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迁都北京:紫禁城矗立,长城垛雄起
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根本重地。建都或者迁都,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明太祖朱元璋犹豫再三,终于决定把南京作为首都。而明成祖继位以后,则对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然后正式将首都迁到这里。从此以后,直至现在,北京一直是中国的首都。除了最近几十年来一些大规模的建筑物外,北京的基本格局和主要建筑,都是在明朝永乐年间完成的。
在中国历史上,新朝建立不久即主张迁都,实属罕见。而朱棣这样做了。在今天看来,实在有其不得已的原因和苦衷。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明太祖朱元璋选择南京作为首都,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势力是以南京(古称“应天”)为基地发展起来的,他也是在南京即的皇帝位;南京对于他来说,是幸运和胜利的象征。另一方面,南京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背靠钟山,面临长江,虎踞龙盘,形势险要。而更重要的是,江南一带经济比北方发达,足可作为立国之本。江浙一带自唐朝中期以来,皆为富庶之地。该地区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富足,受战争的影响也相对比较小。而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的情况,直到宋元都没有改变。朱元璋定都南京,主要是从经济的角度去考虑。因为江南的钱粮和军需物资,能源源不绝地供应政府,又不存在运输上的困难。况且朱元璋即位时,西北还未平定,建都北方有一定的危险,故而决定在南京建都。
与其父不同,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是通过发动“靖难之役”,从建文帝的手中夺来的。迁都对于他来说,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势在必行的。如果我们可以站在他的角度来考虑,就会发现,他之所以决定迁都,是因为以下原因:
第一,北京在辽和金代都做过都城,元代称为大都,更成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虽然在元朝末年,北京的城市设施遭到严重的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但是,北京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性却更突出了。成祖继位以后,威胁明朝安全的主要力量,仍然是来自已经退守到关外的元朝残余势力,他们一直想打回北京,复辟元朝。因此,加强北边防务是迁都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将明朝的京城迁到北京,将能更有效地组织力量,抵抗元朝残余势力的侵犯。此后,明成祖就曾多次从北京出发,征讨瓦剌等蒙古贵族。
第二,北京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根据地理学家的考证,北京正处在中国大陆由东向西的分界面的边缘地带。这里有近于东西向的燕山横亘其北,使低平地带在平面上形如海湾,贴近山麓地带地势稍高,成为比较适合人类居住的场所和行走的通道;村落和城市在此逐渐形成,并成为从中原地区通向东北、塞外的门户,和保护中原农耕文明不受侵扰的关键。在这里建都,完全是为了占据战略要冲。
第三,北京是明成祖的“龙兴之地”,在那里,他度过了难忘的青年时期,十三年监国,二十多年的经营,又加上“靖难之役”的考验,他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有了感情。而南京则不同,他在那里大肆屠杀建文帝的旧臣,不少人死得颇为悲壮。尽管对于一个封建帝王来说,屠杀和血腥是家常便饭;但是,无辜的人惨死在他的手中,他不可能没有一点负罪感。正因为如此,即位之初,他大部分的时间仍住在北京。这种微妙的心理因素,也是促使他迁都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出于维护自己的“正统”身份的需要,这个首都也是非迁不可的。朱棣不是长子,按照嫡子继承制来说,他不具备继承大统的合法身份,所以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皇长孙朱允炆。而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叔叔抢了侄子的江山,有名不正则言不顺之嫌。何况朱棣的身份是一个藩王,所以他特别害怕别人说他迁都违背祖制,并狡辩说自己迁都符合“立两都”的古制。所以,迁都北京后的大朝政殿,仍然沿用南京的“奉天殿”之名,以表明自己是“奉天承运”、顺应天命而继承大统,目的是想彻底洗清自己藩王的身份。尽管这种做法在我们看来,很有点掩耳盗铃的意思。
