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80400000004

第4章 四书:《论语》(3)

闵损自幼丧母,后来曾一度受到继母的虐待,生活得非常苦。母亲去世后,他的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并为他生了两个弟弟。继母对他很不好,冬天的时候,继母给她的亲生儿子做棉衣用的是棉花,而给闵损做的棉衣用的却是芦花。芦花并不能保暖,因此闵损常常受冻。由于太冷浑身没劲,所以闵损与父亲一起拉车时常弄掉绊绳。他父亲不了解事情的真相,以为是他偷懒,就常常鞭打他。后来有一天,父亲又在鞭打他的时候,把他的棉衣打破了,芦花露了出来,父亲终于知道了继母虐待他的事情。父亲十分恼怒,便要将继母赶走。这时,闵损却连忙替继母求情,劝父亲道:“有继母在,只是孩儿我一个人受寒;而一旦继母离去了,那么您的三个孩子就只能都穿单衣服了。”因为如果继母走了,那么她生的那两个孩子就会变得跟闵损一样,失去母亲的照顾。闵损的善良感动了父亲和继母,也深得远近之人的赞赏。闵损长大后,不仅对父亲十分孝顺,对继母也很好,而且对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也十分友爱,因此家人和邻居都对他赞不绝口。就连他的老师孔子,也夸奖他孝行超群。

闵损不但孝行超群,而且德行也十分突出。一次,季氏派人去请闵损出任费邑宰,闵损却要来人替他推辞掉。来人不肯,坚持要他去,闵损于是就说:“如果再来召我的话,那我就渡过汶水出国去了。”在孔子众多的弟子当中,闵损是唯一一个明确主张不做官的人。因为当时社会黑暗,闵损不愿与贪官污吏、权臣显贵同流合污。

后来,晋国、楚国都想用高官厚禄诱使闵损去干有损仁德的事,但都被他断然拒绝了。此事一时间被传为美谈。孔子后来在评价其得意门生时,曾将闵损与以德行名世的颜回相提并论。

安贫乐道

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他十四岁时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跟随孔子。在孔门诸弟子当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他“好学”,而且还称他是“仁人”。

颜回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合乎孔子的心意,因此孔子常常用他的事例来教育其他的弟子。有一天,孔子在讲学的时候,对弟子们说:“颜回,是一位真正的贤者啊!他整天住在荒僻的巷道里,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他用竹子做的箪来盛饭,用木头做的瓢来舀水。这要是别人,谁能忍受得了?但是颜回却始终都感到满足和快乐。所以,颜回确实是个十分贤德的人啊!”

孔子十分赞赏颜回的这种品德。然而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品德呢?其实这就是孔子极力提倡的“安贫乐道”。

在孔子看来,真正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在为自己的衣食住行而奔波劳碌。对于他们而言,即便是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会乐在其中;而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们是坚决不会接受的。

孔子希望人们在贫穷的时候,都能够达到“安贫乐道”的境界,这并不是说他崇尚贫穷,他只是想让那些处境贫困的人,仍能乐于坚守自己的信仰,做一个有理想、有信念、有准则的人。

其实,在提倡“安贫乐道”的同时,孔子还提倡“富而好礼”。“富而好礼”的意思是富有但不骄纵无礼,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富裕的时候,不能骄傲自大、不讲礼节、道义。

孔子认为,只要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以貌取人这种事,自古就有很多。孔子虽为圣人,也有这方面的失误。

孔子有一名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子羽相貌丑陋,而且体形矮胖,当初他拜孔子为师的时候,孔子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有什么前途,起初不愿意收他,后见他一片诚心才勉强收了他。但是孔子对他的态度一直十分冷淡,后来子羽只好主动退学,回去自己钻研学问。子羽原本就是一个热爱学习和喜欢独立思考的人,离开孔子以后,他更加发奋努力了。而且他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于是,子羽不久便成了一个很有名的学者。很多青年因此而慕名到他门下求学,他的名声也很快在诸侯之间传开了。

后来,子羽南渡长江讲学的时候,跟随他同行的弟子足足有三百多个。事情传到孔子那里时,孔子后悔不已,说:“都是因为我以貌取人,才失去了子羽这个人才啊!”孔子凭相貌去判断一个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就错了。

因此,在看待别人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以貌取人,否则到头来受损失的只会是我们自己。

仁智之别

有一次,弟子樊迟向老师孔子问道:“老师,怎样的人才算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孔子回答说:“一个人,如果能专心致力于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虽尊敬鬼神但远离它,那么就可以说,这个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樊迟又问:“那么,怎样的人才算是一个有仁德的人?”

