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死亡是令人害怕又不可回避的问题,乃自然规律。但人正是因为对死亡恐惧才会更加留恋、珍惜生命。而在我们的社会中,死亡是个紧急的话题,不仅世俗百姓忌讳死,名人高士也回避死亡问题。死亡教育通过对死亡的思考,还可以加深对生的理解,使人们意识到自己生存时间的有限,体会到生的可贵、生的价值,抓紧生命的分分秒秒,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使“生”更富内涵、更添风采,提高生的质量。我国死亡教育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方面香港、台湾起了带头作用。在内地,死亡教育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总的来说,目前学校实施对死亡教育尚持保留态度,死亡教育尚停留在理论呼吁层面,并没有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课程与活动中,从大学生自杀、伤人的现象频频发生之事实,可见对大学生进行死亡教育已刻不容缓了。
责任教育。责任体现了人的一种社会必然性,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推卸”的。对大学生进行生命责任意识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责任主体的形成。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暴力事件时有所闻,情感冷漠与心理脆弱更是德育工作者经常提及的话题。在生命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认识生命、体验生命的生命责任意识教育显得十分迫切与重要。目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困惑表现在单个方面:一是个人在为社会、为集体尽责任时,以索取回报为前提;二是将本属于个人责任内的事情视为无比高尚的行为;三是将为他人为社会尽责任归为傻瓜的选择。
(3)和谐意识教育
《学习的革命》一书的作者戈登先生曾说,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达到以上三个和谐,从而使受教育者在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四大基本关系中,能相互适应、相互包容、感到美好与惬意。而处理好了以上四重关系,就是拥有了和谐的人生环境。生命教育就是应该创造一种广泛的和谐,即让学生与自身生命和谐、与周围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和谐。
和谐意识之一,人与自我的和谐。一个和谐的个体生命,总是身心健康的统一体。大学生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应是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竞争空前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有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情感、学业、就业、经济。适当的压力能促进学生学习,从而变成一种压力;但过于沉重的压力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久而久之,容易形成郁闷、压抑、烦躁等不良心理,甚至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美国学者马斯洛提出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其中之一就是:能适度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所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传授或者提供各种调适情绪、缓解压力的方法和技巧,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的重要途径。
和谐意识之二,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一世,必须交际。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的存在是构成社会的前提。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人权利和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关系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和谐的基本标志。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真诚、理解、和睦地相处,构建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谐合作、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生命教育必须开展人际交往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
和谐意识之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源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人通过改造和利用自然发展自己,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人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价值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这些观念对于我们倡导的生命教育的和谐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4)奉献意识教育
传统的人生价值教育给学生灌输的思想是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我们曾“强迫”学生根据“伟人”的价值观来欣赏生命。这种人生价值教育授予学生的知识及其在学生心中形成的价值观与现实状况形成极大的反差,以致学生不但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来珍惜生命,反而在许多时候为了“生命的尊严”含恨离世。当前,应正确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不能再走极端了。在有关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的内容中,笔者提到的第三个目标是“能自觉提升生命价值”,就是主要指生命价值升华教育,其中就包括要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的内容。进行奉献意识的教育,要注意两个方面:
第一,奉献意识教育是基于“生命”基础上的教育。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知,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在生理的需要、安全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满足后才会去追求人生的价值,才可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二,奉献意识教育尊重价值的多元化。既然社会利益的各个方面是动态的、多元化的,成千上万的大学生也是形形色色、参差不齐的,那么我们对不同对象的要求和标准也就不可能一样。在进行奉献意识教育时,要把握教育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三)运行路径
1.课堂教育
课堂教育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渠道、主战场。通过课内教学活动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能够为其他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保障,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将生命教育融入思想品德课、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方式,触及学生心灵,激活学生意愿,转变学生认知,改善学生行为,提高教学实效,努力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拥有健康的生命观。
2.团学活动
团学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显著而有成效的。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学生接触各类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生命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开展切实有效的生命教育,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给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共青团组织需要适应新形势,通过主题鲜明、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课外团学活动,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促进知行并重——知行统一的实现,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3.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坊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是一种启发式的对学生的心灵素质进行拓展的训练,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如何交往,如何建立自信,如何对自己的未来人生进行有效规划,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我们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分为三个单元,三个单元层层递进,紧密联系。第一个单元“心相约,心相通”目标是使成员之间相互认识,建立团体信任感和凝聚力;第二个单元“心探索,心溯源”旨在帮助同学认识自我,接纳他人,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未来对人生的规划;第三个单元“心成长,心飞翔”在前两次活动的基础上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命价值观。整个三次活动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旨在促进成员放飞心灵,并以开放的姿态对自我、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探索,最终心灵得到成长,使自己的价值取向得以澄清,能够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并接受其他事物。
4.网络互助平台
随着社会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以网络为载体,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网络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前沿,它的突出优势已经逐渐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认识和接受。高校要进行生命教育,就要加大在教育过程中的网络利用度,并且领会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优势发挥的具体途径,清醒地认识两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有策略地融合两种教学方法开展优势互补教学实践。从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高度,深刻理解与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
5.环境建设
家庭作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初接触的外界组织,对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而现代社会,教育对人们的影响也是重大而深远的。接受教育的场所——学校,所蕴含的校园文化在学生的成长、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定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校园文化是一种有效精神载体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第二课堂。高校校园文化是生命教育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推动生命教育普及化,营造珍爱生命、活力青春的校园环境,对于机制的构建与运行至关重要。
6.挫折成长教育
挫折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两面性影响。如果大学生可以顺利抵抗挫折,那么挫折便具有帮助大学生成长的功能,使其将受挫的压力转化为行动的动力,使人走向成熟,最终取得成功。相反,如果学生无法抵抗挫折,或者说遭遇挫折情绪时没有被正确引导,就会对大学生的成长道路形成阻碍。因此,有学者提出要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挫折教育,即教育者有目的地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识挫折,有意识地防范挫折带来的负面效应,在挫折面前适时地调整、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并建立和固化良好的心理品质,能乐观、坦然地面对自身遭遇的挫折从而为目标和愿望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第三节)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的运行
上节介绍了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由接受主体、接受中介和接受客体三部分组成。那么这三者是通过怎么样一个运行过程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呢?本节将会对整个机制的运行作详细介绍。
一、模式运行的分析
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的构建与运行由接受主体(受教育者)、接受中介(运行路径)和接受客体(教育目标与内容),通过方案实施、信息反馈、方案调整三个环节的有序循环,有效地促进了接受主体、接受中介和接受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教育由物理过程向心理过程的转化。接受主体通过注意信息、保持信息、接受信息、心理内化、改变认知、影响行为最终实现教育目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接受过程,表现出相应的外化行为,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整体运行机制,最终实现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