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不愿意使用性能难于或不可能测定的新武器。基于上述论据,在严格控制与严格测试条件下进行MK4型核炸弹的全尺寸试验还得等待时机。

“十字路”行动对MK4型核炸弹的研制的影响是巨大的和不利的。对Z部的冲击,当时洛斯阿拉莫斯和阿尔伯克基之间的分歧是严重的;MK4型核炸弹的研制与工程计划差不多全停下来,因为比基尼试验占用了高级人员。

1947年2月,在桑迪亚基地的Z部被加强了。4月4日在海军的加利福尼亚索尔顿湖试验基地进行了第一次半尺寸MK4型核炸弹空投。

1947年夏天,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请求陆军航空部队提出所需的MK4型核炸弹的军事特性。在答复中,AAF要求在电子学和电气部件方面作某些改变,但重点是改进弹道特性。这些小的改变包括:延长蓄电池寿命,在运载飞机飞行中调定爆炸高度、用时间/气压系统代替雷达引信系统,以及研制供紧急投掷或供将弹作为海港水雷使用时的降落伞或阻力袋。当时,在运载飞机飞行中调定爆炸高度引信已由AAF的器材司令部作为特殊保密项目为AEC进行研制,同时它也正在研制一种改进的雷达引信系统。

首次MK4型核炸弹高能炸药模型于7月末进行试装配。从制造厂已收到第一个MK4型核炸弹X-部件的试验模型并做了全部机械的和电的检验以及同步性试验。夏末,Z部中的一个工程小组在MK4型核炸弹弹的机械模型方面取得进展,从而帮助拟定部件精确的加工规格和确定精确尺寸、位置以及每个部件的作用。新炸弹的特点是,外壳是钢和铝制的。带有不同类型的尾部装置的全尺寸和半尺寸模型已进行了空投试验。

11月初,接到了小尺寸的、用火炮发射的、带尾翼的MK4型核炸弹模型,并送到陆军阿伯丁弹道实验室进行试验。完成了第一个MK4型核炸弹全尺寸完整模型,并进行了空投试验。同时完成了阻力最小的外壳定形并做了试验,同时确定了外壳内部的机械部件设计。对稳定尾翼和罩盖的性能进行了半尺寸的实际研究和局部的全尺寸研究。空投试验表明,外壳弹道系数较高,武器在1024~1560千米/小时的速度通过相当长一段弹道时,由压缩引起的振动导致短时间的5~10度的偏航和俯仰。

1947年底,一种供MK4型核炸弹使用全部重新设计的较紧凑和轻量的X-部件正在EG&G公司生产。12月末,美国空军,洛斯阿拉莫斯科学研究所、美国海军和原子能委员会在洛斯阿拉莫斯举行的联合会议上,再次提出了为提高安全性需要在运载飞机飞行中插入核部件。N·布拉德伯利博士在这次会上指出,IFI至少需要两年时间进行研制,而且可能使武器和飞机都复杂化。他同意提供一次机会,把MK4型核炸弹核部件在飞行中移出,并计划试验这种程序。1947年12月从MK4型核炸弹去掉了头锥雷汞“自毁”信管,这是空军十分希望的安全性改进。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在当时不重视改进弹道特性,并认为从弹的摧毁半径很大看轰炸精度已足够,直到1948年夏MK4型核炸弹的尾部和MK3没有多大变化。

1948年3月29日,利用改进的MK3模型,在停在开兰机场的B29轰炸机上进行了核部件插入的抽出的首次试验。试验用了大约31分钟,没有使用特殊工具和设备。因此,空军在一周内提出使用IFI要求,AEC答应重新设计MK4型核炸弹,以便使用IFI。

1948年4月1日,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Z部成为该实验室在桑迪亚的分枝机构。MK4型核炸弹最佳弹道系数是这段时间争论和计算的对象,最后,在弹尾装上一块平面阻力板,再加上平稳和准确的飞行,弹道特性将大大改善。