孔子回答道:“把难做的事,做在别人的前面,但等到收取成果的时候,他却得在别人的后面。如果一个人能这样做的话,那么可以说他就是有仁德的人。”

其实孔子的回答,不仅说出了仁、智之间的区别,同时他还借机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否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目的是想让相信鬼神的樊迟不要再迷信,做一个既有仁德,又有智慧的人。

子见南子

南子是春秋时期卫灵公的夫人,原为宋国公主,长相十分俊俏,富有风情,但作风不大好,还喜欢玩弄权术。

这一年,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到了卫国。当时南子深受卫灵公的宠爱,且常常参与政事。南子久慕孔子之名,如今一听孔子来了,就很想亲眼目睹一下他的风采,于是她便向孔子发出了邀请。

对于南子的盛情邀请,孔子刚开始婉言谢绝了。但南子并不甘心,再次邀请他。见孔子还是不肯去,南子的使者便说:“夫人(南子)说了,四方之君凡是愿意与她的丈夫卫灵公结为兄弟的,都要拜见她的,这是卫国的礼节。再说了,按照周礼大义,您要是不去,也是有违礼节的。”

孔子觉得使者的话也有道理,另外,他也不想为这点小事得罪了南子。于是,孔子很慎重地换上了礼服,前去拜见南子。南子也穿上了礼服,并用周礼之仪隔着帘子与孔子交谈。南子向孔子请教了一些学术上的问题,虽然二人交谈的时间并不长,但南子还是感觉受益匪浅。等孔子走后,她命大臣们好好招待孔子等人,不得怠慢。

由于南子名声不好,因此孔子的弟子们对孔子见南子一事颇有非议,尤其是一贯耿直的子路竟当面指责他:“老师常给弟子们讲礼义廉耻,而您自己为什么偷偷地去见南子?”

孔子明白子路的意思,但他也不愿多做解释,只是发誓道:“如果我做了什么违礼之事,老天会惩罚我的!老天会惩罚我的!”

从孔子的誓言中可以知道,他与南子之间并不曾有什么浪漫之情,至于后人那些“圣人出格事”的传言,则更是无稽之谈。

信而好古

孔子治学有道,育人有方,这是众所周知的,因此他每游行到一个地方,都有很多人前来拜访,或与他谈经论道,或向他请教问题。

孔子刚在一个地方落脚,就有很多人来拜访他。其中有一个人向孔子请教道:“先生,我们大家都很仰慕您的人品和才学,也很想知道您是怎么研究学问的,您能传授给我们一些秘诀吗?”

孔子微微一笑,回答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秘诀。我这个人嘛,就是相信并爱好古圣遗教,而且一门心思想从历史文化中寻找出王道脉络。”

那个人又问道:“您在学术上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那么,您的治学精神又是什么呢?”

孔子答道:“首先是学而不倦,并将所学过的东西熟读牢记,然后我再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传播历史文化,歌颂王道,培养弟子们成才。”

大家听后,颇受启发,于是又有人问道:“先生,您在教学育人上也很有一套,能跟我们讲讲您的经验吗?

