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纪守法
纪律是社会集体向人们提出的行为要求和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是维护集体利益,使社会生活能够正常进行、工作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而法律则是由立法机关制定的,由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毛泽东曾说:“人民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进行学习和有秩序地生活,要求自己的政府、生产的领导者、文化教育机关的领导者发布各种适当的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没有这种行政命令,社会秩序就无法维持,这是人们的常识所了解的。”所以说,遵纪和守法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毫无疑问,少年朋友从小就须接受法纪教育,不断提高对遵纪守法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并树立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这既是我们成为“四有”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逐渐适应社会生活要求,促进自身道德的形成和思想成熟的重要途径。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我们的纪律永远应该是自觉的纪律。”什么是自觉纪律呢?自觉纪律表现为一个人对纪律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理解,并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内心需要,从而做到自我控制,无须外在的监督;能够克服困难并做出意志努力,坚定地执行纪律、维护纪律,进而形成遵纪的意志行为和良好的遵纪习惯。自觉纪律是建立在对纪律的自觉态度和负责态度基础之上的,是高水平的纪律性的表现。自觉纪律的心理成分包括:对纪律的认识和理解;排除内外困难而积极维护纪律、执行纪律的态度和行为;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和良好品质等几个方面。要培养自觉纪律,那我们就必须从下述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加深纪律对社会、对集体重要性的认识
如果没有纪律的保证,那么学习、工作和生活就都会无序而无法进行。“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意是说,不用圆规和直尺这两种工具,就不能使方形和圆形符合标准。后来人们就用这句话来比喻为人处世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所规定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具体到我们学校来说,国家颁布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或班级制定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以及各种仪式,体现了社会对学校的要求和师生共同的意志,都是学生应当遵守的纪律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规范,就是集体约束成员必须遵守的各种行为准则。有了这些准则,才能保证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因此,我们必须强化规范意识,加深对制定这些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在集体生活中自觉地陶冶遵纪的道德情感,自觉地用纪律约束并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此基础上,还要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常识,结合自身的实际,逐步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学会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为今后能够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对待纪律的严肃态度和行为
我们有些同学由于对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往往认为“违反一下纪律无所谓,那是小事一桩。”甚至认为“敢违反纪律的同学胆子大”,“犯了纪律被老师发现挨批评,那是‘笨’,是做得不巧妙,不隐蔽。”所有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还有个别同学由于无视纪律,不懂法制,一味地放纵自己,毫无节制,养成了许多坏习惯,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甚至同流合污干出坏事,犯了严重的错误,触犯了刑律,而后才感到自己是个“法盲”而追悔莫及。对遵守法纪是否具有严肃的态度和行为,直接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每个学生从小就应该懂得遵纪为荣,而违纪为耻的道理。
三、经受严格的纪律生活的锻炼
不但要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接受教育,逐步改变自己的自由散漫、随心所欲、消极任性、无视集体舆论等等不良的个性和习惯,而且还要遵守校外的生活制度。不能在校内由于纪律的约束还能“管住”自己,而一出校门就无拘无束,随波逐流,为所欲为。总之,我们应当向解放军学习,在日常学习和集体生活中有意识地磨炼遵纪守法的意志品质,积极参加军训、课外兴趣小组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陶冶健康的情操趣味,培养集体主义的精神,将遵纪守法变为自觉的行动,那么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和时代所要求的“四有”新人。
礼貌待人
礼貌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中所具有的语言谦恭、和颜悦色、热情待人等友好的情谊和礼节。礼貌的实质是对他人人格和权利的尊重,同时也体现出自己谦逊辞让、宽人严己的精神风貌。人若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就必须首先学会尊重别人,敬人者人必从而敬之。礼貌最基本的要求是待人诚恳、谦恭、和善、有分寸。礼貌不是虚情假意,也不是矫揉造作,是相互间的尊重和表里如一。
待人讲礼貌,可以概括为六个字:文雅、和气、谦逊。
文雅,是指要学会日常生活中的见面语、感谢语、告别语、招呼语等等,诸如“您好、谢谢、再见、请多包涵,真对不起”之类的语言;文雅表现在行动中就是礼让。
和气,就是要心平气和地同别人说话。要以理服人,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在香港,政府推行“公务员礼规”,规定说话必须和气,有礼节。警员在马路上有权检查人们的身份证,检查完毕后,很客气地说:“打搅了!”承建商在工地板墙上写着:“地盘施工,各位小心行走,不便之处,请诸君多多包涵。”
谦逊,就是要多用讨论、商量的口吻说话,不盛气凌人。我国封建时代的帝王“称孤道寡”,不管他真实的用意如何,但形式上至少是一种谦词。现在情况不同了,但“己称谦,他称恭”这一条还是很重要的。客人来了,应该热情招呼:“您请坐!”送客时说一声:“希望您一定再来!”在公共汽车上有人挡道,就说:“同志,请让一让!”这样一种谦逊的口气,让人乐于接受。而如果用命令的生硬口气,往往会出现“顶牛”现象,有时还会闹出意想不到的事情来呢!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没有礼貌,怎么做人呢!一个人需要有礼貌,这是做人的根本。在学校要对师长、同学有礼貌;在家里要对父母、兄弟、姐妹有礼貌;在工作单位要对领导、同事有礼貌;在社会上要对他人、同志有礼貌;在公共场合要扶老携幼,“长者先,幼者后。”
礼貌,从实质上讲,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以粗野的态度待人,不把人当人,也就是把自己置于非人的地位。
列宁让路: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道。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总理排队照相:一个星期天,周总理因工作需要,上一家照相馆照相。这时,照相馆已经来了一些顾客。摄影师正在准备给一位解放军战士拍照。周总理进门后,大家赶忙迎上前去问好。当知道周总理是来照相的,摄影师和那位战士都说:“总理工作忙,请先照吧!”周总理摆摆手、亲切地催促那位战士:“大家都一样忙,轮到了你,就应该你先照。”他以普通顾客的身份坐下来,坚持按照先后顺序排队照相,使在场的人深为感动。
尊重别人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在集体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每个人的存在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充分肯定,每个人的成绩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我们每个人的人格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一句话,学会尊重别人。那么,怎样才能学会尊重别人呢?