1948年春,在埃尼威托克岛上举行的“砂石行动”中,完成了MK4型核炸弹研制的一项重大步聚。在代号为“X光”、“轭”和“斑纹”的试验中,对新型悬置式铀钚复合裂变弹芯作了全尺寸爆炸试验。悬置式铀钚复合弹芯的设计如此出色以致被立即投入生产。“砂石”行动非常成功,MK4型核炸弹部件生产订单所需裂变材料比当时已进入储备的MK3优先供应。MK3的弹芯的制造立即停止,将所有可裂变材料都用于制造新弹芯。随着MK4型核炸弹部件的批生产以及采用标准化的生产装配线技术,手工制造武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同年4月末,MK4型核炸弹部件的生产订单在进行安排的同时,除了准备IFI和修改的空气动力部件,特别是改进的尾翼外,MK4型核炸弹的设计接近完成。为了解决弹道特性问题,飞机工厂给予了帮助。以诺思罗普公司的丁·诺思罗普为首的由六位该国第一流空气动力学专家组成的一个小组,于5月24日在加利福尼亚因约肯与海军武器试验站和陆军阿伯丁试验场的代表们举行了会议。会上成立了MK4型核炸弹空气动力学小组,其主要任务就是重新设计MK3的尾部,使其适合于MK4型核炸弹。

在这个小组领导下,MK4型核炸弹模型做过多次风洞试验。MK4武器从9753米高度下落过程中,当速度达1209千米/小时的速度时出现遥摆(这种摇摆被认为是炸弹计算不精确的原因),为此作了多次修改。基于多次风洞试验及空投试验的结果,尾部采用V形尾翼和多孔阻力板。这个尾部装置,较之MK4带加利福尼亚降落伞箱式尾翼在偏航、俯仰和滚动方面,特别是在爆前高速度数弹道段,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到该年年底,MK4型核炸弹核弹终于获得了满意的武器基本结构。

传统的MK3核弹的最大缺点之一,就是在设计方面缺少安全性考虑:炸弹必须在地面准备完毕,因此增加了万一运载飞机失事而引起核爆炸的可能性。此外,把核部件插入弹中是一项费时的程序。而MK4型核炸弹能在飞行中快速地人工插入和抽出核部件。6月17日,ACE同意美国空军早先的建议,在MK4型核炸弹总体设计采用IFI。

当TX-4在绘图板上的轮廊越来越清楚时,可以看出MK4型核炸弹和MK3相差不大。这时,美空军在规定的性能中又加入两项新要求:MK4型核炸弹的弹道外壳及内球(包括雷管、高能炸药块、弹芯和核部件)应更轻一些,如果可能,弹芯应采用“助爆型”以提高当量。然而,这些要求不可能立即达到,轻量型152厘米直径的外壳必须等到MK6,而“助爆”问题要更后解决。

1948年夏末,美国空军对MK4型核炸弹及其它“胖子”型大直径原子弹提出了新的改进设想。在MK4型核炸弹方面:弹道特性可预定和可再现;运载飞行中插入和抽出核部件以及;研制并储备可供大直径和小直径武器使用和各种高能炸药装置。

美国空军出于较长期考虑提出:设法降低装配了的弹内弹芯温度;延长蓄电池寿命,使装配好的弹有较长的储存时间;在飞行中调试气压计和高空雷达引信;提高引信及点火线路和设备的可靠性;在不降低核效率的情况下研制小直径和轻重量的高当量炸弹;研制长细比较大的新型内爆弹,以便利用B-52及XB-55较长的弹舱。

1948年9月初,MK4型核炸弹空气动力学小组在洛斯阿拉莫斯会议上建议,用重量轻的铝合金外壳代替当时用于MK3和MK4型核炸弹的钢外壳。丁·诺斯罗普指出,用飞机型硬壳式结构的外壳可以节省907到1360千克的重量。

1948年底之前,还采取步聚研制一种新型引信系统,用以更换MK3上使用的那种极其复杂的易损的二次世界大战时代的高空雷达引信。此外,在洛斯阿拉莫斯和桑迪亚另外两个项目是研究弹部件的低温性以及弹紧急投掷后用降落伞或阻力袋回收。

MK4型核炸弹的最后设计是1949年初完成的,在连续的空投试验中,包括1949年2月2日在ACE所属加利福尼亚索尔顿湖轰炸靶场用波音B-47同温层喷气机投掷两枚MK4型核炸弹模拟弹,高度为10668米,气流速度为373千米/小时。第一枚MK4型核炸弹-0型核弹于3月19日,约比原计划超前10个月进入国家武库。