孔子回答道:“要说经验,其实也没什么,我只不过是勤于教导学生,并且永远不会倦怠罢了。

道与六艺

孔子周游列国后,又回到了鲁国,并兴办起了学堂。由于当时孔子已经是极负盛名的人了,因此前来拜师学习的人更加络绎不绝。

孔子跟弟子们讲道与六艺的关系。他说:“要想学有所成,每个人一开始都要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并下定决心为追求仁治王道而奋斗不息,甚至以身殉道。”

弟子们纷纷点了点头,表示记住了先生的教诲。

孔子接着说:“在基于道德的基础上,每个人为人处世都要力求于仁,每时每刻都要以仁来要求自己,并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不能做丝毫有违背仁义的事情。”

弟子们又点头称是。

孔子最后说:“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你们才可以广泛地去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使自己可以得到全面而均衡的发展,从而能够成为一个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发展全面的有用人才。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为王道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正如孔子所说,他就是这样培养自己的弟子的,他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并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不愤不启

孔子教学有方,而且成绩巨大,同行的人都十分佩服他。孔子有一位朋友也是从事教学事业的,这位朋友当老师多年,对工作尽心竭力,但学生们进步很慢,成才的更没有几个,这令他非常苦恼。

这位朋友与孔子在一起闲谈,他向孔子诉苦道:“仲尼兄,您所教导的学生,一个个都成了大器。而我的学生看起来倒挺用功,可收效实在不大,他们很难长进,你说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问:“你的学生是怎样学习的?”

他的朋友回答说:“他们总是教什么记什么,从不肯自己动脑筋。”

孔子听后,笑着说:“老兄啊,你不必着急,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哦,那你快告诉我啊!”朋友急切地说道。

孔子说:“我们教育学生,应遵守这样的原则:首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你只是对他们灌输知识,他们就会像鹦鹉学舌一样,自然是教什么学什么了。”

朋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问:“那么,你能传授给我一些教学方法吗?”

孔子回答道:“说到教学方法,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老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他们要学什么,而是应先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他们一个主动去动脑筋想问题的机会,不到他们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们。”

朋友点头表示赞同,但还是有疑问:“其实我也很希望他们能多动脑筋,但又怕他们在想问题的时候会钻牛角尖,该如何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呢?”

孔子答道:“这就是个性方面的问题了,对于一个不能举一反三的人,在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时,那就不再开导他了。”

大智大勇

孔子虽然学识渊博,久有经国济世的抱负,但苦于受时代和社会的限制,他的才能始终得不到施展,因此渐渐产生了一种郁郁不得志的心态。

孔子与他的几个弟子在一起讨论各自的人生抱负。孔子率先说道:“如果老天肯开开眼,赐给这个世界一个开明的君主的话,那么我就可以全力济世,大干一场。但如果老天一直这么不开眼,让昏君当道,那么我注定不被赏识,也只好归隐山林,决不再出世了。”说着,他指了指颜回:“就目前来看,能这样做的大概也只有你我二人了。”

颜回不但聪明好学,而且对孔子的“仁政”思想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将“仁”贯穿于自己的行动与言论当中,是孔子最满意的学生,所以孔子常常夸奖他。

子路生性耿直,见孔子又把颜回抬到这么高的地位,便十分不服气,他想:“论写文讲道,自己是比不过颜回,但若统帅三军、兴兵打仗,颜回又怎么能与我相比呢?”于是,子路站起来向孔子问道:“先生,治理国家,是离不开军队的。假如要您统军打仗,那么您会让谁做您的副将呢?”

孔子明白子路的意思,他这是在攻击颜回胆小的弱点。正好,孔子也想借机指出子路的弱点,便笑着说:“这个嘛,我还真没考虑过,不过我敢肯定,我是不会挑选那种赤手空拳就考虑与老虎搏斗或不找到船只而只想渡河的人在一起统领兵士的。打仗的时候,只有一股蛮力是远远不够的,要不然,怕是打了败仗也还不知原因出在哪里呢。”孔子的言下之意就是说子路这人缺少智慧,而且过于鲁莽。

