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发展,终于在当代造就了浙商与众不同的商业模式。主要体现在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企业模式,“小商品、大市场”的经营模式,“小企业、大产业”的产业模式,团队协作的投资模式等方面。
改革开放之初,浙江民营企业就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如今,民营企业已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现在浙江已是全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各类私营中小企业达60余万家,占到浙江企业总数的99%,为全省创造70%的生产总值、60%的税收和四分之三的出口,以及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浙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营企业乐土。
浙商创业之初,多数都是通过创办个体、私营企业,积累了原始资本,壮大了民营经济。当全国大多数地方还在争论到底该不该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时候,浙商已经在民营经济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当浙商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也加大了企业的改革和创新。先前的家族式管理方式渐渐被现代企业制度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逐渐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品牌价值,实现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人们难以想象,浙江桐乡不出羊毛,却有全国最大的羊毛衫市场;浙江余姚不产塑料,却有全国最大的塑料市场;浙江海宁不产皮革,却有全国最大的皮革市场;浙江嘉善没有森林,却有全国最大的木业加工市场。
浙商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但看看浙商生产、经营的商品,却多是一些简单平常的小商品:纽扣、鞋袜、服装、拉链、玩具、皮革、打火机、小电器,等等。然而,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商品,成就了浙商的大事业。浙商善于在小商品上做文章,更加善于建设大市场。在不懈经营小商品的同时,他们硬是把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此后,浙商更是把市场扩张到了全国各地,每到一处,小商品市场便应运而生,遍地开花的义乌商贸城、温州街就是很好的证明。在活跃全国市场的同时,他们还把店铺开到了国外,在各国遍地开花的中国市场中,浙江商人无疑是主力军。“小商品、大市场”的经营模式由此扩展到了全国、全世界。
以办个体、搞私营起家的浙商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据统计,浙江私营企业的平均规模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然而,由于数量众多,而且同一品种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高度聚集,反而形成了高度规模化的大产业。比如在温州乐青柳市镇,小小的低压电器竟然发展出300多个品种、26000多个规格的系列产品,形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低压电器之都”。大量中小企业的集中发展,不仅可以形成外部规模,而且通过相互协调合作,可以促进整个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绍兴诸暨大唐镇,有8000多家家庭企业从事袜业生产,平均每家仅8台织机,算不上一个完整的企业。但全镇围绕袜子生产,形成自发的专业分工,不仅有专门从事原料、缝头、定型的生产企业,而且有专门从事包装、联运、营销和生产机械配件的厂商。这些企业加在一起,能量大到足以消化任何订货量。大唐镇每年产袜子120亿双,产值250多亿元,产量占全国的65%、全球的三分之一。浙江这种“小企业、大产业”的产业模式,值得借鉴。
近些年,常常看到浙商在各个投资领域掀起狂澜,获利颇丰。单个的浙商或许不怎么起眼,但是,众多浙商抱起团来,就可以释放出无穷的能量,浙商就是有这种团队协作的意识。浙商通过组成团队,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为所有在该行业经营的浙商创造便利,更为后来者提供有利的投资经营环境。有时候即便是松散的团队组织形式,也能带来滚雪球效应。
浙商通过在各省市建立浙江企业联合会或商会,为在各地投资经营的浙商提供一个交流和引导的平台,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浙商还通过组织财团的形式对外经营投资。2005年底,一家由27个企业(个人)入股、注册资金上亿元的云南浙商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这个集团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耗资25.6亿元的“中国—东盟贸易港”项目。通过这种合作形式,浙江众多的小企业家们可以团结起来办大事,完成以前无力插手的大项目。浙商在各地投资很有特点,往往一名浙商投资后,会带来另一批商人,形成扎堆效应。在2005年7月举办的“千名浙商看邳州”活动中,第一批500名浙商多数是由此前在邳州投资的浙商戚邦俭邀请来的。戚邦俭两年前来邳州考察,就看中了邳州的投资环境,他投资的国贸广场项目已基本建成。为了打造一个浙江模式的邳州市场,他邀请几百名浙商来考察,一批人看后就留下投资了。
浙商多半是白手起家,逐步成长起来的。正是这批草根商人,搞活了各地的市场,打造了一大批竞争力强劲的中小企业,壮大了浙江的经济。更重要的是,浙商把这些成功的浙江模式推广至全国乃至全世界。现在“温州模式”、“台州模式”、“义乌模式”已成了民营经济发展的范本,浙商在走遍天下的过程中也把这些成功的模式传播到各地,并在各地生根、发展,继续传承着浙商的精神,谱写着浙商的辉煌。