结构特点

MK4型核炸弹新核弹与MK3尺寸相同,但重量增加226千克,即全重4898千克而不是4672千克。就弹道特性看,新武器有更为平滑更为流线型的外壳,弹道系数为3而不是如MK3的1.25.振动降低了,最大俯仰与偏航角在5度内,而MK3为25度。MK3与MK4型核炸弹的主要差别在尾翼,即利用升力稳定性而不是阻力稳定性。

尽管这种弹没有安装轻型外壳或者引信系统没有大的改变,但确有许多改进,空军乐于接受。武器中最重要的部件的装配和维护大大简单化,所以MK4型核炸弹能在一小时之内进入作战状态。

从战术方面看,这种武器也有同样重要的改进。6次空投距实际弹着点的平均偏差为162米,而MK3,27次空投平均偏差为282米。MK4型核炸弹操作与装配所需工具只要,61件和电气测试设备141件,对比之下,MK3需要151件和270件。这就是说,在维护和准备使用方面,MK4型核炸弹比MK3快得多而且方便。

较之MK3-0型、MK3-1型和“胖子”的模型,MK4型核炸弹-0型其它改进有下列几项:在现场准备投弹时间短、人员少和辅助工具少。从战术上看运载更安全:攻击机升空后插入核部件,点火开关激励前点火线路中不存在高电压。有许多专门设计或专门安排的改进部件,以便武器在严格的环境条件下作战或者储存。

MK3和MK4型核炸弹明显的形体差异是外貌整体“简洁”:椭球体加上尾部装置。引信雷达天线,以及有碍的吊耳都被取消。

MK4型核炸弹弹主要部件包括外壳、内球、电子器件筒、电引信与点火系统、高能炸药雷管、高能炸药装置,以及核部件。外壳为防潮湿用可膨胀型密封垫封闭所有开孔处(美国早期几种原子弹都储存在充氮的密封加压容器和箱内,这类容必须经常监测是否漏气)。

MK4型核炸弹只用一个弹芯,它可同三种核芯件适配:49LTC-C,49LCC-C,以及50-LCC-C。MK4型核炸弹使用芯件不同,其当量范围介于20到40千吨。其引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基本上与MK3-1型相同。某些部件经过改进后比较“坚固”,能承受粗鲁操作,同时引爆装置经过再次全面的工程设计而变得坚固和紧凑。引爆系统做过30种功能空投试验。打开气压开并的气压系统利用壳体内侧作为导管:空气受飞行中冲击压力作用通过干燥器进入武器头锥,使内部压力与外部环境压力接近相等。

如果雷管已装好和核部件在运载飞机起飞后插入,那么武器在地面做一次现场核查可能不需两小时。MK4型核炸弹的芯件插入过程不用半小时,而MK3在地面做同样工作则需要8小时或更长一些,同时需装配人员多得多。

提高战术组装速度的重大改进就是将引信和点火部件装在一个插入式筒内,以及外壳经过重新设计便于安装雷管和插入活性材料部件。

引信和点火筒很容易通过尾部板封闭的开口从弹内移出,移开天线锥尾部盖板、引信和点火筒、以及环绕炸弹中心的接合带就可以接近内球,以便安装雷管。移开天线头锥板,球体活门,以及内层和外层炸药快活门,就可以接近活性(核)材料。在运载飞机飞行中插入活性材料部件只需准备简单工具。

由于MK4型核炸弹核弹在设计方面的这些战术性改进,对其进行一次全面核查和最后装配所需移开的部件少于7个,而MK3弹在完成同样核查时,几乎要全部拆卸和重新组装。

MK4型核炸弹的弹道外壳构形是以美海军第一次世界大战改进的“C-级”飞艇形状为基础的,这种飞艇有一个直径为73厘米的平头锥和直径为83厘米的尾翼部阻力板,尾翼为双“V”形,翼展149厘米。弹的总重为49441千克±108千克。

MK4型核炸弹可装在B29轰炸机、B-47、AJ-1和B-36飞机弹舱内运载。核弹只有一个吊耳,吊耳距头锥114厘米。

发展演变

MK4型核炸弹核弹较后的型号有MK4型核炸弹-1型及MK4型核炸弹-2型。这些型号武器有预装的雷管和简化电子部件。

改进MK4型核炸弹核弹的建议主要是减轻外壳重量改进引信筒体。MK4型核炸弹采用9.6厘米厚的低碳钢外壳保护弹内部以防防空火力杀伤。1949年提供给桑迪亚的军事情报表明,轻型外壳具有较大的战术意义。由于用铝合金代钢制作外壳,重量减轻约907~1088千克是可能的。外壳设计的改变将失去对部件防低速弹片的全部保护能力,可是重量减轻将大大减少起飞危险性并提高了飞行速度、航程或高度。