子入大庙

公元前501年,孔子在鲁国担任大司寇。那时,他曾经到周公的庙里参与祭祀,对于庙中所陈设的礼器,比如笾豆、玉帛,等等,还有行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他每一件事情都要细细询问他人,就像自己从来都不知道一样。其实孔子并不是真的不知道这些礼器要怎么用、这些礼仪要注意什么,这正是他对礼的重视和真诚的态度的体现。有些人不明白孔子的行为,认为孔子之所以发问是因为他不知道这些礼仪,因而表示出了对孔子的轻视,说:“谁说孔子知晓礼仪的,他在太庙中协助祭祀,每一件事情都要问别人。”孔子知道了这种说法,解释道:“祭祀是礼乐之事最重要的体现,祭祀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内心诚恳、态度恭敬。太庙中到处陈设着礼器,每一个动作都要注意,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含糊,行为稍微有一点不妥当的地方,就没有诚恳和敬意可言了。所以,我不敢有想当然的想法,不能因为已经知道了就不去询问清楚,更不能不知道的假装知道了,这正是重视礼的体现。”

孔子对于夏商周这三代的礼制有着相当深入的研究,对礼乐的规矩也知道得一清二楚。然而具体到各个诸侯国,可能会因为地域不同和各地文化风俗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为了入乡随俗,避免出现错误,孔子才会认真地去请教每一件事情。他对于祭祀恭敬谨慎的态度,其实就是他做事的态度,在他看来无论是学习学问还是做事情,都要怀着一颗谦逊的心和一种严谨的态度,并诚恳地向别人学习请教,这就是礼的精神,也是做人应当注意的问题。

宰予昼寝

宰予名予,字子我,鲁国人,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然而,宰予曾经因为白天睡觉使得孔子对他大为恼火。有一天,孔子看到宰予在大白天睡懒觉,于是恨铁不成钢地说道:“腐烂的木头经不起雕琢,粪土垒成的墙不能粉刷。像宰予这样的学生,我该责备他什么呢?”然后他又说:“以前我评判一个人,只听他说话就可以相信他的行动了;然而从宰予开始,我评判一个人,听了他说的话以后还要观察他的行动。”

在孔子的学生中,宰予算是能言善辩、比较爱说话的学生,但是可能他嘴上说得好听,具体到实际行动就不愿意做了;也可能宰予此时刚说完“做人要勤奋努力”这句话,然后就打个哈欠回去睡觉了。孔子见到这样的情况,才会这么严厉地批评宰予,否则只是因为白天睡觉这个小错,不可能大动肝火说出“朽木不可雕”这样的话。孔子很少说负面评价的话,这里说宰予“朽木不可雕”应该算是比较严重的批评了。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大乱炖系统

    三国之大乱炖系统

    东汉末年,《大乱炖系统》凭空降临神州大地,无数不同时代,不同阵营的名臣猛将被强行拽入黄巾叛军与东汉王朝的纷争当中,关羽战秦琼、李元霸单挑吕布,张良智斗诸葛亮……一场比历史上任何一次战役都要来得猛烈与持久的大混战一触即发,而朱武作为一名来自现代的野鸡大学生,常年安逸于享受和平生活,乍然登上这群雄争霸的历史舞台,他又该何去何从呢……
  • 唐朝新计划

    唐朝新计划

    天外陨石,带魂强穿,贞观四年,西域三十六小国楼兰国中,秦千岁蓦然睁开双眼,天赋异禀,搅动风云,一步一步走向世界之巅,数强列国皆为蝼蚁,三六归一,骑马攻突厥,炮轰马六甲,抽刀下倭国,南征入罗马,搬运喜马拉雅.............天朝建立,历史由此改写。PS:本书纯属虚构,与真正历史不符,如有雷同,那他就雷同了你想怎样。PS:书友吹水交流1群:725058538。PS:新书幼苗,还请多多关照。
  • 大明圣皇

    大明圣皇

    昔日的兵王,灵魂穿越到了崇祯十六年,皇太极嗝屁的那一天六个月后,闯王李自成攻入京城七个月后,吴三桂放满清鞑子入关战火即将席卷天下……为了不留金钱鼠尾,为了不给鞑子做奴才,为了性福的活下去,兵王开始了浩浩荡荡的造反征途!时间如此紧迫,有着能够制造穿越火线中武器这一金手指,新生兵王能否实现人生道路上的华丽逆转?且看大明圣皇……(*^__^*)新书劳烦各位看官先收藏,有推荐票的请投给本书,拜谢!
  • 这个大汉我还能扶

