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今天市场体制已经基本健全,市场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占绝对主导地位,因此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区域划分的主体,并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经济区域划分中市场经济因素将不断增多。
一、经济区间差异有扩大趋势
造成区域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也有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等方面的主观因素。区域差异既是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历史过程的综合反应,也是现实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差异综合影响的结果,同时也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所处的阶段有关,区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区域差异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多样化的一个根本原因,也是各经济区存有区位优势的重要基础,所以充分利用区域差异而带来的区域互补性,是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中,一方面,导致区域差异扩大的主要因素(如要素条件、产业基础、区位和人文环境等)将继续存在;另一方面,我国政府的经济区域划分使各经济区发展路径差别越来越大。主要包括:①随着国家对各大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及发展方向进一步深入研究,各大经济区也不断明确及充分发挥本区域的各区位优势,所以各区域特色经济越来越明显;②中西部地区可以总结并借鉴东部发达地区经过长期探索而形成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区域的区位优势,在体制改革、机制设计、政策制定、模式选择、先进技术的使用等方面都找到适合本区域的特色道路;③东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将更加依靠产业优化升级以及具有区域代表性品牌发展战略,强化发展适合本区域的产业集群,并以此为依托发展相关产业及辅助产业,进而形成较大的经济圈,在这种情况下区域间的差异就被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综合起来判断,未来20年中,区域差异仍将呈扩大之势,但是其扩大的速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
由于国家继续实施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并且随着我国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各种生产要素在各大经济区之间的流动更加便利,这些因素都会使经济区间的互补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因此,在以上情况下,保持经济区适当的区位差异性可以使我国国民经济更加协调的发展。
二、区域间交流与合作趋强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禀赋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长期以来,包括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一直处于瓶颈状态,制约了区际间的经济联系和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以交通为例,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主要受制于供给方面的制约。由于道路、机场等基础设施落后,高速的经济增长导致对交通运输大量需求不能充分实现。运输量的增长使得运输能力极度紧张,路网瓶颈现象加剧,对铁路运输能力实行严格的限额管理。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把加强能源、交通、通信、重要原材料和水利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重点,并对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实行适度的投资倾斜政策,使得包括交通、通讯和电力等网络型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显著改善,沟通区际联系的骨干通道初步形成,与此同时,基础设施条件的空间分布。
工业布局和区域开发将由目前的点轴开发,逐步过渡到网络开发的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布局和区域开发主要是采取以沿海和沿(长)江地区为主轴线,并以沿黄(河)或陇海-兰新沿线地区为辅助轴线的点轴开发战略。经过国家近20年来的重点开发,沿海地区的经济实力和自发展能力大大增强,目前已经成为主导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增长轴。沿江地区尤其是地处长江中上游的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近年来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可以预见,如果再经过10年左右的重点开发,即到2010年前后,沿江地区将有可能继沿海地区之后,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另一条主导性增长轴,而沿黄或陇海-兰新沿线地区将成为支撑沿海和沿江地区经济增长、以能源和原材料产业为重点的辅助性增长轴。随着一些新的重点开发轴线如京广-京九、南昆铁路沿线地区等的相继开发以及“三横四纵”铁路大通道的建设,估计从2010年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会逐步形成网络开发的总体布局格局。
在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今后10年到20年,全国由南到北有望形成由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和大东北经济区构成的“四带一区”的经济协作基本格局。经济的融合早就走在了政府合作的前面,区域内资本的自主整合和互动,基本释放出了自己的能量。目前已经提出了由政府整合构建各类主要的公共服务平台,帮助经济要素的整合以提升层级,区域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区域协调发展的阶段。过去区域协调会大都只是政府之间的一种对话交流,并无多少实质措施,而现在,区域合作不仅表现在政府之间的合作,更多的是表现为各区域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流及合作,经济主体间的合作就使区域经济合作更加务实。
三、市场成为跨区域资源配置的主体
经过多年以来的改革,企业日益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发挥作用的基点正在从对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转向通过培育市场主体,创造与维护一个有效率的市场,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将通过资产重组和市场扩张,推动地区间资源重新配置和分工与协作。从政策层面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支持鼓励企业特别是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进行资产重组,鼓励国内外各种资本参与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从企业自身方面看,除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外,一大批民营企业已经强大起来。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供应链上的合作增强,即上、下游企业之间按原料、投入品、生产、销售的生产链条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细化和分工基础上的合作。竞争关系已经和正在由供应链内不同环节的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不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与此相应,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一个供应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便由竞争关系转向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区域内不同地区间供应链的合作便成为促进区域合作的强大动力。同时,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企业跨地区并购增多,在不同行政区,企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结果是企业的生产要素能够在更大范围内、特别是不同的区域之间自由流动。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和组合,将促进区域之间相互渗透、逐步融合,形成以资源有效配置和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基础的区域专业化分工格局。可以肯定的是,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四、工业布局趋于集中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国际化以及企业兼并重组的迅速推进,家电、汽车、机械、计算机、医药等加工工业布局,将逐步出现向优势地区和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在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行业,将有可能出现垄断竞争甚至寡头垄断的局面。这种产业集中趋势,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产业布局的合理化;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垄断,从而不利于市场竞争。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反垄断尤其是反行政垄断以及企业间的价格合谋,将日益提上重要的日程。
此外,随着小城镇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我国乡镇工业布局将会出现向小城镇地区和各种工业小区相对集中的趋势。这种集中不仅有利于加强管理,减少环境污染,获取集聚规模经济效益,而且也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机会。
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较低,资源供给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石油、天然气、锰矿石、铬矿石、铜、铁矿石等主要矿产承载力较小,难以适应今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国内现有资源不足,今后从国外进口铁矿、石油等矿产将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沿海地区利用港口优势,临港发展一些现代化的钢铁、石化、化工等原材料工业企业,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事实上,自“八五”以来,我国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以及化学原料等行业,其工业产值甚至生产能力都在不同程度地向沿海地区转移。所以在“十一五”时期,煤炭、水电等能源工业布局会逐步向西转移,而钢铁、石化等原材料工业生产能力则会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中。
从三大地带看,今后沿海工业将进一步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方向发展,而中西部则在发展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工业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从城市规模看,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工业分工将会进一步强化。一般性的制造业产品将逐步向大城市郊区和中小城市转移,而高新技术产业、大企业或大公司总部以及研究与开发机构将逐步向大城市尤其是地区首位城市集聚。
五、城市群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国民经济长期高速持续的增长和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为我国加速城市化积蓄了巨大的力量。过去2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工业的快速扩张和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使约2亿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农民从事非农生产和向城市的集中,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198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9.4%,到2006年中国全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为43.9%。但是,总体上看,我国的城市化严重地滞后于工业化。与世界上人均GDP水平相当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
据估计,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资源向城市的快速集中,城市经济总量所占的比重将日益提高,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大城市、特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将明显增强。城市化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的聚集,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因而将成为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随着城市数量将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地区竞争日益表现为地区城市间的竞争。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阶段,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运输工具的便利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加强,中心城市将不断壮大,中心城市和周边中小城市之间的联系及其影响将不断加强,大城市圈将因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而逐步形成。在未来大城市圈形成过程中,城市之间的关系将从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周边城市为主体的形态,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城市间形成功能和产业分工互补、共生共赢的形态转变,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圈将更具有城市群的形态。大城市圈的形成和城市圈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主导区域甚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格局。大城市圈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并将成为最具活力和实力最强的经济体系。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经济区的内涵?什么是区划经济?
2.经济区包括哪些类型?
3.21世纪提出的四大经济区如何划分?各自如何定位?
4.我国经济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