第二项改进计划是重新设计电子引信和点火筒,以提供更为可靠的引信系统。

为了有可能用于新的引信筒体还在研制几种雷达引信设计和一种新型气压开关。

从1949年3月到1951年5月,美国共制造了约550枚各种型号的MK4型核炸弹。部分MK4型核炸弹分别于1951、1952和1953年间,在内华达试验场进行了在“巨物-喧闹”、“倒钩”和“结局与节孔”核试验行动。在1952年7月到1953年5月期间,所有的MK4型核战弹全部退役。

同类推荐
  • 探索未知-化学小常识

    探索未知-化学小常识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科学伴你行——忠诚的地球卫士

    科学伴你行——忠诚的地球卫士

    随着历史车轮的运转,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本套书内容涉及科技、经济、环境和人类文明进步等与生活协调、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既体现了高深的学术造诣,又具有坚实的人文底蕴,旨在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 怎样做好汽车驾驶员

    怎样做好汽车驾驶员

    本书告诉你不同情况下的安全驾车知识,并介绍操作技巧和交通事故的处理方法,汽车驾驶注意的事项,让您迅速成为行家里手。
  • 战争进化史——军事百科

    战争进化史——军事百科

    这本军事百科全书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的军事理论成果,分为军事制度、军事院校、武器装备、军事战争、军事人物等篇章,既包括几千年来的人类军事、战争史,也涵盖了各种主要的战略、战术知识;既有各类兵种特点及兵器知识,又有各类战争、战役的主要特征。简言之,该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军事方面的基本知识,是一部实用价值极强的军事百科工具书,也是奉献给中国军事迷的一份珍贵礼物。它将成为广大读者朋友的好伙伴,指引他们走进军事科普的浩瀚海洋。通过阅读本书,青少年可以了解军事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认识到世界各国的伟大军事人物以及军事战争的发生,为青少年对世界的认识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 奥秘世界(彩图版)

    奥秘世界(彩图版)

    本书是光明日报出版社重点图书工程——光明彩图书系发现系列中的一种。编者力图以科学的视角、严谨的考证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宇宙、地球、海洋、生命、动物、科学、历史、艺术、文化、军事、建筑中蕴含的种种玄妙莫测的现象、事件全方位、方体地展现于读者面前。新颖别致的版式,与内容相契合的全真图片,将读者带入一个神奇的“奥秘世界”。为读者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提供更广泛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象空间和愉快体验。
热门推荐
  • 焚天战仙

    焚天战仙

    焚天焚地,焚火焚仙,焚尽天下万物!焚火门外门弟子凌铮机缘巧合地获得一面破烂铜镜,从此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 黑暗系统之极限反派

    黑暗系统之极限反派

    一个犯下致命错误而对世界充满怨恨的杀手一个因怨念聚集形成充满了各种人性黑暗的系统特定的人遇上了特定的系统,会发生什么?(开头几章没有写好,等这本小说完结了之后我会改过来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进小说后的网游生活

    穿进小说后的网游生活

    作为一名三十多岁的老剩女,苏柠表示:男人那是什么鬼?但架不住自家老妈的魔鬼催婚大法,一不留心,穿越了,好家伙,耳朵终于清净了,但是!!!瓦特?什么,我现在在一本小说里,天呐!天要亡我啊!!唉,还能咋办,凉拌呗,日子还要继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双面黑白女孩

    双面黑白女孩

    车内的收音机沙哑地响起,机械的女声开始缓缓讲述着故事,谢疏听着听着莫名有些睡意,但他正在开车,不得不强硬地撑起眼皮坚持开车。女孩沙沙的声音像是陈旧腐败的老式收音机里传播出来——你们是否听过关于妖精小姐的另一个都市传说……
  • 天道昭彰

    天道昭彰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而人心者,人心悬反覆,天道有虚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外桃李

    世外桃李

    简介:一段处于分崩离析,战火纷飞中春秋战国时期的传奇爱情故事,讲述了纷乱社会的悲欢离合、爱恨纠缠,的爱情。本文叙写了对爱情完美的追求与向往美好的泛舟离嚣执手佳人般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