    这个大汉我还能扶

    东汉末年,宦官乱政,外戚专权,皇室衰微,皇权旁落。看看现代人张清如何挽救这大汉。
  • 大国贼

    大国贼

    风流少爷唐舟穿越到金国一座妓院,金国太残暴,宋国太懦弱,唐舟哪个也不投。经营妓院,开娱乐城,建美食城,创立东厂,斗金国宗族,贪污受贿,积蓄兵马,囤积粮草,从此走上了一条祸国不殃民的大国贼道路。*************************************************************书友讨论群名称:奸臣当道193……5(不能发群号,一共九位数,193开头)新书《贷款给大侠》
热门推荐
  • 视界线

    视界线

    本作架空较为严重,可能严重违背物理常识和黑暗森林法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度严寒

    极度严寒

    故事发生在本世纪20年代末,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地球气候恶变,地球已经成为一颗极端寒冷的行星,人类以及任何生物都无法生存于地球之上。以赵远航为首的一批普通的人类勇敢地面对来自于大自然的严厉挑战,他们依靠人类的科技与智慧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他们成为地球新时代的新人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甜夏秋语冬之泪

    甜夏秋语冬之泪

    打开门的一瞬间,被那个清澈的眼神吸引住了,白皙皮肤配上小巧精致的五官,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这宁静美好的初遇,感觉自己一成不变的心因这个女孩而动了。
  • 爱你犯的错

    爱你犯的错

    从来没想过,生命中会闯进这样的一个男人,更没有想到,她和他之间的开始会是这样的不堪。如果没有当初的那份恨意……当他抱着她,双眼中竟含有一种晶亮的东西,她的心在一刹那间软化了,她可以接纳他的那份爱吗?
  • 赤焰龙帝

    赤焰龙帝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只有最坚毅,最强大之人才能点燃内心的那团赤焰!那是龙的火焰,裹挟怒火,席卷一切!为了夺回昔日的荣光,将仇人狠狠地踩在脚下,他与恶龙做交易,让脚下的这片大地彻底喧嚣沸腾!
  • 思君陶陶

    思君陶陶

    以后,我看人的第一反应是看他的手,然后是眼睛,我想找记忆里的那双手,想寻觅那双冷淡的眼睛,可是,再也没找到……但好在,虽然会下雨,虽然有阴天,可阳光总会到来,温暖会晚到,但从不缺席。
  • 我的小冤家:逃不掉就收了我

    我的小冤家:逃不掉就收了我

    谁的青春不迷茫?只有走过青涩尴尬的青春,才能真正领会,何谓撕心裂肺不如没心没肺。高丽柱绝对是郭春霞生命中的那个猴子派来的逗比。从嘴对嘴的那一刻,便是他们眼不对眼较量的开始,他的青春注定因她而潦草。你有灰姑娘情节吗?你有王子的情怀吗?来,打开书,咱们共鸣一下
  • 荒界大帝

    荒界大帝

    一个意外孕育而生的世界,一段可歌可泣的旅程,世界的征战,种族的诞生,智慧的延续,面对爱恨情仇,又该何去何从,一个起点铸就一个辉煌!
  • 异界纵横之全能法师

    异界纵横之全能法师

    网络游戏中用于优化程序的高级智能芯片突然有了自我意识,它‘杀死’了服务器中所有的高级账号……作为这款网游的总策划师,智能芯片的总设计师,韩端自然要对这一离奇变故负责,然而当他登入游戏时,却遭到了智能芯片的暗算,阴差阳错下灵魂穿越进了自己创造的虚拟世界中……被自己设计的程序暗算,憋屈、窝火、愤怒之极的韩端恶狠狠的发誓,不报此仇,誓不为人!************光明神?韩端一撇嘴,面露不屑,什么狗屁光明神,老子创造你的时候,你丫就是你个没鼻子没眼的小野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