但对于朱棣来说,迁都北京确实有莫大的好处,实在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于是,为了自己,更为了天下,朱棣毅然下达了迁都的命令。
永乐元年,明成祖改“北平”为“北京”,作为陪都,并着手迁都北京的准备工作。
永乐二年,明成祖下令向北京附近大规模地移民屯田,五年之内减免赋税。一些军士也被放归北京乡里种田。他还把战乱之后形成的大量流民组织起来,到北京一带去种田。甚至,他又下令释放囚徒,安置在北京周边地区务农。又实行了一些优待政策,例如免费提供耕牛和种子等。就这样,使北京地区逐渐地繁荣起来。
永乐五年,徐皇后病逝。明成祖并没有把她安葬在当时的首都南京,而是在北京附近的昌平为她建造寿陵,这就是今天北京十三陵中的长陵。永乐十一年,他将徐皇后安葬在这里后,长陵仍在继续营建,永乐十四年才宣告竣工。后来明成祖驾崩后,也安葬在了这里。
永乐六年八月,明成祖由南京去北京行在,沿途大规模祭祀名山大川,声势浩大,礼仪隆重,完全不是离京师赴行在的景象,似乎正是要回京师。
永乐十四年,明成祖命令文武大臣讨论营建北京城的方案。第二年,他任命泰宁侯为营建北京的总指挥,前后从全国各地招来二十多万工匠、上百万的民工,还有难以计数的军队。建城所需材料,来自全国各地。百年以上的珍贵木材,是从湖广、四川、贵州等地采伐,经过千山万水运送到北京的;城砖与墙砖,则在山东日夜烧制;宫内铺地的“金砖”(大方砖),则烧制于苏州;许多大型石材,则来自北京西南的门头沟、房山。
营建北京,主要是建设宫城(紫禁城)和皇城(包括祭坛和官署)。明代的紫禁城,建在元代皇宫大内的旧址上。但略向南移,南北方向上则扩大了许多,长九百六十米,东西宽七百六十米。周围城墙高十多米,在东西南北的正中分别有东华门、西华门、午门、神武门四座城门。午门南面是皇城的南门,称承天门,也就是今天的天安门。皇城外有宽五十二米的护城河,河上即是金水桥。紫禁城中的宫殿,分前后朝,前朝(外朝)有皇极、中极、建极三大殿;后朝有乾清宫、交泰殿、保宁宫三大殿。六座大殿都位于全城的中轴线上,布局非常严整。
营建北京的工程中,明成祖重用了一个名叫蒯祥的能工巧匠。蒯祥是苏州人,出身于木工世家。他父亲主持过南京宫殿木工活的制作。蒯祥也学得一身好手艺,建房造屋,估计尺寸,度量长短,布置间架结构,与设计不差分毫。他还精通泥、石、漆、竹等手艺。据说,他能够双手各拿一支笔,同时画两条龙。画成后,两条龙的龙身可以完全重合在一起。
蒯祥隶属于工部管辖。紫禁城开始修建后,他被明成祖召到北京,担任“营缮所丞”(负责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紫禁城的布局,多出于他的巧妙设计。他还常常解决一些技术难题。据说,有一次,一个木工在锯皇极殿宫门的门槛时,不小心将木料锯短了一尺。这根木料是缅甸进贡的珍贵巨木。这个工匠立即面临杀身之祸,吓得没了主意。蒯祥来了,端详了一会儿,说:“没有关系,可以补救。”他让闯了祸的木工,将木料的另一头也锯短一尺。那木工却不敢下手。蒯祥便接过锯来就锯,锯完,按尺寸另外雕刻了两个口中含珠的龙头,用活动头装到锯短了的门槛上。再把门槛安装到门上,尺寸完全吻合,而且便于拆卸。这种装置,被称为“金刚腿”。
还有一次,宫殿上梁时,一端的头怎么也投不准。在场的工匠毫无办法,又请蒯祥来解决。他爬到梁上,看准位置,猛一斧头,两根梁木就服服帖帖地吻合到一起了。蒯祥被人称为“蒯鲁班”。他后来做到工部尚书。直到明朝天顺年间,明朝宫廷内的所有营缮、建筑,都还由他负责。
经过多年的修建,北京宫城与皇城终于基本建成。明成祖于永乐十八(1420)年,正式将京城迁往北京。原京城应天府,改名为南京,作为副都。
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永乐十九年四月初八,北京新宫中的奉天、谨身、华盖三大殿遭雷击起火,化为灰烬。朱棣以为是上天警示,下诏求直言反省。其实许多大臣家在南方,本来就不愿意迁都,因此借此事竞相上疏,反对迁都。朱棣很不满,甚至杀死了言辞最为激烈的萧仪。反对迁都的大臣不敢再指责皇帝,转而攻击那些拥护迁都的大臣。双方争辩得很激烈,朱棣命令他们在午门外跪着辩论。户部尚书夏原吉为了稳定局面,主动将责任承担下来,才逐渐缓和了矛盾,迁都之议才平息下来。
可以这样说,朱棣能够最终夺取皇位,并实现了很多非凡的功业,除去一些有利的客观因素外,是与他个人的雄才大略分不开的。
不过首都设在北京,亦有其弊端。首先是粮食运输的问题,迁都北京后,大量军队驻扎首都及九边之地,而北方粮食根本不能够供给这么多的兵马,故粮食需要从南方运上来。幸好明代在处理粮食运输上有一套完善的计划。明朝运输东南的粮食往北方,有水路和陆路两种。永乐九年,成祖命工部尚书宋礼治理运河,并派遣十二万军队在运河沿线护卫,以保证漕运的畅通无阻。
