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49400000014

第14章 尘世杂俎(杂文卷)(13)

人们这忌裸、恶裸,并非等于裸真的这么值得忌、值得恶。裸是一种美,裸的作品还是一种艺术呢。无论是珍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维纳斯半裸石雕,还是佛罗伦萨学院中“大卫”的裸像,都是其佐证。公元20世纪30年代,艺术大师刘海粟在上海美专任校长,在张园开了一次作品展览会,第一次展览人体习作,顿时舆论沸腾,口诛笔伐,什么“艺术界的叛徒”呀,“教育界的蟊贼”呀,“大伤风化非严惩不可”呀,骂娘声此起彼伏。到了今天,刘海粟的公案早已清楚了,这是艺术,是人体美学。事隔50多年后,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人体油画展,轰动整个首都。虽有拍案怒骂寻上来打官司的,但终究是赞声压倒骂声。尔后“人体热”乘胜前进,正由斑驳的油画向人体摄影进化。人体画也好,人体摄影也罢,其表露都是裸。这裸很美。美就美在“清水出芙蓉”,展出了自然界中最美的人体,标志着人类的一种精神文明。“裸”作品的问世以及被社会公认,无疑是人类的一个进步。

裸既然是一种美、文明和艺术,于是人们就抖起追之求之事之而不疲。“裸”作品也就“野火春风”起来了。先是“深入寻常银幕中”,后则占领了画册、挂历,并深入千家万户之中。譬如大银幕小银屏必有靓女洗澡,靓子洗澡务必雾气熏蒸自下至上皆系“裸”,足显线条美、青春美;脱得赤裸裸的男女角色可以大大方方地拥抱亲吻抚摸,堪称“美的享受”,“生活之再现”;在那些胡同小巷里只有深夜后才开映的“裸镜”、“床戏”,更是裸的世界,男人裸、女人裸,小伙裸、姑娘也裸,裸得一丝不挂,尽得白皙丰满线条美之“高雅”,足让后生小伙、小姑娘家陷于“风月宝鉴”般的如痴如醉乐不可支。这等“裸”作品,就不是给人以美感给人以愉悦,而是叫人血压骤升,心跳加剧了。不难设想,倘若咱们的教室、实验室里尽挂些“裸镜”、“裸品”,咱们的兵营里尽挂些一丝不挂的“珍妮”、“曼丽”,那该是何等光景?可不,家乡那位阿丁看了几回“裸镜”、“裸戏”后,夜里竟跑到女学生宿舍里抱起人家来了。

“裸镜”、“裸戏”之盛而不衰,据说并非完全是为了那高雅的艺术,而更要紧的还是那实实在在的大钞。艺术与其他行当一样,也要以经济建设和经济效益为中心。栩栩如生的“裸镜”,当然要比《南征北战》什么的叫座;活灵活现的“床戏”,当然要比《老井》什么的轰动一万倍!况且也不愁没有“观众群”,“非裸勿视”的“裸迷”,里巷皆是,后继有人。这等火爆之事业,何乐而不为?

人似乎是个矛盾体,原本是裸的,而偏偏裸不得;鼓足勇气创作出“裸品”来后,又愁“裸”的蔓延,“裸”的泛滥。人们究竟如何“裸”呢?以愚论之,该裸的总得裸,让更多更好的“大卫”或“维纳斯”式的裸像登上艺术的大雅之殿;该忌之裸总得忌,决不让令人“心跳加快,血压骤升”的“裸镜”、“床戏”深入寻常百姓家。若持此道,人们对“裸”也就舒坦多了。

(1989.8)

“古怪”的钱钟书

钱钟书先生学术造诣惊煞世人,可就是性格有点“古怪”——绝交息游,不愿意拜访别人,尤其不愿意拜访名人。凭你什么“家”,什么“星”,他不造访就是不造访。他在北京时,住的地方与章士钊寓舍仅一巷之隔。章是举世皆知的大学问家,待人随和平易,而且与钱的父亲钱基博关系不错。钱基博听说儿子住处与章家不远,便写信催儿子前往造访,然而钱钟书一直没有遵嘱前往。70年代中期,章士钊的煌煌大作《柳文指要》出版,钱钟书读后,居然暗暗庆幸自己未去拜访章。他说:“假如当年遵先父命,今日必有后悔。”岂止是章士钊,“即使是司马迁、韩愈住在隔壁,我也不会造访。(钱钟书语)”

