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这首诗约写于元和初年。当时诗人被罢校书郎,他同元稹居华阳观,“闭户累月,揣摩时事,成《策林》七十五篇”之后,由尉调充进士考官时期。“尹公亮”,事迹未详。“新诗”,尹公亮所作诗。“偶”,有偶然之意。
袖里新诗十首馀,吟看句句是琼琚。如何持此将干谒,不及公卿一字书?
唐代科举考试:考试之先,应考者拿着自己的诗文稿谒见公卿、名人,以邀取赞扬,请求推荐,一经荐举,考中的可能性就会很大。然而,大官宦推举的,一般都是与他们有某种千丝万缕联系的人,其诗文好坏都是次要的。前两句写尹公亮的新诗,句句字字如珠玑美玉。既然如此,那能起到请托推荐作用么?后两句回答是:如果要拿上这样的诗,以私事向公卿名人请托推举,还不如公卿官宦一封简单的荐举书信。“干谒”,以私事向官贵请托。“一字书”,即“一纸书”,一封短信。
前两句是写尹公亮,这位青年诗人为了获取功名,袖里揣着自己写的诗,到处请士宦公卿举荐。那么这些新诗到底如何呢?后一句作了回答:试吟试看后,诗人觉得诗写得好,句句都是琼琚。“琼琚”,系美玉制成的佩饰物;诗中以之比喻诗句的美好。《诗经·卫风·木瓜》中有“报之以琼琚。”“琼,玉之美者;琚,佩玉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