首先要学会欣赏。欣赏是一种积极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建立在善于发现和摒弃嫉妒、悲观厌世的不良心理的基础之上的优秀品质。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的貌美、体健、声清、骨秀、学厚、文博欣赏老年人之经验丰富,中年人之年富力强,青年人之青春与活力,少年人之天真烂漫。总之,只要我们愿意欣赏,就总能找到欣赏的理由。只要我们学会了欣赏,我们就学会了尊重。
第二是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良好心态。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生活的集体中,不乏学习的楷模。他人仪表美、心灵美、语言美、品质美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他人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善辩的口才,杰出的才华,精湛的艺术,完美的人格,丰富的爱心,奉献的精神等等都是值得我们仰慕与学习的。只有我们时时、处处保持谦虚的态度,确立“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处世哲学,我们就学会了尊重他人,虚心的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进而丰富和发展自己,使自己的艺术人生充满艺术。
第三是要学会使用常用的文明用语。人是情感动物,人类的情感很大程度上是用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的,是用语言传递着情感。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常用的文明用语。如“您好”、“你需要帮助吗”、“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别看这些简短的文明用语,学会了使用它,你也许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别人也一定会尊重你。一句“您好!”表示了真诚的问候,美好的祝福,使别人与你的感情拉近了许多。一句“你需要帮助吗?”体现了自己的友好,而且也表明了自己的能耐,对别人有什么困难,自己愿意伸出热情的双手。一声“对不起”,是对自己的无意过失的挽回或对自己的过错的真诚道歉,这不仅反映了你对别人的尊重,而且也表明了自己的坦诚。一声“没关系”是对别人过失的原谅与宽容,也表现了自己豁达的胸怀。临别时的“再见”,能给人以留下美好印象。
第四是不说脏话、粗话。脏话和粗话既体现了自己的不文明,表现着自己的肤浅与无知,也严重地伤害着别人的自尊心。如果我们用脏话和粗话伤害了别人,别人也同样会回击我们,我们自己也会失去自尊。
第五是不打扰别人的学习、工作和休息。别人在学习、工作和休息时,我尽量做到不打扰,进屋先敲门或喊报告,当得到别人的允许后再进去,这些都是尊重别人的具体表现。
第六是要讲究仪表和言行举止。要做到衣着整洁,朴素大方,语言亲切,举止文明,这既体现了一个人自己有修养,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出于怜悯,他塞给那人一元钱,不一会儿,他返回来,从卖笔人那儿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自己忘取笔了,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几个月后,再次相遇,那卖笔人已成为推销商,并感谢纽约商,“你重新给了我自尊,告诉了我,我是个商人。”
鲁迅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更大碍于孩子发达。”
曾经有一次,先生在家中宴客,儿子海婴同席。在吃鱼圆时,客人均说新鲜可口。唯海婴说:“妈妈,鱼圆是酸的!”以为孩子胡说乱闹的妈妈便责备了几句,孩子老大不高兴。鲁迅听后,便把海婴咬过的那只鱼圆尝了尝,果然不怎么新鲜,便颇有感慨地说:“孩子说不新鲜,我们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看来我们也得尊重孩子说的话啊!”
古人说“我敬人一尺,人敬我一丈”。意思就是说,我们只要学会了尊重别人,别人也一定会加倍的尊重自己。如果你想自己处处有好的人缘,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想使自己的人生更臻完美,请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学会尊重别人吧!
孝顺父母
有一首《孝敬父母》歌,歌中唱道:
“你可知道:你怎样被奶水喂大,
你怎样哭闹到夜深,
你怎样学会走路,
你怎样长大成人。
一切莫忘:你那白发双亲,
为你受尽艰辛,
父母的爱崇高纯洁,
父母的爱像海一样深。”
是啊,每个人一来到世上,就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父母为子女无私奉献了全部的爱,作为子女应怎样对他们呢?应当把孝敬之心献给他们啊!
一些伟大的人,他们不仅在为人民大众谋幸福的事业中表现出高尚的品格,在对待自己父母的态度上,也表现了优良的品德。
朱德爷爷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他是一个品德十分高尚的人,受到全国人民爱戴。
朱德爷爷非常爱他的母亲。1944年,他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心中十分悲痛。当时他正领导八路军打日本鬼子,军务十分繁忙,没能回家见母亲一面,心里十分难过,便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纪念母亲。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
“母亲是个好劳力。从我能记忆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整日忙碌着,我到四五岁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母亲劳动”
朱德家附近没有水井,要到山坡下去挑水,挑满两桶水,再爬山坡走回家,是很累的,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更是件很困难的事,但是朱德为了减轻母亲的劳累,总是尽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