这就是钱钟书。

钱先生实在古怪、固执、“迂腐”。这号人士肯定当不了社会活动家。都什么年代了,还如此这般闭关自守孤芳自赏。现代人要适应现代开放社会信息社会,要进入交际场,多交些朋友,从外界接受各类信息和知识。好在钱钟书乃20世纪初出生之人,倘若后生晚辈持之此道,那必将为人所笑掉牙。

然而醇儒治学,各有“怪”招。钱钟书如此这般,实在不是拒绝社交拒绝外面的世界,而是学迷心窍,潜心治学。正是因为他这么怪癖,才会有他那《管锥篇》、《谈艺录》、《围城》等长篇巨制。原谅他吧!

(1993.6)

人格面具与诚实

瑞士心理学家、精神学家荣格曾奉劝世人要学会戴上不同的人格面具去“扮演”不同的性格和角色。这种哲学的本质便是让人们学会世故、多变:“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逢什么人说什么话”。我以为倘若真的不折不扣地去实行荣格的主张,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有点可畏和可悲了。与你打交道的不是一个真实的人,而是一个带着人格面具的人。

做人要诚实。美国总统林肯便是个诚实人,为人处世大概没有什么“人格面具”。年轻时,他在一小店铺当伙计,买卖公平,态度和气而不分亲疏贵贱,深受顾客欢迎。谁个要是少拿了找头,他总是亲自给谁送去。有一个时期,林肯负责一个小镇上邮局的工作,工资每月一元(这家邮局只有他一人,从局长、职员到邮递员都是他),后上级邮局通知他停业,也不要他清理账目,可林肯硬要把账目算得清清楚楚,把账本和钞票置于一只破袜里等待交账。一年之后,林肯在路上遇到邮政部门的一个官员,就把他拉到家中,拿出袜子,慎重地交了上去,此事一传开,人们都叫他“诚实的林肯”。林肯的诚实,博得了极高的声誉,加之他努力的奋斗,先后当了议员、州长,后竟当上了总统,这也许无不与之诚实有关。倘若他“明里一把火,暗地一把刀”,鬼才选他呢。

诚实是人的一种好品质,它像一汪见底的清泉,将自己的完美,残缺和盘向人们托出,同时也照亮了人们的心坎;诚实又是一种勇敢,一点也不亚于刀枪拼搏的勇敢;诚实是对自己、对他人,对整个社会都负责任的高尚的情操。林肯何以被认为是美国有史以来的“最佳总统”?除了他解放黑奴的伟大功勋外,他那诚实的人格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人类呼唤诚实,社会需要诚实!

(1990.11)

钱多的苦恼

“世人皆说钱多好,却不知钱多有钱多的苦恼!”这是一位劳动致富的个体户的喟叹。他告诉笔者,钱赚得多了,找上门的也多了,请支持的,要赞助的,让捐款的络绎不绝。给了吧,劳动血汗自流了;不给吧,又怕人说小气。

这就是钱多的苦恼。其实,钱多的苦恼岂止于此呢?钱多了往往惹盗引贼,破门的,撬柜的,翻箱的,刀枪威胁的,绑票的,杀人抢款的……真所谓“财粗身危,钱多命殆”!于是有了钱就得实行三防;防盗、防劫、防身,稍有不慎就会人财受损。有鉴于此,有钱人便建起深墙高院,养狼狗、安装防盗设施,那些高科技防盗产品便纷纷出现。至于说到外国,有钱人常雇有私人侦探、私人保镖,出入前呼后拥,以保脑袋和钱财安然无恙。倘若是身无分文的穷光蛋,哪有这些麻烦事。