漕运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北京地理位置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北京城以北一带是平原,无险可守。假若敌军越过长城后,便可长驱直入。若北京成了政治中心,万一受到外族的侵犯,很容易发生危险。明朝历史上最严重的军事危机是英宗年间的“土木堡之变”。当时瓦剌以二万兵进犯北方,英宗少不更事,受太监王振的唆摆,决定发兵五十万亲征。但英宗未经战阵,指挥不当,在土木堡大败,且为瓦剌所俘。明朝上下震惊,许多官员纷纷逃难。有人以为北京守不住了,甚至主张迁都返回南京。幸得兵部侍郎于谦抵抗到底,瓦剌才放回英宗;否则回师南京,北方又势必陷入外族之手了。可见迁都于北京,若疏于防范的话,其潜在危险是不容忽视的。
从明朝的历史以及在军事上的价值而言,建都北京,比较能控制北方蒙古势力的发展。但由于地理位置太靠近蒙古的关系,因此也有一些潜在的危机。所以建都北京,有利亦有弊,关键是经营北方的策略是否得当。太祖与成祖皆有能力经营北方,以武功取胜,建都北京,当然没有问题。而成祖以后的君主,主要是采取防守的策略,因此受威胁的机会也就多了一些。
迁都北京,是成祖登基之后的一件头等大事。试想,如果没有一个安静、祥和、幸福、舒适的首都,皇帝怎么能够专心于国事呢?在今天看来,北京的重要性是毋庸质疑的。难能可贵的是,几百年前的明成祖,已经很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尽管在迁都这个问题上他一意孤行,劳民伤财,甚至不体察民情,不爱惜民力。但是,我们仍然要说迁都北京是有一定历史意义的,他造就了北京城,也成全了自己的皇帝梦。
(第二节)五次北征:马上皇帝马上行
元末明初,明军将蒙古统治者逐出中原。北元北迁之后,几经变迁,到永乐初年,蒙古已经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大部分,双方鏖战不休。永乐年间,明朝与瓦剌经过互相遣使通好之后,于永乐七年正式册封瓦剌诸头目。而在此之前,鞑靼发生内乱,大汗鬼力赤死亡,本雅失里继任大汗。本雅失里即位之后,杀了明成祖派遣的使者,而且在明朝边境剽掠。明成祖遂派淇国公丘福为镇虏大将军总兵官,率师十万,北征鞑靼。丘福率师深入蒙古腹地,在胪朐河(即克鲁伦河)陷入蒙军的包围之中,全军覆没。明成祖大怒,决定于永乐八年亲自率军北征鞑靼。
明成祖朱棣分别在永乐八年、永乐十二年、永乐二十年、永乐二十一年、永乐二十二年进行了五次北征。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成祖的北征之路吧。
蒙古高原,东面有大兴安岭山脉,西面有帕米尔高原派生的山脉,中间分布着河川、湖泊、沙漠、草原、森林、丘陵等。蒙古高原气候干燥,年降雨量稀少,与农业地带相比,是缺水的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冬寒夏热,冬夏气候差异也很大,五六月间为风季,常形成夹带沙尘的风暴。鞑靼的根据地在斡难河(即鄂嫩河)、胪朐河一带。每年的春夏之交,这里水草茂盛,是游牧的好地方。这一带也是明成祖首次北征的主战场。
永乐八年(1410)正月十五,明成祖向天地、宗庙、社稷祭告亲征鞑靼之事。二月,亲率大军由北京启程。明成祖率领的明军号称五十万,其中包括过去在战争中归降的蒙古军,还有女真军,及向朝鲜征调的军马。明军没有隐瞒征伐鞑靼的企图,于三月九日在鸣銮戍举行了大阅兵,阵容东西绵亘数十里,并请来朝贡的瓦剌使者观看。进军的速度也不算快,经常是上午行军,中午之后休息,甚至还会在途中休整一至数天。后勤的补给方式是,动用武刚车三万辆,运粮约二十五万石,随军而行。每十日路程,则建筑一个城寨。城寨通常都有水源,当前进的明军缺水时,可以派人回到后面的城寨取水。同时,明军在每一个城寨里面贮存了粮草,并留置一部分军队守卫。
五月一日,明军到达胪朐河(明成祖改其名为“饮马河”),至此,他们已经深入蒙古腹地,却仍未与蒙军相遇。五月五日,明军首次捕获蒙军间谍。五月八日,明军前进至环翠阜。据一位名叫款台的明军指挥捕获的蒙古人供称,鞑靼发生内讧,大汗本雅失里率一部分人马向西欲投奔瓦剌,现在已经到达了兀古儿扎河(即克鲁伦河北),而太师阿鲁台则率另一部分人马东奔。就在五月八日这一天,明军筑起一座“杀胡城”,作为驻屯基地。针对鞑靼已经分散为两部分的事实,明成祖亦改变了以往集中兵力的布置,而采取分兵应付的措施。明成祖将明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驻扎在“杀胡城”,以监视东奔的阿鲁台部;另一部分则在明成祖的亲自带领下,携带二十日粮,追击本雅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