近日又得一趣闻,说是美国超级歌星富杰克逊自打那次被大火吞没了贵重财物,对火尤为惧怕,后又因为家里牲口棚失火,大火呼呼差点儿夺去了他心爱的牲畜的性命。惊悸中花费了30多万美元雇佣一支私人消防队,建立了一个消防站专门为他的私人财产防火。可见,钱多了苦恼也多并非奇谈。

钱多了即使不被抢、被偷,但如何来用,也让人颇费心思。这一点,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最有体会,钱越多越操心,最后只好为钱而殉葬。英国有位叫做霍金斯的百万富翁,患了癌症,为了不让死后钱归他人,便决定把自己积累的钞票全吞进肚子里,结果被钞票梗塞,一命呜呼。

钱多的苦恼害了不少人,但也唤醒了不少人。加拿大地产巨头、亿万富翁豪斯蒂芬·桑德便是被唤醒的一位。他在经受多年钱多的苦恼后声明:“我想做穷人!”随后付诸实施,把自己的全部钱财移交给慈善机构,自己去做一位清贫如洗的教师,不喝酒,不抽烟,连猪肉也不吃,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他认为这样非常快乐。

其实,钱多了并非注定要苦恼,高度的物质文明,钱多连喜都来不及,何来苦恼?所谓苦恼,只是一定社会环境和畸形心态所致。一个人若为富不仁,行恶作孽,或自私自利,患得患失能不苦恼吗?毋庸置疑,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文明社会,钱多的人再用不着提心吊胆;热爱社会,热心公益事业的人,是决不会为钱多而叹息的。一位香港大亨把“赚钱,爱国,做福利事业”作为他的奋斗宗旨,这样的人士,钱越多,他就越不会苦恼。相反,他更加欢乐呢。

(1991.4)

亿万富翁拉杂谈

亿万富翁无疑是当今经济时代的“白马王子”,其头顶上闪耀着的光环令人羡慕不已。亿万富翁如李嘉诚、霍英东、包玉刚者,无不蜚声海内外,名闻遐迩。本埠近年来也出现亿万富翁。一位30出头的私营企业家,前几年抓住机遇,瞅准市场,在工商、地产、旅游、高科技等领域大显身手,至今业绩如日中天,资产逾亿。钱多了,业大了,人也出名了,公益事业接二连三地做;大会小会,还有诸如剪彩,奠基,表彰,跻身于各类协会联谊会基金会之类的事接踵而至;政协委员、总商会理事一类的头衔陆续挂上。像这类亿万富翁,本埠还可以数出几个。

亿万富翁在咱们这个底子还薄,落后面还较大,市场经济还欠发达的国家毕竟是寥寥无几,可在人家外国就屡见不鲜了。美国《幸福》杂志1993年公布了世界亿万富翁的名单。该杂志说,当今世界上共有亿万富翁233人,其中四分之一是美国人。《幸福》杂志是自1987年起开始公布全球亿万富翁的,当时只有98名。

一位朋友开玩笑说,不知道亿万富翁的日子怎么过,住些什么别墅,吃些什么菜,喝些什么酒,穿些什么衣,睡的是什么床,坐的是什么车?回答这些问题,需得谈它几天。钱多得数不清,怎样生活也是个难题。我的回答是,“人上一百,五颜六色”,他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当然是五光十色的。花天酒地,声色犬马,一掷千金者有之;守财如命,贪婪吝啬,“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者有之;艰苦奋斗,节欲戒奢,奉献社会,热心公益者亦有之。不论他们有什么不同,但这么几点无疑是共同的:他们都是大名人,他们的钱财几辈子也花不光。他们的命最值钱,他们的财产将是社会的财产。

有人问,怎样才能成为亿万富翁?《幸福》杂志回答说,最有效的方法是选好父母。幽默极了。如亿万富翁丹麦人戈德弗雷·克里斯蒂安森和基尔德·克里斯蒂安森是父子俩,他俩的祖辈就是丹麦“利戈”玩具的创始人。“选好父母”说白了,就是“世袭”、继承。

不过,更多的亿万富翁还是靠自身的奋斗和拼搏。名单中有将近一半的人是通过生产、经商和玩证券成为亿万富翁的。美国人沃雷特·巴弗特握有股票,当股票升值,他的财产一下增加了33%,达到64亿美元。远的不说,本埠那位“亿万富翁”也就是靠自己的脑瓜、毅力和意志在商海中拼出来的。

如果有的亿万富翁不知道怎么支配自己的财产,也不愿为财政问题而操心,那该怎么办?《幸福》杂志建议他们进行长期的市政建设投资。《幸福》杂志给富翁们算了这么一笔账:投资市政建设,每10亿美元每天可得到15.3万美元的利息。看来亿万富翁只要投资于公共事务工程,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对自己都大有益处。

那天读报,又得一亿万富翁怎么生产,怎么花钱之新闻。这位亿万富翁是从一个家庭作坊主到国际知名企业家的——香港金利来集团创办人曾宪梓先生。他富了不忘桑梓,在内地捐款项目已超过200个,金额逾2.5亿港元。这曾氏生于广东梅县一个贫寒农家,依靠国家助学金得以完成中学及大学课程。30年前他只身到香港,经过艰苦创业,奋力拼搏,成就辉煌。他在家乡梅州捐资8千万港币用于修桥筑路,兴建医院及学校;在北京、哈尔滨、广州等地多所大中小学捐资设立教育基金;捐资1亿港元与国家教委合作设立“曾宪梓教育基金”。他说:“深受国家之恩都没有留在内地服务,我要以另一种方式来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读了这则消息,我不由对曾宪梓先生这样的亿万富翁产生由衷的敬意。在神州大地上,在全世界炎黄子孙中多几个像曾先生这样的亿万富翁,那该多好!

(1994.1)

以病谢客

“人怕出名猪怕壮”,出了名的人往往不大好受。

名人H是个极为繁忙的社会活动家。面对雪片般飞来的红柬请函,接二连三的会议通知,没完没了的座谈、剪彩、颁奖活动,他是拒之莫能,怨苦不绝,“恐怕只有病倒才能了结”。

然而他不能病倒。他不能,下也下不了这个决心。盖咱们中国之世情谁也悖不得,人情债大于天。其实有谁能“病倒了结”?人活于世俗之中往往未能免俗。况且他没有病。

不过也有例外。中国当代大学者钱钟书先生就偏不理这个茬。对于外界来客来事,对于那些来柬来函大都婉言谢绝。钱先生写道:“平生素不喜欢通声气,广交游,作干乞,人谓我狂,不识我之实狷。老来岁月,更无闲力作人情……”“案头积函,不拟复者已二三十余矣。”“学得无愁天子法,战书虽急不开封。”对于那些硬找上门来访之客,常常以病谢绝,决不心“软”。

当然钱先生并不是拒绝一切事一切客,而是实实在在以此道来对付那些可有可无的无端之应酬。他常说今时有些“活动”实在太够呛,“招邀”不三不四之闲人,谈讲不痛不痒之废话,花费不明不白之“冤钱”,对这号“隆谊盛情”,虽然用不着怒目而责,但应以病谢绝,息事省费为佳。

钱钟书以病谢客,这可以说是上了年纪的人的专利,咱们年富力强者未必都效而法之,然而他那淡泊于名誉,甘于清寂,惜阴节时,潜心治学的高洁品性是值得我们好好记取的。

(1993.1)

艺术与金钱

古往今来艺术界中人似乎总不那么爱金钱。真正的艺术家终日冥思的是自己的艺术事业而不是腰包中的金钱。“安贫乐道”、“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处涸辙而犹欢”、“富贵于我如浮云”……无不是艺术界中人圣洁清高之写照。王羲之给人写字,喜欢要人家的鹅远胜于拿人家的金银财宝;贝多芬演奏其名曲,希图的是虔诚的听众而决不是王公贵族们可怜的施舍。王冕、齐白石们可从来不为大富翁们作画。

艺术界中人不大爱钱,并不是说艺术界中人就可以不要钱。离开钱,在商品社会里,艺术界中人没有钱照样没饭吃、没衣穿,“一要生存,二要发展”定律同样适用艺术界中人。可以这么说,没有金钱支撑,艺术的高大殿堂就会轰然坍塌。艺术,原本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明,是一种特殊的高价值的商品,艺术及艺术家有资格拥有自身应有的价值——金钱。艺术创造金钱,应该是社会公开地合理地对艺术的回报。艺术界中人箪食瓢饮,穷困潦倒,只能是艺术的悲剧。艺术界中人以自己的劳作和产品去挣钱,赚钱,奔富,致富,像芸芸众生吃喝拉撒,结婚生子一样天经地义。

同类推荐
  • 梦魇

    梦魇

    画家的理想鼓舞着年轻人,使他冲开种种阻力而靠顽强的毅力走出绘画人生路。
  • 辛弃疾文集4

    辛弃疾文集4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屠格涅夫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屠格涅夫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荷塘月色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荷塘月色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丛书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作品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神曜天穹

    神曜天穹

    这是一个强者的时代,实力决定着命运。许多的青年俊杰在为自己修炼成功兴奋不已之时,一位少年却是在备受嘲讽、讥笑中清扫着石阶。……终于,在某一天。少年用自己手中的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击败了那些桀骜不驯的天骄们,甚至将这片天都是捅开了窟窿。这是弱者逆袭的道路,艰辛却又带着别样的风采。
  • 旺旺的写作小屋

    旺旺的写作小屋

    内心独白:做自己,找知己,共思进,寻答案。
  • 偏执暗系恋宠

    偏执暗系恋宠

    你是我的光,而,我不小心把你弄丢了,在没有你的日子暗淡无光。生活毫无意义。表面做个医生救死扶伤。希望老天能把你还回来。背地里,又有谁知道我的真面目?啊澈。你回来了,在也没有人能把你夺走。谁要抢走你我就想杀了谁,可为了你,我愿意放下屠刀。啊澈你可愿陪我入地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踏天筑道

    踏天筑道

    常言道,人修仙逆天道,妖修灵逆命轮,魔修道逆神佛。天道不曾献,大道有残缺,佛修因果因信善恶,人修善恶因信轮回,若是秩序混乱,万物被奴,诸神黄昏,那么谁将成为救世的圣主,而修士的终点又该是什么?是宿命,还是输命,踏天筑万道,千修才成仙,男儿当得不屈。
  • 玄武记

    玄武记

    李元霸获得“玄武宝藏”,在保护“玄武宝藏”的过程中,与8位性格迥异、勾人心魂的少女出现交集,演绎出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小说紧扣隋末唐初的历史背景,结构宏大、严密,虚实相间。人物众多、鲜活,构思离奇、生动,文字简洁、洗练,情节描写巨细兼备、充满张力,具有冷峻、厚重、奇幻、浪漫的风格。
  • 女青鬼律

    女青鬼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侠隋唐

    仙侠隋唐

    李元霸挥舞手中擂鼓瓮金锤,踏着滚滚烟尘,如天神下凡。然而下一刻,他双锤脱手而飞。他满是不可思议的看着犹自颤抖的手,崩裂的虎口,喃喃道:“这读书人……好强!”……宇文成都一把丢掉凤翅鎏金镗。他恭谨垂首:“大人,读书真能读出如此境界?不知成都现在开始读书……是否来得及?”……鱼俱罗一指劈开天门,再不曾回头去看他守护了一生的大隋,他闭目,迈入天门,唇角流露微笑。“武道,仙道,终归是小道,这天下啊,始终是读书人的天下。”……读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任何时代都应当是读书人的时代,也只能是读书人的时代。
  • 漫威的空间能力者

    漫威的空间能力者

    来到了漫威世界。成为了空间系超能力者。身边渐渐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人”。偶尔去其他世界玩玩。
  • 情深终需还:前妻别想跑

    情深终需还:前妻别想跑

    传说中的墨太太丧心病狂,有了帅气多金的老公后疯狂作妖,给老公带绿,虐待小叔子。只有慕怜雪自己知道,她不是这样的人。她努力想要找到真相,却被诬陷的更深,直到终于收到墨越泽的离婚协议书。妈妈突然去世,哥哥欠下赌债,和墨越泽离了婚,她只能在泥泞里前行。却没想到,墨越泽还爱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